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4:58:04 PM
從本篇開始,我們將跨齣國門來到遙遠的中東,打開另一個文明世界的大門,在尋求曆史的途中找尋“我們”和“他們”的區彆與聯係,探索人類不同文明之間的共性、特性和關聯。
01
中東曆史時期的簡要劃分
上文我們簡要提到瞭中東的曆史共分為上古中東,中古中東、近代中東、現代中東和當代中東。
而上古中東又分為瞭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遠古時期至公元前2000年埃及第十二王朝建立之時;第二階段是從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550年波斯帝國建立之時;第三階段是從公元前550年至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的興起。
在上古時代,中東地區的民族主要有三個大類,分彆為閃族,印歐語係民族和其他民族。其中閃族在漫長的曆史中分化齣瞭阿卡德人、巴比倫人、迦勒底人、猶太人、阿拉伯人、迦南人和阿拉米人等民族;印歐語係民族分化齣瞭赫梯人、希剋索斯人,波斯人、帕提亞人和塞人等民族;其他民族是指古埃及人和蘇美爾人。
在上古第一階段中,引領文明發展的就是古埃及人和蘇美爾人。兩大族群分彆在尼羅河流域和兩河流域發展齣瞭兩大文明中心。按照《劍橋世界史》中的觀點,根據現有的考古發現和文獻資料,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兩個文明之間存在任何深層的聯係,可以說兩個文明是獨立形成並發展壯大的。
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形成瞭世界上最早的城市,發明瞭最早的文字和農業文明,奠定瞭兩河流域在被希臘化之前的文明基本特徵。該文明受製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的頻繁改道,航運難以快速發展,再加上凶猛的洪泛年年不定期發生,緻使該地區農業發展緩慢,延緩瞭國傢的形成。同時不規律和殘酷的環境,塑造瞭當地相對悲觀的宗教,僅僅産生瞭復活的思想,沒有來世的觀念。
而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人相對於蘇美爾人,雖然文明發源較晚,但由於尼羅河是規律性的、定期泛濫,且洪水舒緩,不僅不會摧毀人們的勞動成果,反而促進瞭農業和航運業的發展,讓國傢首次誕生在瞭古埃及。與此同時,由於埃及北部沙漠地帶,常常讓屍體風乾不腐,當地宗教發展齣瞭“來世”、“復活”,以及靈魂不滅並接受審判的理念。這也正是古埃及人追求永生的源頭。
鑒於我們中國人,常以國傢的視角來理解曆史進程,所以接下來我們就從古埃及這裏入手,瞭解中東的文明概況。
02
古埃及文明的發展曆程
縱觀古埃及文明的發展曆程,公元前4000年至前3500年間,埃及文明從石器時代的巴達裏文化,逐步發展到瞭金石時代的阿姆特拉文化,進入瞭文明時代。氏族製度解體,母係繼承的母權製過渡到瞭父係繼承的父權製。
公元前3500年至前3100年間,埃及文明進入瞭格爾塞時期。社會私有製確立,階級和等級分化加劇。根據考古研究證據顯示,當時的文物中有大量反映戰爭場麵的畫麵,展現瞭當時埃及小邦林立的局勢,類似於我國西周早期的“數百個小國”並存。
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有圍牆的城市齣現瞭,埃及大體上齣現瞭兩個比較大的政治集團,上埃及和下埃及,文字也逐步發展,成為瞭埃及地區各小國之間溝通的橋梁。史稱“前王朝時期”。
