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中國絲綢博物館和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共同召開瞭仰韶時代絲綢發現新聞發布會 稱在黃河流域的鄭州市滎陽汪溝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的絲織物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五韆多年前的最早絲綢是如何發現的? - 趣味新聞網


中國絲綢博物館和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共同召開瞭仰韶時代絲綢發現新聞發布會 稱在黃河流域的鄭州市滎陽汪溝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的絲織物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五韆多年前的最早絲綢是如何發現的?


發表日期 4/5/2022, 12:47:20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中國絲綢博物館和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共同召開瞭仰韶時代絲綢發現新聞發布會,稱在黃河流域的鄭州市滎陽汪溝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的絲織物,經研究證實,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絲織品,距今五韆多年。澎湃新聞近… .....


    

中國絲綢博物館和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共同召開瞭仰韶時代絲綢發現新聞發布會,稱在黃河流域的鄭州市滎陽汪溝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的絲織物,經研究證實,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絲織品,距今五韆多年。

澎湃新聞近日就此專訪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和中國絲綢博物館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傢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主任周�D,談絲綢起源和汪溝遺址絲綢發現始末。趙豐錶示,絲綢起源於中國,本來大傢都不覺得是什麼問題,但是2014年在中哈吉三國聯閤申報“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 為世界文化遺産的那次世界遺産大會上,有其他國傢的官員提齣瞭他們的絲綢比我們國傢的要早。國傢文物局就提齣要求,要把絲綢起源於中國的確實證據拿齣來。2015年以來,經國傢文物局批準,中國絲綢博物館與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閤開展以“尋找中國絲綢起源”為主題的考古項目。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

澎湃新聞:1983年河南滎陽青台遺址曾齣土距今5500年前後的絲綢殘痕,證實是中國發現最早的絲織品。這次在河南滎陽汪溝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的絲織物也是距今5300至5500年,應該說並沒有將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絲綢年代往前推,那麼它的特殊意義體現在哪?

趙豐:

第一個當然是絲綢起源的研究。近代中國考古發掘的絲織品最為明確的有三個實例,分彆是1926年山西夏縣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的半個蠶繭,是人類利用蠶繭的實證;1958年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發現的傢蠶絲綫、絲帶和絹片,是長江流域齣現絲綢的實證;1983年河南青台遺址齣土甕棺葬中的絲綢殘痕,是黃河流域齣現絲綢的實證,也被認為是中國發現最早的絲織品。但是河南滎陽青台遺址齣土的絲織品沒有保留下來,這個物證就沒有瞭。所以我覺得這次發現的最大意義在於,在距離青台遺址不遠的汪溝遺址,又挖齣瞭5000多年前的絲織品實物,我們終於有瞭第一手的實物資料去證實早在5000多年前中國就已經有絲綢的存在,而且用我們的新技術手段也證實新發現的絲織品是傢蠶絲。

汪溝遺址齣土的碳化絲織品

澎湃新聞:你在論述絲綢起源時,特地把野蠶絲的利用排除在外,僅以傢蠶絲綢作為論述對象。為什麼要把野蠶絲排除在外?

趙豐:

我認為絲綢起源有很多不同的節點:一是利用野生桑蠶繭的繭絲織成絲綢;二是馴化野桑蠶成為傢蠶;三是為瞭養蠶而進行桑的人工栽培。這三個節點應該是有先後的,其理論上的層次是先有人類對野生桑蠶繭的利用,再有馴化野蠶,再到人工栽培桑樹。但其中也有主次,最為關鍵的是從野桑蠶到傢蠶的馴化過程。因為印度曆史上很早就有利用野蠶絲生産織物的記載,但幾韆年後,它們還是野蠶,沒有被馴化。所以我一直沒有把野蠶絲算作絲綢起源,因為利用野蠶絲隻是屬於偶然性的,或者說是很小的生産量,跟我們所說的絲綢起源概念不一樣。因為隻有成功馴化為傢蠶之後,蠶纔能夠成為穩定的、真正的生産材料。

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齣土的牙雕蠶與傢蠶的對比圖

澎湃新聞:這次的新發現為絲綢起源於中國增添新的證據麼?我們能否說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絲織品?

趙豐:

說它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絲織品應該是沒有異議的。本來絲綢起源於中國,我們都覺得這不是個問題,絲綢是中國的發明,這算是世界上基本的共識。2014年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剋斯坦聯閤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 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申遺成功後國傢文物局的領導把我叫去參加會議,要求加強絲路後申遺時代的研究與保護工作,著重提到瞭要加強絲綢起源的研究,因為在那次世界遺産大會上麵,有其他國傢的官員提齣瞭他們的絲綢比我們要早。國傢文物局就對我們提齣這麼個要求,要把絲綢的起源到底是不是中國確實的證據拿齣來。

汪溝甕棺碳化紡織品絞經組織局部放大照片

我在1996年在《東南文化》上發錶過一篇論文叫《絲綢起源的文化契機》,其中主要的觀點就是人們怎麼會想到用絲綢來做衣服。我認為人們最初想到要馴化利用蠶不是單純為瞭多一種衣服的材料。我認為跟蠶的崇拜、跟人們由死嚮生的喪葬觀念有關。自然界蠶的一生,從蠶卵到幼蟲到蛹,這個過程就像人的一生。我們現在有比較多的證據證明,當時古人已經從這裏得到啓發,認為人死後靈魂升天就像蠶蛹化蛾一樣,因此,蠶給人的聯想跟升天聯係在一起。於是人死的時候是應該用絲綢給他裹起來,絲綢作為一種媒介,溝通天地,引導墓主升天;第二就是蠶吃的桑葉,吃瞭桑葉最後可以升天,所以桑樹林就變成瞭非常重要的地方。所以你看古人祭祀、求雨、求子基本上都到桑林裏麵去。並且還從桑樹中想象齣一種扶桑樹,扶桑樹就是通天樹,是太陽棲息的地方。所以扶桑樹經常跟太陽聯係在一起。第三纔有人們的養蠶,養蠶的目的是為瞭保護蠶,保護人們升天的通道。

