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8:07:59 PM
太上皇,又稱太上皇帝,是中國曆史上給予退位皇帝或當朝皇帝在世父親的頭銜,通常給予的對象是在世但已禪位的皇帝
(有的是追謚的)。
太上皇禪位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避禍,有的是不想管朝政,有的想做幕後操手,有的是被脅迫不得不退位。雖然禪位原因不相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名稱――太上皇。
1,趙武靈王趙雍
中國曆史上首位健在時把王位直接內禪給兒子的君主是戰國時代之趙武靈王,他傳位給兒子趙惠文王後自稱“
主父
”,但仍主持軍事要務,其地位就有如後來的太上皇。(當時沒有太上皇這一稱號,當時稱呼是“主父”但是其地位跟太上皇一樣)。
2,秦莊襄王嬴楚
秦滅六國
後,秦王政自稱皇帝,追尊其父莊襄王為
太上皇,是死後追贈的。
3,劉太公
有人告太公以“天無二日”,太公不能接受皇帝的朝拜,劉邦因此特彆尊其為
太上皇,他是唯一一位沒有當過皇帝在位的太上皇。
4,晉惠帝司馬衷
八王之亂
起,趙王司馬倫控製政府後更篡位自立,惠帝被尊為
太上皇
,時年
43歲
。司馬倫為惠帝的叔祖父。同年,司馬倫敗死,惠帝復位。(史上唯一一次,爺爺封孫子為太上皇的)
5,後涼太祖呂光
後涼王呂光病重後,似為避免諸子爭位,故先傳位於嫡子呂紹,自為
太上皇帝
,時年
63歲。
傳位後同年不久即去世,後來呂紹庶兄呂纂仍反,呂紹因此自殺。
6,北魏獻文帝拓跋弘
獻文帝喜愛黃老、玄學思想,對富貴非常淡泊,因此禪位於太子拓跋宏,自為
太上皇帝
,獻文帝時年
18歲。
傳位當時拓跋宏隻是5歲兒童,故政事仍決於獻文帝。476年,馮太後為報復情夫被獻文帝所殺之仇,派人暗殺獻文帝。
7,北齊武成帝高湛
臣屬祖�E、和士開欲施恩於太子高緯母子以求長久富貴,遂以追求尊貴為由慫恿武成帝傳位給太子,自為
太上皇帝
,武成帝時年
29歲。
傳位當時太子高緯仍是9歲兒童,故政事仍決於武成帝,直到568年武成帝去世為止。
8,北齊後主高緯
北周大舉進攻,北齊滅亡在即,577年,後主傳位予太子高恒,自任
太上皇帝
,時年
21歲。
傳位後20日,命幼主高恒再傳位予任城王高��,後主被尊為“
無上皇
”;詔書尚未送達高��,4日後,高緯已被北周軍所擒,北齊亡。
9,北周宣帝宇文�S
宣帝縱情聲色,驕傲自矜,因此傳位於太子宇文闡,自稱“
天元皇帝
”,時年
21歲。
傳位當時太子宇文闡尚是7歲兒童,因此大權仍在宣帝之手,但之後仍然荒淫無道,不理政事,於傳位後次年去世。
10,隋煬帝楊廣
隋末大亂,李淵入長安,立煬帝之孫代王楊侑為帝,遙尊遠在江都的煬帝為
太上皇
,煬帝時年
49歲。
因遍地變亂,道路阻隔,
煬帝很可能不知道他被尊為太上皇
,所以在江都還是以皇帝身份號令;618年,被宇文化及所殺。
11,唐高祖李淵
玄武門之變
後,高祖失勢,不得已立秦王為太子,傳位,為
太上皇
,時年
61歲。
傳位之後即不接觸政事,於635年去世。
12,聖神皇帝武��
神龍革命
後,武則天失勢,不得已傳位,時年
82歲
,唐中宗和群臣尊她為“
則天大聖皇帝
”,不久李唐王朝復闢。神龍革命前即疾病纏身,傳位當年(705年)十一月在上陽宮仙居殿去世。
13,唐睿宗李旦
太子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對立,睿宗本來也無心帝位,故傳位,為
