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9/2022, 12:27:47 AM
3月8日,“設計之春・2022廣州”主題新聞發布會暨“設計與女性”主題分享會在廣州市智慧城市運行中心多功能廳舉行。
據悉,第三屆設計之春・中國傢博會“當代設計展”將於2022年3月18日-21日在第49屆中國傢博會(廣州)A區6.1-8.1號館舉行。該設計展緻力成為頂級的中國設計引領平台,秉持藝術、設計、生活“三位一體”理念,共同創造更綠色更友好的設計時代。
“設計之春”將在廣州啓幕,構築美好生活
時代呼喚美好生活,美好生活需要設計。
在即將開幕的“設計之春・2022廣州”,120多傢中國設計的領軍品牌、300多位中國知名設計師、藝術傢將齊聚廣州,於3個獨立展館呈現精彩。
據悉,設計之春・中國傢博會“當代設計展”是由廣州美術學院與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有限公司在2018年閤作策劃打造的設計展覽平台,旨在凝聚中國原創設計的核心力量,為産業轉型升級、撬動內容市場、促進設計發展起到強有力的作用。
“通過近兩年在中國傢博會(廣州)上的精彩呈現,設計之春・中國傢博會‘當代設計展’已經成為中國領導性的設計盛會、權威的原創設計新品發布平台和重要的設計思想交流中心。我們與行業多位設計大師的相逢大放異彩,嚮全球展示瞭中國原創設計的超強魅力,並收獲瞭廣泛好評。”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公司總經理劉曉敏說。
劉曉敏
據廣州美術學院傢具研究院院長、設計之春・中國傢博會“當代設計展”總策展人溫浩介紹,“設計之春・2022廣州”以“更綠色更友好”為主題,係列活動將從五大內容持續推動,“LIVEin生活中”將匯聚廣州眾多的中國原創設計品牌,“CREATEin創造中”將匯集廣州大批的藝術傢、設計師,“VOGUEin時尚中”將匯閤廣州大量的時裝設計師與時尚品牌,“DESIGNin設計中”將匯集廣州大批的生活方式品牌和新興力量,“THINKin思想中”將匯聚廣州大量的專傢、學者和媒體。
展覽中的特定主題“春饗”是設計之春的一大亮點。這裏除瞭著眼對實體空間環境的設計,更希望通過味、嗅、聽、觸、視全麵的體驗,讓每一個來客在享受設計中感受到生活美學的真妙。“今年的設計之春,策展人與設計團隊在去年空間主題的基礎上,以麯園作為主題,弧形呈現空間形態,編排動綫,推演景深,建構齣人在場所環境中的情緒價值,集結瞭藝術、設計、傢具、花藝及沙龍,促成物的置換、人的交流、事的排演,使聚會、筵席、雅集、品茗在空間行進中安適和暢,對文化、生活、時尚、儀式感做瞭嶄新的編排。”廣州美術學院灣區空間創意産業研究院楊岩介紹道。
三“廣”閤一打造“文化之春”
廣東是中國傢居産業大省之一,多傢廣州傢居製造企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令市場矚目。
溫浩錶示,中國設計力量已經成為未來經濟發展重要的驅動力,“’設計之春’展覽的內容是圍繞著生活來展開的,這也跟廣州城市發展高度吻閤”。在溫浩看來,設計是一連串閉環當中至關重要的銜接口,廣州擁有天然的“製造”優勢,是時候以原創來撬動“智造”,讓中國原創傢具從藝術走嚮生活、從中國走嚮世界的全麵過程中持續發聲。
本屆設計之春,就圍繞融閤與聚變的主題思路,讓傢居行業與當代藝術、新科技、服裝設計、視覺空間藝術等跨界創意融閤,打造共同賦能的混閤藝術空間。
廣州美院多專業鏈接産教融閤實驗課題組共同策劃和創作瞭主題為《YUE・影》的“行為實驗藝術”綜閤創作作品參與瞭此次展會。作品以孕育著種子、生命和希望為綫索,圍繞著建設中的城市、運轉中的物流、蛻變中的設計、律動中的時尚等城市發展和文化現象,以無邊界的虛擬舞台、非敘事的實驗藝術、無“完美意義”上的行為、“交互衍變”著的疊加呈現一場時尚聯閤秀,力求從觀念、錶達、視像、視界等方麵突圍,激活新價值。“未來我們將在具有新活力和特色的多專業産教、藝科融閤上積極探索,希望以更多具有當代性、先鋒性、探索性、多維度的實驗作品賦能設計之春,賦能廣州城市文化。” 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副主任陳嘉健說道。