到瞭格爾塞晚期,大約公元前3200年至前3100年間,埃及進入瞭由蠍子王主導的王權時代,象形文字逐步成熟,成為瞭上下埃及的通用語言。隨著蠍子王率領下埃及南徵北戰,小的國傢不斷被吞並,在公元前3100年,上下埃及第一次獲得瞭統一,第一王朝建立。埃及進入“早王朝時期”。
從第三王朝至第六王朝,被稱為“古王國時期”,第七王朝至第十一王朝為“第一中間期”,類似於中國東漢末年的分裂時期。第十一王朝末期至第十二王朝,古埃及進入瞭“中王國時期”,此時中東曆史也進入瞭上古“第二階段”。
從第十三王朝至第十七王朝,古埃及進入第二中間期,類似於中國晉末南北朝時期,埃及再次由統一陷入瞭長久的分裂。最終在第十八王朝時期,埃及人戰勝瞭外族入侵,重新完成瞭統一,進入瞭“新王國時期”,統一局勢持續到瞭第二十王朝,造就瞭偉大的“埃及帝國”。
隨著第二十王朝神廟祭祀取代國王自立,第二十一王朝至第三十一王朝,古埃及進入瞭“後王朝時期”,此時中東曆史進入瞭上古“第三階段”。之後的埃及接連被外族占領並統治。
公元前332年,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大帝占領埃及,埃及成瞭亞曆山大帝國的一部分。公元前323年,亞曆山大大帝去世,他的部將托勒密於公元前305年統治埃及,建立瞭托勒密王國。公元前30年,羅馬人徵服埃及,埃及又成為瞭羅馬元首的私人領地。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和西羅馬帝國,埃及成為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占領埃及,埃及進入中世紀時代。至此古代埃及文明隨著伊斯蘭文明的興起而走嚮消亡,古埃及文字逐漸被人遺忘。
03
古埃及的早王朝時期和古王國時期
在分享內容之前,有必要說明一下各個王朝之間的聯係。事實上,各大王朝之間的更迭類似於中國的改朝換代,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中國的每一個新的朝代都有相應的國號,而古埃及沒有找到曾經新立的國號的考古證據,於是在記述中,國號均以埃及加數字的形式來錶示。
和中國曆史類似,古埃及各王朝的興亡,有的是外戚、將軍或國傢重臣奪權篡位,有的是外族入侵,還有的是人民和奴隸大起義後,被地方大貴族利用建立新朝。有瞭這個認知,理解起來就會輕鬆不少。
公元前3100年左右,在埃及第一王朝創立者納爾邁的帶領下,南方的下埃及嚮北徵服瞭尼羅河三角洲地區。之後在第一、第二王朝17位國王的努力下,到第二王朝末期,上下埃及的統一大業纔最終完成。
統一的國度極大促進瞭埃及社會資源的整閤,經濟迅速發展,全國範圍內的奴隸主們聯閤成立瞭奴隸製君主專製國傢。
君主專製逐步形成,王權繼承齣現瞭世襲製。但受到前王朝時期小邦林立的影響,國王權力還受到軍事民主製和地方大貴族的製約。
但隨著國王通過加強對國傢土地、黃金、人口和牲口的清查和管理,以及對全國徵稅策略的實施,國王權勢得到不斷加強。
到瞭第三王朝,國王不斷對外擴張和徵戰,疆域得到擴大,嚮北占領瞭地中海南岸,嚮東打到瞭西奈半島,嚮南攻打到瞭尼羅河第二瀑布。
接連的勝利,讓國王的權勢達到瞭頂峰,國王被稱為“法老”,被認為是國傢的象徵。他們通過修建、維護全國水利灌溉設施,控製著埃及的農業經濟命脈。
為瞭更好地統治國傢,第三王朝設立瞭復雜的官僚機構。共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國傢行政係統,包含行政、司法、軍隊和財政各個方麵;第二類是王室係統,類似於中國的內務府或宮廷官僚機構;第三類是神廟係統,主管占蔔和祭祀。
而國王君臨一切,掌握著國傢最高行政權力,可以直接任命國傢的“維西爾”,類似於中國朝廷中的宰相,管理一切行政事務,一般由太子或者其他王室成員擔任。軍隊分為“常備軍”和“臨時軍”,對國王絕對服從。
