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10/13/2022, 8:25:54 AM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深途,作者 | 黎明,編輯 | 艾小佳
讓一輛混閤動力車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可能隻需要一根充電樁。
國慶假期,有網友吐槽,某高速服務區,一共隻有四根充電樁,其中三根被增程車占據。純電動車車主在一旁急得嗷嗷叫,因為包含增程在內的混動車沒電還能燒油,但純電動車沒電就寸步難行。
四根充電樁,其中三根被增程車占據 圖片來源 / 廖小肥
於是矛盾來瞭,混動車到底應不應該在一樁難求的服務區,跟純電動車搶位置?換言之,混動車有沒有充電自由?
自由是有的,隻是限製比較多罷瞭。
一直以來,充電難都是純電動車的標簽,讓車主很焦慮。而混動車號稱可油可電,完美解決瞭續航焦慮,贏得瞭一波用戶。有車主甚至把混動車當油車開,平時很少甚至不充電。這給外界形成瞭一種印象:充電對於混動車,那都不是事兒。
但事實可能跟很多人想象的不太一樣,尤其是現在油價上漲的情況下。一些混動車日常對充電的需求,很多時候並不比純電動車弱,它們在充電時麵對的“歧視”,則要比純電動車大得多。
一位深圳的混動車主對深途說,傢裏沒有停車位,裝不瞭充電樁,每次隻能四處去找充電站,而深圳的一些充電站拒絕混動車進入充電,因為混動車充電慢,“充電又少,時間又長,占他位置。”
充不瞭電,就隻能燒油,而油價又比電費貴很多,很多人心疼錢包。於是纔會有混動車在高速服務區充電,然後被排擠的事。
“純電車主吐槽增程式油車,增程車主用充電行駛來自證清白,然後純電車主又吐槽增程占充電樁。”有人這樣評價。
拋開這背後的“歧視”不談,今天我們來探討,一輛混動車要實現充電自由有多難。
充電難倒混閤動力車
山東煙台的Alano買瞭一輛路虎攬運混動車,小區車庫不允許自己裝充電樁,她就去外麵充電。
一開始她是電力知識小白,不懂交流電直流電,也搞不明白快充慢充的區彆,看到其他電動車插上就能充電,她拿著充電槍就往車上懟,然後發現接口不匹配。
她的第一反應是買個轉換接頭。網上一番谘詢後,她纔明白,純電動車用的是直流電(快充),混動車用的是交流電(慢充),這兩種充電樁的接頭是不同的。
她開始找慢充樁。各種充電APP一番搜索猛如虎,發現基本都是快充樁,離傢最近的慢充樁也得五六公裏,開車去瞭纔發現充電樁的停車位大部分都被油車占瞭,再不就是設備被破壞瞭,壓根不好使,挨個試瞭一下,她終於在一個殘破的充電樁上充上瞭電。
“車放那兒充著,我走迴傢好遠,掃個心愛的小黃車,迎著大北風go......不要輕易瞧不起擦肩而過的電動車,可能隻是因為傢裏沒有充電樁。”她感慨。
這是很多混動車主剛“上車”時可能麵臨的尷尬:傢裏裝不瞭充電樁,車子又不支持快充,而市麵上大部分都是快充樁。
上海的樂樂買瞭一輛彆剋微藍混動,半個月掛牌提車。然後問題來瞭,外麵的商業充電樁幾乎是快充為主,快充的電費一度都是1元齣頭,而且還有一些會有免1-2小時停車費的活動。而慢充又少又貴,一度電幾乎都得2元,還得動輒幾十塊的停車費,算下來比用油還貴。老小區不讓裝充電樁,也沒有商用充電樁。
她這款車的電池容量隻有9度電,能跑50多公裏。傢用插座充滿大概需要6小時,外麵的充電樁也要3小時。“每天要能迴傢充的話還行,上下班通勤沒問題。”她對深途說。
不過這也很尷尬。現在很多純電動車都不需要每天一充,有些長續航的車型甚至隻需要一周充一次,而混動車卻要隔三差五充電。“ 所以無解瞭,看來確實是隻能當油車開瞭 。”樂樂說。
當油車開也是可以的。理論上,混動車可以不充電,發動機在驅動車輛行駛時,也能起到給電池充電的效果。
深圳的比亞迪漢DM車主魏暉對深途說,開高速有能量迴饋,隻要不堵車,電會越開越多。14%齣門,到地方電有70%瞭。
理想的增程式車型也是一樣。理想L9在燃油優先模式下能開啓強製發電功能,把汽油轉化成電能,從而增加純電續航。
這種方式的問題是油耗比較高。
魏暉平時就基本不充電,把漢DM完全當油車開,遇到帶充電樁的停車場還有位就順便充一下。按他平時的駕駛習慣,百公裏油耗大概八九個油,比他之前的雅閣還要高。
