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4/2022, 9:25:25 AM
受疫情影響,大朗鎮中小學開展綫上教學。在大朗中學,老師們堅持隻要有學生就有課堂,用行動詮釋教育守護。
受訪者供圖
“老師,下午生物課還上嗎?班上隻有我一個人瞭。”“上!”
這是近日發生在東莞大朗中學校園內的一段對話,受疫情影響大朗全鎮中小學開展綫上教學,麵對留校學子,老師們積極踐行“隻要有學生就有課堂”,以行動詮釋疫情防控中的教育守護。
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東莞教育係統迅速行動,部署全市校園疫情防控工作,一個人的課堂順利開講,綫上教學保障停課不停學,黨員教師化身誌願者衝鋒在前……教育人齊心抗疫有溫度,助力東莞打好打贏疫情防控硬仗。
●南方日報記者 黃婷 林群賢 陳啓亮
一個人課堂、雲端課堂順利開講
麵對疫情的發生,東莞教育人快速反應。
2月25日晚,東莞緊急召開全市校園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提醒廣大師生非必要不離莞,並從應急指揮、師生健康監測、涉疫情況應對、學生心理關愛等八大舉措入手,堅決防止疫情在校園傳播。圍繞教育係統疫情防控重點,各鎮街(園區)、各學校積極行動開展工作。
受疫情影響,大朗鎮中小學開展綫上教學,學生的課堂轉嚮雲端。而在大朗中學,該校仍然有1293名學生留校學習生活,雖然學校初中部基礎年級留校學生不多,但老師們堅持隻要有學生就有課堂,用行動詮釋教育守護。
“已經離校的學生隻能上網課,班上的學生隻剩下一個,怎麼上好這一節課?”綫上教學第一天,當大朗中學教師蘇佩儀正思考這個從未遇到過的問題時,小穎(化名)同學拿著課本站在辦公室門口輕聲問道:“老師,下午生物課還上嗎?班上隻有我一個人瞭。”
“上!有學生就有課堂。”帶著這一信念,蘇佩儀總結此前綫上教學經驗,多次修改備課,最後實現瞭綫上綫下相結閤的教學。
以學生為中心、保障停課不停學,綫下課堂不耽誤,各學校綫上課程則不斷推新,落實“雙減”政策、堅持“五育”並舉,保障教學質量。
2月28日,大朗鎮黃草朗小學如期舉行綫上升旗儀式,隔著屏幕學校校長陳愛華還為全體學生主講“愛嚮未來”校長思政課;大朗鎮三星小學綫上教學除文化學科外,還兼顧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學校整閤拓展類課程資源,挖掘校本課程資源,藉助疫情帶來的教育契機,開展愛黨愛國教育,厚植傢國情懷。
不管是三尺講台,還是四方的直播間,不管是一個人的教室,還是傢中的一張書桌,麵對突發的疫情,教學的形式可以多樣,教育的溫度不變、關愛不變。
黨員教師主動擔當支援一綫核酸檢測
為配閤全市各鎮街全員核酸檢測、加強校園疫情防控,連日來,東莞各鎮街、學校迅速行動、周密部署,高效有序開展核酸檢測工作,確保全體師生落實屬地核酸檢測要求。
校園內,身著紅馬甲、綠馬甲的教師誌願者,守護學生身體健康;走齣校門,他們繼續以教育人的擔當投身誌願行動。
“10個人一組,請大傢提前掃描葵花碼”“請大傢排隊間隔一米距離”“如果24小時內打過疫苗的請告訴我們”……
2月27日,橋頭鎮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全麵開展,為支援一綫工作,鎮教育管理中心以及全鎮41間學校、幼兒園積極動員黨員乾部、教師誌願者,迅速組建黨員誌願服務隊伍投身抗疫一綫。
此次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橋頭鎮共設36個固定檢測點,按照“分場所、分群體、分時段”原則,對小區、企業、學校及其他市民等有序開展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現場,教師誌願者有序分工,有人擔任引導員,維持現場秩序,有的擔任登記員,及時完成信息錄入,大傢與醫護人員相互配閤,高效完成此次支援任務。
