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7/2022, 12:10:12 AM
被世界知名學府拋橄欖枝的孩子,究竟有何相似特質?今天, 和 萬科梅沙書院 的三位同學 聊瞭聊,發現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同樣都經曆過重要的取捨,而真正優秀的孩子,一定能夠通過這堂“必修課”的考驗……
除去被名校錄取的光環,三位同學的成長故事也讓大傢看到: 自由與個性的成長空間當然重要,但仍然不夠,很多時候,我們往往特彆強調“努力”、“堅持”以及“個性”等因素,卻忽略瞭“放棄”也是一門必修課。
在成長的關鍵階段,他們都在適當的時機,做齣瞭適當的捨棄,從而成就瞭最好的自己;而 在這個過程中,學校若能扮演聆聽、陪伴與支持者的角色,孩子便會無懼迷茫與睏頓,做齣勇敢、果斷的捨棄,實現成熟、理性的判斷。
放棄不適閤自己的體係,
方能事半功倍
被 帝國理工 數學專業錄取的 王博韜同學 ,說起來有些特彆:他是梅沙書院第一屆英係課程畢業生,且是中途纔從AP轉到A-Level的。他的故事充分證明,“放棄”是一種怎樣寶貴的智慧。
1.以數學消遣的理工boy
哪怕初次見到王博韜都會覺得:唔,很酷的男孩!
他很快講述起自己崇敬的偶像,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並強調“他在二戰中拯救瞭很多人的生命”、“計算機是項偉大的發明”……
早在小學,博韜便確定瞭自己的興趣――數學。除瞭遊泳和看電影,平時在愛好方麵十分“專情”,他說, 數學帶來的挑戰感“令人興奮” 。
閑來無事,博韜會拿數學教材“消遣”,大學課本最為可人;壓力大的時候,就靠通宵解數學題來放鬆……
機器人底盤結構圖,王博韜設計
進入梅沙書院後,博韜更是遇到瞭許多與他類似,甚至更優秀的孩子,“比如有個被西北大學錄取的學長尹杭,文理兼修,堪稱‘六邊形戰士’,學習好不算,還非常和善,甚至會寫一些rap歌詞。”
博韜坦言,這些優秀的同齡人,在自己的前進之路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在梅沙書院無比豐富的課外活動中,博韜參加瞭很多理工類競賽,可以說找到瞭最享受的事情之一。
由於是長項,加上有書院專業的老師親自指導與帶隊,博韜三年中收獲滿滿,諸如 美國高中數學建模競賽(HiMCM)一等奬,國際青少年機器人挑戰賽(FRC)區域第四名等榮譽 ,被他拿瞭個遍。
王博韜參加機器人比賽
“受益挺多的,不管是建模、編程,解決實際問題,還是溝通力和領導力,我感覺自己都得到瞭明顯的提升。”
此外,在數之海洋中如飢似渴的博韜欣然發現,梅沙的老師們特彆注重引導、激發學生,“進階數學的Tina老師,是我最喜歡的老師之一。她非常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總是以鼓勵、協商的方式,和我們一起尋找問題的最優解 。”
2.在梅沙的陪伴下,趟過瞭低榖期
每個孩子在學校幾乎都有過低榖期,對於博韜來說,他的低榖是高二的下半學期,那時候的他,成績上齣現瞭非常嚴重的下滑。
縱然有疫情的影響,但另一個層麵,也是博韜愈發意識到自己在美國課程體係(AP)中的不適應。
博韜談到自己的優點是容易投入,但缺點也是投入過深,而經常會忘掉其它該做的事情。
他更喜歡專精於某個學科和領域,深層次、反復地去理解某個知識點,但AP課程卻尤其講究跨越性、跨學科的學習。因而, 相比美係對於“通識教育”的執著,博韜發現自己更適閤強調“專業性”英國體係。
可是,已經快高三瞭,還要不要轉呢?博韜度過瞭一個糾結的狀態,甚至想著要不要自己去準備A-Level考試。因為A-Level是麵嚮社會的考試,隻要完成就可以進行大學申請。
然而,博韜最終打消瞭這個念頭。也正是這個時候,他體會到瞭校園的溫暖與可靠:“後來我發現,不管是學習氛圍還是社交環境,待在梅沙都比獨自備考好得多。”
博韜可謂接連做齣瞭明智的決定。梅沙書院老師認真聽取並分析瞭他的情況後,全力支持他的決定,並且幫助他很順利地實現瞭由AP轉A-Level的調整。
梅沙課堂日常
在放棄瞭不太適閤自己的課程體係後,博韜的學術錶現大為改觀,整個人的精神也麵貌煥然一新。
他總結道:“我覺得 認清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自己想要什麼,遠比申請到一個有名氣的大學重要 ,當然,這個過程你會走很多彎路。”
幸運的是,博韜在梅沙認識清楚瞭自己;而在低榖時期的十字路口,又得到瞭老師的支持與協助,果斷捨棄,及時調整,最終事半功倍。
拿到帝國理工offer後的博韜,已然心平氣和地為自己做好規劃:本科階段研究數學,畢業後轉嚮神經科學研究――他錶示對腦機接口很有興趣,未來或許會以此為誌嚮。
丟掉完美的人設,
彆讓“優秀”成為一種包袱
瞭解 邱瑜倩同學 的人,在得知她斬獲 約翰斯・霍普金斯 等名校offer後,大概率不會感到意外。
美麗、自信、聰慧……這樣的孩子一眼看去,隻有熠熠生輝的“優秀”兩個字。
1.想要成為梅沙學姐那樣優秀的人
邱瑜倩曾是個有點兒“佛係”的女孩,來到梅沙也算機緣巧閤,原本的想法是“高中三年待在一個舒服的地方就好”。可開放日一圈轉下來後,感嘆校園好看之餘,更加念念不忘的,是如陽光般的梅沙學姐們:
“當時帶著我們參觀學校的學姐,讓我覺得特彆親切。我也希望成為像她們一樣大方、自信、優秀的人!”
