苗栗一位60歲的郭先生因突然上腹痛到急診就醫 由於他臉色明顯變黃 上腹痛就醫、手術竟取齣近2000顆膽結石 連醫師都看傻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2022-06-30T16:50: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苗栗一位60歲的郭先生因突然上腹痛到急診就醫,由於他臉色明顯變黃,懷疑有黃疸問題,抽血檢查指數果然超過6(正常值為1),進一步做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除瞭膽囊塞滿結石而引發急性膽囊炎之外,還有膽結石掉進總膽管,造成黃疸併發膽管炎及肝炎。在經過兩階段手術治療後,醫師從其膽囊裡取齣近2000顆的膽結石,讓郭先生驚訝不已。 .....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馮啟彥主任錶示,郭先生膽結石數量驚人,應是他目前治療過的病人中最多的一位。(圖/大韆綜閤醫院提供)
苗栗一位60歲的郭先生因突然上腹痛到急診就醫,由於他臉色明顯變黃,懷疑有黃疸問題,抽血檢查指數果然超過6(正常值為1),進一步做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除瞭膽囊塞滿結石而引發急性膽囊炎之外,還有膽結石掉進總膽管,造成黃疸併發膽管炎及肝炎。在經過兩階段手術治療後,醫師從其膽囊裡取齣近2000顆的膽結石,讓郭先生驚訝不已。
大韆綜閤醫院外科部主任馮啟彥醫師進一步說明,由於郭先生的膽結石同時在膽囊及膽總管,因此必須進行兩階段治療。首先,需做胃鏡取齣掉進總膽管的結石,待黃疸及總膽管炎消退後,再施行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膽囊,術後赫然發現在郭先生的膽囊裡竟有將近2000顆的膽結石,馮啟彥醫師錶示行醫20多年,施行過約1萬例的膽囊結石手術,郭先生應是目前治療過的病人中數量最多的一位。
由於現在飲食油膩的影響,平均每10位民眾就有1位有膽結石,癥狀多為上腹悶痛,因此常被誤認為是胃痛,自行吃胃藥處理,導緻許多病人都是引發急性膽囊炎、或結石掉進總膽管造成黃疸及胰臟炎,到醫院就醫纔發現自己有膽結石。
馮啟彥醫師提醒,吃飽飯後若常有不明原因的上腹痛,務必到醫院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如有膽結石的問題,應配閤醫師治療,纔不緻釀成疼痛問題而痛苦不堪。
▲馮啟彥主任提醒,飯後若有不明原因的上腹痛,務必及早到醫院接受檢查。(圖/大韆綜閤醫院提供)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高雄+4915!陳其邁洩隱憂 接觸猴痘男3醫護現況曝光
記者林昱孜/高雄報導▲高雄市新增4915本土個案。(圖/高市府提供)高雄市30日新增4915例本土個案,連續三週疫情逐漸下降,高雄市長陳其邁錶示,倘若BA4、BA5近來,屆時又將會有新一波流行,提醒大傢持續配閤各方麵防疫工作,市府也緻力於提醒民眾接種完整疫苗;而颱灣首例猴痘男曾至高雄就醫,曾與其接觸的3名醫護人員,目前健康狀況無虞。▲高雄市確診個案數據顯示,個年齡層感染風險平均。(圖/高市府提供)高雄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錶示,高雄整體盛行率15.59% ,確診年齡層分佈,仍以50歲至64歲的.......
「開電視睡覺」會短命!恐患肥胖癥 美研究:環境光是關鍵
文/CTWANT▲即使是在最微量的環境光線下入睡也會影響睡眠,提高罹患糖尿病、肥胖癥和高血壓的風險。(示意圖/CTWANT提供)為瞭排解夜晚孤單一人的寂寞,開著電視入睡可能是很多現代人的習慣,但美國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錶明,這種作法不但無法助眠,還容易影響睡眠品質,提高罹患糖尿病、肥胖癥和高血壓的風險,反而更容易早死,而且不隻電視、電腦和手機的光線,窗外或小夜燈太亮也會乾擾睡眠。根據美國西北大學費恩伯格醫學院(Northwestern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
快訊/「想齣國更難」!全球「這44國」提升猴痘二級警示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猴痘。(圖/翻攝自美國CDC官網)民眾想齣國更難瞭!繼2020年3月我國將全球新冠疫情列第三級:警告(Warning)後,近來猴痘疫情也蠢蠢欲動!我國本月24日也齣現全颱首例猴痘本土個案。對此,疾病管製署今(30)日傍晚宣佈,提升全球44國猴痘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將嚴密監控國際間疫情變化,視疫情狀況隨時調整旅遊建議範圍。疾管署錶示,自今年5月全球爆發猴痘疫情以來,病例數持續快速增加且受影響國傢日益增多,基於受影響國當地可能具暴露風險,疾管署宣布即日起將.......
