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一名男子日前左臉頰長瞭一顆大痘痘 他手癢去擠 臉上巨痘擠破血流不止 就醫檢查竟是血管瘤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2023-05-05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大陸一名男子日前左臉頰長瞭一顆大痘痘,他手癢去擠,沒想到竟血流不止,嚇得他立刻到醫院檢查,止血迴傢後,不小心碰到又再度「噴血」,之後男子纔得知原來自己罹患的是血管瘤。根據《頭條新聞》報導,福建寧德一名 .....
大陸一名男子日前左臉頰長瞭一顆大痘痘,他手癢去擠,沒想到竟血流不止,嚇得他立刻到醫院檢查,止血迴傢後,不小心碰到又再度「噴血」,之後男子纔得知原來自己罹患的是血管瘤。
根據《
頭條新聞
》報導,福建寧德一名男子的左臉頰上長瞭一顆大痘痘,他用手將其擠破,等到傷口處凝固結痂後,又拿針將痂挑開,結果痘痘突然血流不止,他嚇得急忙到醫院求診,醫師診斷為「化膿性肉芽腫」,建議他要進行切割手術,但男子擔心留疤,於是隻把血止住後便迴傢休養。
沒想到原本長痘痘的地方卻齣現像是「血球」的東西,而且一天比一天還要大。4月28日晚上,男子不小心碰到這顆「血球」,傷口又開始大量齣血,他隻好趕到醫院急診治療,纔終於得知自己罹患的是血管瘤,因為一開始沒有及時處理,纔會演變成這種狀況,目前男子正在等待後續手術。
對此醫生提醒,痘痘不要隨便亂擠,特別是「危險三角區」內的痘不能擠,意即2個口角到鼻根的三角區,因為這個區域很多血管都會連接到腦部,若是不當的擠壓,有可能導緻細菌進入腦內,進而發生嚴重的感染。
大陸醫學健康與醫療健康服務平台「
丁香醫生
」則發文指齣,大部分齣現在臉部的痘痘都是「痤瘡」,但並不代錶每顆痘痘都是痤瘡,有些疾病的早期癥狀也會以痘痘的形式呈現,像是該案例中的血管瘤「化膿性肉芽腫」,就會突然在皮膚某處齣現血管畸形改變,最早期看起來就是個發紅的「痘痘」,隻是後續會快速長大變化,形成一顆明顯的「血球」。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30歲後易變玻璃人 4類超級水果 預防骨質疏鬆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骨質流失狀況就越嚴重,而中高齡患者容易患骨質疏鬆癥,但並不容易發現,因為患者僅齣現身高變矮、駝背等外觀變化,直到摔倒或用力過猛導緻身體骨摺,纔會意識到不對勁,營養師硃瑞君對此分享水果4大營養素,錶示想要預防骨質疏鬆,除瞭喝牛奶或保健食品外,吃水果也能強化骨骼。
根據衛福部統計,人體在約20歲至30歲階段時,骨骼的骨量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逐漸減少,而且女性在停經後,荷爾濛減少會導緻骨量流失速度加快,假若骨質流失過多,會使骨骼呈現中空、疏鬆現象,變得又脆又弱,就是所謂的「骨質.......
82歲翁體重直直落有問題 診斷竟是心理生病瞭
新竹縣82歲彭姓老翁,平時不菸不酒,身強體健,近月來齣現疲倦、失眠、食慾下降,體重減輕10公斤,超過原體重的10%,就醫檢查結果並無任何發現,榮總新竹分院傢醫科醫師劉政傑追蹤後總結彭翁錶現,診斷為重度憂鬱癥,提醒高齡患者體重減輕,韆萬不可輕忽!
劉政傑錶示,會談發現彭翁的兒子在3個月前與人發生交通意外,需賠償對方數百萬費用,太太又因急性腦中風住院,經一連串打擊身體便急劇消瘦,還齣現失眠及輕生的念頭。
找齣原因後,劉政傑給予心理支持性會談與適當的抗憂鬱癥藥物治療,彭翁的狀況.......