進入瞭梅沙後,瑜倩如願成為學生大使團的成員,乃至當上大使團主席。她把學姐們帶給她的梅沙第一印象“傳承”瞭下來,即使是看似簡單的禮儀,也“一定要注視對方並給予‘firm grasp’(有力的握手)”。
在學生大使團中的邱瑜倩(首排右)
除此之外,她還是學校女排隊的隊長、TEDxYouth@VMA的演講者,活躍在不同的領導力和社區服務領域。
高一時,瑜倩發起過一個“漁村項目”,旨在保護農村的淡水魚類。學校盡全力支持這樣的活動,疫情期間,在生物老師申磊四處協調下,保證瞭瑜倩和組員的項目順利進行。
最終小組的研究成果頗豐――後來瑜倩以此話題講演,還在 HOSA 2020(全美生物與健康未來挑戰)的中國總決選中喜提金奬。
在梅沙注重興趣培養,寬鬆的學習氛圍之下,瑜倩又迷上廢水處理的設備設計,愛上瞭包括機械工程、土木環境工程、電子工程在內的工程學……漸漸地,這個女孩的名字常齣現在各種競賽獲奬名單中,抑或輾轉於大大小小的演講舞台,並且在科學方麵初顯熱情與天賦。
專注於工程實驗的瑜倩
社團、學業、興趣遍地開花,曾經的“佛係”女孩瑜倩恐怕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也會成為彆的學生眼裏的優秀學姐,恰如她初入梅沙校園那樣。
2.佛係女孩背上瞭“完美”的包袱
牛娃如瑜倩,同樣也會齣現睏頓期。
在高二的一段時間裏,她“專注力不夠,腦子裏亂亂的,也開始變得浮躁”。那時候,瑜倩麵臨著高中最嚴重的自我懷疑。
她的導師,同時也是書院的心理老師子豪及時發現瞭這種情況。子豪老師後來總結道,這或許可以理解為她的優秀齣現瞭“瑕疵”:
“ 作為教育者,不該否認每個孩子都會有睏頓之時,應努力陪伴他們找尋睏頓的意義 。我和她(瑜倩)溝通之後,感受到瞭她在睏頓中的思考――到底要去往何處,要以怎樣的方式到達。或許,這是破繭成蝶的陣痛。”
在老師的悉心疏導下,瑜倩反思瞭問題所在:
一直以來,自己都是大傢眼中標杆一般的存在,總是無比自信什麼事情都可以做成,總是覺得“時間像海綿裏的水,擠擠就有瞭”。“但太多事情,也影響到瞭自己的專注,以緻於無法分清主次和目標。”
當“優秀”成為一種標簽,便背負瞭名為“完美”的包袱 。隻因偏執的“驕傲”,瑜倩活成瞭彆人所期待的樣子,甚至“為瞭自律而自律”,把做好所有事情當成一種理所當然。
然而世上什麼都可追求,除瞭完美。痛定思痛,她開始精簡自己每一天的活動,撇除無用的社交,重新找尋對知識的飢渴感,沉下去吸收。
煩躁之時,她喜歡閱讀經典:“有天看到《聖經》寫:‘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我覺得這是很好的警醒。”
等待錄取時,她也坦然麵對自己的心境,甚至為此手繪瞭一副“心情圖”,讓人看瞭忍俊不禁。
瑜倩手繪的錄取期“心情圖”
而迴顧起伏如這幅“心情圖”的高中生活,瑜倩受益最深的,是自己不僅在梅沙豐富的課堂內外找到瞭自己的熱愛,還毅然捨棄瞭無益的執念與標簽。
她對4年後的自己說:“ 希望我能一直活在熱愛裏,還有,心中不要隻有自己。 ”
“逃避”並不可恥,反倒有用
認識VMAA(萬科梅沙書院・藝術學院)的 王芊力同學 前,沒想到她還是B站動畫區小有名氣的博主。點進主頁,很多視頻都有數十萬播放量,簽名上風趣地寫著:“慚愧慚愧,我可並不是什麼藝術傢。”
本著“火前留名”的基本原則,尤其是得知芊力同學被紐約視覺藝術、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倫敦藝術等知名學府錄取的“內部消息”,外灘君趕緊關注瞭這位優秀的梅沙學子。
1.“知難而退”可能並不是貶義詞
王芊力有種奇特的哲學觀:“知難而退”。什麼,這不是個貶義詞麼?且慢,聽聽她怎麼說:
“這聽上去不太好,但我覺得,及時知難而退能節省很多時間。比如一件事情失敗很多次,說明不擅長,那麼我就會主動放棄,情願多花一點時間提升自己的長處。”
王芊力承認自己不是天賦型選手:“曾嘗試過遊泳、羽毛球、跳舞、唱歌……最後發現都不太行,其中跳舞最爛”。她也曾相信,做事要有恒心,不過越長大,便越堅定自己的觀念:
“小時候喝過的最多的‘毒雞湯’,就是‘堅持纔是勝利’。如果逼迫自己做不擅長、不喜歡的事情,這纔是真正的輸瞭吧?”
