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運,競爭異常激烈。
八部國産大片同台競技,被網友稱為“八仙過海”,僅大年初一預售票房就突破4億。
不管結果如何,有三部電影我已經想好瞭。
有一部電影讓我覺得有點委屈。因為女主口碑之爭,有網友抨擊瞭一周,但春節檔票房和口碑最穩定的黑馬還是要賭——。
韓寒,《四海》 .
喜劇,一直是春節檔的主流。嗯,春節是一定要過的。
微笑是每個觀眾最簡單的要求。
韓寒(導演)和劉昊然瀋騰(主演)的組閤透露齣一種冷熱交替的喜劇味道,觀影前能感受到三分笑意。加上尹正和喬杉,這些有自己笑話的演員,一共是七分。
韓寒在綫“韓式幽默”保證瞭影片在喜劇層麵的體驗,滿足瞭觀眾“看音樂”的要求。
但近幾年韓寒喜劇馳騁春節,不僅笑,還燃,不僅夠爽,還靠心。
《四海》就像韓寒中年後迴望自己的青春,又像告彆青春後拐個彎開著賽車迴來。
小城,父子關係,迷茫和旅行的少年還是那麼韓寒
在韓寒眼裏,這部電影可能會讓你笑很多次,但它是一部非常孤獨的電影。
很好,我感受到瞭韓寒電影的變化。
以前韓寒電影票房很穩定,《後會無期》628萬,《乘風破浪》1046萬,《飛馳人生》1728萬。豆瓣得分分彆為6.8、6.9和7.2。
目前《四海》預售已經過億,位列春節第三,首日預售超過《奇跡》。不管劉浩的口碑之爭如何影響瞭這部電影,隻要他能把這一成就保持到這次韓寒,之行的最後,他就贏瞭。
然後,祝少年總是無處不在。
1、 看點1:瀋騰+韓寒的“爛梗”,夠組一個電影宇宙瞭吧
韓寒電影《生活》總是很搞笑。聰明機智的幽默已經鎸刻在韓寒電影的DNA中,瀋騰也在最近兩年被新植入韓寒電影。
瀋騰的自然市井精神顯然比馮紹峰和彭於晏過於精緻的麵孔要喜慶和接地氣得多。如果其他演員想找到融入電影的方法,瀋騰臉將是韓寒喜劇演員的自然麵孔。
這兩個人在一起,很搞笑。
《飛馳人生》李,站在峰頂,昂首挺胸,仰視而笑。
然後下一秒,一隻腳突然踩在瞭下一塊石頭上。
剛纔,我是如此的驕傲,以至於我想重新站起來。下一秒,黃景瑜問,“瀋騰?"在哪裏”考駕照,科目二不及格。”
黃景瑜頓瞭頓:“科目二很難,我當時沒過。”
職業賽車手在考駕照時會遇到“科目二不及格”的魔幻現實主義。把它放在瀋騰,身上,觀眾會笑哭的。
到瞭《四海》,瀋騰劉昊然托雷吳仁騰一齣場,就說瞭一句“年輕人該揮手時就得揮手”,整部電影的氣氛就起來瞭。
而在另一段“你不是沒有孩子”,
隻有瀋騰能完美詮釋韓寒喜劇英雄嚴肅鬍說的精髓。
韓式幽默的精髓在於從不堆砌很多角色在一起談笑風生的場景,而是在不經意間營造齣一種幽默感。最常見的是
情節反差造就冷幽默效果,比如《飛馳人生》中尹正和瀋騰為瞭拉贊助唱《大哥你好嗎》,
有時候是幼稚又好笑的爛梗,比如《四海》中尹正一句“怎麼老是你”。
韓式幽默另一個特點是彩蛋+金句。
“寒”式金句絕對不會缺席,但不為炫技,隻為劇情和人物服務。
過去是”從小聽瞭很多大道理,可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小孩子纔分對錯,成年人隻看利弊。”
是“我沒有想贏,我隻是不想輸。”
這一次,有陳小春的“靚仔,我勸你去拉客啦。”
還有萬梓良那句:我年輕的時候闖蕩四海,年紀大瞭四海為傢。
喜劇本沒有高下之分,但有冷熱之彆。
大多數以肢體語言、誇張的錶情動作來搞笑又好笑的喜劇,是“熱喜劇”。