還好他不是那種會計較油費和電費差異的人。“堵車就耗電,沒電瞭就燒油。這個時候就要忘記它是電車,全靠油。”
另外,很多人的日常用車場景都是在市區代步,跑高速不多。混動車能跑高速、能發電的優勢發揮不齣來。“天天在城裏跑,一年齣不去兩次,不如純電。”有車主說。
混動車在充電上最大的便利,或許是可以直接在傢裏拉插綫闆。很多混動車型都支持用傢裏220V的傢用插座充電。比如比亞迪漢DM,在買車的時候4S店會贈送一個10A插頭1.5KW的便攜式充電器。
但這種方式的弊端也很明顯。一是充電速度太慢,比如比亞迪漢DM,電池容量是15.2kwh,按照1.5KW的充電功率計算,充滿需要10個小時。有一個比亞迪秦車主分享說,“居傢慢充5個半大概7度電左右。兩腳油門電沒瞭。”二是除非是自建房或一層,高樓層根本不可能從傢裏拉一根綫齣來充電。另外,拉插綫闆也要考慮安全隱患。
慢充改快充的灰色生意
隻能用慢充,是很多混動車型的一大限製因素,這無形中增加瞭車主的“時間焦慮”。
魏暉認為,相比用純電模式省下來的那點油錢,時間更值錢。“ 純跑電的話,充滿兩個半小時,隻能跑60多公裏,一般不會花2小時去換幾十公裏的續航 。”
充電行業資深技術人士劉禦對深途分析, 前幾年插混車型不支持直流快充是技術原因 。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的區彆是,交流慢充是把交流電給到車輛內部的車載充電機,然後轉換成直流電給電池充電。直流快充是充電樁已經把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直接加給電池。兩種方式在車輛內部走的過程不一樣,需要車輛有對應的模塊來對接。早期的車沒有開發直流充電口,所以不能支持。
“早期的車型,在用交流慢充充電時,往往噪音很大,車輛發齣嗡嗡的聲音,其實就是車輛內部的車載充電機在工作。”他說。
2019年理想ONE上市時,是當時市麵上少有的支持快充的混動車型。後來比亞迪量産DM-i技術,2021年之後的一些新車型開始增加快充接口,比亞迪漢DM隻能慢充,到瞭漢DM-i就能用快充瞭。
快充技術一日韆裏,車企都在追求更快的充電速度,800V高壓快充車型都已經量産瞭。但目前市麵上的大部分混動車型,還隻支持慢充。
這由此衍生瞭一門慢充改快充的生意。
在一些車友論壇中,存在著大量混動車慢充改快充的帖子,可支持的車型包括比亞迪王朝係列的2021款漢、2021款唐,騰勢,寶馬i3,宏光MINI EV等。這些車型的用戶基數大,改快充的需求強烈。
根據一傢第三方改裝公司的介紹,改裝過程並不復雜, 隻需要打開引擎蓋加一個直流充電口,插在原車綫路上,配置相關的充電設備就能實現直流快充 。改裝套件包括電路分流器、直流充電底座、高壓插頭以及和直流充電樁進行信息交互的控製盒等。
在電商平台上,也有商傢公開齣售慢充改快充套件,價格從3000元到5000元不等。
經過改裝的車輛,在充電時比較特彆,因為充電口是放在發動機艙裏的,所以快充時要打開引擎蓋纔能插槍。
跟正常的充電不同,這套係統通過機艙裏電控器上的接口接入車輛的能量迴收係統,以能量迴收的綫路給動力電池進行直接充電。這相當於利用瞭反嚮充電機製,所以功率會很高。
很多人對這種改裝提齣質疑。因為這沒有經過廠傢認可,可能對質保和售後有影響。另外改裝後的充電安全也存在風險,萬一車輛在充電過程中自燃,責任歸屬也是一筆糊塗賬。
第三方改裝公司的說法是,改裝是無損拆卸,有保修售後方麵的問題,隻需要拆卸下來即可,不影響審車和質保。一位比亞迪唐DM車主,提車後因為車位沒有充電樁,就在網上買瞭一整套充電轉接設備,花費4700多元,一個多小時就能把電充滿。後來他安裝瞭充電樁,又把這套設備拆下來轉賣。
北京一傢汽車維修保養門店的負責人對深途說, 改動後可能會影響整車質保,安全方麵也不能完全保證。“個人不建議這麼操作,過載風險很大。”
在廣州深圳等地,經過改裝的混動車數量相對較多。因為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一些充電站禁止改裝車進入充電。這導緻一些未經改裝的混動車躺槍。
魏暉對深途說,深圳的一些公共充電站拒絕慢充車進入,不隻是比亞迪漢,隻要是慢充車就不讓進。“保安都培訓過。各種品牌的混動慢充車一眼就能看齣來。”
何時纔能充電自由?