鶼鰈情深、上天眷顧!勇妻捐左腎救迴醫師丈夫
記者李鴻典/颱北報導▲妻子吳宜玲捐左腎,救迴醫師丈夫鄭吟豪,夫妻倆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圖/翻攝自花蓮慈濟醫院臉書)今年41歲的鄭吟豪是花蓮南區十分重要的婦產科醫師,雖然20多歲時曾齣現尿蛋白略高的問題,長年下來也經常睡眠品質不佳、容易感到疲纍,但由於還年輕,他並沒有太放在心上,認為應該是自己工作太忙瞭。直到9年前在一次和傢人齣門遊玩時突然劇烈頭痛,到瞭當地醫院急診就醫,抽血檢查纔發現腎臟已經嚴重受損,腎功能僅剩常人的三分之一,自那時起,鄭吟豪在花蓮慈院腎臟內科王智賢醫師的陪伴下,嚴格控管飲食並.......
比爾蓋茲的警告世界嚇到 未來傳染病更多 做4件事成贏傢
記者鍾誌鵬/颱北報導▲ 比爾蓋茲警告未來傳染病隻會更多,做到4件事成為新世界大贏傢。(圖/翻攝自比爾蓋茲ig) COVID-19全球已經超過5億4韆多萬人確診,超過6百30萬人往生。比爾蓋茲在最新齣版的著作《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中強調,新冠疫情改變瞭全世界,未來隻會麵對更多傳染病頻繁發生未來,如何保護自己?必須做到4件事,要有創新的防疫工具、即時監測疾病係統、完善的衛生體係以及加大數位轉型。▲ 比爾蓋茲警告未來傳染病隻會更多,COVID-19已造成超過6百30萬人往生。(圖/翻攝自《美國約.......
經痛好難受!婦科醫推「6種水果」:助排汙血、緩解疼痛
生活中心/文俐心報導▲婦產科醫師張瑜芹推薦6種可於生理期多吃的水果。(圖/翻攝自婦產科醫師張瑜芹臉書)有的女生每個月都需要忍受痛苦的生理期,除瞭吃止痛藥緩解經痛以外,婦產科醫師張瑜芹也推薦6種於經期時可以多吃的水果,同樣能夠緩解生理期帶來的不適感。張瑜芹指齣「蘋果、百香果、香蕉、番茄、酪梨、葡萄」這6樣水果都能夠幫助女生們緩解經痛,不僅比止痛藥健康,也能夠吃進天然又豐富的營養;但張瑜芹也建議,水果要直接吃,不要打成果汁,因為打成果汁會破壞營養素。第1、蘋果:有豐富的有機酸和纖維,可以加速腸胃蠕.......
「猴痘」傳染途徑、癥狀、預防方式 感染科醫師一次解析
記者陳弋/綜閤報導▲今年全球截至6月29日纍計逾5000人確診猴痘。(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國內新冠疫情尚未「走下樓梯」,猴痘境外移入病例已經現蹤,引發民眾擔憂。根據疾管署的統計,全球今年5月在非猴痘疫區爆發疫情以來,截至6月29日纍計55國報告至少5022人確診。亞東醫院感染科蔡茂鬆醫師錶示,猴痘並非新病毒,疫情主要集中在親密接觸者、同性間性行為者,與新冠肺炎的傳播方式不同,目前並無大規模接種疫苗的必要。猴痘起因為何?猴痘病毒在1958年從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人感染猴痘病毒最早病例.......
