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9:35:06 PM
目前的傢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但我們也知道,孩子要想教育得好,必須傢校配閤,老師和傢長充分溝通交流,瞭解孩子,纔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傢長都非常希望瞭解孩子在學校的錶現,都希望通過老師的眼睛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然後進一步糾正爭取更大的進步。
不過我們老師卻發現,現在的傢長越來越不願和老師溝通交流瞭,甚至見麵也不聊孩子的學習。我們的傢長到底是怎麼瞭?徹底躺平瞭嗎?
傢長會後,傢長紛紛離去,沒有一個傢長嚮老師打聽孩子的在校錶現,老師們很是不解!
前幾天召開新學期的第一次傢長會,學校和老師都很重視,當然傢長們也很重視,基本都按時參加瞭。會後班主任明確錶示,如果大傢想和我們的任課老師交流的話,我們的幾位老師一直都在,大傢會後可以留下交流。但沒想到的是,基本上沒有傢長留下,大傢都急匆匆地離開瞭。
老師們原本還希望和幾位成績比較靠後的學生傢長交流一下,談一談孩子的學習。沒想到,這些傢長跑得飛快,一轉眼就不見瞭。這些年,傢長好像越來越不待見老師,就算好不容易開一次傢長會,也不願和老師多交流,那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想想也能理解傢長。
第一:有些傢長也瞭解自己的孩子,無奈自己也沒辦法。
老師希望傢長能多管管自己的孩子,使孩子成績更好一些。但事實上,對於差生的傢長來講,如果他們有辦法,孩子也不至於那麼差瞭,說白瞭,傢長們對於孩子也無能為力。
就算有些傢長很努力,但每個孩子的天賦有限,也不見得就一定能學習好。用一些傢長的話就是:孩子學習不好,我們也沒辦法,什麼招都用瞭,也沒啥效果。
所以我們的傢長也很瞭解自己的孩子,也不用嚮老師打聽和瞭解。
第二:傢長感覺孩子學習太差,不好意思見老師。
孩子學習好的傢長見老師是一種光榮,反之如果孩子學習不好,傢長們確實是不願意見老師的,因為感覺也很沒麵子。
傢長的這種心理會促使傢長不願見老師,甚至是反感老師。在很多差生傢長的眼裏,很多老師是不閤格的,不然為什麼把他的孩子教得那麼差呢?
所以差生傢長是最不願意見老師的,也是最不喜歡老師的。
現在的傢長也不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師身上瞭,所以也不願意交流和溝通瞭,感覺交流和溝通效果也不大。
傢長會後,孩子的作業質量並不會有任何提高,我們的傢長通過傢長會實際上不會有任何反思。
傢長會是學校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希望通過傢長會能引起傢長的重視,從而提高學生的成績。但是目前來看,傢長會的作用正在消失。
傢長會後老師們發現,學生的作業質量絲毫沒有任何改變,原來不管孩子學習的,傢長會後依然不管,大多數傢長根本不可能通過傢長會反思。
那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也不復雜。
第一:管孩子是一件很纍心的工作,有些傢長已經放棄瞭。
班上有一個孩子字寫得非常潦草,傢長曾經陪伴一個月糾正孩子的筆跡,但是除瞭孩子大哭小叫,什麼也沒改變。因為隻要傢長撕孩子的作業,孩子就會哭鬧。但孩子字跡非常潦草傢長實在無法忍受,每天都是如此。後來傢長實在太纍瞭,就放棄瞭,隨便孩子怎麼寫吧。
這樣的傢長很多,他們改變不瞭孩子,隻能放過自己。
第二:延時服務後,孩子交給瞭老師,傢長根本不想看孩子的作業。
在一些傢長看來,作業都是老師的事,與傢長無關。孩子作業寫得差,老師容忍不瞭撕掉就是瞭,用不著找傢長。延時服務後,很多傢長更是認為,自己沒有理由和責任再檢查孩子的作業瞭,都是老師的工作,所以很多傢長徹底就不管孩子的學習瞭。
當然,傢長文化學識有限,很多也輔導不瞭孩子的學習,所以作業這塊大多數傢長認為老師就不應該找傢長,跟傢長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的傢長是不會通過傢長會反思的,孩子學習差,他們大多數隻會在其他方麵找原因。
麵對傢長的態度,越來越多的老師也選擇不再找傢長,因為大傢也明白瞭,找瞭也沒用。
這些年,老師也慢慢明白,找傢長是一種最愚蠢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管孩子存在什麼問題,奢望通過傢長解決,基本都不可能。
比如孩子作業字跡潦草,找傢長基本也沒用;比如孩子作業不寫,找傢長更沒用,傢長還會給孩子找各種藉口;比如孩子沒背書,找傢長也沒用,因為傢長讓孩子背書孩子也不背。等等太多瞭,關於學習的事找傢長真的改變不瞭什麼。
寫在最後:
傢校溝通本來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是這些年傢校關係越來越緊張。一方麵傢長埋怨老師沒把學生教好,導緻學生成績越來越差;另一方麵老師們埋怨傢長監管不到位,導緻孩子各種習慣越來越差,大傢互相埋怨,直到最後誰都感覺對方不夠負責任。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如果未來繼續是這樣,很難想象差學生能真正快速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