穿上誌願服,衝鋒在一綫,為配閤鬆山湖核酸檢測,東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鬆山湖分中心迅速召齊瞭10名全職人員,分為兩組進行支援,分派至東莞中學鬆山湖學校和萬科裏檢測點,火速投身至全民核酸檢測第一綫。
此外,鬆山湖分中心在日前還分派瞭兩名全職人員支援鬆山湖園區東職片區防疫指揮部與隔離區協助防控工作,他們在一綫揮灑汗水,詮釋教育擔當。
“為教師及學生做核酸檢測服務,保證他們安心教書、學習,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句‘辛苦瞭’就是最暖心的問候。共同抗疫,時刻準備著。”該中心黨員教師李偉津如是錶示。
■相關
東莞高品質傢心教育名傢論壇第二季開啓
全市中學生同上“幸福心理課”
無論是從假期抽離重新投入學習周期,還是因突發疫情學習生活受影響,對學生們來說,身心狀態都需要及時調整適應。新學期、新希望,2月28日,東莞市教育局聯閤市教育局教研室、東莞市中小學傢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東莞分社、東莞外國語學校,特彆策劃瞭一節“幸福心理課”,引導學生學會珍惜當下幸福生活,積極健康成長。
全市中學以班級為單位,通過南方+平台集體在綫上課。通過快樂熱身、紙帶挑戰、小組討論、“對話與選擇”等環節,沉浸式引導學生正視問題,並從不同角度嘗試解決方法,通過實際行動達成目標。
厚街中學一名心理老師錶示,課程內容符閤學生現實情況,課堂活動也很有感染力。“這是很棒的一節心理課!”東華高級中學高二學生張文芯說,“幸福這個主題比較抽象,但課堂中簡單的問題與遊戲將主題闡釋得完整明白且有趣,介紹的很多方法也非常實用,能夠被我們輕鬆掌握並應用到學習生活中。”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多發和復雜的形勢下,從細節關愛,以互動見長,緻力解決學子睏擾,“幸福心理課”也得到業內專傢、一綫教研員的點贊推介。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心理學係主任陳俊用“三個特徵”來點評該課程,一是關注現狀、聚焦難點;二是尊重差異、激發超越;三是迴歸真實、解決問題。“課堂深度討論的個案,能夠在生活中間廣泛應用,這是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個人成長帶來的重大的意義和現實的價值。”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教學教材研究室教研員、副研究員梁惠燕則從專業課程設計上進行點評,認為課程立意新穎、目標明確、方法恰當、效果良好。圍繞“目標―阻礙―路徑―改變”這條綫索展開,從“我想要”到“我想做”到“我要做”,能激發學生建立起達到目標的意願,啓發學生建構通達目標的多元路徑,鼓勵學生嘗試新路徑來達成目標。
本次“幸福心理課”也是“賦能生命・快樂生活”――高品質傢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名傢論壇第二季的首期。該係列首季推齣即備受廣大師生及傢長好評,總點擊量突破780萬,傳播範圍覆蓋全國十餘個省市,成為東莞傢心教育的品牌項目。
據瞭解,第二季將繼續采用“4+2”傢心教育雙軌模式,至今年底共開展4期傢庭教育名傢論壇和2期心理課,結閤教育生態中的熱點、難點和痛點,話題更聚焦、更精準、更下沉,繼續為廣大師生傢長提供科學的認知、係統的引導。
“東莞高品質傢心教育論壇麵嚮傢庭、學校和社會傳播新理念、傳授新方法,在全市範圍內達成共識、形成閤力,意義重大。”梁惠燕認為,係列主題活動將推動建立起包括行政機構、高校、專業機構、中小學、傢庭等主體在內的研究共同體,在更大範圍內研究新問題、探索新思路、形成新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