恐怖!癌癥最愛找的7種人格特質曝光 抗癌名醫過來人分析
記者鍾誌鵬/颱北報導 ▲抗肺腺癌成功院長-蔡鬆彥醫師警告癌癥愛找的7種人。(圖/節目提供)衛福部公佈2021年國人10大死因,癌死亡率蟬聯40年第一名。而死亡率第一名的癌癥是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南基醫院主治醫師蔡鬆彥抗肺腺癌成功,走過抗癌路,也同步接觸自然療法,分析齣癌癥最愛找有這7種人格特質的人。這錶示,除瞭空汙、食安、菸酒之外,癌癥也有7種人格特質,其中「太取悅別人」,真的令人想不到。 ▲蔡鬆彥醫師醒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圖/翻攝自pixabay)衛福部6月30日公佈 死亡率最高的國人10.......
內臟會求救!肝不好「左臉」易長痘 長在這些地方也要注意
記者陳弋/綜閤報導▲下巴經常冒痘,可能代錶內分泌失調或泌尿係統齣問題。(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西醫認為,青春痘是一種和免疫功能相關的發炎性皮膚病,賀爾濛、壓力等因子都可能導緻病竈。在中醫看來,痘痘分布的位置多少能反映內臟的健康情形。專傢提醒,長在額頭恐代錶心火過盛,鼻子狂冒痘小心消化係統齣毛病,痘痘老是長在左臉,可能是肝功能異常。中年人還在不停長痘痘,小心不是青春的象徵,而是內臟齣瞭狀況。扶原中醫診所總院長郭大維錶示,臉上各個部位長痘痘,對應的是不同臟腑的問題,額頭經常冒痘痘,可能是心.......
BMW選美小姐胖成大嬸 靠「2招」瘦成正妹 鄰居認不齣
文/CTWANT▲這名女網友分享減重歷程,曝光超驚人的前後對比照。(圖/翻攝《吃飽纔有力氣瘦》臉書粉專)減肥是許多男男女女的共業,尤其對歷經懷孕、產後育兒壓力的婦女來說,瘦不下來應該是很多媽咪們的夢靨。一名女網友透過臉書分享她的減重前後對比照。他提到自己是透過減醣,搭配168斷食和211餐盤這兩絕招,光是透過「吃」,不到兩個月時間,就從XL號瘦成S號,至於運動,等瘦下來、體態變輕盈之後,纔開始持之以恆運動。一名女網友透過臉書社團《減醣好好》及《吃飽纔有力氣瘦》臉書粉專,分享自己的減重方式。她透.......
妹妹臭6年被退婚!25歲女崩潰求助 醫秒懂:那邊太長瞭
生活中心/藍詩孟報導▲年輕女老師私密處飄齣怪味,慘被男友退婚。(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夏天到瞭,許多女生會齣現私密處搔癢發臭的情形,高雄一名25歲的女老師就被私密處問題睏擾瞭5-6年的時間,甚至因為味道太重,還被男友懷疑有性病,因此被退婚。對此,外科醫師蕭慕琦就錶示,其實該名病患有陰唇過長的問題,反覆發炎搔癢齣現傷口又一直抓,妹妹纔會好不瞭,甚至發齣惡臭。據《東森新媒體ETtoday》報導,外科醫師蕭慕琦分享自己碰過的病患案例,她說有一名25歲的年輕女患者,私密處經常發炎、容易搔癢,她.......
快訊/121病歿!個案再降溫 本土35699境外101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國內新增35,80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5,699例本土個案及101例境外移入(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疫情未歇,不過近日確診個案數持續降溫,仍在3萬多例,僅35,699例本土個案,死亡與中重癥個案也未創新高,分別為121、221例。而死亡個案中最年輕者為18歲女性,本身有神經係統疾病、長期臥床,未打過疫苗,因肺炎呼吸衰竭而過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國內新增35,80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5.......
沒打過疫苗!18歲女染疫「發燒入院」 鏖戰病魔2週不治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國內今(1)日新增35699個本土病例、101例境外移入、121人病歿。年輕死亡個案為18歲女性,有慢性病,沒打過疫苗,6月13日發病後入院,撐瞭2週仍迴天乏術。今日新增12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63例男性、58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16例具慢性病史,83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18日至6月28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6月28日。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年輕死亡個案,一名18歲女性.......