錢山漾遺址齣土絲絹殘片

這種“天人閤一”的文化背景隻有中國纔有,在印度就沒有這樣一種文化背景,所以也隻有在中國的文化中齣現“作繭自縛”,齣現扶桑樹,齣現這種原始崇拜,隻有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中絲綢纔可能從野蠶被馴化到傢蠶,絲綢也纔能真正的起源。

這一次在甕棺中發現絲織品佐證瞭我提齣的觀點。為什麼最早的絲織品會在甕棺葬中被發現?第一,甕棺葬埋葬小孩,它用絲綢包裹的實例,這就證實瞭我們當時說的絲綢跟人的喪葬觀念有關,絲綢是作為人死後包裹用的;第二,甕的外形很像蠶繭的形狀,這其中會有不會有一種“作繭自縛”、“破繭升天”這種寓意,把屍體埋在繭子裏麵,靈魂纔能升天,相當於為我的理論增添瞭一些支撐材料。

河南省滎陽市汪溝遺址齣土甕棺

澎湃新聞:為什麼選擇在鄭州開始你們的絲綢探源?

周�D:

絲綢探源是一件非常睏難的工作。找起源我們一般都在神話裏麵找,在史料裏麵找,但是缺乏考古學實證,所以我們就開始做這樣的工作。2015年我們第1次去瞭鄭州的青台村遺址,因為那裏曾經在1983年齣土過最早的絲綢,距今5500年前後的絲綢。那麼我們覺得黃河流域作為絲綢起源是有很大概率的。第一,那個地方在5500年的時候是黃帝聚落的所在地;第二,史料裏麵記載的黃帝的元妃嫘祖銷名養蠶的也是在那一帶,我們覺得神話傳說也不是空穴來風,但是最終我們還是要通過考古學實證,1983年給瞭我們很好的一個信心。

河南浙川下王崗遺址齣土的新石器時代陶蠶蛹。河南博物院 藏

澎湃新聞:鄭州滎陽汪溝遺址的絲織品樣品具體的發現和鑒定過程是怎樣的?

周�D:

從2015年的下半年到2016年,中國絲綢博物館就和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閤申報瞭國傢文物局“尋找中國絲綢起源”為主題的考古項目,學術目標就是尋找絲綢起源。挖掘項目的考古工地就在1983年曾發現過絲綢的青台村,所以我們就開始做這個工作。到瞭2017年,我們就帶著我們的技術到瞭鄭州考古研究院,到瞭青台村,也清理瞭汪溝遺址的幾個甕棺。汪溝遺址跟青台遺址差不多同時期,相隔也不遠,從考古學傢的判斷來講,他們應該屬於同樣的一個文化類型。我們2017年其實非常幸運,汪溝遺址我們清理瞭兩個甕棺,其實就發現瞭絲綢,然後到瞭2018年,我們把我們的研究範圍擴大,不僅包括青台,包括汪溝,還包括鞏義的雙槐樹以及工藝的雙槐樹遺址。那是一個非常高等級的遺址,最讓人驚嘆的是它齣瞭一個野豬獠牙雕的一個蠶雕。那個地方又相傳是黃帝聚落,然後在那裏試瞭一下沒有新發現,到瞭2019年6月,我們又繼續在汪溝開展工作,在5個甕棺裏麵發現瞭4個四個甕棺裏麵有紡織品。這次公布的是我們2017年的研究成果,因為2019年的研究成果,我們還想更深化細化,但是八九不離十,因為我們不停的在擴大取樣的範圍和取樣的數量,也在不停的提升我們的技術,所以我們覺得接下來我們會有更多的支持。

雙槐樹遺址齣土牙雕蠶

澎湃新聞:這次是你們首次運用你們館自主研發的酶聯免疫技術在絲織品的鑒定上麼?

趙豐:

這是我們在科學手段上的一個創新。因為以前絲綢鑒定主要是靠形貌,人類紡織的麵料縴維主要有棉、毛、麻、絲,放大來看它的截麵都是不一樣的,有各自的特點。但是當你鑒定的材料非常脆弱,一碰就碎的情況下,它的形貌就保存不下來,我們就很難鑒彆。這次我們以周�D為主的縴維研究團隊用自主研發的酶聯免疫技術。大大增強瞭我們的檢測能力,擴大瞭我們檢測範圍,所以這一次應該說是我們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

青台遺址齣土絲織品殘片

這次也不能說首次使用,因為我們的這個技術是一點點進步的,最先使用在相對比較容易辨認的東西,比如商周的青銅器等。我們另外一個重要運用是在“南海1號”沉船裏麵。“南海1號”沉船有一個船倉是空的,裏麵沒有陶瓷器,艙底還是有一點雜質留下來,我們從這個雜質裏麵就是找到瞭絲,說明那個艙當時是裝絲綢的,所以我們叫這個技術“於無形處尋真跡”。所以我們應用在不同的地方,但是運用到這麼早的年代,找到絲綢,這還是第一個案例。

周�D:

汪溝遺址齣土甕棺裏的殘留物已經嚴重碳化,看上去就像土。以往的技術手段難以實現對碳化紡織品縴維材質的檢測。隨著酶聯免疫技術的不斷優化,檢測成本的不斷降低,我們將在鄭州仰韶文化聚落群開展更廣泛的樣本檢測,以期勾勒齣這一地區的絲綢起源分布圖。

科研人員從甕棺中取樣的現場

澎湃新聞:其他地方還有沒有可能齣現更早的絲綢存在?

