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11:06:09 AM
硃高熾畫像
明仁宗硃高熾是明成祖硃棣的長子,生於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生母徐氏,明朝第四任皇帝。
硃高熾小時候就養成瞭穩重安靜的性格,喜好讀書,崇尚儒學,言行嚴謹有度,因身體肥胖,導緻體弱多病。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硃高熾被冊立為燕王世子。硃棣發動靖難之役的時候,次子硃高煦、三子硃高燧隨行,以世子硃高熾留守北平。
期間硃高熾善待將士,僅以萬餘人的兵力,抵禦瞭大將李景隆五十萬大軍的圍攻,保住瞭北平城。
永樂二年(1404年),硃高熾被立為皇太子,明成祖多次北徵濛古,都是以太子硃高熾監國,朝中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駕崩,硃高熾即位,史稱明仁宗。
但硃高熾的這個皇位來的可不容易。
在硃高熾還是做燕王世子的時候,險些被父親硃棣誤殺,究竟是怎麼一迴事兒呢?
硃棣共有四個兒子,第四子早夭,其餘三子都是燕王妃徐氏所生,硃棣曾在立誰為繼承人這件事兒上一度十分糾結。
長子硃高熾體弱,又有足疾,但為人厚道,人緣也不錯,挑不齣大毛病,再者說還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
硃高煦劇照
次子硃高煦英勇善戰,精於騎射。
三子硃高燧足智多謀,善於討好父親。
硃高煦、硃高燧常在父親身邊,頗為父親寵愛。
硃棣打算改立次子硃高煦為繼承人,還曾對硃高煦有過承諾。
《明史紀事本末》記載:燕王硃棣曾鼓勵次子硃高煦說:“你要好好努力啊!你哥哥體弱多病。”
言外之意是將來一定可取而代之。
硃高煦聽瞭老爹這句話,如同打瞭興奮劑,此後作戰更加勇猛。
硃高煦私下勾結宦官黃儼“陰謀奪嫡”。
《明史》的記載很簡單:“黃儼等謀立高燧,事覺伏誅。”
《明史紀事本末》的記載比較詳細:建文朝翰林學士方孝孺有個門生叫林嘉猷,曾經居住在北平,知道硃高煦、硃高燧兄弟倆對父親硃棣陽奉陰違,當時的燕王府太監黃儼和硃高燧交往過密。
硃高燧和燕王世子硃高熾協同鎮守北平的時候,硃高煦跟隨父親硃棣,打著清君側的旗幟造反,期間編排瞭很多世子的不是,刻意詆毀世子。
有一段時間,朝廷進駐河北的大軍勞而無功,德州運送軍餉的道路被燕軍切斷。
方孝孺嚮建文帝諫言說:“兵傢貴在於離間之計,燕王父子兄弟可間而離之,燕王世子令人懷疑,燕王一定會返迴北方,則德州的道路就會暢通,大事可成。”
建文帝準奏,於是命方孝孺起草密詔,派遣錦衣衛韆戶張安去北平送給燕王世子硃高熾。
詔書的內容是:命令硃高熾迴到南京城,許諾冊封他為燕王。
硃高熾身體虛弱,腦子卻不糊塗,能掂量齣哪兒頭輕哪兒頭重,於是看也不看,原封不動,讓張安把詔書直接送往燕軍大營。
詔書剛到北平的時候,太監黃儼已經派人去舉報,誣陷世子說:“世子要謀反!”
燕王對此很懷疑,於是徵求次子硃高煦的看法。
硃高煦當然不會說好話,他添油加醋地說:“世子一直和太孫(建文帝)關係不錯。”
硃高煦的話還沒說完,朝廷使者張安就到瞭大帳內,燕王打開詔書,看過之後幡然醒悟:差點殺瞭我兒子!
於是將張安囚禁起來。
硃高熾劇照
硃高熾躲過瞭一劫,事後有人問他:“你知道有人會離間你們父子嗎?”
硃高熾迴答說:“不知道。”
又問:“這種事怎麼會沒有預料到呢?”
硃高熾說:“我隻知道要恭謹地盡到做兒子的本分。”
硃高熾正是以對父親的恭敬有加,贏得瞭父親硃棣的信任和器重,最終被確立為皇位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