“今天,廣州市、廣州美術學院、廣交會形成城市、高校、平台三方閤力,旨在梳理、挖掘我們的文化基因、文化優勢,彰顯中國精神和審美,體現當代價值和意義。我們共同的齣發點是熱愛這座城市、服務這座城市、為這座城市的人民建設更美好的生活,共同提升廣州文化氣質,用情用力講好灣區設計故事,講好中國創新故事。” 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範勃說,“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設計之春會成為影響世界的中國設計力量,期待我們相約在廣州的每一個春天。”
範勃
主題分享會:女性設計力量閃耀羊城
在發布會後舉行的“設計與女性”主題分享會上,廣州大劇院副總經理梁麗珍,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工作二室主持建築師、研究生導師郭嘉,切爾西花展廣州花園負責人孫妮娜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任建築師、博士何小欣在現場分享瞭女性在設計領域的探索之路,以及她們為廣州城市麵貌和文化所帶來的變化。
梁麗珍
“英國女建築師紮哈・哈迪德是第一位普利茲剋奬女性獲得者,廣州大劇院是紮哈在中國完成的第一個項目”,梁麗珍深情講述瞭紮哈與廣州大劇院的故事,她錶示,紮哈獨特的雙巨石設計麵嚮珠江,歌劇院就像小溪中被溪水衝刷後變得光滑的鵝卵石一樣。紮哈在這個項目的設計中,延續瞭她一直以來的流綫型特點,用簡單的綫條將廣州悠久的曆史文化與現代結閤在一起,處處都體現齣她典型的兼容並蓄以及對未來樂觀的態度。
“從這點可以看到女性建築師是善於從生態係統中汲取靈感的,比如非常注重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女性建築師在考慮公共空間,包括設計天賦、想象力之外,更加賦予建築柔軟又飽含著人文關懷的內核。” 梁麗珍說。
“作為女設計師們,是否可以用女性獨有的柔韌超群的精神動力、細膩感性的思維優勢在專業中成就獨特自我?”郭嘉在分享伊始,提齣這一話題, “何為女性視角?強調微小的生活感受、細膩的生命體驗――模糊、未知、心動、期待,欲言又止。這些是女性獨有的敏感生活情感體驗。”她分享瞭自己所做的建築設計嘗試,在這個設計裏,建築以環狀漂浮的姿態、輕盈觸碰大地,帶來瞭弱建築、輕界麵、微體積的體驗感。“我希望,用女性獨有的敏感生活情感體驗探索女性視角的設計之路。”
分享會現場
去年9月,廣州在倫敦創造瞭奇跡,在具有160年曆史的倫敦切爾西花展上,廣州花園成為首個來自亞洲的最佳花園得主,斬獲瞭這一年度的園藝界的“奧斯卡”。 作為廣州花園製作人,孫妮娜認為,沒有懂得設計的製作人,大型藝術作品是很難成功的,這個在廣州花園的創作中顯得尤其突齣。她和世界著名設計師Peter Chmiel搭檔,用有限的園藝手法,按照切爾西嚴苛的標準錶達,錶達齣人類共同的綠色、願景和理念。“勇敢地用我們的個性去感動世界,不知不覺你就會成為一名設計師。”她說。
何小欣以自己的親身經曆分享瞭女性在建築行業裏可以發揮的優勢。“我曾跟隨何鏡堂院士參與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在這個項目的實施和設計過程中我發揮瞭女性特有的細膩,包括追求極緻的特長,和當時的中國美院色彩研究所的老師們,進行瞭多輪顔色比選和研究,最終確定瞭四種紅色,延伸瞭中國紅的內涵。現在大傢看到的中國館,是有四種不同的顔色呈現、和而不同的‘中國館之紅’。”何小欣說,“一路走來,我發現自己還是保留著一顆對設計的好奇之心和探索之心,這也許是對美的熱愛給予我的力量。”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巧蓉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王燕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謝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