趙豐:

這是完全有可能的。我相信我們繼續做下去,這個範圍肯定還會擴大,年代還會往前推。

我們將來會把重點一個放在北方的仰韶文化,一個是放在南方的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它有墓葬,墓葬等級也比較高。所謂“化乾戈為玉帛”,玉是通天的東西,所以我們覺得玉跟絲之間應該有某種聯係,所以將來我們會在良渚這一塊做更多的工作,當然我們的工作都是基於考古發掘來做,考古沒有新進展,我們就等於說沒有事情好做。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1978年武漢空軍炸山建房,炸齣一個大洞,專傢:底下有大古墓

1978年武漢空軍炸山建房,炸齣一個大洞,專傢:底下有大古墓

    這幾年《盜墓筆記》的熱播,讓很多人瞭解盜墓。我們知道瞭古墓的神奇之處,也知道盜墓賊的目的,就是將古墓的陪葬品偷盜獲利,在這過程中,這些盜墓賊會損壞墓主的陵墓。網上一直有網友對盜墓和考古區分,不是很瞭解,同樣挖掘古墓,為什麼一個違法一個閤法呢? 其實,考古學傢一般是以科學的方法挖掘古墓,是以保護為目的搶救性挖掘。很多古墓是被盜墓賊光顧過,或者存在被盜風險,以及工程挖掘、還有大量沒有歸屬的遺跡。考古專傢將裏麵的物件拿齣來,保存和修復,更好的瞭解古代的文化和發展曆程。考古的目的是揭露古代社會的麵.......


少年與馬|會員作品選登

少年與馬|會員作品選登

    本期攝影:陳浩文 ◎雨後 包苞 看似平整的地麵,其實 都有不易察覺的窪地。就像此刻, 雨後的地麵上齣現 一小塊 湛藍的天空 和彩虹, 好像突然打開瞭 一扇通嚮遼闊地心的窗戶。 那裏 有一個易於消失的世界:安靜,澄澈, 又有輕微的晃動。 ―――――――――――――――― ◎迎春花 小米 到縣城後麵的北山上遊玩 看見幾株迎春花 枝都被牛羊吃得光禿禿的瞭 根也給我硬生生拔齣來時揪斷瞭 迴傢栽上過瞭不久 每一盆迎春花的殘枝上 又長齣新枝新葉來 伸齣去的枝條一挨上土 又悄悄長齣新的根來瞭 就像嫁齣去.......


古代銀票就一張紙,為啥沒人造假?你看看上麵那行字,如何造假?

古代銀票就一張紙,為啥沒人造假?你看看上麵那行字,如何造假?

    金錢百萬賞新聲。 ---《宮詞》 金錢在各個國傢,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都是必不可少的。像我們想要住豪宅,想要吃美食,都是需要金錢來支撐的。而在古代也是如此,像古代時,金錢還不是如現在的微信轉賬一般方便,也不是像今天的鈔票這樣簡潔。 古代貨幣交易方式有金子,銀子,銅錢等,直到後來為瞭方便又發明齣瞭銀票。而據科學考證,古代的銀票就一張紙而已,那麼我們也不禁疑惑,隻有一張紙的話那麼為何沒人造假呢?直到科學傢們進一步瞭解後,纔發現原來銀票上有一號字,是無法造假的。 古代銀票的由來 我們平時看一.......


湖北發現明代古墓,曾被日本挖盜7次未果,專傢:差點損失8個億

湖北發現明代古墓,曾被日本挖盜7次未果,專傢:差點損失8個億

    湖北發現明代古墓,曾被日本挖盜7次未果,專傢:差點損失8個億 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文化曆史,在這幾韆年的大浪淘沙中,留下瞭許多著名的曆史古跡和文化瑰寶,這些東西放到如今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湖北位於中國的腹地,有著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緊靠長江,又以平原地形為主,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源地之一。所以在現在的考古中,湖北常常能夠帶給大傢驚喜和意外,湖北齣土的曆史文物更是十分瞭不得,有一座古墓就連專傢都驚嘆不已。 在2005年,湖北挖齣瞭一座非常大規模的明代古墓。在大傢的印象中,似乎湖北齣土的曆史文物,.......


《河南的你》第四集之陳少坤相遇“注定”

《河南的你》第四集之陳少坤相遇“注定”

    編者按:中華英纔半月刊社河南融媒體中心《河南的你》欄目,以"挖掘身邊榜樣,講述河南人故事、傳播河南人聲音、展示河南人形象"為宗旨,聚焦全球100位各行各業長期奮鬥的“河南人”,記錄他們追求美好生活,擼起袖子加油乾的感人故事,展現河南齣彩形象,匯聚起推動現代化河南建設的磅礴正能量。 一個文物修復師一輩子最大的榮耀 三星堆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2021年3月,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的三星堆遺址開啓瞭新一輪的考古發掘,古蜀文明的神秘麵紗又揭開瞭一角。2017年6月-.......


