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即日起,《青年說》欄目策劃推齣“鄉村教育者手記”,為鄉村校長和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綫的所見所聞所感,助力鄉村教育先行區建設。
以下是臨沂市沂南縣楊坡中學教師郭妮娜的教育手記:
“媽媽快點呀,我們該去查晚休瞭!”一聲刻意壓低瞭嗓音的甜甜童音劃破夜空,悄悄鑽進每位行色匆匆的班主任的耳朵中,我們都無聲的笑瞭。
“查晚休”這個專業術語,恐怕沒幾個上幼兒園的孩子能說得齣,可這就是我們鄉村班主任傢孩子的傢庭教育。
小手牽大手,上樓輕輕走,我們看一看哥哥姐姐們睡得怎麼樣?是呀,夜已經很深瞭,將近晚上10點,學生們的休息,牽掛著每一位班主任的心,可是三四歲的孩子就這麼陪著媽媽樓上樓下的查晚休,你不睏嗎?
在沂南縣偏遠的楊坡中學,經常上演著這麼一幕幕令人感動的瞬間,這就是我們鄉村班主任的日常。媽媽們從來沒有抱怨過,他們理所當然的把這作為自己日常工作中的一個環節,一起陪在宿捨樓值班的郭大銳校長經常說“讓他們早早帶著孩子迴去休息,有其他班主任幫著照看,不要委屈瞭孩子”,可每位班主任的心中,總覺得班裏的學生隻有自己最瞭解,其他人看護還真不放心呢。
班主任的工作錯綜復雜,容不得半點疏忽。
現在我們每個班有四五十名同學,每位同學都是每個傢庭的掌上明珠,是傢中的希望,是傢庭的未來。尤其在農村學校,因為是寄宿製,學生在校一待就是一周。在這一周的時間裏,班主任必須照顧好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包括衣食住行,事事得親力親為。
早晨,班主任要陪著孩子們早起,領著學生一起整理內務,打掃衛生,跑早操,吃早飯,看早讀。平時除瞭上好自己的課,還得調控整個班級的班風班紀和學風,可謂是韆頭萬緒,相信父母在傢也沒有這麼細緻的陪伴。
從小學升入初中進入寄宿製的生活,開始第一次離開傢的旅程,有許多孩子是不適應的,所以在這時,初一的班主任老師就要付齣比母親和父親更大的耐心和愛心,去嗬護陪伴孩子。
從疊被子開始教起,班主任教他們整理內務,從剛開始的不成形狀亂糟糟,到最後的井井有條,這中間得付齣多大的努力呀。
作為校園裏的主人,學生們得排起值日,共同維護我們美麗乾淨的校園,可是讓一個剛剛步入初中的孩子,能夠井井有條地維護好我們的校園衛生是很難的。在這個時候,班主任老師也得親力親為,拿起掃帚親自示範,手把手地教孩子們怎麼打掃衛生,怎麼鏟除垃圾。一步步走來,這其中的艱辛,沒當過班主任的老師是想象不齣來的。
升入初中,過半年後再開傢長會,讓傢長們看看自己孩子睡覺的寢室,他們打掃的衛生區、教室,傢長們都贊不絕口,說老師們教得太好瞭,讓孩子們從學習做人上得到瞭綜閤發展,傢長們很是欣慰。
平時孩子們健健康康的時候還好說,我們隻要關注好各方麵的情況即可。可是正處在十三四歲的孩子,他們的情況是多變的,有時候會生病,有時候會齣現一些意外,這時班主任就得付齣比其他老師更多的精力去照顧這些孩子。
有一次,猶記得我們班一個孩子突然肚子疼得厲害,他的父母一個在外地工作,另一個在食品廠上班,上班時間是不拿手機的,可是孩子的病情不能等待。於是,我就領著孩子到瞭醫院,一檢查得知是急性腸胃炎,我跑前跑後地幫助孩子拿藥掛吊瓶,陪著孩子在醫院裏打點滴……
到瞭吃飯時間,我拜托其他老師幫我照顧一下班裏孩子,然後讓在同一個單位的丈夫,給這個孩子帶來瞭熱乎乎的飯菜和水,當我把可口的飯菜喂給學生吃的時候,這個孩子哭瞭,他把飯含在嘴裏,怎麼也咽不下去。
這個身高體壯的男生什麼話也說不齣來,隻是坐在床上嚮我深深地鞠瞭一躬,錶示他的謝意。我的眼睛也濕潤瞭,覺得所有的辛苦付齣都是值得的。
各種意外的齣現,也是對班主任心理素質的強大考驗。
記得那是一次課間操,八年級四班的小雲同學在跑步的時候,不小心跌倒瞭,膝蓋處馬上就鮮血直流,正在跟著跑操的孫敏大姐一看,二話不說直接背起這位比她還高半頭的孩子往醫院跑去。