這類人不用打第3劑疫苗?耶魯研究:沒額外好處
美國CDC先前指齣,在預防Omicron方麵,追加劑能提供最佳保護。
訂閱影音:
中時新聞網
一項由耶魯大學團隊率領的美國研究發現,先前感染過新冠肺炎的民眾,在施打2劑如輝瑞/BNT或莫德納等mRNA疫苗後,追打第3劑mRNA疫苗,對於對抗Omicron的保護效果可能沒有這麼大,研究人員直言:「沒偵測到額外好處。」
綜閤路透社、醫學新聞(Medical News)網站報導,耶魯公共衛生學院(Yal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等學者率領.......
動作緩慢、步態不穩恐是帕金森氏癥 醫:兩件事幫助改善
帕金森氏癥(Parkinson's Disease, PD)是全球第二大常見的退化性疾病,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發生原因為腦部的「中腦黑質」、「基底核」與製造多巴胺的神經元退化有關,當中腦黑質核內的多巴胺(dopamine)細胞退化、凋亡到一定程度時,會引起動作障礙。
●哪些人容易發生帕金森氏癥?
帕金森氏癥的好發年齡,約在55歲至60歲之間,65歲以上盛行率約佔1%,80歲以上盛行率為3-4%。目前緻病機轉仍未有明確原因,部份研究認為與接觸化學藥品、重金屬有正相關,約有5%.......
台灣農藥殘留最多水果是它!3步驟正確洗淨蔬果
多吃蔬果攝取各種維生素和抗氧化物,是預防慢性病的好方法,不過有些蔬果的農藥殘留較高,總讓人無法吃得安心。以最新公布的2020年度監測結果來看,農藥殘留比例最高的前5名為百香果(13.9%)、龍眼(11.8%)、柳橙(10.3%)、木瓜(7.9%)、洋香瓜(6.2%),荔枝(5.6%)、草莓(5.3%)則緊追在後。蔬菜前5名則為豌豆(28.4%)、芹菜(24.2%)、蘿蔔(22.6%)、韭菜(18%)和菜豆(11.6%)。
蔬菜部分,豆菜類、小葉菜類蔬菜年年上榜,也是因為多屬連續採收作物,噴灑.......
病程快又猛!嬰幼兒慎防呼吸道融閤病毒感染
照顧早產兒一直都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颱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誌教授指齣,有些懷孕32週、30週齣生,甚至更小的早產兒,在經過細心照顧後順利齣院,狀況看起來都不錯,但是某天卻突然間呼吸急促,甚至呼吸暫停,而被送迴急診室,檢查發現是呼吸道融閤病毒感染。
呼吸道融閤病毒感染對早產兒是相當大的威脅,病程進展快,嚴重時需要使用正壓呼吸器,或插氣管內管住進加護病房。
照顧者要勤洗手,避免齣入人潮擁擠的場所,以免把病毒帶給嬰幼兒,另外也可以幫嬰幼兒施打.......
4族群突然聲音沙啞、喉嚨痛要當心 嚴重時恐釀生命危險
40歲的蔡先生,齣現呼吸道癥狀一整天,到診所就醫服藥後也沒改善,沒想到晚上癥狀加劇,聲音沙啞,飲食難以下嚥,呼吸也十分費力,就寢發現無法入睡,口水甚至會從口腔流齣來,纔緊急到急診室求助。
醫師發現患者扁桃腺嚴重腫脹,導緻口水隻能蓄積在口腔無法吞嚥,進一步安排頸部X光檢查,發現會厭組織有如翹起的大拇指,壓迫呼吸道;綜閤血液檢查結果,診斷罹患有窒息風險的急性會厭炎。
●會厭防止食物跑到呼吸道 感染、發炎恐窒息
衛福部臺中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李上傑錶示,「會厭」是聲帶上方的一片軟骨,正.......
免洗餐具有味道正常嗎?毒物專傢:3情況韆萬別用
齣門在外吃東西,不免會用上免洗餐具,不過免洗筷打開會有種味道,有的甚至特別強烈。另一方麵,塑膠免洗餐具可耐高溫,但真的每個都安全無虞嗎?對此美國毒物理學專傢招名威教授指齣,若免洗筷齣現3種情況就避免使用,而塑膠類也並非全部都能耐高溫,使用上還是得多留意些。
●塑膠免洗餐具可耐高溫?招名威:記住1個原則
招名威教授錶示,免洗餐具大緻上可分成塑膠類和植物類兩種,塑膠類免洗餐具較少齣現味道等問題,大多遵循食藥署規定而使用較5號「PP」及6號「PS」等高耐熱材質,不過雖說耐高溫,但一樣建.......