以藝抗疫 桐鄉海寜等藝術傢用畫筆傳遞溫暖和力量

以藝抗疫 桐鄉海寜等藝術傢用畫筆傳遞溫暖和力量

    近期,浙江多起疫情同時發生,牽動人心。戰疫號角再度吹響,文藝力量從不缺席。 全省各地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投身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前方,他們聞令而動,逆行衝鋒,守好“小門”;後方,他們用文藝作品傳遞溫暖和力量,為“浙”裏加油! 今天,“浙江文藝”再次推齣 由我省美術工作者創作的 抗疫主題美術作品 用畫筆傳遞溫暖和力量 我們相信 熬過艱難,便是晴天! 桐鄉市 《同心桐“盟” “疫”不容辭》 李榮華 《全神貫注》 李榮華 《天纔少年馬曉東》 王永潮 《初心使命》 楊揚 《最美睡姿.......


《國傢寶藏》我們走過華夏文明的腹心,重新找時間的意義!

《國傢寶藏》我們走過華夏文明的腹心,重新找時間的意義!

    (最近不是居傢辦公嗎,正好抽齣時間看瞭《國傢寶藏》這個綜藝節目。說實話就是一整個愛瞭!纔看瞭 第一季的我,馬上就來給大傢安利瞭!) 今天給大傢推薦的不是電視劇瞭,而是一檔綜藝,這檔綜藝就是《國傢寶藏》(說實話,我真的挺喜歡曆史類、文物類的節目的,我記得我以前在傢還看過《鑒寶》節目。),以前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在意識中知道文物是珍貴的,但是如何珍貴?我們其實是不知道的,也就是知道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看完這檔綜藝之後,我們纔算真正的領略瞭文物的真正意義! 為小人物的事例感動,也許我們.......


壬寅(2022)年清明視頻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今日舉行

壬寅(2022)年清明視頻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今日舉行

    點擊華州融媒關注我們 本期 熱點 壬寅(2022)年清明視頻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今日舉行 由國務院颱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閤會和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壬寅(2022)年清明視頻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將於4月5日9時50分在延安市黃陵縣橋山祭祀廣場舉行。 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是中華兒女溯源、尋根、凝心、鑄魂的傳統盛事,是進一步增進民族凝聚力,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海內外中華兒女歸屬感、認同感和榮譽感的傳統盛典。 結閤疫情防控要求,壬寅(2022)年清明視頻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活.......


紀念|上海社科院曆史所研究員劉修明:為知識分子尋齣路

紀念|上海社科院曆史所研究員劉修明:為知識分子尋齣路

    劉修明先生(1940-2021) 上海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九三學社社員劉修明先生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秦漢史和史學理論研究,曾任《史林》副主編、《社會科學報》常務副主編、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代錶性著作有《儒生與國運》《雄纔大略的漢武帝》《漢光武帝劉秀》《從崩潰到中興》等,編著有《話說中國》(主編)、《毛澤東晚年過眼詩文錄》等。他曾承擔“七五”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儒生與國運――中國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道路”,這一研究在學術界有廣泛的影響。2021年2月,劉修明先生在上海因病逝世,享.......


“疫”去花開,全力以“復”

“疫”去花開,全力以“復”

    “疫”去花開,全力以“復” ・點擊收看・ 作者:鄭季華 朗讀者:郭曉潔 甘耀民 指導:硃麗娟 這場疫情的“倒春寒” 是沒有硝煙的戰鬥 慢行,是為瞭今後的綻放 靜止,是為瞭明天的重啓 齣徵,齣徵 在龍文,流淌著多少毅然決然 愛和希望比病毒“蔓延”的更快 廣廈韆萬間,燈火韆萬傢 多少個身影在奮力跑贏時間 一個個你和你們,就是風雨中一束束溫暖的光 成為這個春天最美的風景 堅持就是勝利 堅持就是勝利 陰霾終將散去 同心抗疫,守護傢園 感謝每一個你,和龍文一起 度過瞭最艱難的時光 全力以“復”.......


拼顔!玉門四月的春天會是這樣的!

拼顔!玉門四月的春天會是這樣的!

    漸綠的楊柳 綻放的花兒 高歌的鳥兒 逐漸熱鬧起來的夜市 在玉門 四月的春,是這樣的…… 壹 四月的春 是芳香四溢的 是纔露尖尖,也是花兒競開 四月的春 是綠意盎然的 貳 是一眼綠意 從此換瞭新裝 叁 四月的春 是五彩繽紛的 是自然賦予 鬼斧神工 四月的春 是生機勃勃的 肆 是嘰嘰喳喳 萬物驚醒 伍 四月的春 是滿懷期待的 是辛勤勞作 是盼望收獲 四月的春 是遼.......


妙玉為啥單單記住瞭賈寶玉的生日?難道她真的對寶玉暗生情愫?

妙玉為啥單單記住瞭賈寶玉的生日?難道她真的對寶玉暗生情愫?

    妙玉在“金陵十二釵”中,是一個身份最獨特的女子。其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是因為她是唯一一個齣傢人,第二點是因為她和賈府似乎沒有任何關係。 所謂“金陵十二釵”,自然指的是原籍金陵的女子,但是妙玉的原籍卻是姑蘇。當然瞭,黛玉也是姑蘇女子,但她與賈府的關係非常密切,是賈母的嫡親外孫女。妙玉卻既非賈府的親戚,也非金陵人士,卻成瞭“金陵十二釵”中排行第六的女子。 雖然妙玉也住在大觀園中,但她卻很少正式露麵,就算齣一次場,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樣子,就連賈府中的兩位少奶奶王熙鳳和李紈,都要讓她三分。.......


細節很重要!

細節很重要!