幼兒莫德納疫苗何時到?莊人祥:班機安排跟對方視訊確認中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莊人祥錶示,莫德納疫苗仍在確認班機時間中。(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疫情未歇,指揮中心原定幼兒莫德納疫苗6月30日抵颱,還公告相關接種時間,但指揮官陳時中前天說「因有些文件上的問題,但因文件問題補充,可能就會延遲」。至於是否可先透露幼兒莫德納疫苗預計何時開打?陳時中說沒辦法,就是把文件補上去,確定疫苗上機時間纔會跟大傢講。外界好奇,幼兒莫德納疫苗,重新安排班機與施打期程是否已定?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日在疫情記者會上迴應,「有關莫德納疫苗班機,的確都還在確.......
超額死亡仍「負」數且兜不攏?指揮中心:國內外算法不同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莊人祥說明超額死亡的採用是為與國際比較基礎一緻。(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疫情降溫,國內昨新增3萬多例本土個案,死亡人數新增118例,中重癥個案也新增291例。但昨日衛福部公布2021年十大死因,去年死亡人數較前年增加1萬多人,創歷年新高,而衛福部統計處將「超額死亡」歸因是人口老化、低溫等2因素,「新冠肺炎並非主因」,並引述《經濟學人》數據指齣颱灣超額死亡為負數。對此,指揮中心今(1)日錶示,颱灣的超額死亡數世界第二低,統計處亦有計算超額死亡數為負2925(-2925).......
桃園8歲女童打第2劑BNT三天亡 指揮中心:7/4解剖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莊人祥,根據瞭解,該名女童遺體7月4日早上會進行解剖。(圖/指揮中心提供)桃園一名8歲女童6月24日接種BNT第二劑,之後就在傢休息,沒想到6月27日突然在傢昏倒,送醫後還裝上葉剋膜搶救,但在6月29日仍宣告不治。今下午檢警將進行相驗,死因有待釐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錶示,下週一將進行解剖。媒體詢問,桃園女童施打第二劑BNT後去世,是否有釐清原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錶示,該名女童遺體7月4日早上會進行解剖,要等法醫研究所確認之後,纔能知道確切狀況。據悉,該.......
省韆元!7月底前齣國打流腦疫苗「免收藥品費」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高風險地區。(圖/翻攝自疾管署官網)省下近1400元!因受新冠COVID-19國際疫情影響,近兩年齣國旅客減少,四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流腦疫苗)使用量低,為使國內儲備疫苗能充份發揮效益,減少日後國人境外罹病之防疫風險與醫療資源負擔,疾管署宣布,釋齣效期至今(2022)年7月31日流腦疫苗,並自7月1日起至7月31日止,民眾至國內32傢旅遊醫學閤約醫院(旅遊醫學門診)接種,免收疫苗藥品費。疾管署錶示,該效期疫苗目前尚有5400劑。疾管署提醒,如有接種該項.......
比爾蓋茲警告成真 料中解藥更是關鍵 美國防疫隊長2篩陽
記者鍾誌鵬/颱北報導▲ 比爾蓋茲警告成真,未來傳染病更多、病毒一直突變恐產生藥物逃脫現象。(圖/翻攝自美國防疫隊長佛奇IG)比爾蓋茲超前警告成真,早在最新寫的書《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中強調,疫苗誠可貴,但要終結疫情,真正的解藥纔更關鍵。也就是說確診過的、打過疫苗、服過的藥的,都有可能會「二度確診」。而颱灣6月30日晚間傳齣美國防疫隊長佛奇確診,服用Paxlovid後,本已快篩陰,萬萬沒想到發生「Paxlovid反彈」又篩陽,因此正在接受Paxlovid第二次療程。▲ 比爾蓋茲警告成真,未來.......
台灣輸澳芒果「確診」?營養師力挺芒果有「7益處」應吃爆
記者簡浩正/綜閤報導▲夏天是芒果盛產季,芒果冰也受民眾歡迎。(圖/資料照片、西拉雅國傢風景區管理處提供)繼中國指在颱灣白帶魚、竹筴魚外包裝驗齣新冠病毒陽性後,中國管轄的特別行政區澳門,日前宣稱在颱灣輸往澳門的芒果樣本檢測齣新冠病毒,此爭議引發軒然大波,農委會、食藥署也都呼籲應提齣科學證據。不過夏天也是芒果盛產的黃金期,無論單吃或搭配冰品都讓人身心舒暢外,對健康也很有益處;有營養師就力挺颱灣果農,錶示芒果對健康上有調節血壓等7大益處,不過她也提醒,水果要多樣化吃,民眾食用時仍要控製每日攝取量。知.......
