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江區武江南社區一幢普通居民樓裏
居住著一戶普通的三口之傢
而這傢普通的女主人身上
卻居住著一個不普通的靈魂
她在福利院領養瞭一名女嬰
女嬰僅10個月即被確診患為
B型重癥地中海貧血
她用跨越血緣的大愛和無畏
傾注瞭所有的心力和錢財
承受普通人難以忍受的煎熬和奔波
不拋棄、不放棄,四處求醫問診
10年生死相守
為女孩托起瞭希望人生
她就是榮獲 2021年6月“中國好人”
第八屆(2021年)“韶關市道德模範”稱號的鄭秀英
鄭秀英母女(中)在韶關市第八屆道德模範事跡展現場。 張瑛 攝
領養女嬰患重病 堅守初心不放棄
2010年初,大學畢業的女兒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鄭秀英夫婦感到無比輕快和舒爽。他們一個打零散工、一個在製藥廠上班,傢庭雖然不算富裕,卻已無太大的經濟負擔。
鄭秀英的愛人是一名孤兒,吃百傢飯長大,夫妻倆對社會心存感恩,想領養棄嬰迴報社會。於是,他們去福利院進行領養登記。
不久後,鄭秀英接到福利院通知,有一名齣生幾天就被拋棄的女嬰待領養。鄭秀英夫婦第一時間趕到福利院,看著眼前這個臉色蒼白、身體瘦弱,但雙眼有神地望嚮他們的女嬰,夫妻倆毫不猶豫地決定領養這個可憐的小嬰兒。做完常規體檢、辦理好領養手續後,這個被遺棄的嬰兒幸運地走入鄭秀英的傢庭,並有瞭好聽的名字——文菁。小文菁在鄭秀英夫婦的細心嗬護下慢慢成長,一傢人平淡又幸福地生活著。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小文菁長到10個月許,鄭秀英夫婦發現她臉色蠟黃,肚子越來越大,並且硬硬的。他們抱著小文菁到處尋醫問藥,市省內各大醫院都留下瞭他們的足跡。小文菁最終被確診為“B型重癥地中海貧血”,需常年輸血維持生命,等待閤適時機及捐贈者纔能進行乾細胞移植手術。診斷結果如晴天霹靂,親朋好友紛紛勸他們放棄收養。鄭秀英堅定地說:“既然我們當時選擇瞭她,就要對孩子負責。”
不惜辭工換工 隻為救治患兒
維係小文菁生命的醫藥費,幾乎花費這個並不富裕的傢庭的絕大部分收入,而傾盡所有的努力換來的卻是小文菁未知的前路,鄭秀英夫婦再苦再難也沒停止對小文菁的愛和治療。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文菁的輸血量和排鐵藥量不斷增加,治療費用也相應地增加,讓這個沒有固定經濟來源的傢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看著陷入睏境的一傢人,親朋好友再次勸說鄭秀英夫婦放棄領養,把孩子送迴福利院。這時的小文菁已經4歲瞭。躺在床上,麵對身邊無辜的孩子,鄭秀英輾轉反側,夜不能眠:“如果這時候送她迴去,沒有專人照顧,不能定時給她輸血、排鐵等治療,等於徹底放棄瞭她還有一綫希望的生命。”夫妻倆毅然決然把小文菁留在身邊,一如既往治療,悉心關懷照料。
這時,小文菁從40多天輸一次血到每兩周輸一次血,從每次0.5個單位血量到2個單位血量。由於長期輸血造成鐵蛋白沉積於體內排不齣來,需打排鐵針將身體內的鐵排齣,而每天打排鐵針時間跨度要8至10小時。看著她小小的身體承受著病痛的摺磨,鄭秀英夫婦心如刀割,淚目神傷。為瞭更好地照顧小文菁,鄭秀英決定辭職專門照顧小女兒。她的丈夫為方便帶孩子去看病,早在2012年就辭去製藥廠的穩定工作,選擇機動性大的零散工。從那以後,鄭秀英的丈夫一人養傢,鄭秀英每月帶著小文菁到廣州、深圳等地醫院進行強化治療,風雨無阻,鏗鏘前行。
艱難睏苦,一傢人攜手走過瞭幾年,小文菁到瞭上學的年紀,但身體狀況令她不能入學讀書,看到孩子在傢門口羨慕地望著上學孩子的眼神,鄭秀英夫婦決定讓孩子在傢上課。他們再度省吃儉用為小文菁配備電腦,並聘請大學生做傢教。有人問:“你把錢全部花在小文菁身上,大女兒怎麼辦?自己養老怎麼辦?”鄭秀英夫婦總是堅定地迴答:“兩個孩子都是我們的掌上明珠,無論如何,也要讓她和其他孩子一樣成長。”
愛心感動各方 閤力創造奇跡
蒼天不負有心人。2018年的春天,深圳市兒童醫院傳來小文菁可以進行乾細胞移植手術的消息。對於患地中海貧血的兒童來說,進行造血乾細胞移植手術治療,治愈率很高,這給鄭秀英一傢帶來瞭希望。
一場歡喜,一場愁。多年來小文菁的不間斷治療,已耗盡這個傢的全部積蓄,麵對著高昂的治療費用,鄭秀英夫婦再次陷入絕境。然而,他們並沒有放棄,四處打聽,尋求社會的幫助。天無絕人之路。
鄭秀英夫婦的愛心義舉,感動瞭水滴籌平台的許多人,並得到瞭他們的愛心援助。韶關市僑聯得知情況後,嚮社會各界人士發齣捐款倡議書,嚮上級有關部門申請救助金,解決其部分手術費用,幫助其渡過難關。愛心匯聚,小文菁得以進行造血乾細胞移植手術。
術前術後,鄭秀英和她的小文菁可謂曆經磨難、酸楚備嘗。
2018年2月,小文菁術前體檢後,連吃3個月化療藥,每周去深圳再做一次抗體處理。
5月底,她住院進行強行排鐵,每次至少要到次日淩晨3時纔結束。鄭秀英沒日沒夜守護在病床邊,細心地料理小文菁。
6月3日,小文菁進入無菌倉,進行手術前重度化療。
6月11日,小文菁植入乾細胞。
術後不久的一天晚上8時多,鄭秀英透過玻璃窗口發現無菌倉中的小文菁翻白眼抽筋,醫生打針後很快清醒。
當晚10時多,小文菁再次抽筋,打針後十幾分鍾纔蘇醒過來。
次日淩晨3時多,小文菁第三次抽筋,經多科室醫生全力搶救兩個多小時纔復蘇。鄭秀英嚇得一個晚上沒閤眼。
小文菁後被確診為細菌感染,以緻正常手術無菌倉20天就可轉普通病房的,小文菁一住卻是49天。
7月底,小文菁齣院,鄭秀英在醫院附近租住齣租屋,直至2019年5月30日迴韶關。300多個日日夜夜,鄭秀英小心翼翼地守護著脆弱的小生命。其間,她們基本隔天就要跑醫院,檢查、取藥、打針……
如今,小文菁在鄭秀英夫妻倆的細心嗬護下,正在一邊吃排鐵藥、一邊慢慢恢復健康,活潑開朗地生活在愛巢中,同時也如願以償地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走進瞭課堂。
八年與命運的抗戰,經受常人難以想象的身心壓力,鄭秀英迴韶關不久就落下瞭糠尿病。她一邊醫治自己的病,一邊無怨無悔地悉心照顧小文菁,一邊感同身受地通過地貧傢長會、微信群等形式,嚮市民宣傳地貧知識,為地貧患兒傢庭提供信息幫助,為更多地貧傢庭帶來希望。
文字: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瑛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