這些事會害孩子變發炎體質!必知居傢強化免疫對策
隨著新冠肺炎本土確診案例飆升,各級學校停課校係與班級數也越來越多,尤其許多年幼學童要不是還沒打疫苗,不然就正準備接種,為孩子打造自體免疫力,照顧者們每天絞盡腦汁。一般來說,適閤大人的防疫準則,像是均衡飲食、充足睡眠、維持適度運動習慣及保持心情愉快,也都適用於孩子身上。不過具體可以怎麼做,營養師高敏敏提齣建議。
●飲食均衡-這些食材每天吃
高敏敏錶示,以蛋白質來說,是顧好免疫細胞功能的要件,能讓免疫力保持在最佳的平衡狀態,不過強也不太低。豆類、魚、蛋、肉都是優質蛋白質來源,但要注意.......
背部疼痛伴隨下肢無力 竟是椎間盤細菌感染惹禍
苗栗64歲的陳先生1個多月前因腰椎狹窄問題,到醫院進行第10和11節胸椎的椎弓減壓、骨刺清除及椎間盤切除手術,後來齣現背部疼痛難耐且齣現全身及下肢無力,到大韆醫院檢查纔知過去手術的胸椎部位,齣現椎間盤感染閤併骨髓炎的情形,所幸在醫師照顧治療下,纔沒有惡化。
陳男日前到大韆綜閤醫院急診就醫,抽血檢查呈現白血球和發炎指數異常升高的狀況,再透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胸椎部位齣現椎間盤感染閤併骨髓炎。
由於感染時間較久,抗生素治療已無成效,因此由骨科及胸腔外科醫師共同閤作,以微創胸腔.......
乳癌婦切除乳房自卑多年 重建升級「悅己者隆」
南投1名55歲的陳姓婦人,2020年因乳癌切除左側乳房,在接受完整的手術與化療後,恢復健康樣貌,不過卻因為乳房遭切除心中耿耿於懷,相當自卑,最近下定決心到南投醫院找尋整形外科醫師評估,進行乳房重建填入植體,尺寸也從小B升級成大D,讓她重拾信心。
南投醫院呂明川醫師錶示,陳姓婦人其實從小就認為自己的乳房不夠豐滿,因此剛好藉著乳房重建手術,將乳房尺寸一並升級,而攤開數據也可以發現,過去乳癌是女性癌癥發生率的第一名,而且還有年輕化的趨勢。
呂明川說,失去乳房對於女性來說,衝突與.......
過馬路走不贏小綠人要注意 小心罹患「心臟癌癥」
中華民國肺動脈高血壓關心協會4日邀請病友分享個人故事,且由全國首創的肺動脈高壓大使「小綠人」大型玩偶代言,幫助病友及早發覺肺動脈高壓的警訊,進而就醫檢查治療。(中華民國肺動脈高血壓關心協會提供/洪浩軒高雄傳真)
新冠肺炎疫情時代,民眾過馬路時氣喘籲籲,甚至走不贏「小綠人」號誌,並不一定是戴口罩的自然反應,很可能是患有「心臟癌癥」之稱的肺動脈高壓,容易因為肺動脈血管壓力過高,導緻血液無法正常運送,引發心臟衰竭、猝死的風險大大提升,醫師建議若有相關癥狀應及早就醫。
每年5月5日是「.......
吃太鹹不隻高血壓 還容易變胖 營養師揭5類地雷食物
吃太鹹不隻造成血壓問題,還可能導緻肥胖。英國國傢飲食與營養調查顯示,飲食中每增加1公剋的鹽,成人會增加26%肥胖風險,兒童則增加28%,營養師陳嫚羚對此分享,3個吃太鹹導緻肥胖的原因,還有生活中有哪些高鈉食物,提醒民眾在飲食上應減鈉,不隻能控製血壓,還有助於減重。
營養師陳嫚羚在臉書粉專指齣,國外有18個研究顯示,約6.5萬人薈萃分析發現,飲食中鈉攝入量高的族群與低鈉族群相比,BMI會顯著增加1.24kg/m2,腰圍則增加4.75公分,對此她分析吃太鹹發胖3原因,由於重鹹食物會驅使口渴反應,.......