一個好的跡象是,隨著技術進步,車企正在推齣更多具備快充功能的混動車型,而且搭載的電池容量更大,續航裏程更高。
比如比亞迪漢DM-i,純電續航裏程達到100公裏,最高配的版本更是超過200公裏;魏牌摩卡PHEV也超過200公裏;理想L9達到175公裏;問界M5、M7達到150公裏。純電續航超過100公裏的車型越來越多,而且燃油經濟性也在不斷提高。這都會緩解混動車主的充電焦慮。
由於具備瞭快充功能,混動車也可以使用快充樁瞭,它們可以在高速服務區閤理“占位”。而當越來越多的混動車開進服務區,當遇到假期資源緊張的情況,矛盾就齣現瞭。
有一種觀點認為,混動車的電池小,充電速度快,所以即便占瞭充電樁也沒事,因為很快就充滿瞭。
那麼反過來,混動車的電池小,是不是充電就一定慢呢?也不一定。
劉禦對深途分析, 電池組的大小,隻是充電速度的其中一個決定因素,並不能夠直接得齣充電時間長或短的結論。
“充電速度這個問題,其實就像給遊泳池加水,從0到加滿,整個時間花費要考慮兩件事:一個是遊泳池的大小,一個是水龍頭齣水的速度。換到汽車的動力電池上來說,就是電池組能夠接收的充電速度(功率)和電池組的容量(電池容量)。”他說。
近些年整個産業鏈技術提升,車輛能接受的充電速度,還有電池容量都大幅增加。這是充電過程短,續航裏程大大加長的主要原因。
不過,雖然混動車和純電動車的續航裏程都在增加,但各自的充電速度還是存在差異,它們對充電的迫切程度也不同。
那麼有沒有可能,對於不同車型,采取差異化的充電方案呢?比如在高速服務區這種場景,將充電功率優先分配給更緊急的純電動車,相應降低混動車的權重。
電動汽車充電設備及能源方案供應商智充科技軟件研發部副總裁孫煜對深途說,智充SaaS雲平台V3.0在接入智充的智能充電樁後,通過對用戶和車輛的識彆,可以區分插混車,從而給運營商提供更細緻的運營手段支持, 比如設置不同的充電優先級,如功率分配、充電時長或電量限製。從充電樁端技術角度考量,這樣能夠提升充電樁的利用率。
本質上,這是一種“ 按需分配、有序充電 ”的思路,它其實相當於從技術上解決瞭通過識彆車輛對充電的急需程度來進行排序,可以最大化利用資源。
孫煜進一步錶示,通過區分車型來判定充電優先級是否閤理,並且能否真正解決一些人所說的“既然混動車能燒油,就不應該搶充電資源”的問題,關係著很多因素,仍需要多方探討。
這個思路在海外的公交場站和車隊內部場站,已經有類似的運營解決方案落地瞭。不過在乘用車領域,這種運營方案還沒有成熟的案例。
劉禦認為,簡單以增程、插混、純電車型來區分充電速度意義不大。“ 相比大傢區分增程車和純電車,內部‘拉仇恨’,其實運營商更應該考慮一下區分新老車型,優化充電服務,避免齣現兩輛慢功率車占據瞭同一個快充樁,造成功率額度浪費。應該引導充電用戶閤理分配充電口,最好讓場站持續在滿負荷工作,持續以高性能狀態下為所有充電用戶提供充電服務。 ”
總之,對於混動車而言,續航焦慮要比純電動車小,但在傢用充電樁完善之前,它所麵臨的充電焦慮還得持續一段時間。另外作為一種過渡方案,混動車即便解決瞭充電難題,在未來還有多大發展空間也是未知數。
*應受訪者要求,Alano、樂樂、魏暉、劉禦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