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7:10:27 PM
學生時代最痛苦的事,不是寫不完作業,也不是考倒數第一名,而是每當考試的時候,彆人下筆如有神,自己連寫個“解”字都費勁,眼睛盯著掛在黑闆上麵的鍾錶一分一秒地熬,那般如坐針氈的感覺實在難受。
盡管不少老師在臨考前都會提醒學生:遇到不會做的題目,不要乾坐著,寫個“解”字抄一遍題目什麼的,反正就是找點事做,說不定就得分瞭呢!
這話要是數學老師說齣來,鬼纔信!前段時間網上一段有關閱捲老師工作的視頻傳開瞭,隻見她左邊翻頁右手畫捲,行雲流水般就把一摞摞試捲光速批改完。不少同學纔恍然大悟,原來寫一個“解”是不得分的。
單單從閱捲這份工作看來,視頻中的工作畫風確實愉悅又快樂,老師右手拿著紅筆,左手如流水綫作業般翻頁不停歇,工作效率高得驚人,捲子判的是不亦樂乎。
中小學校的學生在考試過程中,看到不會的數學大題,如果寫個“解”字就試圖想得分,那簡直是天方夜譚的笑話。當他們看到閱捲老師無比暢快地畫著大大的零蛋,而且整個過程中越判越開心,該不知道是種啥滋味瞭。
曾經一位在職校當老師的朋友聊起這事,她見怪不怪地說:“這樣的試捲在我們學校裏,還不都是傢常便飯?得虧中考分流把那些沒有讀書天分的學生刷下來瞭,要不然讓他們混到高中去,天知道三年的時光得有多難熬!”
每當期末考試到來之前,如臨大敵的不是學生,卻是站在三尺講台上的職校老師。因為從復習、齣題、閱捲再到撈人,每一步都讓任課老師走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一個考慮不周全,補考學生一大片。
好在數學考試,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全是客觀題也辦法放水。但對於那些文科類,比如曆史、地理、政治、經濟、管理等,隻要學生寫瞭字的,老師改起試捲就沒有這麼歡快瞭。因為卡下太多學生補考,自己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有沒有那種老師,電話被打爆,辦公室門檻被踏平,絡繹不絕找上門來的都是考試不及格,前來求手下留情放過的學生?中職學校的老師絕對有過這樣的經曆,真可謂光速改捲一時爽,撈起人來火葬場。
在中職學校裏,學生不管上課齣勤率、作業完成率,還是晚自習室裏的占座人數,與普通高中裏的學習氛圍相比,那叫一個天壤之彆。
不是有意要貶低中職學校裏的生源、學習能力、學習氛圍、成長環境,以及傢庭教育等,事實上隻要憑考試前的應對態度,就知道中職學校的老師有多難。
有些老師不得不對學生一而再降低要求、期待,每當考試前的總復習,一邊給齣考試要點,一邊拿齣原題來講解,可到考試的時候,仍有不少學生交白捲,彆說60分萬歲,就是考個30分都睜隻眼閉隻眼放過去。
我原本以為當職校的老師最輕鬆自在,一來沒有升學壓力,用不著嘔心瀝血撲在工作上;二來沒有科研任務,不用帶著研究生們做課題。
沒想到這個想法,遭到幾位職校老師都異口同聲地反駁:你知道什麼叫青春期嗎?你知道沒有目標活得迷茫的青春期孩子聚在一起,是個什麼樣的場景嗎?你知道什麼叫“近硃者赤,近墨者黑”嗎?
不過話又說迴來,中職學校的學生盡管良莠不齊,但也有一些有目標有追求的學生。盡管他們的文化課學得不怎麼樣,但他們在自己感興趣的技術領域精耕細作的精神,還是值得學習。
青春期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未定型,衝動的他們很容易受到成長環境、同伴好友的影響。如果他們處在一個積極上進的環境裏,偶有個彆的想偷懶也不好意思。反之亦然,一群不愛學習的人聚在一起,當然是更加不愛學習。
自從“普職比大體相當”的中考分流真的較真起來後,幾乎有一半的中考生被強製分流去中職學校。不少傢長牢騷滿腹,他們說這樣對晚熟的孩子不公平。
我不知道讀中職的一半中學生裏,晚熟孩子占比有多少。可我知道普通高中錄取標準就是按照中考分數從高到低招進。
高分晉級低分落選,不管叢林法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還是打怪升級的遊戲也罷,都是優勝劣汰的道理。偏偏通過中考分流來篩選人纔,就不行瞭呢?
如果那些人硬要說中職教育沒有前景,孩子必須接受高中教育。事實上,中職教育就是高中階段教育的一部分。中職生在校一邊學習高中文化課程,一邊學一門技術。
這對那些對讀書絲毫提不起興趣,或者很努力卻不見成績,或者偏好技術的學生來說,讀中職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至少比起被各種催逼去讀高中,上課如和尚敲鍾考試如上刑場般痛苦,更容易獲得成就感。
因此,個人認為中考分流是很有必要的,有些人注定不是讀書的料,分流去中職學校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學一技之長,這也是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