太上皇
,時年
51歲。
一開始還掌握部分決策權力,713年,玄宗發動先天政變,鏟除太平公主勢力後,睿宗之權完全釋齣,716年去世。
14,老子之父李敬
天寶二年,唐玄宗為祭祀玄元廟(老子之廟)而追尊,據李傢所說他們祖先是老子李耳,李廣,和李�薄�
15,唐玄宗李隆基
安史之亂
,玄宗與皇室成員一同西逃,馬嵬驛賜死楊貴妃後,玄宗逃嚮四川,太子李亨奔靈武(今寜夏靈武),並於該地即位,是為肅宗,尊玄宗為
上皇天帝。
玄宗隻能追認肅宗的即位,還都長安後,於762年去世。
16,燕光烈帝安祿山
安祿山為其子安慶緒所殺後,並未公布其死訊,隻稱傳位於安慶緒,尊安祿山為
太上皇
,時年
54歲。
17,唐順宗李誦
即位後積極改革時弊,惟因侵害宦官利益,不久又中風,因此被宦官所逼,讓位於太子李純,為
太上皇
,時年
45歲。
18,唐昭宗李曄
李曄從流亡華州(今陝西華縣)返迴長安後,個性大變,喜怒無常,宦官劉季述、王仲先等為求自保,故擁立太子李裕,李曄被幽禁並尊為
太上皇
,時年
34歲。
19,閩
卓儼明
後晉開運二年(945年)三月,在福州被擁立為帝的卓儼明從莆田迎接其父,
尊為太上皇
。
20,宋徽宗趙佶
1
125年,金滅遼後南侵,徽宗為息金國之兵,下詔傳位太子趙桓,被尊為
教主道君皇帝
,其時為十二月二十四日,已閤陽曆1126年,5日後再被尊為
教主道君太上皇帝
。
21,宋高宗趙構
高宗一生波摺起伏,身係宋朝皇室唯一血脈30餘年,在位許久已厭倦政事,收養的皇子趙�s年紀已大,故傳位,為
太上皇帝
,時年
56歲
高宗退位後,還是有一定的權力,加以繼位的孝宗相當孝順,高宗在世的期間二人關係和睦,1187年,高宗去世。
22,宋孝宗趙�Y
高宗去世後,孝宗亦倦於政事,故傳位予太子趙��,尊為
壽皇聖帝
,時年
63歲
即位的光宗與孝宗不和,一直不去探望孝宗,1194年,孝宗去世。
23
,
宋光宗趙��
光宗與孝宗不和,又受到李皇後的影響,長期不去探望孝宗,一直到病重去世及喪禮都是這樣,因此孝宗喪禮後不久,在吳太皇太後(憲聖慈烈皇後)的授意下,趙汝愚及韓�腚杏�立光宗之子嘉王趙擴,並逼迫光宗退位,尊其為
太上皇帝
,史稱“紹熙禪位”,光宗時年
48歲。
24,西遼帝耶律直魯古
屈齣律是乃蠻太陽汗之子,乃蠻為成吉思汗所滅,屈齣律逃至西遼,西遼帝耶律直魯古將公主嫁給他,但屈齣律卻叛直魯古,發兵擒之,奉其為
太上皇,
屈齣律奉直魯古為太上皇,直到直魯古1213年去世。
25,西夏神宗李遵頊
神宗自號
上皇
,傳子李德旺,時年
62歲。
1226年,神宗去世。
26,
明
明英宗硃祁鎮
1449年
土木堡之變
,英宗為瓦剌所俘,同年�J王硃祁鈺即帝位,是為代宗(景帝),英宗被遙尊為
太上皇帝
,時年
23歲
。
27,清高宗弘曆
為瞭不超過祖父聖祖康熙帝在位61年的紀錄故傳位予太子�J琰,尊為
太上皇帝
,時年
85歲
傳位後仍掌握實權,乾隆年號仍在皇宮和宗室內部使用,直到1799年去世。
在中國曆史上,不少內禪看似以和平方式進行,實際上皇帝卻是迫於形勢而非自願退位的,
如唐高祖、唐玄宗、宋光宗等;隻有少部分的太上皇雖已內禪,但手中仍擁有實權,如北周宣帝、宋高宗、清高宗。北魏獻文帝內禪後,接受群臣建議的尊號“太上皇帝”,以示自己依然治理天下,區彆於劉太公這樣不治理天下的“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