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2022, 9:17:24 PM
近日,教育部印發通知,部署開展2022年春季學期中小學生視力監測主要信息報送工作和加強綜閤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宣講工作。兩份關乎孩子視力的文件提齣瞭哪些具體要求?我們一起來看
教育部部署開展春季學期中小學生視力監測信息報送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係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綜閤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中小學生定期視力監測主要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2022年春季學期中小學生視力監測主要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落實學生視力監測製度。
信息報送時間為 2022年3月15日至2022年6月30日 ,報送主要信息項目包括 雙眼裸眼視力和屈光度 。各地教育部門要按照《全國中小學生視力監測信息報送說明》《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更新版)摘錄》《標準對數視力錶(GB11533�C2011)摘錄》開展視力監測主要信息報送工作。
各地教育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穩妥有序組織指導、協調落實本地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開展中小學生和在園幼兒視力監測工作。強化條件保障, 加強配備視力監測檢查設備, 加強學校和幼兒園校醫院、醫務室(衛生室、保健室等)力量,按標準配備校醫。防控端口前移,學校和傢長及時查閱監測結果, 學校對視力異常的中小學生和幼兒及時進行提醒教育,及時告知傢長帶孩子到正規醫療機構檢查確認, 控製近視發生、發展。
各地教育部門要嚴格監督管理,嚴格落實《教育部辦公廳 國傢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範校園視力檢測與近視防控相關服務工作的通知》, 嚴禁無資質機構入校開展視力檢測,嚴厲打擊虛假違法營銷宣傳行為,嚴控近視防控産品和服務質量,嚴格視力監測數據安全管理,嚴格視力檢測與相關服務督導檢查 , 切實維護兒童青少年健康和權益。
教育部印發通知加強綜閤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宣講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係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綜閤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擴大宣講範圍,提高宣講成效,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綜閤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宣講工作的通知》,組建第二屆全國綜閤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宣講團(以下簡稱宣講團)。
第二屆全國綜閤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宣講團成員名單已公布,包括專傢宣講團、教育部門負責人宣講團、校長(園長)宣講團、傢長宣講團,同時公布瞭全國大學生近視防控宣講團聯盟成員高校名單。 宣講團聘期3年,自2022年2月起至2025年2月止。
宣講團成員要將組織宣講與開展調研指導相結閤,積極瞭解當地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推進情況。創新宣講載體,綫上綫下宣講相結閤,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互動感強的宣講活動。通過集體備課、集中研討和專題培訓,更新近視防控宣講內容,提高宣講針對性和精準性。推動建立省級及以下宣講團,不同級彆的宣講團形成上下聯動的縱嚮協作,不同類彆的宣講團形成交叉融閤的橫嚮協作。
宣講團成員要強化使命擔當,主動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政策、策略、知識、技能學習,提高宣講水平, 學期內平均每月進校園宣講1次、全年纍計宣講不少於8次。 及時根據宣講對象的意見建議,調整宣講內容,改進宣講方式。以提高學生視力健康知識知曉率、學生用眼行為改進率、控製近視發生率為導嚮,確保宣講效果。
視力
又稱視覺分辨力,是眼睛能夠分辨的外界兩個物點間最小距離的能力。
視力是隨著屈光係統和視網膜發育逐漸發育成熟的,0~6歲是兒童視力發育的關鍵期,新生兒齣生僅有光感,1歲視力一般可達4.3(標準對數視力錶,下同),2歲視力一般可達4.6以上,3歲視力一般可達4.7以上,4歲視力一般可達4.8以上,5歲及以上視力一般可達4.9以上。
正視化過程
兒童眼球和視力是逐步發育成熟的,新生兒的眼球較小,眼軸較短,雙眼處於遠視狀態。
兒童青少年時期是眼屈光變化最快的階段,其發育規律錶現為隨著兒童生長發育,眼球逐漸長大,眼軸隨之變長,遠視度數逐漸降低而趨於正視,稱之為“正視化過程”。
比較理想的情況是兒童到12歲後纔由遠視眼發育成正視眼。
遠視儲備量
正視化前的遠視大多為生理性遠視,是一種“遠視儲備”,可理解為“對抗”發展為近視的“緩衝區”。
遠視儲備量不足指裸眼視力正常,散瞳驗光後屈光狀態雖未達到近視標準但遠視度數低於相應年齡段生理值範圍。
如4~5歲的兒童生理屈光度為150~200度遠視,則有150~200度的遠視儲備量,如果此年齡段兒童的生理屈光度隻有50度遠視,意味著其遠視儲備量消耗過多,有可能較早齣現近視。
裸眼視力
又稱未矯正視力,指未經任何光學鏡片矯正所測得的視力,包括裸眼遠視力和裸眼近視力。
屈光度
屈光現象大小(屈光力)的單位,以D錶示。
平行光綫經過眼的屈光係統聚集在1m焦距上,眼的屈光力為1屈光度或1.00 D。
通常用眼鏡的度數來反映屈光度,屈光度D的數值乘以100就是度數,例如200度的近視鏡屈光度為��2.00 D,150度的遠視鏡的屈光度為��1.50 D。
近視
屈光不正的一種類型,指人眼在調節放鬆狀態下,平行光綫經眼球屈光係統後聚焦在視網膜之前的病理狀態,其錶現為遠視力下降。
篩查性近視
應用遠視力檢查、非睫狀肌麻痹狀態下電腦驗光(俗稱電腦驗光)或串鏡檢查等快速、簡便的方法,將兒童青少年中可能患有近視者篩選齣來。
當6歲以上兒童青少年裸眼遠視力<5.0時,通過非睫狀肌麻痹下電腦驗光,等效球鏡(SE)≤��0.50 D判定為篩查性近視。
等效球鏡
等效球鏡度(SE)=球鏡度+1/2柱鏡度。
如某學生球鏡度數為��0.50 D,柱鏡度數為��3.00 D,則該生的SE=+0.50+1/2(��3.00)=��1.00 D,即等效於��1.00D的近視。
來源 | 教育部網站
(上下滑動查看)
轉一轉
贊一贊
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