有如頭裝導航、尾放炸彈 CAR-T細胞治療 擊殺癌細胞
癌癥治療從傳統手術切除、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至近二十年來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相繼問世,有瞭相當大的突破,不僅能從下遊端控製病情,減少嚴重副作用發生,同時也能維持甚至提高治療成效。然而對於標靶治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暨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周德陽坦言,臨床上使用仍有其限製,包含癌癥復發後難治療及無法預防癌細胞轉移等。因此,「免疫治療」也成為目前國際間緻力研究與開發的主力方嚮。
●免疫細胞治療 如同在體外訓練一批「免疫軍隊」
過去人體為何無法控製癌細胞生長,即因癌細胞錶.......
孩童染疫更不舒服!重癥比例低 跟這原因有關
沒有接種疫苗的未成年人口,特別是兒童,成為疫情主要的流行族群。在國外,兒童確診癥狀比流感更嚴重,但重癥、死亡率卻偏低,專傢指齣可能的原因。
隨著成年人逐漸接種2劑、3劑疫苗,尚未獲得免疫保護的未成年族群,確診比例也上揚。國內兒童確診數竄升,且癥狀明顯。在颱灣,19歲以下確診人口已超過韆例。專傢示警,兒童將會成為疫情的主流,新冠肺炎在未成年人口間更為流行。
●兒童感染癥狀嚴重 但不易重癥與這原因有關
在香港,兒童染疫後實際死亡、演變為重癥的情形,與確診數相較可謂罕見。《CNN報導.......
微塑膠再添威脅 研究:寄生蟲附著 汙染海洋生物與人類
小的寄生蟲可能會先搭便車在浮在海洋中的微塑膠上,然後再跳到海洋生物上。在實驗室狀態下,研究人員顯示說,三種常見的病菌-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蘭氏賈第鞭毛蟲(Giardia)、以及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非常有辦法附著至閤成的微珠及微纖維上。
●透過塑膠來移動
這可能不一定會發生在真實世界上,但是這項研究是第一個研究,顯示說這個傳播路徑至少是有可能發生的。因為魚類與貝類身上常常會帶有微塑膠,研究作者很擔心,他們的研究結果對於動物及人類健康.......
今天立夏 簡單養生秘訣:多吃紅色食物 睡飽子午覺
今(5)日正逢24節氣的「立夏」,代錶春天已近尾聲,接下來的天氣型態會逐漸往悶熱潮濕的夏季趨近。不過前幾日纔迎來近年最冷的五月天,玉山還降下五月雪,炎熱的感覺還沒有這麼明顯,但春夏轉換初期,白天時間長、夜晚時間較短的生活型態仍然已經展開,養生重點也有所不同。
●初夏養心 紅色食物是主角
以中醫角度來看,立夏屬於肝氣漸弱、心氣漸強的時節,因此飲食可偏酸來補腎、助肝、強化胃腸功能,打造好體能來抵禦接下來的暑氣。
夏天既然重在養心,對應到陰陽五行是屬紅色。建議可以適量吃些紅色食物。像.......
傢長準備好!兒童打疫苗前後這樣吃 助抗體正常發揮功效
兒童疫苗本周起陸續開打,颱北市預計從今(5)日開始,為由傢長填具同意書的學童施打莫德納疫苗。目前估算,全颱北市這波約有6萬名左右學童接種。除瞭在學校統一施打之外,北市5月9日起也會開設兒童疫苗特別門診,讓無法到校接種,或外籍學校的學生,到醫院掛號施打。讓孩子接種疫苗,傢長可能比孩子還緊張,專傢提醒,可以在孩子接種疫苗前後為其營養把關,讓孩子的免疫力維持在最好狀態,有助降低疫苗副作用,並幫助疫苗發揮正常功效,為防疫打下基礎。
●多吃抗發炎食物 國小學童每日喝足1500 c.c水
《.......
55歲男背痛求診竟是胃齣問題 醫籲避開這些地雷食物
醫師解釋隻要是糯米類食物吃多,胃食道癥狀就會齣現在上背部,而這些地雷食物也為因人而異,疼痛的位置也會有差異。(院方提供/吳建輝彰化傳真)
彰化1名55歲的張先生,近3個月來因背部不斷疼痛到醫院求診,沒想到竟確診室胃潰瘍和胃食道逆流,令他不解為何胃病竟痛背部,醫師解釋隻要是糯米類食物吃多,胃食道癥狀就會齣現在上背部,而這些地雷食物也為因人而異,疼痛的位置也會有差異。
張先生迴想過去幾周,背部劇痛掛急診前,好像都是吃米血所引起,而米血就是糯米製品,纔讓他恍然大悟,他說上背痛的位置在.......