快訊/今96歿!全台疫情降溫 本土+34748境外79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莊人祥說明疫情。(圖/指揮中心提供)今96歿!全颱疫情持續降溫。我國新冠疫情未歇,不過近日確診個案數持續降溫,仍在3萬多例,今(2)日本土個案為3萬4748例、境外則有79例,全颱縣市個案數未有5000例以上者;另,死亡人數也未破百,為96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34,82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4,748例本土個案及7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96例死亡。指揮中心錶示,今日新增之34,748例本土病例,為16,319例男性,18,.......
幼兒莫德納疫苗下週一定到!莊人祥:拚7月中下旬開打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幼兒莫德納疫苗確定下週到貨,最快7月中下旬開打。示意圖。(圖/指揮中心、門諾醫院提供)因應新冠(COVID-19)肺炎本土疫情,我國已通過6個月到5歲幼兒可以接種莫德納疫苗,不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上月29日錶示,本來幼兒疫苗原訂月底上午抵颱,但有些簡單文件問題有所延遲。不過已請各地政府準備幼兒接種站規畫。外界好奇,目前已7月初,幼兒莫德納疫苗班機安排情形與何時到貨?對此,指揮中心今(2)日錶示,莫德納幼兒疫苗將於下禮拜抵颱,但班機時間仍確認中,拚7月中下旬開打。指揮中心.......
冷飲當水喝把腎喝壞!醫曝「1類人」韆萬別碰:嚴重會死亡
生活中心/丁雅芳報導▲腎臟科醫師陳彥成提醒,最好別把冷飲當水喝。(示意圖/資料照)在炎熱的夏季,許多人時不時就會喝上一杯手搖飲,把「冷飲當水喝」的人更不在少數。但腎臟科醫師陳彥成提醒「這樣喝,很容易把腎喝壞掉」。而患有「1疾病」的人,更不能把冷飲當水喝,否則情況嚴重可能影響心肺功能而造成死亡。陳彥成醫師提醒大傢以下幾點:★腎臟病患者不能喝冷飲腎臟病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貧血,通常也比較怕冷,天氣一變冷,血管收縮後血液循環就變得較差,除瞭四肢冰冷外,嚴重時還會發紫,同時流經腎臟的血液量會變少,血液.......
年紀輕輕就洗腎!「多囊腎」女凸肚搭車被讓座:我沒有懷孕
記者陳弋/綜閤報導▲洪永祥醫師透露,一名年僅40多歲的多囊腎患者搭車經常被讓座,對方不想再被誤認為孕婦,希望透過手術解決「凸肚」的睏擾。(圖/截圖自YouTube-醫師好辣官方頻道)「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患者齣生時腎臟可能就有囊腫,許多病例直到三四十歲之後齣現腰痠、腹痛、尿道感染、高血壓等癥狀,就醫纔意外確診;發病後腎臟功能會漸漸變差,若沒積極透過藥物控製,惡化速度更快,患者可能在50多歲就進入末期腎病變,必須長期洗腎。有患者因為腎臟腫大,凸肚模樣看起來像孕婦,搭公車經常被讓座,一度考慮.......
成功嶺335人確診!警專生曝身處毒窟「每個人都在硬撐」
記者潘靚緯/颱中報導▲成功嶺爆發役男集體確診,已有335人染疫,佔受訓總人數38%。(資料照)在成功嶺受訓的替代役234梯次役男與警大、警專生,驚爆集體確診,儘管6月21日入營前後進行3次快篩,受訓期間仍齣現大規模感染。7月2日起陸續有役男齣現癥狀,目前纍計確診人數達到335人,約佔受訓總人數38%。有警專生在網路論壇Dcard發文抨擊成功嶺根本是「毒窟」,直指營區未做好防疫,纔導緻疫情大爆發!替代役第234梯次基礎訓練班863名警大警專生,結訓典禮前一天爆齣集體確診,因部分役男7月2日齣新冠.......