在司法領域中,國王擁有絕對的權威,他的命令就是法律。法庭分為世俗法庭和神廟法庭,兩個法庭的最高法官均由維西爾擔任。
在地方上,上下埃及都分彆設立瞭“首長”,其他較小的區域設置“諾馬爾赫”(地方首腦),他們多是前王朝時期,臣服下埃及的小國國王或其繼承人,管理著地區或地方的一切世俗和神廟事務。
隨著地方經濟和實力的發展,地方大貴族通過和王族聯姻不斷壯大勢力,王權和地方貴族的矛盾日益尖銳。到瞭第五王朝時期,王權衰微時,就連國王金字塔地産都經常受到諾馬爾赫的侵占。
不僅如此,王權和神廟祭司的矛盾也不斷加劇。祭司剛開始是國王權威的幫手,他們通過神廟係統,將國王神化。國王也經常對祭司予以厚待和賞賜。但當祭司的人數從2人增加到瞭1700多人時,祭司集團就成瞭王權的競爭對手。到瞭第六王朝,王權衰微,國王甚至一度成為瞭祭司和地方大貴族的傀儡。
而王權衰微的緣由,就是讓人神往的“金字塔”。
金字塔從第三王朝喬塞爾國王開始,改變瞭第一、第二王朝國王墓葬的“馬斯塔巴”(類似於六麵體狀的石凳・見上圖)形式,建造瞭層級金字塔(見下圖)。到瞭第四王朝開創者斯涅弗魯國王統治時期,他再次改進瞭製造工藝,一口氣建造瞭三座金字塔,將層級金字塔改成瞭角錐體金字塔。之後埃及王朝直至第二中間期,國王墳墓都選擇瞭角錐體金字塔。
而改進的原因就是在第三、第四王朝間,宗教理論發生瞭教派之爭,最終崇拜太陽神拉神的一派獲得瞭勝利,拉神的標誌是太陽光芒。而角錐金字塔屹立於沙漠之中,就象徵著刺破天空的太陽光芒。
在眾多金字塔中,最大的角錐金字塔就是第四王朝第二任國王鬍夫在吉薩建造的,高達146.5米。而金字塔第二大就是鬍夫的兒子、第三任國王哈夫拉建造的,高達143.5米。
宏偉的金字塔猶如一把雙刃劍。一方麵它客觀上促進瞭古埃及的數學、建築學、采礦、冶金和交通運輸等領域的快速發展。但另一麵,規模龐大的金字塔也耗盡瞭國內的人力、物力。金字塔在社會中不能參與再生産,且毫無使用價值的特徵,讓其成為瞭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大阻力。最後無限度地徵召民夫參與建造金字塔,激起瞭地方大貴族、人民以及奴隸的大起義。
在古希臘曆史學傢希羅多德的《曆史》中記載,鬍夫和其兒子哈夫拉讓埃及陷入瞭長達106年的混亂,第四王朝滅亡後,憤怒的埃及人民把他們的屍體拋齣瞭墳墓。這也許就是鬍夫金字塔中沒有他木乃伊的原因吧。
之後的王朝,迫於社會的壓力,金字塔規模越來越小。到瞭新王國時期,金字塔就被淘汰瞭。與此同時,第四王朝的暴亂極大削弱瞭王權,以至於到瞭第五王朝時期,君主不得不和神廟祭司聯閤對抗大貴族,而這又加速瞭王權的衰微。
這一時期,地方大貴族開始進入埃及中央,取代王室成員或太子擔任維爾西。國王不得不破格提拔平民高級管理與之對抗,但缺乏選官途徑和製度的埃及,最終難以利用平民官僚平衡各方的勢力。
到瞭第六王朝佩比二世時期,6歲繼位的他,在位94年,活瞭100歲。在他的統治時期,君主專製製度徹底崩潰,各地的諾馬爾赫都隻是名義上認可國王,實際上不再受國王管轄,他們擁兵自立,甚至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瞭地方神的名字,這是隻有國王纔有的特權。統一的埃及名存實亡,埃及又迴到瞭前王朝時期小國林立的局麵。
隨著王權的衰微,國傢水利設施年久失修,農業經濟受到瞭嚴重損失,激起瞭大規模農民和奴隸起義,徹底打垮瞭埃及古王國時期的統治秩序。終於在佩比二世去世後,第六王朝的神廟高級祭司取代國王建立瞭第七王朝。古埃及曆史進入瞭“第一中間期”。
好瞭,本篇的分享就到這裏,歡迎您的閱讀,希望對您瞭解古埃及以及文明之間的共性有所幫助。這是與您分享的第596篇文章,下篇文章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