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21/2022, 7:58:11 PM
“十年一瞬如滄海,誰人還逝藏海花。”這是小說《盜墓筆記》中的一句詩。近年來,盜墓類彆的小說大火,很多年輕人都癡迷各種與盜墓相關的文學作品中。
除瞭喜歡裏麵的主人公,更多的是對那些玄而又玄的故事好奇,但是盜墓終究是違法的,盜墓這一行為不但會將文物破壞,還會將原屬於中國的文物流失於海外。
提起盜墓,就不得不說一個民國時期最大的盜墓賊,他就是孫殿英,一個將清陵搜颳乾淨的人,關於他的事跡有很多,但沒有一件是好事,不過他的後代卻與他截然不同。
東陵大盜孫殿英
孫殿英是軍閥,也是臭名昭著的盜墓賊,早些時候,他隻是一個市井無賴,每日在大街上插科打諢,但是這樣的生活時間久瞭就會讓一個人動歪腦筋。
他也不例外,長期廝混於全國各地,讓這個未來的盜墓賊很早就有瞭商業頭腦,同時他也認為,無論做什麼、,錢永遠是最重要的,以至於日後他隻做一件事,那就是斂財。
由於他擅長為自己謀齣路,在1928年的5月份,他成為瞭蔣介石手下第6軍團12軍的軍長,也就是這一年,他做瞭一件被後人唾罵至今的事。
當時國民革命軍派孫殿英前往清東陵旁邊的馬蘭峪,圍剿叛逃的馬福田。此人前往馬蘭峪就是為瞭方便自己長期盜墓,來到馬蘭峪是為瞭掩人耳目。
此時的孫殿英也在趕往馬蘭峪的路上,路程中他看到瞭清東陵的雄偉壯觀,腦袋裏瞬間被一個想法充斥著,他想:“如此雄偉的陵園,裏麵一定有很多寶貝。”
當時剿匪正好缺錢,如果將陵園裏的寶物全部拿齣去賣,那軍資的問題就解決瞭,而且他也能從這之中小發一筆橫財,這個想法一齣現,他就開始盤算著。
正當他想著如何行動時,馬福田要進入陵墓的消息被傳齣來,孫殿英一聽立刻急瞭,便連夜派部隊將馬福田趕齣馬蘭峪,而自己帶兵駐紮在瞭清陵附近。
當時他以軍事演習為理由,對周圍大範圍地進行封鎖。從裏到外派兵層層把守,周圍生活的農民以為是真的軍事演習,也不敢靠前,做好準備工作之後,孫殿英將目標對準瞭陵園。
首先被他洗劫一空的,就是慈禧太後的定東陵,孫殿英親自下墓,整個過程沒有小說中那樣玄幻,陵墓的大門被他用炸彈炸開,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打開瞭慈禧太後的陵墓。
孫殿英和他的手下,將慈禧墓中的珍寶全部搬空,棺材裏的東西也沒有放過,全部裝箱帶走,然後托人在北京找買傢,將所盜的文物兜售齣去。
僅僅一個慈禧墓又怎能滿足他貪婪的欲望,隨後他又將乾隆皇帝的陵墓也一並洗劫。這件事情之後他曾對外界描述乾隆皇帝墓室中的輝煌景象,他的這一行為在當時引起瞭很多人的不滿。
孫殿英也逐漸意識到事態的嚴重,便準備花錢消災,但亡羊補牢為時晚矣,到1947年,他被人民解放軍抓捕,關在瞭戰犯收容所中,一直到病逝於收容所。
孫殿英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罪人,但是他唯一的後人孫天義卻與他完全不同。
文物保護專傢孫天義
孫天義1931年齣生,他母親是孫殿英的二夫人,這個女人非常的識大體,對於孫天義的教育也一直以仁義禮智信為主,並且希望他不要像自己父親那樣做事。
當初嫁給孫殿英,也是因為時局特殊,沒有反抗之力,她的命運已然如此,但孩子未來卻是未知的,所以她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孫天義也明事理,從來不做壞事。
孫天義沒有像父親一樣不學無術,早在1952年就順利從北京輔仁大學的西方語言文學係畢業,那時對於他來說,很多人都知道他父親是誰。
而這個盜墓賊的兒子,頂著這樣的質疑一直默默的生活著,從來沒有過任何反擊,他知道父親盜墓是一件不爭的事實,因而他隻能獨自承受著一切。
1957年,孫天義來到瞭西安外國語學院任教,在校期間他盡職盡責,一心一意地將理想放在教育事業上。並翻譯過《戴高樂傳》、《羅斯福傳》等著作。
他的成就與其父親大相徑庭,孫天義認為,他是父親的孩子,他有義務來償還父親所犯下的罪過,他沒有其他的能力,隻能通過教育來補償父親的過錯。
1986年,孫天義成為瞭西安外國語學院的院長。已然是一個教授學者的他,並未因此停止自己為父親贖罪的腳步,在1994年,他擔任瞭黃帝陵基金會的會長。
孫天義深知自己要怎麼做纔能彌補父親犯下的罪過,他將曾經父親搜颳來的文物,全部捐獻給瞭國傢,這些東西本就屬於全國人民,而不是某一個個人的。
在後來的采訪中,孫天義錶示:“父親的罪過不可饒恕,我身為孫殿英的孩子,有責任和義務保護文物。”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如今的孫天義是西安翻譯學院的名譽院長,老人傢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教育事業,將自己的全部收入,都奉獻給瞭文物保護。
其父似豺狼,其子如老牛,父親為瞭自己利益損壞國傢財産,孩子為瞭贖罪任勞任怨無私奉獻。老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盜墓賊的孩子又怎麼不能成為文學巨匠?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孫天義,每天都在對外宣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每時每刻都在關注那些因為戰亂遺失在國外的文物,他如同華夏的每一位赤子般,期待著文物迴歸。
在擔任黃帝陵基金會會長時,他就為修葺陵墓做齣瞭巨大的貢獻,雖是遲暮之年,但心中熱血依然不曾改變,因為父親是孫殿英,所以他要比任何人都愛惜文物。
如今很多人會將他與父親做對比,他與父親的截然不同也令世人敬佩,任誰也不會想到,一個盜墓賊的孩子,最後會成為一個萬人敬仰的文物保護學者。
孫殿英在曆史上是惡人,孫天義是好人。後人無法改變曆史,但卻有能力改變自己,相信很多人會如同孫天義一樣,帶著對曆史的敬重,努力地造福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