韓寒的則是「冷幽默」,不強調誇張的肢體動作和麵部錶情,而是利用人物與環境、喜劇情節之間的「脫綫」,來營造更高級更剋製的好笑。
最後是用戲謔消解嚴肅性,把人一秒從幻想的巔峰拉迴現實的破天台。這也算是韓寒文字風格的某種延續。
這個「剋製」,放在《四海》裏,那個味道就是韓寒把爛梗玩明白瞭的電影宇宙。
2、看點2: 鐵打的賽車,永遠的小鎮青年
無論《乘風破浪》還是《飛馳人生》,都帶著濃厚的韓寒個人色彩,《四海》依然如此。
看韓寒的這四部作品,似乎也是一個男孩的成長史。
《後會無期》是一代小鎮文藝青年夢想落空,道一句「後會無期」,走上平凡之路纔發現,人生就是個不斷失去的過程。
《乘風破浪》中彭於晏飾演的父親本是小鎮英雄人物,卻在歲月中淪為中年廢柴。但時空扭轉下,兒子重迴那個港片風靡的時代。父子成為兄弟,少年懂得瞭父愛如山。
到瞭《飛馳人生》,落魄賽車手張弛,就算付齣一切,也要完成人生的最後一場飛馳。
這次的《四海》,依舊很韓寒,依舊很小鎮,依舊是賽車,依然是熱血+勵誌,要說有什麼不同,就是過去的韓寒電影主角,從《後會無期》到《乘風破浪》再到《飛馳人生》,都是四個字,都在用很「喪」的中年男主,去錶達熱血的主題。
但《四海》片名就兩個字,主角是劉昊然。
當他飾演的摩托車特技少年吳仁耀,帶著被海風打磨得充滿原始的粗糲感,不修邊幅的造型齣場,那種少年的青澀與過去的韓寒電影是不同的。
阿耀不是喪,是迷茫。
他的暗戀對象,是夢想在大城市生活的餐館服務員周歡頌(劉浩存 飾)。與他多年未見的父親吳仁騰(瀋騰飾)再度相逢,女孩和她哥哥的車隊又意外闖入他們的生活。
雖然麵對車隊大哥周歡歌( 尹正 飾)遞來“交個朋友好不好 ” 的橄欖枝,他敏感地拒絕瞭,但他們終將開啓名揚四海或是四海為傢的生活。
錶麵看,“不敗傳說”小分隊就沒贏過,堪稱“聚是一盤沙,散是一盤散沙”,但摩托車夢想這團
火,是不會熄滅的。
所以阿耀使齣渾身解數,贏得一個錶演摩托特技的工作,爭取老闆(喬杉 飾)的認可。
錶麵看,賽車又一次成瞭影片的主角。隻不過,這次變成瞭賽摩托。
由曾經拿下過場地和拉力賽的年度總冠軍的韓寒拍攝一部賽車電影的好處是,電影會很燃,並保證在專業上不齣錯。
劉昊然為瞭能夠拍好這部戲,還專門考瞭摩托車駕照。
最終,那些驚險刺激的飆車場景,還有眼花繚亂的賽車科普術語,讓普通觀眾一邊享受著速度的快感,一邊又驚呼“不明覺厲”。
而影片最後的高潮,也就是那場阿耀挑戰高台“飛珠江”的特技大場麵,也確實被拍得很有懸念,也很精彩。
但跟《飛馳人生》一樣,賽車依然是個幌子,影片說的是賽車,但又不是。那些內燃機轟鳴的聲音,是屬於韓寒的一點私心,但韓寒很明白要打動觀眾光靠賽車不行。
上次韓寒說的是中年夢想,這次則是由南方小島、碧海藍天、少男少女、機車公路構成的小鎮畫捲鋪開來的少年的親情、友情、愛情與夢想。
友情主要是與尹正飾演的車隊大哥,那句 “ 摩托車不是朋友,我們纔是 ”應該是本片最動人的金句之一。
愛情是對劉浩存。韓寒鏡頭下的少年、小島、被海風吹起的少女的發絲,以及愛與夢想之間的矛盾依舊是動人的。
親情這條綫,在我看來是全片最好看的一條綫,看的就是劉昊然對瀋騰。
在我看來影片就像平行宇宙裏的《飛馳人生》續集,假如運送裝備的尹正在那部電影裏沒翻車,張馳如期完成瞭賽車改裝,最後那一下沒飛下懸崖依然取得瞭勝利,那麼接下來他和兒子的故事會是怎樣的?
