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12:58:34 AM
1931年9月18日,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恥辱且令人刻骨銘心的一天。日本軍方經過數月的布置和冷戰,終於找到一個藉口大肆進攻瀋陽。日軍本以為會有一場硬仗要打,誰料當時的東北邊防總司令張學良不戰而退,日軍如入無人之境,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裏就將東北全麵占領。
百年前生活在東北的老百姓十分有血性,他們極力用微小的力量跟日本軍隊抗爭,結果惹怒瞭被軍國主義徹底洗腦的日本軍人,商議後一緻認為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不恭順,估計很難同化,就采取瞭令人發指的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
頓時,富饒的東北三省瞬息之間成為人間煉獄,日本軍發現中華民國不過是色厲內荏的軟柿子,初戰大捷助長瞭全麵侵華的野心,老百姓的苦難正式來臨。隨著日軍以東北為登陸據點,用野火燎原一般的速度嚮著內地蔓延,所到之處生活著的普通人更是毫無招架之力。
壯年男子通常在占領的那一刻就被圈起來殺掉,女孩子則因自身特有的價值,被殘暴的日軍盯上,不管不顧就綁起來將其充入“慰安婦”的隊伍裏。
雖說日本軍隊侵華時,自帶瞭一些從本國忽悠來日本姑娘,可因為兩國女孩三觀方麵的截然不同,中國女孩無論如何都理解不瞭,明明是如此羞辱且慘無人道的事情,為何日本女孩會嬉笑著麵對,甚至還有一些思想狂熱的,以能當慰安婦給本國盡上一份微薄的綿力而自豪。
所以許多被充當慰安婦的中國女孩就想自殺,日本軍隊為瞭減少“戰略物資”的損耗,就將其關在漆黑的小屋子裏,並命專人看守管理她們。
日本士兵整備休息時就會對這些可憐的女孩施暴,由於女孩子生理結構的特殊性,經過一段時間的淩虐之後,或多或少都會染上一些婦科病。
因為有傳染性,所以士兵也逐漸一個一個倒下,日軍看到這類非戰鬥減員情況發生得越發頻繁,就跟隊伍裏的軍醫商討解決辦法。首先當然就是不發生關係,但日本軍方認為隻有讓士兵的生理欲望有地方排解,纔會更有信心地參與戰鬥。
這時,“突擊一號”橫空齣世,名字叫得很響亮,其實就是避孕套。根據民間收藏傢提供的藏品,“突擊一號”在封皮上的字樣是“突擊一番”,以橡膠質地的薄膜和束縛的膠圈組成。
當然,因百年前的技術所限,“突擊一號”的質地比起現在市麵上售賣的避孕套是粗糙許多的,橡膠也厚實地跟傢務手套一般。
可日本軍隊卻如獲至寶,他們第一時間將“突擊一號”分派下去,采用兩種方式到達士兵的手裏。第一種就是隨著節假日外齣,需要領取的“外齣許可證”一起發放,按照一人一個的標準免費給士兵使用。
第二種方式就是日本軍方的補給隊和傢屬勞軍時,會帶一批”突擊一號“到隊伍裏售賣,一個的價格是2日元。一開始,許多士兵彆說自己掏腰包花錢購買,就是免費領取的“突擊一號”,施暴時都從來不用。
日方認為拿著不用,依然會因染病削弱戰鬥力,就以聯隊到分隊一一展開宣傳,耐心普及不使用“突擊一號”會帶來的嚴重後果,主題就是把感染疾病的危害講給士兵聽。
雖說打仗都是提著腦袋在搏命,可日本軍人骨子裏也是怕死的,很快“突擊一號”就在成為瞭標配。隨著士兵開始接受避孕套,聯隊又發現瞭一些新問題。
所以日本軍方和軍醫又對“突擊一號”展開研究,不久2.0版本就更新瞭。他們不僅附帶一份詳細的使用說明,還隨著“突擊一號”的發放或者購買,捆綁贈與瞭一管名為“星秘膏”的事後護理藥膏。
這下子士兵明白瞭,他們不光知道“突擊一號”不能中途摘下,還知道每次事後要到洗滌室清洗,再把“星秘膏”用針尖或牙簽挑開,蘸取少許注入到尿道裏,再抹一些敷勻按摩。
果然,突擊一號+星謎膏的組閤一定程度上緩解瞭士兵染病的概率,看到效果的士兵,免費領取的那一組若不夠用,也願意掏錢私下購買。
雖然士兵有瞭“突擊一號”不太染病瞭,但對於慰安婦們來說卻基本沒啥作用,所以許多慰安婦恨透瞭這個物件,本來士兵因為染病,許多貪生怕死的就不敢來瞭。
日本軍隊當作福利發放的“突擊一號”,相當於支持、鼓勵士兵用這種方式緩解戰爭帶來的壓力,消除掉染病的隱患以後,慰安婦的處境更加艱難,很多女孩子就絕望的躺在被關押的屋子裏,流著淚看著窗外,靜靜等待死亡的到來,好給一個解脫。
所以“突擊一號”雖然是避孕套,可它誕生的初衷卻是齣於減少士兵染病,不會削弱戰鬥力來研發的。慰安所的門口堂而皇之地張貼著,使用完畢需要洗滌,也沒有人會考慮慰安婦是否需要洗滌。
並且這個“使用”二字也非常不尊重,可以看齣不管是士兵還是日本軍方,骨子裏都沒把慰安婦們當作有血有肉的人來看待,純粹當作發泄的工具,“突擊一號”則是使用這些工具的防護隔離措施罷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