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說呂布這個敗事有餘的傢夥
呂布怎麼得到“三姓傢奴”這個稱號的過程,筆者相信大多數讀過演義的人還是瞭解的,不過既然是講史,還是按照《三國誌》再嘮叨一遍吧。
呂布起先跟著丁原混,丁原待他也不薄,後來丁原發跡瞭,呂布如果繼續跟著他,也不會混的太差。
結果董卓來瞭,利誘之下呂布倒戈,帶著丁的腦袋歸順董。
這是他劣跡斑斑的第一件。
後來董卓頹勢盡顯,又不能滿足呂布之私欲,於是乎受王允的挑撥,殺瞭董卓,
(注:絕不是為瞭所謂漢室大義剪除國賊,這話說王允還行,呂布不配!),這是第二件。
呂布此後被董卓舊部聯閤擊破,遂帶領部下逃往關東。
先奔袁紹,為袁紹擊破黑山張燕所部。然則袁紹風聞呂布之舊事,遂暗暗將其驅逐(果然名聲臭瞭,本事再大也長久不得)
自袁紹處被逐齣後,呂布又想投奔袁術。不料袁術比他兄弟還刁,直接放話不容納呂。
呂無奈,最後到瞭兗州,和曹操交鋒,先勝後敗。
又跑到徐州,和劉備相互角力,直至最後,被曹操絞殺於白門樓。
以上就是呂布短暫的一生。
觀呂布從齣現在史書上一直到從史書上消失的經曆,我們發現一個問題。
那就是,給呂布當主子的,滿足不瞭他趕不走他的,都會被他乾掉。不當他主子的,無恙。
說明什麼呢,呂布這個人,做一切事情的齣發點,便是以滿足私欲和利益最大化為根本標準,“有奶便是娘”。
至於其他的,什麼倫理綱常,什麼道德王法,於呂布而言,都是倆字——放屁。
好,既然你呂布自己都沒臉沒皮突破底綫,那麼我們給你加上“三姓傢奴”的名號,既能反映你呂布劣跡斑斑的一生,同時也映射齣呂布的不要臉。
豈不美哉?
2反之,我們來看看同樣是“數易其主”的劉備,怎麼得到的風評,就能和呂布的大相徑庭。
劉備可算是個瞭不起的人,相比於呂布,他是白手起傢吧。
①人格魅力爆錶。
竟然能首先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收服瞭關張這兩個未來的萬人敵兄弟,不管劉備當初說瞭什麼做瞭什麼,關張此生對劉死心塌地,尤其是關羽,因此最終成為瞭忠義無雙的象徵。
羚羊不得不感嘆,這劉備,剛一亮相,就不得瞭。
②屢戰屢敗但屢敗屢戰。
劉備雖然得瞭鐵哥們一起打天下,但苦於無背景無勢力無軍師,因此始終不能成為一支獨立的稱雄勢力,齣道雖早,卻在相當的一段時間內寄人籬下。
被袁術虐,被呂布虐,被曹操虐,戰鬥雖多,卻少有勝績。
尤其是那一次,劉備受陶謙之求援,帶領公孫瓚(時為其主)撥劃的韆餘兵馬去硬剛兵鋒正盛的曹操。
可想而知會是什麼結果。
但劉備放棄瞭麼?
沒有,從第一次打敗仗,到這次,甚至生命的終點,也不輕言放棄。
劉備,就是那個打不死的小強。
③劉備的境界,早已高過瞭呂布不知幾層。
看過演義的很多人說劉備可真虛僞,造作,怎麼什麼時候都把“百姓”“黎民”掛在嘴上。
看過三國誌,你會改變這想法。
看後來劉備當年在長闆橋遇險,幾乎走投無路瞭,連諸葛亮都勸劉備趕緊跑瞭,劉備怎麼說?
他說,我平生以人為本,怎麼能扔下這幾萬百姓自己先跑。
於是乎,可想而知……怎一個慘字瞭得。
那倒迴去看呂布之事跡,可有一字一句提到他體恤部下瞭?
恕在下孤陋寡聞,未曾聞也。
還有人說劉備不中用還那麼會演戲,那我兩句話懟迴去吧。
首先,戲可以演,有能演一輩子的麼?
君子可以裝一時,君子一世非真是而不成。
其次,如果劉備真的是個草包,那為什麼關羽張飛諸葛亮這種人中龍鳳還能對劉備死心塌地不離不棄?
劉備一定有其優秀之處,我們後人看不明白,難道他們看不清楚麼?
上述兩條分論,是將劉備和呂布作瞭細化對比。
最後一條,就是跳齣主觀對比看客觀。
3用“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的大曆史觀簡析之。
漢末天下,山河破碎哀鴻遍野,最不缺的就是呂布這種利益熏心而鬍作非為的人,最缺的就是劉備這種看上去是僞君子但真正能心懷天下的人。
曆史的車輪一點點走過去,劉備啊,應運而生,呂布啊,隨風飄散。
此謂“時勢造英雄”。
劉備的所作所為,能不能促進天下早日再歸一,能不能讓百姓萬民早日脫離苦難啊?
答案是肯定的,能。
呂布呢?
答案也肯定,不能。
類比外擴一下,亂世多瞭劉備曹操這樣的真英雄,便能早一天進入治世;多瞭呂布董卓這樣的人,便兵連禍結無休止。
以上均為羚羊一傢之言。
劉備和呂布都換瞭幾次主子,而結果相差如此之巨大,其中真意,還望諸君詳察。
【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