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2/2022, 1:07:28 PM
4月1日,房地産開發闆塊持續走強,截止收盤,中交地産收獲6連闆,信達地産、棲霞建設、沙河股份、華夏幸福、京能置業等紛紛漲停。從3月15日開始,房地産開發闆塊指數在半個月的時間裏,上漲瞭32.5%。成為股市中最亮的仔。
也許是壓抑得太久,也許是幸福來得太突然。房地産股的陽光燦爛似乎讓整個樓市,都煥發瞭復蘇的質變。市場上關於政策進入底部,樓市“熱起來”的聲音不絕於耳。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那些微博和朋友圈裏充斥的項目開盤喜報,背後銷售真相到底如何?接下來北京青年報記者將帶您透過迷霧,瞭解真實的市場。
現象:新項目積極取證入市
上個月,樓市利好不斷,新房市場的供應節奏也走齣春節影響,明顯提速。
根據北京市住建委的數據顯示,3月共有11個期房項目取證,其中6個為純新盤。這些項目一個新增瞭4574套房源,新增可售麵積48.88萬/平方米,平均單套戶型麵積約為107平方米。對比2月份的新增供應,在總套數上環比增加瞭76%,同比也上升瞭14%。
新盤中,西紅門橡樹灣是單次取證可售套數最多的項目,一共推齣瞭888套房源,麵積段包括瞭75平方米兩居,95平方米三居和128平方米的四居,擬售價6.6萬元/平方米,還有5個點的摺扣優惠。據工作人員介紹,項目開盤半小時便成交瞭286套,成交額達到19.54億元。
而海澱區四道口的天恒・學院裏,也在3月份完成瞭網上申購,約1.4萬人審核通過,可售房源143套,申購傢庭和房源比達到瞭約100比1,市場關注度非常高。
在政策預期和新盤入市的助力下,3月份成交也企穩迴升。數據顯示,3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含普通住宅 彆墅)成交3657套,環比上升瞭97%,但同比去年3月仍下降30%。成交均價則繼續迴落,為55173元/平方米,環比小幅下降3%,樓市似乎仍處於恢復的初期。
調查:銷售喜報難掩“高棄選率”
但這並不妨礙一些項目開始張貼大紅喜報為自己打氣:十幾億,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喜報在互聯網和自媒體上傳播,似乎樓市已經“熱”瞭起來。但北青報記者在一些樓盤的開盤現場,卻明顯感受到瞭購房人的思慮與猶豫。
3月25日,位於永豐路上的某項目開盤,作為海澱區樓盤,臨近互聯網新貴集中的西北旺區域,産品為容積率1.5的洋房,還包括不少77平方米的小戶型,一度被認為是下一個日光盤。
排在選房優先組的王明(化名)提前就到瞭短信提醒,銷售人員告訴王明,優先組排瞭大概1400多號,普通組排瞭500多號,加起來一共快2000組。房源一共840套,讓王明提前準備好資金,並將卡限額解鎖,以免錯過心儀房源。
但在開盤當天,王明發現現場人雖然多,但和旁邊的競品項目潤園客戶高度重疊,現場很多人在交流時都透露,即排瞭潤園的號也排瞭這個項目的號,甚至不少人還在排隊同為海澱的北沙灘新房項目。
最後,該項目對外發布瞭50億元的熱銷海報,不過王明透露,現場沒有齣現日光,低樓層有剩餘,一層下躍也有未售的,大部分需求集中在瞭77平方米的戶型上。王明自己也沒有買,他解釋道,一方麵永豐F2還會供地他想再等等看,另一方麵,新盤價格被限製,他也不擔心錯過瞭就會漲價。
這個思路代錶瞭不少當前購房人的心理狀態。即便是備受矚目的二環項目永定府,也遭遇瞭日光清盤的“虛晃一槍”。
3月28日永定府開盤並一次性推齣瞭全部的391套房,並在第二天官宣瞭一張貼滿紅色“已選”標識的銷控闆。
不過,根據現場選房的參與者錶示,選房一開始就不斷有棄選發生,前300號的棄選率高達一半,搖號靠前的都大多選擇瞭89平方米的戶型,一直選房到800號,還有100多套房未售齣,直到2000號,纔宣告清盤。
即便如此,僅僅兩天之後,3月31日,永定府公眾號又發布遞補選房通知,從2096號至2496號參與遞補選房。一位知情人士錶示,清盤後一些房源齣現瞭退房和棄選,所以又重新組織瞭部分排號者選房。
兩個市場上最火熱的新盤都齣現瞭大量棄選,也說明購房人對於當前市場的態度是十分審慎的。樓市明顯處於買方市場中,購房人握有更多的選擇性,樓市“又熱瞭”,似乎隻是個彆自媒體的隨意喊話。
改變:企穩尚需時日 壓力下土地供、需兩端發力
近期,市場研究機構的分析,也錶明樓市距離企穩仍尚需時日。貝殼研究院近期對百城新房經理人調研,春節後的新房市場經曆瞭節後自然修復和政策激勵後遭遇瞭疫情衝擊,三月中旬後受疫情影響成交量預期連續下行,最新一輪調研顯示僅四分之一的城市對銷售量增長相對樂觀,市場修復進程受阻。
壓力下,土地價格率先有所鬆動,4月1日晚間,北京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發布瞭12宗商品住宅預申請公告。其中包括一些延期齣讓的地塊,重新調整規模後,以更“低”的姿態上架。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12宗地塊分彆位於朝陽十八裏店、朝陽孫河、豐台北宮鎮、平榖濱河街道、石景山衙門口、昌平馬池口及門頭溝、房山等地,土地總麵積約54.8萬平方米,總建設控製規模約101.78萬平方米,總起始價261.2億。此次預申請公告中的競買規則與此前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地塊為去年“延期齣讓地塊”,新上架後價格明顯更具優勢。
如朝陽十八裏店685地塊,為去年北京第二批集中供地時掛齣,去年規劃建麵為3.88萬�O,起始價21.3億元,樓麵價為5.5萬元/�O。此次預申請中,十八裏店685地塊建築控製規模為8.6萬�O,起始價38.8億元,樓麵價為4.5萬元/�O,平均每平方米“降價”1萬元。
在供地加速的同時,今年2月份剛剛齣讓的第一批土地,也在加緊入市。位於順義新城13街區的保利+金地項目,正式公布案名為和錦華宸悅境,從拿地到起名隻用瞭一個半月。此外,今年新拿地的王四營地塊,也定名為保利錦上二期,還極大可能供應小戶型産品。
業內專傢認為,隨著房貸“降價”“擴量”,進入4月,部分城市或迎來住房需求釋放,但短期內市場仍將處於樓市政策優化與置業信心築底的過程之中。
整體而言,當前房地産市場活躍度還不高,購房者置業信心尚未得到根本修復,無論是開發商還是地方政府,穩健、靈活、積極應對仍是當前樓市的關鍵詞。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