或許就是《四海》。
韓寒電影裏的父子關係,永遠都很擰巴,是命運的無情捉弄裏化不開的深愛。
《乘風破浪》裏,父子穿越時空成為兄弟,對抗世界是輸瞭,但完成瞭對彼此的和解。
《飛馳人生》中,父親為瞭給孩子更好的生活,豁齣命去拼。
《四海》裏的父子吳仁騰和吳仁耀,從姓名開始就透露齣“無人疼、無人要”的辛酸。
瀋騰第二次在韓寒電影裏扮演父親的角色,好像演瞭個渣爹但又不是,說他不是渣爹又像是。
但他對兒子的情感是真實的。
賽車雖是電影點燃觀眾腎上腺素的必要的重頭戲,但電影真正要說的,還是人生。《四海》,依舊韓寒。
3、 韓寒自己飛不動瞭,還有劉昊然永遠像少年啦飛馳嘛
但韓寒還是在改變。
從“飛馳”到“四海”,現實中隨著不可避免的中年發福消散的“少年感”,他一直在用電影留住。但相比在《乘風破浪》裏迴到未來,在《飛馳人生》裏以不閤時宜的天真復齣“重啓”,這一次,他實際上退到瞭瀋騰飾演的父輩的位置,去看著新一代的少年縱橫四海。
必須承認的一點是,韓寒一直在成長。
無論敘事還是鏡頭語言,他每次都能比上次成熟一點點。
不變的是金句和冷幽默依舊,抖包袱也更精準。他終於成為瞭電影世界裏,一個成熟的大人,一個成熟的商業喜劇片導演。
這一切都讓人感覺恍若隔世。
當年以《杯中窺人》獲得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比賽一等奬,憑首部長篇小說《三重門》名滿天下,2003開始職業賽車生涯,2010年登上瞭美國《時代周刊》封麵的少年,終於經曆四海,過起正常成功人士再平凡不過的生活。
《四海》沒有反派,要說反派就是滾滾紅塵和現實對於少年的包圍,韓寒自己是飛不動瞭,但希望劉昊然飾演的少年代錶少年的自己再飛一次。
那些縱身躍下大海的蔚藍,青年在夕陽下的互相鼓勵的身影,少女飛揚的笑,都是韓寒逐漸失去的愛與夢想。
在影片的高潮,阿耀齣現在萬眾矚目的高台上,開足馬力嚮前, “我可以飛越珠江。”
但瀋騰的一句 “彆做夢瞭” ,又讓觀眾感到亦幻亦真。
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劇透。
但或許所謂的飛越,終究不過是中年韓寒一個漫長而有趣的夢。
歲月安好,乘風破浪。飛馳人生,縱橫四海。
所有人都說韓寒經過歲月洗禮,變得更溫柔平和瞭。
但有些人骨子裏永遠不會變。
《四海》的英文名是《only fools rush in》(隻有傻子纔陷進去),讓人想起《乘風破浪》裏一句台詞:“我就像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 世界是不會變的,但傻子依然會陷進去。
否則,這會是一個多麼無趣的世界。
成熟的大人韓寒或許飛不動瞭,但還能在電影裏,永遠像少年啦飛馳。
那就很好。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