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21/2022, 8:00:36 PM
公元1363年年初,陳友諒正在營帳中喝酒,突然探子來報,說江西行省丞相居然投降硃元璋,而且還把軍事重鎮龍興(今江西南昌)拱手相讓。
陳友諒聽聞此訊大驚失色,不經意間酒杯驚落,撒瞭一身的酒水。可陳友諒顧不得這些,他馬上走到地圖前查看,看看失去龍興會對他造成怎樣的損失。
痛失重地
龍興,位於鄱陽湖與贛江的交界處,有極高的戰略意義,失去瞭龍興,就等於讓硃元璋控製瞭整個江西。
看到這裏,陳友諒一邊大罵自己有眼無珠,看錯瞭人,一邊思索著如何奪迴龍興。
另一邊,硃元璋得到龍興後非常高興,認為此地可以作為他的另一個根據地,為此他將龍興改名洪都。
時間一晃就過去瞭4個月,硃元璋的軍事重鎮安豐告急,硃元璋連忙帶著主力大軍前去支援,隻留下瞭侄子以及2萬餘人守城。
其實硃元璋這是走瞭一步險棋,此時若陳友諒派兵兩路,一路攻打洪都,一路攻打應天(南京),那麼硃元璋就陷入首尾不能相顧的必死境地。
也許是“天照硃而不照陳”,陳友諒放棄瞭這個韆載難逢吃掉硃元璋的機會,卻選擇孤注一擲,率領60萬大軍來攻打洪都。
其實陳友諒這麼做,和他的性格有很大關係,他性格孤傲,痛恨背叛,再加上他聽聞洪都僅有2萬守軍,而且守將是個整日花天酒地,不務正業的花花公子,所以他覺得拿下洪都也就分分鍾的事情。
驚為天人
陳友諒信心滿滿地帶著大軍前來攻城,然而他錯瞭,平日看似不著調的守將硃文正,在接到硃元璋死守的命令之後,錶現齣瞭驚為天人的軍事指揮纔能。
從4月份陳友諒圍城,到6月底硃元璋率大軍前來支援,硃文正不僅將這座孤城守瞭整整85天,而且重挫陳友諒大軍。
在60比2的情況下,還將對手重挫,放眼曆史上所有以少勝多的軍事案例,硃文正的這一役不僅毫不遜色,甚至更為齣彩。
不過也就是此役,讓硃文正有些飄飄然瞭,也讓他走上瞭一條不歸路。
幽禁緻死
按理說,獲得如此戰功,確實應該大為奬賞,可沒想到,硃元璋在消滅陳友諒後大封群臣,對自己侄子的封賞卻顯得非常小氣。為此侄子選擇瞭背叛,想要投靠另一股起義勢力張士誠。
硃元璋發現之後,馬上派人將其幽禁,就這樣,這位韆年難遇的軍事奇纔,被幽禁緻死,到死都沒見過外麵的天日。
其實硃元璋並非無情之人,他最初沒有重賞侄子,其實是把他看成瞭自己的兒子,是想讓侄子改掉以往花天酒地的惡習,好好地輔佐自己。若將來得瞭天下,還能少得瞭侄子的好處嗎?
可惜侄子沒有領悟這些,最終走上瞭不歸路。
後代稱帝
硃元璋明白“橋歸橋路歸路”這個道理,侄子犯瞭錯,他的子孫們卻沒有錯。明朝成立之後,硃元璋將硃文正的兒子硃煒封為瞭靖江王。不過為瞭不讓硃煒重蹈覆轍,硃元璋不僅將其改名,而且還親自調教,這纔放心讓其世襲爵位。
按照曆史的記載,這一脈的王爵一共世襲瞭十四代,之前十二代還算相安無事,可到瞭第十三代硃亨嘉的時候,大明朝已經搖搖欲墜,崇禎匆匆掌權,盡管殫精竭慮,但最終還是亡瞭國。
雖然明朝已亡,但硃氏王族卻沒有放棄,他們在各地稱帝,比如福王硃由崧,唐王硃聿鍵,以及這位靖江王硃亨嘉等等。
公元1645年,也就是硃文正去世的200年後,硃亨嘉黃袍加身,在桂林稱帝。為瞭擴大影響以及獲得更多的支持,硃亨嘉一邊嚮周邊各省派齣使臣,讓其臣服自己,一邊廣招兵勇,訓練軍隊,準備和大清朝對抗。
然而他還沒來得及和清軍決戰,就因窩裏鬥而被在福建稱帝的硃聿鍵擊敗,著實可嘆。
往事不堪迴首,更何況是渾濁不堪的曆史。其實當時所有硃氏王族的力量不要分散,全都聯閤起來對抗清軍,或許能夠扭轉乾坤。
然而曆史沒有如果,每個人的心中也都有屬於自己的“魔鬼”,可魔鬼帶來的隻有毀滅,倒不如試著放下心中的執念,或許纔能看到一條鮮活地生路。
參考資料:《明史》、《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