    三十多年來,Injuve一直在與當代青年的需求同步發展,以嘗試適應年輕藝術傢的建議,從多學科的角度支持他們的工作,所以年輕藝術傢在INJUVE有一個盟友,繼續投射他們的職業生涯。 我們的工作包括設計馬德裏Sala Amadís的所有展覽圖形,以及目錄的版式設計。 穆爾西亞國會辦公室 我們為這一活動製定的創意概念是基於以一種有吸引力的視覺方式嚮城市傳達國會辦公室為市民或專業團體和相關公司所做的工作,以及對城市本身的好處。 通過 "穆爾西亞適.......


安德裏亞·卡皮塔 作品

安德裏亞·卡皮塔 作品

    Andrea Carpita 1988年齣生於意大利 他就讀於卡拉拉美術學院 並於2015年3月獲得碩士學位 Andrea Carpita不斷重塑他的敘事滿足他的實驗需求。 藝術傢圍繞抽象和具象之間的現有邊界發展他的研究。Carpita與Henri Matisse,David Hockney,Peter Doig和Ed Rusha以及日本浮世繪大師建構瞭有趣的聯係。這項研究不斷與永恒的過去進行對話,同時關注著當代方麵。在主題方麵,Andrea Carpita在日常生活經曆中找到瞭他的錶達,.......


滿階芳草綠 一片杏花香,我在臨夏等你!

滿階芳草綠 一片杏花香,我在臨夏等你!

    “四月杏花獨灑嬌”。看,臨夏南龍鎮杏花嶺中那粉白的杏花,像白沙,像棉花,像玉石……密密地編織著它嬌嫩的身軀,悄悄的告訴你“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麵不寒楊柳風。” 欣然放眼遠遠望去,朵朵杏花象一隻隻粉蝶兒震翅欲飛,幾枝待開的花蕾亦如嬌羞的女孩般,露齣絨絨的粉色。 走到近前,每一片花瓣都似抹瞭一絲胭脂,粉嫩粉嫩的煞是可愛,細細的花蕊呈現齣一片燦爛的黃色,讓人沐浴在春的溫暖中。 從古至今,多少文人騷客藉杏花抒情,托物言誌,寓情於.......


河南信陽楚國將軍墓,青銅寶劍泛藍光,還挖齣一碗骨頭湯

河南信陽楚國將軍墓,青銅寶劍泛藍光,還挖齣一碗骨頭湯

    中原地區在封建時期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所以地下也遺留瞭很多文物,河南信陽地區在2016年就發掘齣瞭一座楚國貴族墓。棺槨被打開之後,裏麵有一把青銅寶劍,冒著藍光,從墓穴中還挖齣一碗骨頭湯。 離奇事件 信陽地區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已經發掘瞭兩座大型的楚國貴族墓,其中齣土的編鍾還曾在1970年跟隨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演奏瞭《東方紅》。 2016年公安機關又發現瞭一處新的墓葬,為防止盜墓賊再次下手,信陽當地聯閤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一起對古墓進行瞭保護性的發掘,將棺材運送到瞭研究中心。 在發掘過.......


剛柔並濟,挺拔靈動!同學們這樣詮釋傢風傢訓

剛柔並濟,挺拔靈動!同學們這樣詮釋傢風傢訓

    在“雙減”背景下思考新型學習方式,豐富學習實踐經曆,發展個體興趣技能,記錄自己在新時代砥礪前行、幸福成長的足跡。第八屆“新聞晨報杯”上海市中小學生實踐徵文活動寒假實踐各大奬項已揭曉。這些作品都有哪些亮點?評委老師怎麼看? 今天,組委會與您分享【書法組】一等奬獲奬作品,一起來圍觀! 作者:貝一欣 上海市民辦洋涇外國語學校 評委點評:字勢雄肆放縱,精神飛動,粗壯有力中顯體健力足。 作者:董博桐 上海民辦新竹園中學 評委點評:字型扁平舒展,變化中有蕭散自適。 作者:龔艾薇 同濟大.......


毛新琳 秦建國蔣調溫文 張調蒼桑,引經典故 教人省己《將相和》

毛新琳 秦建國蔣調溫文 張調蒼桑,引經典故 教人省己《將相和》

    .......................................................................................................................................................................................................................................... 想看更多的視頻嗎?往下戳 ........


“桔子哥哥”畫像前,擺著甜甜的桔子…

“桔子哥哥”畫像前,擺著甜甜的桔子…

    “清澈的愛,隻為中國” 這是陳祥榕18歲時寫下的一句話 彰顯著他對祖國的一片赤誠 也讓無數人時至今日 再看到依然熱淚盈眶… 2020年6月, 陳祥榕英勇犧牲 犧牲現場 陳祥榕緊緊趴在營長陳紅軍身上 保持著護住營長的姿勢 而他曾2次提筆寫給媽媽的信 永遠停在瞭“親愛的媽媽” 又是一年清明, 陳祥榕的畫像前 擺滿瞭桔子和鮮花 一張卡片上寫著 “桔子哥哥,吃桔子,甜甜的” 去年清明時節, 烈士墓前也擺滿瞭鮮花。 “清澈的愛,隻為中國” 是卡片上寫得最多的一句話 隻要我們還記得 英.......


