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色彩鮮艷,開放時節引人矚目。資料圖片
蘭花基地裏,農戶為蘭花澆水、施肥,認真仔細管護。
市民沿觀賞步道邊散步邊賞景。
以企黑、銀邊、白墨、金嘴等品種為主的數十萬盆蘭花整齊地排列在大棚內。
到蘭花基地買蘭花,到愛麗絲莊園看櫻花,到桐花榖賞桐花……在梅州,提起與花有關的場景,許多人首先會想到城北。
梅江區城北鎮,素有花卉苗木種植傳統,是省級“一鎮一業、一村一品”花卉專業鎮,該鎮紮上村是省級花卉專業村。花卉産業作為當地的優勢主導産業,長期以來得到重點扶持與發展。
經過十數年精心耕耘,花卉種植産業在城北蓬勃發展,共有相關領域的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傢、市級龍頭企業1傢、國傢3A級景區1傢、農旅企業13傢,打造形成瞭以國蘭、精品蘭、桂花、櫻花、梅花、香樟、沉香等花卉及高檔園林觀賞植物種植為主的産業發展格局,産品廣泛銷往全國各地。
如今,城北鎮依靠發展“美麗經濟”,不僅帶領當地群眾增效增收,同時也加快産業調整步伐,依托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科學實驗示範基地和廣東省農業農機研究所自動噴灌示範基地成立契機,加速新品種、新技術轉化和應用,打造特色品牌,推動花卉産業嚮著高效農業快速發展。
●文/何苑妮 圖/鍾戈(除署名外)
“花卉+旅遊”
探索産業發展新模式
天氣晴好,驅車沿G206國道駛入梅江區花卉交易市場,500多種花卉苗木琳琅滿目,紅花嬌艷、綠葉蒼翠,桂花香氣彌散開來,透露齣溫暖的早春氣息。園內,不時有賞花買花的人前來選花問價,好不熱鬧。
與過去不同,整潔寬敞的內部觀賞步道綿延數公裏,將多個花卉種植基地串聯起來,導購遊覽示意圖隨處可見;羅漢鬆、桂花樹下不再雜草叢生,而是鋪上瞭美觀的石子,置身其中,仿佛走進藝術園林一般。
城北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花卉苗木基地較為集中連片,多年來城北一直是市民選購花卉、盆景等植物的首選之地,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人們的消費需求不斷升級,單純的花卉銷售模式難以吸引到更多的消費者。
“傳統花卉市場格局大多以‘格子’樣的攤位為主,內部布局也缺少規劃,隻是單純地將各種商品陳列齣來,這樣的模式已經不被消費者認可。通過打造觀光式、園林式的花卉交易市場,我們希望能夠引導市民深化對花卉的認識,將花卉融入生活,傳播花卉文化,滿足消費者多層次的消費需求,這也是推動花卉産業更好發展的一個舉措。”上述負責人錶示。
不能讓花卉基地僅限於賣花。2021年,集花木銷售、花藝培訓、休閑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的梅江區花卉交易市場應運而生。
城北鎮聯閤梅州市百老桂園藝有限公司、富景園藝等4傢企業成立梅江區花卉交易市場,占地約100畝,以打造“全省知名花卉交易市場”為目標,整閤G206國道沿綫多傢花卉苗木基地資源,推動實現花卉苗木布局區域化、生産規模化、産品標準化、管理規範化,緻力一二三産有機融閤,實現“季季花盛開、月月景不同”的“花卉+旅遊”産業格局,進一步打響當地花卉産業知名度。
政府搭台,企業經營。
“政府幫我們完善瞭交易市場的配套基礎設施,比如公共廁所、內部道路、路口的標識標牌等,我們企業隻需要把各自內部場地清理平整好,加上設計元素點綴,整個環境一下就不一樣瞭。”梅州市百老桂園藝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德昌說。
梅江區花卉交易市場的成立,讓企業發展又增添瞭一分信心。“原本各傢企業距離雖近,但都是各自經營,現在有瞭統一的規劃,給大傢指明方嚮,相信接下來城北的花卉産業規模會越來越大,名片也將越擦越亮。”李德昌透露,下一步,企業將依托花卉交易市場,衍生開展植樹、盆栽DIY、花卉課堂等趣味活動,讓市民得到多樣化的體驗,體會花卉帶來的樂趣。
聯農帶農
拓寬農戶增收渠道
與梅江區花卉交易市場僅一條馬路之隔的,是梅州市綠道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所屬的蘭花基地,以企黑、銀邊、白墨、金嘴等品種為主的數十萬盆蘭花整齊排列在大棚內,基地總麵積約80畝。
“我們在城北已經經營瞭十多年,在梅州算是品種比較齊全的基地,從幾十元到幾韆上萬元的蘭花品種,在這裏都能找到。”企業負責人洪浪介紹,基地種植的蘭花目前主要銷往北方地區。蘭花的齣棚時間在春節期間,因此每年都有不少人會選購蘭花作為贈禮佳品,市場需求一直比較穩定。
據瞭解,在城北鎮,蘭花種植是花卉産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以梅州市綠道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為例,近年來,該企業在紮上村建成占地麵積約138畝、配備全自動噴灌設施的現代化蘭花生産示範基地,形成産、供、銷“一站式”經營模式,積極推動産業升級。
“目前,基地獲評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科學實驗示範基地、廣東省農業農機研究所自動噴灌示範基地,在現有發展基礎上,逐漸嚮造價較高的精美農業轉型,加速新品種、新技術轉化和應用,打造特色品牌。”洪浪介紹。
聯農帶農方麵,企業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基地日常用工30人,均為附近村民,提供瞭“傢門口”的就業崗位。
“企業還帶動瞭31戶農戶發展蘭花種植,為大傢提供種苗、技術等支持,並對産品按市場價進行迴收,促進農戶增收。”洪浪介紹,用於租賃的種植大棚每年租金為2500元,可實現自動噴灌、調溫,智能化操作為剛入門的農戶省去許多麻煩。
花卉産業發展勢頭良好,解決瞭紮上村215人就業,村年集體經濟收入超過28萬元,村人均年收入達2.8萬元,同時帶動沿綫13傢農傢樂、民宿發展,幫助村民增收。
記者瞭解到,當前,以紮上村蘭花種植基地、櫻花榖為實施主體的花卉産業園計劃申報省級花卉産業園,著力壯大城北鎮花卉市場,力爭在梅州建立閩粵贛花卉交易集散基地,擴大産業輻射力和影響力,提升花卉産業核心競爭力。
“花卉産業繼續壯大後對促進農民增收、村集體經濟壯大有積極推動作用,將有力帶動梅江區農業提質增效,為鄉村振興、實現區域一體化協調發展注入新動能。”城北鎮政府相關負責人錶示,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當前尚未形成成熟的花卉産業集聚中心,城北正在加快布局花卉産業,推動其嚮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搶抓梅州融入“雙區”建設契機,讓産自城北的花卉走嚮更廣闊的市場。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