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11/22/2022, 8:42:05 PM
有觀眾說《大博弈》中的孫和平像爽文男主。
漢大三傑中,他的開局最糟糕,楊柳早早地成瞭漢重集團一把手,劉必定脫離體製變身資本大鰐,孫和平卻被“流放”到海外賣老鼠藥。
但被老廠長挑中當“繼承人”後,孫和平的事業便一路高歌,僅用瞭三年時光,他便從不被看好的“末代廠長”到上市公司老大,逆襲之路又快又爽。
然而,孫和平的爽文之路也經常會在關鍵時刻翻車,最有意思的是,孫和平每一次翻車都是楊柳伸腿絆瞭一下,這位老大哥之於他而言,是座難搞的大山。
前期孫和平與劉必定秘密閤作,兩人想要打造重卡神話,結果楊柳一個調動便斬斷瞭兩人的計劃;如今孫和平拿下紅星成功獨立,卻又遭遇楊柳攪局。
在孫和平的計劃裏,隻要他拿下劉必定手上的股權,便能成為紅星的大股東,一旦紅星與北機攜手並成功獨立,一個重卡行業的神話便可以順利誕生。
屬於孫和平的時代,也將要到來。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孫和平這邊流程還沒走完,兩個攔路虎便齣現瞭。
一個是簡傑剋為首的海外資本達摩産業。
簡傑剋沒能拿下劉必定的股權,卻玩瞭招麯綫攻敵,一方麵大量從市場收購希望資産,另一方麵又得到瞭西川省國資委主任湯傢和的支持。
憑藉湯傢和輸送的紅星股權與他擁有的希望資産股份,簡傑剋很有可能會成為紅星的大股東,到時候任延安與孫和平,都將失去絕對話語權。
另一個是漢重集團,老大哥楊柳給瞭孫和平一記重拳。
在孫和平原本的計劃裏,楊柳對他的威脅是阻止他將北機獨立齣去的計劃,隻要能打通劉必定、任延安、劉省長這三關,楊柳便無法轄製於他。
待北機正式獨立,漢重與北機便是競爭關係,到時候早已起死迴生的北機想超越體製僵化的漢重,似乎並不是什麼難事。
但孫和平忽略瞭一個問題,楊柳與漢重集團不僅可以在北機獨立之路上攪局,還可以收購股權直接下場,成為孫和平與簡傑剋兩大股東博弈中的關鍵手。
外有簡傑剋,內有楊柳,此時的孫和平腹背受敵,想要穩拿紅星控製權並不簡單,原本可以一步到位的東西,硬生生多瞭一條彎路,這讓孫和平相當懊惱。
兩次讓孫和平在關鍵時刻翻車,可見楊柳手段之高明,但客觀來說,楊柳每次齣手都能産生效果,與孫和平相對理想化的博弈思想也密不可分。
仔細看孫和平的成長之路,你會發現他多次受惠於兄弟們的格局與互助。
北機麵臨破産危機時,是楊柳看到瞭北機的潛力,選擇互惠互利。嚴格來說,的確是楊柳給瞭孫和平第一次飛升的機會。
楊柳此人有可恨之處,卻也的確有遠見,他看到瞭北機能給漢重帶來的利益,也看齣瞭孫和平的能力,給集團選瞭一支潛力股。
孫和平事業第二次飛升機會,來自老友劉必定。
如果沒有劉必定轉讓手中的股權,孫和平根本沒有入局紅星的機會,但站在資本角度,其實孫和平並不是劉必定最佳選擇,至少齣價上孫和平便拼不過簡傑剋。
能拿下這份股權,更多還是劉必定挑中孫和平與自己擁有一樣雄心,以及一份不希望給外資做嫁衣的愛國心態,這份閤作,理想重過瞭利益。
或許是楊柳曾經的格局、劉必定當下的選擇以及任延安的堅持讓孫和平忽略瞭一個問題, 資本博弈,永遠有著無法預估底綫的手段。
還記得劉必定資本神話崩塌的導火索嗎?
是一篇似是而非的報道推動瞭多米諾骨牌。
這篇報道如果齣現在其他時間,對劉必定來說毫無殺傷力,但在劉必定資金盤齣現問題急需現金流的階段,便成瞭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觀眾可以從後續劇情中推齣這篇報道其實是簡傑剋的手筆,他通過商業間諜掌握劉必定麵臨的狀況,不動聲色間推動瞭劉必定的倒台。
資本博弈,招數百齣,底綫在資本麵前,往往是最容易被突破的一個,但孫和平的幾次閤作,更依賴於談理想、談情懷,態度是正確的,卻容易忽視風險。
簡傑剋與楊柳,便給孫和平上瞭重要一課。
孫和平認為紅星的崛起是國有品牌的一次大機遇,無論劉必定、陳主任還是劉省長,終究會把贊成票投齣來,卻忽略瞭並不是所有人都像他們這麼有情懷、擔當。
將國有股權輸送給簡傑剋的湯傢和,便是典型代錶,他與劉省長完全相反,劉省長希望市場博弈與企業擔當能兼顧,湯傢和則隻追求資本最大化。
劉必定與當下的楊柳也存在不同,劉必定在利益不受太大損失的情況下願意為情懷買單,楊柳在競爭危機麵前,則選擇用海外資本遏製孫和平的腳步。
這些風險是孫和平必然要麵對的,卻原本可以提前降低。
劉必定一直在提醒孫和平防備狡詐的簡傑剋,並直接透露瞭湯傢和與簡傑剋之間的緊密關係,孫和平重視瞭簡傑剋,卻忽略瞭湯傢和掌控的國有股權。
楊柳與漢重集團想要入局,隻能通過收購其他股東手上的股權,在金局長前來談賣股權時,他若完全將楊柳當博弈對手,便應該做齣防止股權流齣的風險。
簡單來說,孫和平高估瞭湯傢和、楊柳等人的底綫,他知道紅星、北機正在進行一場資本博弈,卻沒意識到資本博弈不應該用情懷、擔當要求對手。
從楊柳的反應中也可以看齣,他對資本市場的敏銳度非常高,北機獨立尚未成定局時,他便提前從金局長手中收購瞭紅星的股權,為後續入局留瞭一手。
前期孫和平與劉必定密謀閤作,楊柳也是第一時間便發現可以藉機來個黃雀在後,低價收購劉必定的股份,如果不是周到沒看住孫和平,他便真的贏瞭。
可惜楊柳有遠見也有能力,卻被漢重僵化的體製束縛瞭思維,甩不開失敗一把手的成敗包袱,既不敢大刀闊斧改革,又害怕齣現強力競爭對手。
他有點像封建帝王,總想著內部製衡,而不是外部突破,注定要失敗。
漢大三傑裏綜閤實力最強的其實是劉必定,懂資本市場的套路,也有一點情懷理想,但他的短闆也暴露最徹底的,一個私德缺點,便被敵人輕鬆拿捏。
能走得最長遠的,可能最終還是孫和平,早早的翻車,便能早早的反省,經曆簡剋傑、楊柳兩人夾擊之後,相信孫和平在理想與現實博弈之中會有新的取捨。
一個商業神話的誕生,不僅需要主導人有理想、有情懷、有底綫,還需要主導人有防備各種博弈方式攻擊的意識,既要大膽嚮前衝,又要小心做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