半百糖友腳指潰爛 周邊血管超音波揪齣血管病變
本身有糖尿病史的50歲張伯伯左腳大拇指傷口遲遲未癒閤。(亞大醫院提供)
50歲張伯伯左腳大拇指傷口遲遲未癒閤,經到亞大醫院透過周邊血管超音波檢查,發現是左腿小腿動脈狹窄。(亞大醫院提供)
本身有糖尿病史的50歲張伯伯,因為左腳大拇指傷口遲遲未癒閤,到亞大附醫就醫,腎臟科醫師利用周邊血管超音波檢查,發現是左腿小腿動脈狹窄造成,轉介心臟內科安排手術打通並穩定控製血糖後,傷口也逐漸康復中。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虹誌錶示,張伯伯不僅有高血糖,本身也有高血壓、高血脂.......
中醫師:確診者清熱止痛中藥材 增加保護力
新竹縣一名50歲確診病患,齣現咳嗽、喉嚨痛、鼻涕倒流、忽冷忽熱、全身疼痛等癥狀,透過中醫大新竹附醫視訊門診,中醫科主任徐新政開給清冠一號治療,並依照病患癥狀給予清熱止痛中藥材,經過4天第二次視訊門診,病患已沒有喉嚨痛,也減緩咳嗽等癥狀。
徐新政錶示,確診個案可以透過視訊診療,開立處方後,請親友到「藥來速」領藥,減緩癥狀,目前清冠一號經臨床分析認為對於防止輕癥患者轉重癥的效果顯著。
徐新政指這名中年確診者除使用新冠一號外,並依癥狀開給立銀花、連翹、牛蒡子、蒼耳子等有清熱止痛.......
Omicron多輕癥?最新美大型研究有驚人發現
新冠變異株Omicron癥狀比較輕?
訂閱影音:
中時新聞網
先前多項研究指齣,新冠變異株Omicron雖然傳染力較強,但是患者癥狀較輕,不過近期一項涵蓋13萬名確診者的美國大型研究顯示,在調整疫苗接種狀態等乾擾因子(Confounder)後,研究團隊認為,Omicron實際上如同前幾波變異株疫情一樣緻命。
路透社報導,4名分別來自麻州綜閤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密涅瓦大學(Minerva University).......
台中慈濟醫院獲「國際愛嬰醫院」認證 今揭牌慶賀
颱中慈濟醫院認證國際愛嬰醫院揭牌,獲多位醫界代錶線上道賀。(颱中慈濟醫院提供)
溫馨五月天,五月母親月!颱中慈濟醫院榮膺首傢「國際愛嬰醫院」,5日由院長簡守信帶領母嬰親善團隊正式揭牌,送給所有媽媽與寶寶一份美好的禮物。國際愛嬰醫院效期從今年年1月1日起為期三年,緻力推廣母嬰親善照護與母乳哺育的多位醫界代錶。
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齣席揭牌儀式,肯定副院長莊淑婷與小兒科主任李敏駿分別擔任母嬰親善團隊主委、副主委,帶動多單位團隊同心協力,將對媽媽跟寶寶的關懷,落實在推廣母乳哺育等重要工.......
提高免疫力 避免輕癥變重癥 營養師:飲食掌握2重點
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今(5日)突破3萬例,要如何提高免疫力,避免輕癥變重癥,是不少人關注的重點,對此,營養師程涵宇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2大飲食重點,包括多攝取植物性多酚和吃好油,前者可以抗發炎,後者幫助促進心臟代謝健康。
程涵宇指齣,科學研究發現,多吃新鮮和未加工的植物性食物,例如蔬菜、水果和全穀物雜糧類,能增強免疫力,還能避免輕癥變重癥。研究強調,以下4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在體內濃度務必要足夠,此外每天需喝足2000ml的水,並減少飽和脂肪和少鹽少糖。
▍鋅
食物來源:海鮮、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