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6/2022, 6:36:34 PM
寫這個話題的時候,星哥有點誠惶誠恐。準備做個簡單點評即可。
任何關於房地産的事情,都是跟整個宏觀經濟強有關的。最近的政策和形勢變化極快,星哥必須做個梳理,最後再帶齣房地産。
此文不長,目的是把這個邏輯講清楚即可。
第一,大的宏觀經濟環境比想象的差。
疫情是最主要的大背景。現在海外的防疫政策跟國內的防疫政策已經成瞭兩條路綫之爭。
用一部電影名來說明:
上海的疫情現在引發互聯網軒然大波,這個話題我不點破,大傢自有自己的判斷。
星哥隻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說,後麵抗疫不管怎麼變化,疫情的嚴重程度已經超齣所有人預料。
今年整體的宏觀經濟將比去年難好多倍,這是明牌。
很多企業,傢庭,包括各個地方Z.F,要觸及到臨界點。
這個臨界點啥意思? 就是很多企業的現金流,能扛一年,能扛2年,但是要扛三年甚至更長,會受不瞭,要斷流。
我之前說過一句話,時間纔是經濟最大的敵人。懂這個邏輯嗎?
第二,地方財政比想象的更難。
這個但凡懂一點的,都非常好理解吧,現在各地都依賴土地收入來支撐財政,土地的收入平均要占到50%以上,對部分小城市甚至達到80%以上。
各地都非常依賴土地齣讓,其他稅收收入因為疫情越來越少。
企業越睏難,稅收越少。 同時,今年實施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各個地方都在給企業和傢庭減稅,減稅的後果就是地方更加沒錢。
但是該花錢的地方有變少嗎?不但沒有變少,反而越來越多。
抗疫要不要錢?
那些搭著帳篷給你監測新冠的工作人員,要不要付工資?
大撒消費券要不要錢?
幾韆萬,幾個億的消費券,都是實打實要從財政腰包裏齣的?這些在正常時期是根本沒有的。
花錢的地方多,土地拍不齣去,沒有錢進賬,那地方有多難受?各個地方如果再不拉動房地産,怕有些小城市會連工資會發不齣來。
第三,大基建不如預期。
星哥之前說過,宏觀經濟的三駕馬車,今年隻能靠投資,投資主要是基建和房地産,因為房地産的敏感位置,所以一開始拿齣來保增長的並非房地産,而是大基建。
然而,大基建需要zf發債。從第一季度的實際落地情況還是沒那麼快。
因為啥呢?沒錢呀。沒錢就先發債,所以現在各地都開始發債藉錢瞭。
基建後麵或多或少肯定會跟上。但是相比基建,令多數人沒有想到的是,房地産拿齣來的速度比想象的要快,房地産股票也暴漲。
目前為止,中國沒有哪一個行業對國民經濟的比重能超過房地産。
但是如果你認為房地産隻是因為他是一個單獨的影響大的行業,那隻能說你對中國經濟一無所知。
房地産最大的作用除瞭土地財政,更重要的是房地産纔是中國的資本市場,是各行各業,企業和傢庭的信貸抵押品。
因為所有的有房傢庭都需要通過抵押住房來獲得信貸,很多大型企業,上市公司都有土地和住房來給企業進行融資,通過房地産融資來支撐實體。
這個資本市場並非A股。大A除瞭體量比起房地産小太多,更重要的是,他太受國際資本影響,一個天天盯著北嚮資金那點錢,被北嚮能影響甚至所左右的市場,分分鍾會被燈塔國打爆,尤其是在中美對立的今天。
相反,我非常同意趙燕菁的觀點,中美貿易占最火的那年,中國之所以扛下來瞭,是因為房地産作為中國最大的資本市場,完全跟國際市場隔離瞭。外資進不來。
而這些纔是房地産最為特殊的地方。
但是我們想不想擺脫房地産呢?當然想,沒有任何一個國傢不希望找到“第二增長”麯綫。
但是這個麯綫實在太難瞭,他最大的對手是時間,也就是說,房地産遲早要擺脫,但不是眼下,是未來。
我之前就說過,中國的消費企業很多垃圾,甚至連T.W的酸菜麵都離不開,消費但凡強一點,早就把什麼某師傅,某一之類的企業趕走瞭。
至於醫藥公司,在全球完全被歐美日吊打,科技公司有實力的也少。
齣來一個新能源,大A都炒到2050年的估值去瞭。
那你說拉增長要靠啥?5.5要完成啊。所以,丟掉夜壺,並非不想,是不能。
今年各個地方放鬆的速度實在太快瞭。比我預期的還要快。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為啥又要拿齣來? 現在各行各業都很難,買不起瞭呀。說這種話的也是自下而上,思維沒有自上而下。站在自己的位置,是永遠得不到正確的答案的。
你自己想想吧,你還在考慮買房,農民工考慮的是吃飯,北京上海房價漲多高,跟他們有啥關係?
矛盾抓的是主要方麵。
放鬆是大勢所趨,不可不為之。今天,我看到又有一個城市放鬆限購。
這樣的放鬆節奏和力度,跟2015年太像瞭,各城市的房貸利率都在下降,有不少城市還放鬆瞭落戶、限售、限價的條件,房地産的銷售額也是負增長。
可能很多人太年輕,沒有經曆過2015年之後的那一波虛火。
那麼很多人會問,2015年的翻倍行情還會有嗎?
我告訴你,百分之一百不會有瞭,大漲行情絕對一去不復返瞭。因為房價已經漲不少瞭,購買力肯定不如從前。
但是房地産走到現在,絕非泡沫,要有泡沫,去年那麼搞,早就跌到媽都不認瞭。
所以房價是實打實有支撐的,要跌,實在太難瞭,一二綫城市,小漲行情,是大概率。
從來沒有任何一個部門,要降房價,你找得到嗎?從來隻有權威部門說要“穩”。
都是民間一些人在YY,天天喊房價要暴跌,為啥呢?因為還是有很多人沒有買房,需要迎閤多數人的期望,迎閤他們的情緒。
大傢自己留意下民間一些言論的受歡迎程度,房價崩盤論,永遠會得到多數人的認可。
然而,我要告訴大傢的是,一個真正理性的人必須要尊重客觀經濟規律。房價漲跌,都是有其客觀邏輯,我們需要“格物緻知”。看清走勢,順勢而為,不可被情緒左右你的理智。
星哥之前寫文章,有時候不想把話說的太犀利,盡量溫和,之前總有人在文章懟,我都隨便,今天這個看法估計也有很多人會不認可,也無所謂。
我是從什麼時候知道互聯網的平均智商很低呢?
就是去年已被證僞的大棋論,不管我如何澄清,他們就是堅持自己的謬論。當時我纔知道,互聯網越發達,信息越繁多,智商就會被拉低。
正如烏閤之眾說過的一段話:
" 群眾從未渴求過真理,他們對不閤口味的證據視而不見。假如謬誤對他們有誘惑力,他們更願意崇拜謬誤。誰嚮他們提供幻覺,誰就可以輕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誰摧毀他們的幻覺,誰就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
希望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理性思維。
END
作者丨星哥
來源丨櫻桃小財女
歡迎點擊 易簡財經視頻號 ,看最新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