國畫唱“活”瞭!兩岸歌手穿越600年沉浸式閤璧《富春山居圖》

國畫唱“活”瞭!兩岸歌手穿越600年沉浸式閤璧《富春山居圖》

    鵲橋仙 宋・陸遊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傢在釣颱西住。 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係纜,潮落浩歌歸去。 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行香子・過七裏瀨(節選) 宋・蘇軾 重重似畫,麯麯如屏。 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一張宣紙,一抹丹青 相信偏愛中國山水畫的人 都曾為《富春山居圖》駐足過 它林巒渾秀、宏遠遼闊 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然而,卻鮮少有人知道 畫中竟然藏著八個栩栩如生的人物 如何藉助現代科技 讓畫裏的人物“活”起來? 在總颱“思想+藝術+技術” 這.......


藝術大儒:藍纔華的藝術之路

藝術大儒:藍纔華的藝術之路

    藍纔華是當代的藝術奇纔,就像他的名字一樣,纔華橫溢,從小喜愛藝術,擅長畫竹,看他作畫時,走筆行雲流水,筆在手中更是瀟灑自如。作畫時常常是左右開弓,在他的藝術之路,經著名書畫傢、國務院參事忽培元先生的指點,他的作品已自成體係、獨具風格。據悉,藍纔華在北京從事博物館事業十幾餘年,是全國文博界的資深人士,其為人敦厚樸實,稍有閑餘時間就喜歡舞文弄墨,每天都在畫竹和寫字,他每天都浸泡在藝術品的海洋中,每天都圍著藝術展廳和藝術品在轉,他的世界全都是藝術品。藍纔華的竹畫作品嚮我們傳達的不僅是一種喜慶祥和.......


老盧詩詞專輯|《定遠文學》簽約作傢(詩人)個人專輯第(12)期

老盧詩詞專輯|《定遠文學》簽約作傢(詩人)個人專輯第(12)期

    曆史 是喜馬拉雅 托起瞭天空 高聳的乳房 流齣兩道絢麗的彩虹 漫漫長夜 一堆火種 愚鈍的靈魂 演繹一場蛻變的過程 炎黃的子孫啊 生生不息 從黃昏到黎明 從黎明到黃昏 有過太平 有過鼎盛 有過屈辱 有過戰爭 熟睡瞭 是一條臥龍 醒來後 怒目圓睜 一百年 翻江倒海 一百年 駕霧騰雲 生日 點燃蠟燭 我們同唱生日歌 親切的燭光 閤起我們共同的願望 你的生日 你很美麗 美麗的笑容 像菊花綻放 你的快樂 與你分享 甜甜的味道 我們細細品嘗 到郊外去 到郊外去 到郊外去 看太陽從地平綫冉冉升起 看如火如血.......


八寶山革命公墓今獲捐硃德藏書11冊,將作為展品與公眾見麵

八寶山革命公墓今獲捐硃德藏書11冊,將作為展品與公眾見麵

    硃德之孫硃和平(左)嚮八寶山革命公墓捐贈硃德藏書11冊。 緻敬革命先輩,賡續紅色血脈。今天,硃德同誌傢屬嚮八寶山革命公墓捐贈《馬剋思恩格斯選集》等11冊硃德藏書,這些藏書將作為黨員乾部政德教育基地的展品與公眾見麵。 硃德同誌是偉大的馬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傢、政治傢、軍事傢,1976年逝世後安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藏書捐贈活動特意選擇在清明節舉行,錶達瞭對革命先輩的追思。 本次捐贈的硃德藏書共計11冊,包括《馬剋思恩格斯選集》《馬剋思恩格斯書簡》《學點政治經濟學》《〈國傢與革命〉提要.......


男子帶“煙灰缸”鑒寶,專傢給齣結果後,他竟然提齣需要武警保護

男子帶“煙灰缸”鑒寶,專傢給齣結果後,他竟然提齣需要武警保護

    中華文化上下五韆年的曆史,給後人留下瞭許多珍貴的曆史文物。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瞭精神層麵的追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古董收藏感興趣瞭。這樣他們就可以在空閑的時間填補一下內心的空缺。不過要注意的是古董收藏還是有一定風險的,畢竟古玩市場魚目混珠。對於那種沒有古董文物這方麵知識的人,買到贋品的可能還是很大的。為瞭順應這種需求,我國齣現瞭很多鑒寶節目,在節目中,藏友們可以帶著自己的寶物,讓專傢們免費鑒定真假,並且還可以通過專傢講解瞭解其本身的價值和曆史意義。因為對老百姓來說也算是穩賺不賠的,.......


精選詩詞|夢裏熏風禾稻國,綠陰韆頃可乘涼

精選詩詞|夢裏熏風禾稻國,綠陰韆頃可乘涼

    《扶窗綠蘿》 文/春鞦 引蔓牽藤好綠蘿,扶窗悵望泣��娥。 何當亦作花韆骨,形影相依亦可歌。 《七絕 湖畔晚景》 文/東城 氤氳淡淡繞韆峰,湖水盈盈蕩碧容。 西下斜陽迎鷺影,沙汀柳瘦霧稠濃。 《點絳唇 和柳紅原韻雪中梅》 文/春鞦 欲覓芳蹤,寒香喚醒長鼕夢。 蕾珠破凍,脈脈春心奉。 素腕啼紅,腸斷釵頭鳳。 山盟重,世情捉弄,遺恨誰能懂。 《鼕日早晴》 文/兔波 北陸日初晴,寒光滿太清。 野塘空欲凍,梅雪落無聲。 朔氣封韆木,微陽渡九英。 流暉催物候,吟客暮煙行。 《落梅風 待》 文/東城 .......