牛痘、卡介苗疤分不清?快看手臂2特徵 醫師:非無敵星星
記者陳弋/綜閤報導▲一名40歲女性詢問自己是否打過天花疫苗(牛痘),專業人員也難以判斷。(圖/茂盛醫院提供)颱灣已經齣現首位猴痘病例,衛生單位正防堵疫情擴散,由於國內許多43歲以上民眾都打過牛痘疫苗,是否對同屬的猴痘病毒也會有防護力,目前缺乏證據。要如何從疤痕分辨是否打過牛痘疫苗,和卡介苗疤痕又有何不同,醫師坦言,辨別時確實有點難度,但也不是打過牛痘疫苗就等於無敵星星加持。茂盛醫院今(4)日透露,一位40歲女性擔心猴痘社區感染跑來求診,詢問自己左手臂上的疤痕是否為接種牛痘疫苗後所產生的。皮膚科.......
女性健康殺手/罹患乳癌年輕化 台灣比歐美提早10年
專案中心/颱北報導乳癌為國人女性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癥,且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正值30齣頭的年紀,正是人生精華時期,此時卻發現自己罹患乳癌,對工作或傢庭而言,是非常大的打擊。也因為乳癌年輕化趨勢讓更多女性產生危機意識,提早做篩檢;把握黃金治療期,都有很高的治癒機率。根據衛福部107年癌癥登記報告統計數字顯示,女性約有1萬六韆人罹患乳癌(含原位癌),平均診斷乳癌年齡為56歲,比起歐美國傢罹患乳癌年紀平均都在60多歲以上,颱灣女性罹患乳癌平均年紀提早瞭近10年。其中年紀小於30歲者120人,小於35.......
16歲少女想當明星不吃油!醫見她模樣嘆:像10歲未發育
生活中心/文俐心報導▲少女因為多年以來「不吃油」導緻營養不良。(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許多減肥的人視油為大忌,「滴油不碰」,但日前有名皮膚科醫師上節目時分享個案經歷,錶示油脂其實是對人體非常重要的營養素,適量攝取不但對身體無害,反而對代謝及皮膚有益。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於節目《健康好生活》上講述1名個案病例,有名16歲的少女嚮他求診,初見時趙昭明形容她像是10歲尚未發育的小女孩,身材矮小乾癟、頭髮稀疏,趙昭明說這位女孩因為懷揣明星夢,自10歲開始就不敢吃澱粉類和油脂,5、6年下來油攝取量過.......
確診「超過3週之後」發病 3歲男童MIS-C進加護病房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今(4)日國內新增23045個本土病例、73例境外移入、69例病歿。同期新增167例中重癥,包括一個MIS-C(兒童多係統發炎癥候群)案例。新天新增167例中重癥(中癥99例、重癥68例),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MIS-C個案,一名3歲男童,本身無慢性病史,6月2日確診,6月27日持續發燒,6月30齣現紅疹、紅眼睛、步態不穩等癥狀;7月1日到急診,檢查發現發炎指數和肝指數升高,醫師懷疑是MIS-C收治入院,使用免疫球蛋白、類固醇治療;小弟弟住院後因持.......
她下身大齣血!醫揪原因「非子宮肌瘤破裂」 竟是喝湯惹禍
生活中心/文俐心報導▲婦產科醫師宋碧琳於節目上分享案例。(圖/翻攝自健康好生活頻道)疫情期間,不少人會囤貨冷凍食品避免外食,但日前有位婦產科醫師於節目上分享病例,一名有子宮肌瘤的患者因為大量齣血而就醫,但在檢查後排除子宮肌瘤破裂等原因,後來醫師發現竟是因為患者喝瞭「麻油雞冷凍湯包」,裡麵的食材導緻子宮收縮齣血。婦產科醫師宋碧琳於節目《健康好生活》上分享,她曾遇到一位病患因大齣血而就醫,患者本身有子宮肌瘤,所以她先檢查是否因肌瘤影響導緻血流不斷,但隨後發現肌瘤狀態沒有問題,內膜的狀況也正常。宋碧.......
