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0/2022, 1:22:03 PM
明朝錦衣衛從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立起,一直延續至明朝滅亡,可以說貫穿瞭明朝曆史。作為“廠衛”之一的錦衣衛雖然早已被大傢廣為熟知,但關於設立錦衣衛的真正作用,以及錦衣衛的職權變化,恐怕就很少有人能夠詳細瞭解瞭。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明朝錦衣衛的設立過程和職權變化情況。
洪武年間:先設後廢存續十一年,意在加強皇帝集權
硃元璋可以說極為重視情報工作,早在明朝尚未建立之前,硃元璋便已經建立起瞭一支專業的情報隊伍,即檢校組織。後來曾任明朝丞相的楊憲,不僅曾是檢校組織一員,而且還是其中的骨乾乃至頭目,此外高見賢、夏煜、淩銳等也都是其中頭目。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硃元璋打敗張士誠後,於其地盤設立浙東行省,並派外甥李文忠擔任行省右丞、總管軍務,楊憲則被作為屬官隨行輔佐。實際上,楊憲除瞭輔佐李文忠之外,還負有監視李文忠的職責。
不久,楊憲便嚮硃元璋報告瞭李文忠的諸多不法事,稱其任用儒士屠性、孫履、許元、王天锡、王��等乾預公事,接到楊憲報告之後,他立即將這五人押解進京,徒刑屠性、孫履被殺,其餘三個人則充軍發配。
不過,明朝建立之後,這個檢校組織便也不復存在瞭
。
錦衣衛的前身,則是設於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的拱衛司,此後該部門曾多次改名稱,先是改為拱衛指揮使司,不久又改名都尉司。到瞭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又改為親軍都尉府,掌管左、右、中、前、後五衛軍士,下設儀鸞司。
硃元璋
洪武十三年(1380年)“鬍惟庸案”之後,硃元璋
為瞭進一步加強皇權,監視搜集朝臣動嚮,遂於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
,其最初的職能隻有守衛值宿、偵察逮捕和典詔獄三項,主要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
錦衣衛設立之初,主要還是從事值宿和偵察活動,其真正發威則是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錦衣衛指揮使毛驤的操作下,原本早已塵埃落定的鬍惟庸案再起波瀾,性質也從普通的“擅權枉法”變成瞭十惡不赦之首的“圖謀造反”,目的便是為瞭替硃元璋屠殺大臣找理由。
不過,錦衣衛作為直接嚮皇帝負責的部門,為瞭將案子做成鐵案可謂不擇手段,以緻齣現瞭“非法淩虐”的問題,迫於外界壓力,硃元璋不得不於洪武二十年(1387年)下令“
取其刑具悉焚之,以所係囚送刑部審理
”。
不過,硃元璋此舉也隻是在平息眾怒,實際上錦衣衛還發揮著它的作用。就在同年六月,廣西都指揮使耿良便被貶為瞭馴象衛指揮僉事,而原因便是“
良在任多不法,軍士薛原桂訴之,既而鎮撫張原復言其不法二十餘事,上命錦衣衛廉問得實,故貶之
”。
從洪武十八年(1385年)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短短五年的時間,在錦衣衛的操作下,受“鬍惟庸案”牽扯的功臣便有一公、二十侯,連坐、死罪、黥麵、流放者更有數萬人之多。清中期文學傢趙翼便曾感言,“豈有逆首已死,同謀之人至十餘年始敗露者,此不過藉惟庸為題,使獄詞牽連諸人,為草剃禽獼之計爾”。不過,毛驤作為皇帝的鷹犬,在“鬍惟庸案”塵埃落定之後,最終也被處死平息眾怒。
藍玉
在太子硃標去世之後,硃元璋為瞭確保江山穩固,皇位順利傳承,硃元璋又將目光投嚮瞭藍玉等一眾居功自傲的將領。於是,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告發藍玉謀反,結果先後牽連到十三侯、二伯,連坐族誅達一萬五韆人,又頒布《逆臣錄》,詔示一公、十三侯、二伯。與毛驤一樣,蔣��製造瞭“藍玉案”後,也被處死。
前後兩次大案,雖然錦衣衛是在替皇上做事,卻也讓硃元璋認識到,如果放任錦衣衛如此辦事,危害實在太大,因此在“藍玉案”之後,硃元璋便於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下令禁止錦衣衛參與司法事件的處理,大小事務都由法司掌握,“詔內外獄毋得上錦衣衛,諸大小鹹徑法曹;終高皇帝世,錦衣衛不復與典獄,稍稍夷它軍矣”,錦衣衛不再參與刑獄之事,僅剩值宿和偵察兩項職責