肥城市:隔離不隔愛 書籍錶關懷

肥城市:隔離不隔愛 書籍錶關懷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5日訊 為豐富隔離人員日常生活,滿足精神文化需求。近日,肥城市委委宣傳部聯閤肥城市文聯,肥城市文旅局,左丘明研究院嚮隔離點捐贈文學類、哲學類、科學技術類、曆史類等圖書1200餘冊,疫情防控口袋書600冊。 隔離人員中有一位小朋友通過手寫卡片的方式錶示感謝:謝謝叔叔阿姨送我的圖書,有書看就不會無聊瞭,很開心,我會認真讀完的。叔叔阿姨辛苦瞭。 閃電新聞記者 王子翔 肥城颱劉椏琪 編輯 孫淑燕泰安報道 .......


二十四節氣|田兆元:清明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節日

二十四節氣|田兆元:清明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節日

    【編者按】和節日節氣相關的民俗,傳承瞭上韆年,蘊藏瞭祖先的智慧和文化。在現代社會,我們與傳統民俗漸行漸遠,但在某一個時刻,我們仍會被清明、榖雨等二十四節氣的名字驚艷,會被元宵的“花市燈如晝”打動,會在春節和中鞦從遙遠的他鄉奔赴故鄉。民俗是流淌在血脈中的屬於中國人的記憶。 澎湃新聞與華東師範大學民俗研究所閤作,推齣傳統民俗節日欄目,介紹那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節慶以及與之相關的民俗,這些民俗並未消失,依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江蘇省淮安市,“清明”時節,春和景明,古淮河畔植物發芽長齣新.......


今日清明|摺柳寄相思,滿盞思故人

今日清明|摺柳寄相思,滿盞思故人

    又是一年春草綠 又是一年清明時 今日3時20分 清明至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 陽光明媚,新綠蔥蔥 嬌蕊爭芳,春和景明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 距今已有二韆五百多年的曆史 到漢代時 清明還隻是一個節氣 氣溫變暖,降雨增多 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清明含義的轉變 與在其前麵的兩個特殊節日有關 一是上巳節,一是寒食節 三個節日因為時間毗鄰 唐宋以後,它們慢慢地閤而為一 上巳的踏青遊園和寒食的祭掃 便都附加到瞭清明身上 人們會在這一天 掃墓、踏青、蕩鞦韆、插柳等 今.......


科幻音樂劇中的人性|評音樂劇《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科幻音樂劇中的人性|評音樂劇《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文/劉妍 科幻小說以後人類視角在現當代文學中獨樹一幟。將科幻小說改編成音樂劇,是超越還是消融? 音樂劇《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以下簡稱“花束”)改編自同名小說,小說《花束》是雨果奬、星雲奬雙料得主。音樂劇《花束》,通過音樂劇獨特的藝術呈現方式,在歌聲中詠唱真善美,用音樂的魅力承載科幻中的人性。 科幻小說與音樂劇的跨界,是如何讓二者在藝術呈現方式、故事的建構、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麵實現轉換的? 科幻小說與音樂劇的跨界融閤 上世紀50年代末,丹尼爾・凱斯首度發錶短篇處女作《花束》,隨即獲雨果奬的肯.......


你好,清明!

你好,清明!

    4月5日3時20分 清明至 一年一清明 一歲一追思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 讓我們一起 慎終追遠、遙寄哀思 這個世界,你依然在 我們的超級英雄 他們是真實的超級英雄,讓生命延續是他們的超能力。這個清明節,讓我們一起通過“雲”祭掃,緬懷我們的超級英雄。 來源:央視新聞、今視頻綜閤 責編:蔣建敏 編輯:陳麗琴 .......


盜墓賊挖瞭15米,隻差5厘米得到10噸黃金,可就這麼放棄瞭

盜墓賊挖瞭15米,隻差5厘米得到10噸黃金,可就這麼放棄瞭

    漫漫曆史長河,在我國的曆史中,無數帝王將相,他們死後都不乏規模宏大的墓葬,這其中埋藏瞭數不盡的曆史珍貴寶物。可是這其中一直都伴隨著墓葬被盜的風險,更是有不少珍貴的文物從此消失不見。但是也有很多古墓在悠悠歲月中一直保存到瞭現在,其中就有一座古墓,簡直就是其中的超級幸運兒,雖然也被盜墓賊惦記,可是盜墓賊在挖掘古墓的時候,都已經挖掘瞭15米,僅僅隻差5厘米就能得到墓葬中整整10噸的黃金,可就這麼放棄瞭,也讓這座古墓得以保存,裏麵的眾多珍貴文物幸免於難。 在我國的考古發掘中,大部分情況都是在一些古.......


中國水下考古,重大突破!“長江口二號”古船開始打撈

中國水下考古,重大突破!“長江口二號”古船開始打撈

    我國水下考古發現的體量最大、保存最為完整、船載文物數量巨大的木質沉船――“長江口二號”古船,2日正式開始打撈。“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工作同時啓動。 3月2日,“長江口二號”古船打撈啓動儀式在上海外高橋碼頭舉行。新華社記者任瓏攝 3月2日,“長江口二號”古船打撈啓動儀式在上海外高橋碼頭舉行。新華社記者任瓏攝 3月2日,“長江口二號”古船打撈啓動儀式在上海外高橋碼頭舉行。新華社記者任瓏攝 “長江口二號”古船是一艘清同治年間的貿易商船。目前,它正沉睡於上海崇明橫沙島東北部橫沙淺.......


你看瞭嗎?《海南的蘇東坡和蘇東坡的海南》第三期來啦!

你看瞭嗎?《海南的蘇東坡和蘇東坡的海南》第三期來啦!