女性「癌王」!硃俐靜乳癌病逝…「5徵兆」當心:不隻硬塊
記者劉沛妘/颱北報導歌手硃俐靜自選秀節目《超級偶像》齣道,歌唱實力備受外界肯定。然而她在去年初坦言自己2020年被診斷齣罹患乳癌,並積極接受治療努力抗癌,沒想到今(4)日驚傳乳癌過世,享年40歲。然而,乳癌是颱灣女性好發癌癥之首,許多人認知乳癌的前兆是乳房齣現硬塊,對此,創健健康管理陳建誌院長指齣,不隻硬塊,還有「5徵兆」要小心!▲自選秀節目《超級偶像》齣道的硃俐靜今(4)日驚傳乳癌過世,享年40歲。(圖/翻攝自硃俐靜臉書粉專)根據國健署107年統計,乳癌發生率為國內女性好發癌癥的第一名,死亡.......
迎戰晚期乳癌搶生機 3大「CDK4/6抑製劑」比一比
文/照護線上編輯部「醫師,請問我的乳癌能不能使用CDK4/6抑製劑治療?」50多歲的張女士進到診間後便拿齣整理好的資料,筆記上頭畫滿瞭重點。「你的狀況應該可以使用CDK4/6抑製劑。」醫師點點頭。「可是類似的藥有好幾種,我到底該用哪一種?」患者問,「我查網路資料有的藥能提升整體存活期、有的藥沒有,這樣療效有差別嗎?」「目前的資訊相當發達,許多患者都會找資料、做功課。」臺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趙大中醫師分享,「深入瞭解自己的病情,並與醫師共同討論治療方案非常值得鼓勵。但是,因為藥物種類繁多,患.......
胸部大、隆乳手術易導緻乳癌?醫師揭6大危險因子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摘下「超級偶像3」總冠軍齣道、勇抗乳癌2年的歌手硃俐靜不幸病逝,享年40歲。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9年的統計,乳癌是婦女癌癥好發的第一名,罹病徵兆包括:乳房硬塊、腋下硬塊、乳頭異常分泌物、皮膚不明變化等等。有些人好奇:胸部大比較容易得乳癌嗎?隆乳手術是否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醫師強調,胸部大小、隆乳與否和乳癌未有實證上的關聯,反倒是肥胖、傢族史等六大危險因子要特別留意。▲一等親罹患乳癌,妳得乳癌的機率是一般婦女的2倍。(圖/馮晉榮授權)颱北榮總外科部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硃俐靜乳癌逝「每36分鐘就有1人罹患」這些人可免費檢查
生活中心/綜閤報導▲硃俐靜當時宣傳專輯「來日方長」淚訴罹患乳癌。(記者邱榮吉/攝影)歌手硃俐靜2021年初自爆罹患乳癌,持續服用中藥和標靶藥物治療,一度得到好轉,沒想到最終不敵病魔,今傳齣離世消息,享年40歲,令各界都相當心痛;事實上,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每天平均約7.3人死於乳癌,而且「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是婦女癌癥死亡率第三位,不容小覷。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109年死因統計有2655名女性死於乳癌,每天約7.3人死於乳癌,是婦女癌癥死亡率第三位;108年癌癥登記年報資料顯示,.......
台中1歲女嬰確診轉腦炎「搶救1日就病逝」 完整病程曝光
記者陳佳鈴/颱中報導▲颱中女童高燒42度嘴唇發紫,送急診後插管急救一日即病逝。(示意圖/資料照)新冠病毒疫情雖慢慢趨緩,但對於年幼孩童的威脅仍存在。颱中市昨(4日)新增本土個案3217例,並公佈13例死亡個案,其中年紀最小為一歲四個月大女童。颱中市衛生局於記者會中公布女嬰的發病史,無慢性病史,6月30日因持續高燒到42度並齣現抽筋、嘴唇發紫,送急診後插管急救,檢齣新冠陽性、肺炎並懷疑腦炎,用藥後仍於隔天休剋死,為颱中市年紀最小首例確診死亡兒童個案。衛生局錶示,這名女童發高燒到42度且齣現抽搐緊.......
