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2022, 9:26:14 AM
被授上將軍銜,既是對將軍工作的一種認可,也是一種榮譽。
通常我們看到的上將軍銜授銜儀式,是好幾位中將一起被授予上將軍銜,數量最少也是2人,多則有十多人。
比如2004年6月份,我軍就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晉升上將軍銜儀式,當時有15位將軍同時被授上將銜,包括大軍區的主官、軍種部隊主官、四總部的主官、國防院校主官、武警部隊主官等等。
那麼我軍有沒有單獨被授予上將軍銜的將軍呢?
其實,還真有,就是數量非常少而已。
自從1955年我軍開始實行軍銜製後,那一年集中授予瞭一韆多位開國元帥、開國大將、開國上將、開國中將、開國少將,後來就有單獨補授軍銜的將領。
像1956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的王建安,還有1958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的李聚奎,都是單獨被授銜的上將。
據說,在首批授銜時,是毛主席親自劃掉瞭王建安上將軍銜的名單,後來又補上瞭;至於李聚奎上將,他在1955年授銜時,已經離開瞭軍隊,轉任政府部門的國務院石油工業部第一任部長,不適閤授銜;3年後,李聚奎重迴軍隊,擔任總後勤部政委,又被補授瞭上將軍銜。
自那以後,我軍很少再單獨為某一位將軍舉行晉升上將軍銜的儀式瞭。
等到再一次齣現單獨被授上將軍銜的將軍,已是49年後,我軍又陸續齣現瞭3位將軍單獨授予上將軍銜,他們分彆是:
總裝備部部長:常萬全上將
1949年1月齣生於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的常萬全,是一位越戰老兵,在老山輪戰期間,以47集團軍139師副師長的身份帶隊前往雲南老山前綫,狠揍越軍士兵。
經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實戰洗禮,常萬全的軍旅仕途平步青雲,一步步從47集團軍的戰士,成長為集團軍軍長、軍區參謀長、軍區司令員等職。
按理說,常萬全在2004年12月晉升瀋陽軍區司令員後,就應該晉升為上將軍銜的,但直到他3年後卸任軍區司令轉任總裝備部部長,仍是中將軍銜。
鑒於常萬全在2007年10月22日黨的17大上被選為軍委委員,過瞭11天,他就被單獨晉升為上將軍銜,成為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製後第一位單獨被授上將銜的上將,同時也是我軍曆史上繼王建安、李聚奎之後的第三位被單獨授上將銜的將軍。
從那一刻起,常萬全瞬間從中將晉級為副國級上將。目前,常萬全將軍已經退休。
二炮司令員:魏鳳和上將
1954年2月齣生於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的魏鳳和,是二炮部隊的老兵,在二炮部隊剛成立沒多久就進入該部服役,見證瞭二炮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炮兵到火箭軍的偉大飛躍。
而魏鳳和也從二炮的一名戰士,經過四五十年的磨煉,成長為二炮部隊的司令員,掌管著我國最重要的戰略核力量,包括東風-41洲際核導彈、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被譽為航母殺手的東風-21D導彈等,論威力、數量、性能,他都門清。
與常萬全將軍一樣,魏鳳和前期也是在大軍區級崗位任職,沒有晉升上將;他當瞭2年的副總參謀長,屬於正大軍區級將領,但他仍佩戴中將軍銜。
直到2012年11月15日黨的18大上被選為軍委委員的8天後,剛從副總參謀長晉升為二炮司令員的魏鳳和被單獨授予瞭上將軍銜,成為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製後第二位單獨被授上將銜的將軍。
軍委紀委書記:張升民上將
1958年8月齣生於陝西省鹹陽市武功縣的張升民,是陸軍齣身,早年和常萬全同在蘭州軍區47軍服役,隻是在不同師罷瞭;到瞭百萬大裁軍時,常萬全已經升任47集團軍139師副師長,而張升民還是一位乾事,擔任47集團軍141師政治部組織科乾事,從級彆上看要比常萬全低得多。
但張升民屬於後起之秀,經過多個崗位磨煉,在總政做瞭十年的研究員,在二炮做瞭十年政委,足跡遍布陸軍集團軍、大軍區、總政、二炮、軍委訓練管理部、軍委後勤保障部等各個崗位。
等到2017年10月25日黨的19大上被選為軍委委員的8天後,剛從軍委後勤保障部政委轉任軍委紀委書記的張升民被單獨授予瞭上將軍銜,成為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製後第三位單獨被授上將銜的將軍。
從以上三位將軍被單獨授予上將軍銜的時機來看,有一個相同點,那就是將軍一旦被選為軍委委員後沒多久就立即晉升上將銜,這是根據我軍軍官軍銜條例來決定的,其中有一條是這樣說的:“中央軍委委員的職務等級編製軍銜為上將”。
這就意味著無論是哪位將領、擔任何種職務,即使他是副戰區級,或者是剛晉升中將銜不滿一年,一旦被選為軍委委員後,必須晉升上將銜,級彆還是副國級,比戰區司令、軍種部隊司令的上將級彆要高。
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傢閱讀後在左下邊點個“分享”,右下方點個“在看”,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