退一步海闊天空,秉持著這樣的觀念,芊力確認瞭自己的“真愛”――繪畫。她偶爾也會嘗試一些新東西如電子音樂,但是心底明白自己隻是“業餘女中音”的水平,即使有粉絲說她唱得不好,也從不較真,“因為沒必要”。
唯獨在繪畫這件事情上,芊力特認真。她也想過,要不要改變自己的畫風,考慮下“大眾的口味”。但最終還是打消瞭這樣的念頭,“ 想堅持自己的藝術風格,不能因為他人的審美,去改變我最熱愛的、最有特色的東西。 ”
該退就退,不該退的,就堅持到底。
王芊力的插畫作品
2.來梅沙後,不再是那個迷茫的孩子
芊力坦言,自己曾是個特彆迷茫的人,“高中前都是在公立學校讀書,考試壓力大,也幾乎沒時間去發展興趣愛好,不知道自己以後到底要做些什麼……”
“上高中後,我纔發現有些人即使成績不是特彆好,但都有非常厲害的方麵;反觀很多人沒有一技之長,就不知道以後想要做什麼。所以我認為 有一技之長,要比好的成績重要得多。”
後來,芊力成為梅沙“Drawn-Together”(一起畫社團)的社長,找到瞭很多誌同道閤的夥伴:
“印象比較深的是去年聖誕節擺攤,我們組織瞭一群小夥伴,把自己的畫做成周邊。大傢一直在討論怎樣讓畫的錶現更好,怎樣纔能吸引大傢,看到大傢對畫畫有這麼多熱情,我就非常開心!”
“Drawn-Together”聖誕節活動
(右邊為芊力同學)
身為藝術強校的梅沙,成瞭芊力的夢校。她無不驕傲地介紹:“有一點特殊在於,梅沙的藝術 獨立成院,甚至有專設的升學指導,可見其對藝術的重視 。作為一個美術生,錶示‘一本滿足’。”
外灘君在實地參觀梅沙時,對VMAA印象也很深,除瞭一流的環境與設施外,教學理念亦令人眼前一亮。
學院強調“藝術傢的核心身份永遠是一個交流者”,要發現同世界最深刻的聯係。從學生進入校園起,就成為藝術的建設團隊,來創造屬於自己的作品,在這個領域建立作品集(日後也可作大學申請用)。
課堂上,VMAA的老師們令芊力開闊瞭眼界。之前,她往往一幅畫“兩三天搞定”,但老師卻不斷地告訴她“不,這還不夠”,指導她豐富畫麵的細節、理解細節與錶現力之間的關係。
不過芊力也錶示:“ 老師隻是個引路人。他們會告訴我怎樣增強自己的錶現力,但不會限製我的發揮,而是鼓勵我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 ”正是這種有張力的、引導式的教學,芊力進步很快,並確定瞭動畫作為自己的專業方嚮。
梅沙藝術課堂
在專業課老師及升學指導老師的幫助下,芊力在眾多知名院校中匹配到最適閤的目標,並順利地完成瞭藝術作品集(portfolio)。
有條不紊的準備之下,錄取結果遠比她焦慮中的要好。她說未來想從事動畫分鏡工作,“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
外灘教育(ID:tongxingplan)中國K12國際教育領先媒體,並係列化提供麵嚮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優質在綫課程。
Pattern
少年榜樣
歡迎來稿
榜樣的光輝是照亮夢想的路 ,讓我們把那些從小就能打破常規,不走尋常路, 在自我實現,服務社會等能力上非同一般的同學少年“挖掘”齣來。 用文字記錄他們的故事,廣泛分享。或者,同學們可以拿起相機或手機,用圖像和視頻定格你身邊的少年榜樣,並配上文字說明, 共同見證新時代少年亟需的正能量。
來 稿 規 則
END
長期
期
徵稿
稿
鏈
接
#
24節氣傳承與推廣主題作品徵集活動
# 全城尋找“少年身邊的少年榜樣” | 徵集
#
“我為國産品牌代言”主題活動
推 薦 視 頻
少年傢國信,一個孩子們可以看的視頻
你負責筆耕不輟,我們負責讓你閃耀
文/外灘教育 編輯/崔寜
文字總監/少年君 齣品/少年傢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