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9/2022, 7:57:57 PM
四年內接受三次手術、剝除肌瘤近180個,原以為生育無望,卻在末次手術後第四個月意外懷孕。5月16日,經過兩個多月的嚴密監測,33歲的邱竺(化名)在復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順利産下一男嬰。這條艱難的孕育之路,與保衛大上海這場疫情阻擊戰同嚮而行,在醫院多個科室的通力閤作之下,終於劃上瞭圓滿的句號。
新生・希望
2022
5/16
1
三次手術剝肌瘤,醫生曾建議切除子宮
2017年,因為月經量多、貧血嚴重,邱竺從外地來到上海就醫,考慮到尚未生育,宮頸科張宏偉主任醫師為其宮腔鏡下剝除瞭 30多枚粘膜下肌瘤 。
然而,這隻是開始。2018年4月,邱竺又因多發肌瘤在外地就醫,卻被告知需切除子宮。心有不甘的邱竺再次來到紅房子醫院,這一次,醫院婦瘤科陳曉軍教授為其摘除瞭 50餘枚肌瘤 , 保住瞭子宮 。考慮到邱竺屬於肌瘤復發體質,術後陳教授建議在子宮創麵愈閤後嘗試懷孕。
陳曉軍教授工作照
然而寶寶尚未到來,體內的肌瘤卻爆發式地增多。保守治療、中醫治療,邱竺一次次的嘗試卻一次次失望,不僅沒有擺脫肌瘤的陰影,反而因經量過多在傢中暈厥。第三次趕往紅房子。這一次,考慮到她強烈的保留生育的需求,陳曉軍教授再一次幫她摘除瞭多達 9 0餘枚的肌瘤 。
(點擊可看圖)
多次肌瘤剝除手術,子宮內膜和肌層大量創麵。雖然子宮是留著瞭,但是,懷孕本身十分睏難,妊娠後子宮破裂風險極高,危及母兒生命安全......各種睏難和風險擋在麵前,邱竺能夠當媽媽的希望似乎微乎其微。
2
意外懷孕,寶寶到底能不能留?
邱竺夫婦接受瞭不得不丁剋的事實。然而,術後第四個月,邱竺竟然意外懷孕瞭!這理應是件喜事,但邱竺一傢卻在經曆最初的驚喜之後又陷入瞭新的睏境:輾轉多傢婦幼保健院,醫生認為風險實在太大,都不建議要這個孩子。不甘心的邱竺再次來到陳曉軍教授門診。
得知邱竺的情況,陳教授既驚訝又犯難:驚的是即便是在輔助生殖成功率都極低的情況下竟然還能意外懷孕,堪稱奇跡;難的是經過多次手術的子宮傷痕纍纍,且前一次手術距離此次 妊娠僅4個月 (為瞭給子宮足夠的修復時間,疤痕子宮再次妊娠至少間隔半年以上), 孕期子宮破裂風險極高,胎盤粘連、胎盤植入等胎盤異常的風險也十分之高 ,而一旦由此引發大齣血,則 母兒安全危在旦夕 。
但邱竺的堅定讓陳曉軍也信心倍增:如果能夠保胎到28周,孩子存活的幾率就會大大提升。但在這過程中,隨時可能會遭遇風險,“如果你不放棄,我們也一定竭盡全力幫你。”這份 雙嚮的鼓勵與信任 ,讓後續的保胎之路也走得異常順暢。
今年2月初,孕22周的邱竺提前來到醫院復查,陳主任當下聯係瞭産兒部産前診斷與胎兒醫學科副主任瀋婕。接過接力棒,瀋主任對邱竺做瞭詳細的評估後,建議其24周起住院觀察以防突發事件發生。
3
疫情之下,“氣泡接力”護佑母嬰安全
3月中旬入住醫院後,上海疫情形勢急轉直下,邱竺不禁憂心忡忡,但醫院完善的防疫舉措寬慰瞭她不安的心。“單人間病房、醫生嚴密的監護,護士貼心的照護,還有心理谘詢師耐心的疏導都讓我不再焦慮。”邱竺說。
與此同時,醫院産科對邱竺的病情卻沒有絲毫的懈怠。盡管處於疫情期間,醫院李笑天副院長、産兒部顧蔚蓉部長仍帶領産科的專傢們一遍遍為其完善住院監護方案及隨後的手術預案,並多次邀請婦科、超聲科、放射科、麻醉科、新生兒科等科室的專傢們召開 多學科討論 ,針對剖宮産時可能齣現的子宮破裂風險,從手術入路到是否需要術中切除子宮,專傢們考慮瞭每一個可能齣現風險的環節並提齣瞭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完善危重搶救預案。 “我們盡量把風險降到最小,並盡可能地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延長保胎時間,讓寶寶和媽媽 都以最佳的狀態見人生第一麵 。”李笑天教授說。
疫情期間,為確保母嬰安全,醫院在剋服人員緊張的同時采取氣泡方式進行管理。為瞭能及時應對可能齣現的緊急情況,每一輪“氣泡”換班時都會對邱竺的情況進行重點交班,以確保下一輪氣泡內醫務人員對邱竺的情況瞭如指掌。一輪輪的接力,就是為瞭最終的母嬰平安。
在醫院進行期待治療期間,邱竺一共完成瞭兩輪促胎肺成熟,並於孕28周起完善胎心監護。在各方小心地嗬護中,邱竺順利保胎至34周。終於,“大考”時刻來臨:考慮到各方麵條件已經基本成熟,産科決定由正處於氣泡內的産兒部副部長徐煥主任為邱竺終止妊娠。
徐煥主任工作照
5月16日,手術如期舉行。由於多發肌瘤剝除術後 盆腔粘連嚴重 ,盆腔解剖結構也隨之發生瞭改變, 手術操作上難度極大 。憑藉豐富的經驗,手術開始十分鍾後,徐煥主任嫻熟地將胎兒娩齣,然而警報並沒有隨著那聲響亮的啼哭而解除,隨後對胎盤粘連及植入等情況的處理同樣牽動著在場醫務人員的心。幸運的是,之前預案中可能齣現的大齣血等情況都沒有齣現,這一場生命的接力終得圓滿。考慮到齣血量可能較大,同時為瞭減少輸血帶來的不良反應,麻醉科采用瞭自體血迴輸技術,術中迴輸自體血345毫升。
“不同位置子宮肌瘤剝除術對之後懷孕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尤其是多發肌瘤剝除術後在孕期應當 動態監測 對胎兒生長發育的影響,同時評估妊娠期子宮破裂的風險。”産科專傢徐煥主任說。而婦科專傢陳曉軍教授則建議,“孕前查齣子宮肌瘤不需太過緊張,但需找專科醫生進行評估,並針對具體情況進行 個性化處理 。至於是否可以在剖宮産時將肌瘤一並摘除,也須根據肌瘤的大小、位置作綜閤判斷,一味地追求手術‘二閤一’很可能造成術中失血過多,進而危害産婦健康。”
撰文:瀋艷、硃好
編輯:李妙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