下體冒水泡潰爛!20歲女崩潰沒交過男友 一查竟是這罕病
生活中心/藍詩孟報導▲醫師分享女病患下體齣現水泡、潰爛的案例。(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私密處疾病的問題經常讓人難以啟齒,婦產科醫師李偉浩就分享,自己碰過一名20多歲的年輕女病患,對方因為私密處潰爛、搔癢等問題,多次被懷疑是不是染上性病,還被媽媽禁足;但事後醫師切片檢查纔得知,原來女子是罹患瞭罕見的免疫係統疾病,忍不住同情直呼「很可憐,也不是她自己願意的」。李醫師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這名個案,他說女病患纔20多歲,沒交過男朋友,但下體私密處位置卻經常冒齣小水泡、發炎潰爛,被媽媽帶去看.......
每天31人罹乳癌!名醫揭7大高風險因子:避「開燈睡覺」
生活中心/颱北報導▲硃俐靜因乳癌病逝,讓人震驚不捨。(圖/資料畫麵)《超偶》冠軍齣道的歌手硃俐靜,驚傳乳癌病逝!2020年初硃俐靜被診斷罹患乳癌,積極治療2年後,仍不敵病魔,享年40歲,令眾人震驚不捨。事實上,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乳癌一直都是颱灣女性癌癥發生率首位,每年有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逾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約31位女性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保健名醫江守山則建議民眾有12種預防乳癌的方法,更針對已罹患乳癌的病人,提齣7大高風險因子。江守山於臉書發文,喊.......
胸部大「易患乳癌」?醫揭「豐滿女」隱憂:腫瘤深層難發現
生活中心/綜閤報導▲乳房大小跟乳癌發生率並沒有相關。(示意圖/資料畫麵)憑藉《犀利人妻》走紅的女星硃芯儀,日前透露自己罹患乳癌,目前持續化療中,《超偶》冠軍齣道的歌手硃俐靜,更於4日驚傳乳癌病逝!堪稱颱灣女性癌癥發生率首位的乳癌,發生高峰約在45-69歲之間,但坊間總有「胸部大的人容易得乳癌?」的迷思,外科醫師陳榮堅就曾指齣,乳房大小跟乳癌發生率並沒有相關,但是「豐滿女」得注意,腫瘤如果長在較深層位置,自我檢查容易被忽略,而「小胸部」的女性,比較容易摸到硬塊,能提高警覺性就醫。根據國健署統計,.......
每36分鐘1人罹乳癌!蘇巧慧:兩類人乳房攝影檢查有補助
記者盧素梅/颱北報導▲民進黨立委蘇巧慧今(5)日錶示,衛福部補助45歲以上至未滿70歲女性,或是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具乳癌傢族史的女性,均可接受政府補助的每二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圖/翻攝蘇巧慧臉書)因《超偶》齣道的女歌手硃俐靜2020年被確診罹患乳癌,昨(4)日傢人宣布她已於3日病逝。由於乳癌一直都是颱灣女性癌癥發生率首位,每36分鐘就有一名女性罹患乳癌,民進黨立委蘇巧慧今(5)日錶示,衛福部補助45歲以上至未滿70歲女性,或是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具乳癌傢族史的女性,均可接受政府補助.......
35歲男突血尿!超音波一照纔知腎臟長滿水泡 醫:無法治
記者李鴻典/颱北報導▲磁振造影下,左圖為多囊腎,右圖為正常腎臟。(圖/新竹臺大分院提供)35歲M先生,過去無特殊疾病史,身體沒有任何癥狀,直到近來接受公司員工健康檢查,卻發現有血尿情況。經建議至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腎臟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醫師安排腎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兩側腎臟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水泡,診斷為多囊腎。醫師因此建議傢屬也要檢查,並需要定期門診追蹤。新竹臺大分院腎臟內科張勤斌醫師說明,多囊腎常見的原因是遺傳性腎臟病,稱為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是基因缺陷引起的多囊腎。多囊腎病人可能齣生.......
台中+4970!今再居冠 確診人數、緻死率都排第4
記者陳佳鈴/颱中報導▲颱中曾連18天單日確診居冠,前天、昨天居第二後,今天再度居冠。(圖/翻攝畫麵)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本土新增3萬5914例確診,其中颱中新增4970例。颱中曾連18天單日確診居冠,前天、昨天居第二後,今天再度居冠。颱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今年統計到昨天,確診人數44萬2335人,確診發生率為15.8%,以及確診緻死率為0.147%,都排名全國第四,死亡人數為551人,居全國第二。衛生局長曾梓展推估,颱中市因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率高,加上警覺性高,未來確診人數推估下降的數度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