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勢如破竹。
國産禮物片《1921》三天拿下7000萬票房, 僅憑點映就已經躋身上周末全球周末榜前五, ,又憑藉影片正式上映首日票房輕鬆破億,下一個目標很明顯:周末全球票房冠軍。
為影片票房提供有力支撐的是,兩大票務平台的“想看人數”已經超過65萬,位居想看人數排行榜首位,也創造瞭國産禮物片想看人數的新紀錄。
在經曆瞭6月份國內票房的短暫低迷後,《1921》的齣現顯然為暑期檔點燃瞭第一把火。憑藉想看指數的巨大優勢,7檔和1檔冠軍毫無懸念。現在真正的懸念是:《1921》能否創造禮物片的票房新紀錄,10億,20億還是更高?
主鏇律電影越賣越火,早已成為電影市場的票房新規則。當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賀歲片《建國大業》和《風聲》分彆纍計票房4.16億和2.24億,《建國大業》創下瞭當時國産電影的新紀錄。
在 從2017年至今,包括 《金剛川》 、 《奪冠》 《戰狼2》 在內的10部優秀國産主鏇律作品,纍計票房就高達235.1億 ,觀眾,尤其是日益成為中國,電影市場主力軍的年輕觀眾,一次又一次用真金白銀錶達瞭對主鏇律電影的支持和喜愛。《1921》寫的就是這個全民喜歡的新票房故事。
當然,票房不代錶一切。即使像《金剛川》等電影一樣獲得全球周末票房冠軍,也隻是一個小小的目標,但票房的背後不僅僅是年輕人的愛國心,還有電影中蘊含的情懷,以及有多少觀眾感知到。
比如《1921》年,平均年齡隻有28歲的十五位代錶剋服一切睏難,組織瞭“一大”。年輕人到瞭嗎?
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買票入場。
主鏇律電影,越來越好看瞭?
從當年的《建國大業》到今天的《1921》,主鏇律電影改變的不僅僅是電影的錶達方式,更是年輕觀眾及其需求的改變,這是主鏇律再次成為“主鏇律”的關鍵。簡單來說,就是讓主鏇律電影好看。《1921》,有什麼好看的?
第一,在堅實的史料支持的基礎上, 主創展開瞭類型元素的想象,融入瞭諜戰、懸疑等類型片的元素。
比如《日本特科的間諜追蹤李達,》和《共産國際代錶馬林與尼科爾斯基的秘密戰爭》以及《法租界的間諜》給觀眾帶來瞭看間諜片的感覺。
但類型片元素不僅讓影片好看,也成為時代環境的一部分,讓觀眾知道《一大》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舉辦的。
因為在 二是年輕觀眾看,也不會有距離。 ,的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的是我們祖先鮮為人知的青春。
例如,最年輕的劉仁靜,王盡美和鄧恩銘初到上海,就去大世界玩,對著鏡子笑得前仰後閤。
婚禮前,李達特意去理發店理瞭個整齊的發型,想著迴傢看看新娘,一邊開心地走一邊摸摸後腦勺。
當我第一次到達, 上海,時,我聽說陳獨秀來上海找他,我不禁滿心歡喜,一路跑瞭迴來。
f3d8bd5?from=pc">這些片段裏,我們會看到一群更加立體的革命先輩,那些教科書中的人物,也有少年時。
三是演員不論戲份多少,錶現都很齣色。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幾場對手戲。像是剛到上海的去李達傢吃飯,但李達的胃熬壞瞭,王會悟不讓他吃辣,結果一桌子沒有一個辣菜,青年就調侃“湖南完嘍”。
還有欠李達書費,寫瞭張欠條,李達拿過來一把撕掉說:“我供貨,你分銷,我們就像開公司。”還說,“新公司要開張瞭,這是天大的好事。”
這些段落既生動,又有著曆史依據。“開公司”這句對白,其實是來自史料記載中,二十多年後緻信李達去解放區工作的一段話:“吾兄係本公司發起人之一,現公司生意興隆,望速前來參與經營”。
這些生活化的段落,黃軒、倪妮、王仁君演繹就即興又自然,有種一氣嗬成的暢快感。
正是有瞭這些柴米油鹽的細節鋪墊,當李達在夏夜晚風中的天台,嚮妻子王會悟迴憶當年抵製日貨時,發現準備點燃的火柴竟是日本生産,他發齣的感嘆“偌大個中國,連火種都沒有,多麼讓人悲哀”,纔更加讓人動容。
影片中很多年輕演繹戲份並不多,但也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比如王俊凱飾演的鄧恩銘,在叛徒齣賣下被俘受刑,
影片原聲花絮釋齣,視頻中王俊凱青筋暴起,滿身大汗,一下子就將堅忍、決絕、不屈的情緒演繹齣來。這個段落和之前那個去上海大世界哈哈鏡前麵樂得前仰後閤的段落對比看,就更催淚瞭。
特彆值得一提的,還有影片的攝影,確實是分外精彩。
曹鬱將百年前的曆史拍齣瞭波瀾壯闊的史詩感,每個場景就像一幅畫,畫裏有上海的繁華,南湖的詩意,也有馬林、尼剋爾斯基與上海巡捕之間追車的激烈,革命前輩抗爭的壯烈,到最後,都化作對一個時代的迴溯。
或者說,在曹鬱的光影調度下,整部影片,就像一幅流動的時代畫捲,畫捲中心的,是一群青年。
而一代革命先輩的朝氣蓬勃壯懷激烈,就藏在每一個細節中,每一個眼神裏。這纔是藏在電影骨子裏的,好看。
《金剛川》之後,又一個全球票冠?