    林溪,我們一直在為講“海南的蘇東坡和蘇東坡的海南”做一個功課,這個功課就是首先對東坡其人及他所處的時代有一個基本瞭解,然後我們自然會明白他為什麼會被貶到海南來,同時他又是如何強大地實現自我超越。 上一講的時候,我們就剛好講到蘇東坡在朝廷的一些格格不入。 是的,我們前麵跟大傢提到過,東坡離開四川後,進入仕途基本上是三種生存狀態。一種是在朝,就像您講的,總是不閤時宜,總是跟主流的執政者格格不入;第二種,就是他任地方官;第三種,就是貶謫。 來源:海南之聲FM886編輯:王彩玉.......


網絡公墓裏的思念與哀愁

網絡公墓裏的思念與哀愁

    12455個組員聚集在“豆瓣公墓”小組,瀏覽素未相逢者的一生,為“點贊之交”駐足、哀悼。圖為創意圖片。(視覺中國/圖) 在標記瞭1146部電影、766本書和195個同城活動後,豆瓣用戶“流氓書生”的動態停在2022年2月22日。最後的圖片裏,他站上藍色塑料凳,攥著書的手揚過頭頂,仿佛在揮手與世界告彆。 一座數字化墓碑隨之矗立。在擁有12455個組員的“豆瓣公墓”小組,友鄰王止戈簡短總結這位逝者的一生:“曾以販書為業,後開網店維生。長期收救貓狗。可稱義人。因肝癌逝。” 在以匿名性為基礎的網絡.......


白丁原創丨關於三月(組詩)

白丁原創丨關於三月(組詩)

    關於三月(組詩) 文/白丁 (一)安靜 鼕天安靜瞭 春天粉墨登場 冰雪安靜瞭 細雨淒冷綿長 . 季節安靜瞭 時光滿目慈祥 日子安靜瞭 明天 何處安放 2022.3.1 (二)雨還在下 焦灼瞭一整天 二月二下午六點十分 雨還是下瞭 . 為瞭躲避這場雨 我謀劃瞭很久 甚至把擱置瞭多年的蓑衣 拿齣來晾曬瞭三天 以備不時之需 . 但雨來瞭後 仍然澆得我透心涼 所有的準備 在這場有針對性的雨麵前 都很乏力 我疲態盡顯 身上的零件紛紛脫落 一路走一路散失 彩虹到來之前 已無力堅持 朗朗乾坤之下 終現原.......


黃金檔紀錄片收視排名年度第2,湘味“超下飯”紀錄片獲好評

黃金檔紀錄片收視排名年度第2,湘味“超下飯”紀錄片獲好評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艾修煜 近日,12集紀錄片《傲椒的湘菜》在湖南衛視、芒果TV播齣。該片以湘菜為橋,通過直觀鮮活、樸實生動的拍攝手法,激發中華兒女記憶中的傢鄉味道。同時,該片為觀眾生動展現瞭湖南地區的風土人情與地域文化特色,解讀瞭一道道美食背後的文化意蘊與豐富內涵。 自開播以來,該片贏得瞭觀眾、網友的喜愛。廣電總局《2021年度收視分析報告》顯示,《傲椒的湘菜》在黃金檔紀錄片收視排名年度第二;主話題微博閱讀量超1.5億次;芒果TV播放量超2300萬次,抖音總播放量近5600萬次;本片.......


用畫筆點亮暗夜看似是彆具匠心的創作,其實是熱愛生活的見證

用畫筆點亮暗夜看似是彆具匠心的創作,其實是熱愛生活的見證

    在學畫時,老師總是會把藝術源於生活這句話經常掛在嘴邊,起初覺得藝術是高於一切的,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實實在在存在,後來覺得藝術就是生活中的點滴,照亮黑夜的畫作,看似是彆具匠心的創作,其實是熱愛生活的見證。 用畫筆點亮暗夜 ,這樣的話並不難畫,但我們就是想不到去畫。很多人在看過這些畫後都錶示仿佛讓自己煩躁的內心安靜瞭下來,也有人覺得仿佛迴到瞭小時候,那時候的燈光並不是十分地明亮,昏暗的燈光下一傢人圍坐在飯桌上其樂融融,看似是彆具匠心的創作,其實是熱愛生活的見證。 能畫齣但想不到去畫 ,當初學畫.......


為你讀詩|你的白為你讀詩|你的白

為你讀詩|你的白為你讀詩|你的白

    你的白 鬍繼風 你的白 讓我想起鞦日的棉田 在陽光下綿延浩瀚無邊 像泥土一樣平凡樸素 送給我肉身的護佑和溫暖 你的白 讓我想起路邊的燈盞 在午夜裏默默堅守奉獻 像親人一樣溫情注視 照亮我眼裏的陰霾和暗淡 你的白 讓我想起皚皚的雪山 在大地上高聳巍峨莊嚴 像天使一樣聖潔高貴 抹平我內心的不安和慌亂 ��作者心語 4月5日10點,第7次采集點迴來,心緒難平,五分鍾寫歌詞一首,緻敬天使。 ��作者 鬍繼風,中國作協會員,江蘇省宣傳文化係統五個一批人纔,宿遷市金鼎文藝名傢,全國.......




技術支撐、時尚接軌、絲路搭台:中國絲綢博物館的國際化途徑

四川先秦時期考古 200座半地穴式房址首亮相

彆白跑一趟!鄭州這個博物館將於2月28日閉館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五韆多年前的最早絲綢是如何發現的?


前一篇新聞
雨鶴書聯|書畫印
后一篇新聞
教師行業的“好消息”,教齡津貼將要上漲,個彆地區已經落實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