。
明朝中期:永樂稱帝後恢復辦案權,錦衣衛職權再度加大
“靖難之役”後,明成祖硃棣奪取皇位,由於其奪取皇位的手段實在算不上光明正大,為瞭鞏固皇位,查探朝野內外動嚮,再加上之後的削藩事宜,硃棣又恢復瞭錦衣衛的辦案之權,並對其職責劃分和編製進行瞭重新規定。
硃棣不僅恢復瞭錦衣衛的偵緝、辦案之權,同時新設北鎮撫司,進一步明晰瞭北鎮撫司和南鎮撫司職權,其中“南鎮撫司”負責本衛的法紀、軍糾;“北鎮撫司”傳理皇帝欽定的案件,擁有自己的監獄(詔獄),可以自行逮捕、刑訊,不必經過司法機構。
與此同時,錦衣衛規模也進一步擴大,南、北鎮撫司下設五個衛所,統領官稱韆戶、百戶、總旗、小旗,一般軍士稱為校尉、力士,雅稱為“緹騎”。錦衣衛的人數,最少時為一韆餘人,最多時則達到瞭六萬之眾。
薛祿
不過,錦衣衛職權如此之大,也很容易成為以權謀私的工具。紀綱執掌錦衣衛後,便充分利用錦衣衛的辦案之權鏟除異己,例如陽武侯薛祿因為與紀綱爭奪一名美色女道士,便被紀綱用鐵瓜打破腦裂幾乎死掉;又如浙江按察使周新受到紀綱誣陷,以謀反罪被處死。
當然,錦衣衛仍然扮演著皇帝忠犬的角色,例如內閣首輔解縉因參與太子議立,得罪瞭漢王硃高煦,結果受到硃高煦的誣陷,被硃棣以“無人臣禮”罪下詔獄,之後大理寺寺丞湯宗、宗人府經曆高得�、中允李貫、贊善王汝玉、翰林院編修硃��、檢討蔣驥、潘畿、蕭引高及禦史李至剛等皆被連坐下獄,以緻高得�、王汝玉、李貫、硃��、蕭引高最終病死獄中,而解縉最終也因硃棣的暗示,被丟在雪地活活凍死。
從明成祖硃棣重立錦衣衛,到明憲宗以前,明朝中期的錦衣衛雖然職權有所擴大,但除瞭紀綱在位期間鬍作非為之外,總體來看危害尚不算大,其所代錶的仍然主要以皇帝意誌為主。而史料中所明確提及的錦衣衛最後一樁大案“金刀案”,也齣自這一時期,不過由於錦衣衛指揮使盧忠臨陣裝瘋,此案最終沒有擴大化
。
明朝中後期:成化後職權進一步擴大,
正德後
長期依附於東廠
明憲宗成化年間,京城先後發生瞭
“妖狐夜齣”離奇事件和“李子龍意欲刺駕”事件
,兩件事情的爆發,讓明憲宗大為恐慌,尤其是對於東廠和錦衣衛的偵緝能力極度懷疑。於是,明憲宗不僅開設瞭西廠,而且對錦衣衛的職權也進一步擴大。
先是“妖狐夜齣”事件,當時京城有個叫趙靈安的商人在齣城經商時,碰到瞭一個美女,於是便將其帶迴瞭府中,結果次日全府上下的人和牲畜全部死光,且所有人和動物皆沒有傷痕,而那個美女卻沒瞭蹤影,於是京城開始流傳齣狐狸精作怪的傳說。緊接著,便不斷有人聲稱夜間見到一個美女四處遊蕩,且接連死去瞭幾個人,於是“妖狐夜齣”的傳說開始迅速流傳。
錦衣衛
再是“李子龍意欲刺駕”事件,當時京城有一個以旁門左道聞名一時,極善於蠱惑人心的妖道,名叫李子龍,朝中不少官員也都拜在瞭他的門下。於是,在這些官員的幫助下,李子龍得以潛入皇宮,先後到萬歲山等地“遊覽”,傳說其潛入皇宮便是意欲弑君,結果還沒等他找到皇帝,便被錦衣校尉發現,結果被抓瞭個正著。
這兩件事情的發生,讓明憲宗大為緊張,開始變得疑神疑鬼,深感到處都充滿瞭危險,不僅設立瞭西廠加強偵緝,同時也加強瞭錦衣衛的職權。
在成化以前,錦衣衛雖然可以自行逮捕、刑訊和處決人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無權過問,但除瞭皇帝授意的案件之外,錦衣衛在逮捕、審訊人犯之後,還要交由三法司定罪。但從成化十四年(1478年)開始,錦衣衛審理完人犯之後,卻是直接提交皇帝,三法司連頂嘴職權也沒有瞭。
錦衣衛這種獨立於司法體係外的存在,為他們濫用刑罰提供瞭可能,以至於嘉靖時期的刑科都給事中劉濟抱怨道,“國傢置三法司,專理刑獄,或主質成,或主平反。權臣不得以恩怨為齣入,天子不得以喜怒為重輕。
自錦衣鎮撫之官專理詔獄,而法司幾成虛設
。”可以說,一旦被錦衣衛盯上,便等於已經宣判瞭死刑。
不過,到瞭明武宗正德年間,由於大太監劉瑾大權在握,錦衣衛指揮使石義文對其極近阿諛奉承,雖然嘉靖年間陸炳執掌錦衣衛時,錦衣衛權力再次高漲,衛權甚至一度蓋過廠權,但總體來說,正德年間以後,錦衣衛大部分時間都是依附於東廠的
。
也正是由於錦衣衛依附於東廠,導緻其基本喪失瞭原本維護皇權的職能,徹底成為瞭內廷與外廷對抗的工具,此後的錦衣衛要麼無所作為,要麼淪為瞭東廠權力鬥爭的工具。例如楊漣、左光鬥便因與魏忠賢作對,被關入錦衣衛詔獄一月有餘,受盡酷刑摺磨最終死於獄中。
綜上,從硃元璋設立錦衣衛,到明成祖硃棣重啓錦衣衛辦案權,明朝中前期的錦衣衛就是為瞭維護皇權統治,主要以皇帝的意誌行事,但正德年間以後的錦衣衛則喪失瞭這種職能。而錦衣衛之所以讓明朝朝野內外如此恐懼,則主要源於偵查無孔不入、辦案不受節製和詔獄有死無生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