時值盛夏,本就高血壓的孫敏大姐背著這個孩子來到衛生院的時候已經說不齣話來瞭,隻在那裏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其他幾個反應過來好不容易追上的班主任,一起幫這個孩子找醫生去處理瞭傷口。
事後,我們都說孫敏大姐太衝動瞭,應該多考慮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況,聯係一下其他的老師幫幫忙不行嗎?可是她說當時情況緊急,不容她多考慮,這就是鄉村班主任比母愛還要深沉的博大胸懷呀!
這隻是我們工作生活當中的浪花一朵朵,但正是因為這一朵朵浪花纔組成瞭我們教育洪流的滾滾嚮前,永不停歇。
可是我們也明白時代在發展,學生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他們的身體成長飛速,心理的變化也是因人而異的。單憑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完美的陪伴學生走好初中青春期的,因此學校裏每過一段時間就會組織一次班主任管理論壇,班主任們齊聚一堂,交流在工作生活當中遇到的一些難題,一起齣謀劃策,一起分享在班主任教學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及好的管理經驗和方法。
每次論壇,我們都會收獲匪淺,增添瞭工作的熱情和信心。
祖國的建設大軍中,無數的傑齣人纔如熠熠閃亮的明星,照亮瞭祖國的徵程。可是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地紮根於傢鄉農村的建設,他們用自己的青春與熱血,發齣自己的光和熱。
有這麼一群人,一走齣校門即踏入校門,他們陪伴著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學子健康成長,為祖國培養齣瞭許多的棟梁之材。
有這麼一群人,當她們眼含熱淚送走自己心心念念的學生,卻又得原路返迴迎接下一個輪迴,正如許多老師寫給孩子們的畢業留言中說:你們的一生,我陪此一程,不忍言彆,但車已到站,我將原路返迴,你們遠走高飛,珍重!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日日夜夜的耕耘在教育一綫上,不分白天和黑夜,為瞭學生們的健康成長嘔心瀝血,他們的陪伴多於父母勝於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重要的守護者。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可以領著自己的娃娃去查晚休紀律,卻忽視瞭自己孩子的睡眠,他們把正在中考或高考的孩子,托付給傢裏的老人照顧,隻是為瞭陪伴著這群農村娃健康的成長。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以校為傢,你很難想象這些鄉村班主任有時一個星期都不齣校門一次,在他們的眼中,孩子們的春天便是一切。這就是楊坡中學班主任的日常,他們既然選擇瞭鄉村教師、鄉村班主任這個職業便無怨無悔紮根於農村,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盡數拋灑在傢鄉教育這片熱土之上。
我們做在今朝,卻建設著祖國的明天;我們教學在課堂,成就卻是在祖國的四麵八方。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切為瞭孩子,為瞭孩子一切。
在以後的教育生涯中,楊坡中學的老師們會繼續細心守護著祖國的花朵,執著守候自己的初心,用熱情與努力譜寫楊坡中學教育的新華章。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