毫無疑問,《1921》交齣瞭一份及格的答捲,七一檔票房冠軍已經沒有懸念。
有懸念的是,影片能否拿下本周末全球票房冠軍。
2020年,在疫情黑天鵝下,在《八佰》《金剛川》組成的主鏇律陣容帶領下,不僅中國電影市場坐上瞭全球第一大票倉,這些主鏇律影片也接連拿下瞭全球周末票房冠軍。
隨著北美市場逐漸復蘇,好萊塢電影開始重新與國産片爭奪全球票房冠軍,而《1921》本周
最大的對手則是好萊塢大片《速度與激情9》。
上周末《1921》開啓點映,《速激9》則登陸北美、拉美和歐洲共23個市場,周末三天轟下1.08億美元,《1921》則憑藉點映票房拿下周末全球票房前五,那麼隨著《1921》正式公映,有機會從《速激9》手中奪下周末全球票冠嗎?
答案是:機會不低。
首先《1921》作為一部想看指數極高的國産主鏇律影片,本身有極大的票房基本盤。
其次,《速激9》在首周票房噴發後,已經進入第二周的票房平穩期,本周末票房很可能低於1.08億美元,而《1921》氣勢正盛,在7月1日首日內地票房中大幅度領先,排片占比接近50%,進入周末應該會具有更強的票房爆發力。
此外,影片啓用瞭非常年輕的陣容,黃軒、倪妮領銜,包括劉昊然、王俊凱等年輕一代,既貢獻瞭不俗的錶演,也具有相當的票房號召力,加上全國觀眾內地觀影熱情,整個七月份都會是它的主場,唯一的懸念是影片開分後,口碑能給票房多大的助力。
綜上,影片將會有很大機會在本周末的全球票房競爭中擊敗《速激9》,一舉拿下主鏇律影片又一個全球周末票房冠軍。
主鏇律電影票房進化史背後,是年輕人的愛
迴首國産主鏇律電影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打破票房天花闆的票房進化史。
早在2009年時,一部全明星陣容的《建國大業》一舉集結瞭126位明星齣演,最終拿下4.2億票房,打破瞭當時的國産片票房紀錄。這一模式自帶話題性和熱度,吸引瞭大量增量觀眾進場。
接下來的《風聲》則集閤瞭周迅、李冰冰、張涵予、黃曉明等華誼明星,加上王誌文,再度創造不俗票房,更締造瞭十多年來國産諜戰片的口碑天花闆。
2010年華誼又聯手馮小剛打造瞭《唐山大地震》,賣到瞭6.73億,再次刷新瞭國産片票房紀錄。
2014年,博納齣品的《智取威虎山》上映代錶著港片導演在主鏇律框架下融入更豐富商業片元素的努力開始大獲成功,影片在當年的賀歲檔上映後擊敗瞭同檔期薑文葛優的《一步之遙》,最終總票房8.8億,排名當年國産片第三。
彼時,市場對於主鏇律單片票房超越10億大關,仍然存疑。
可是隨後的《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等林超賢導演的主鏇律商業大片接連在國慶檔和春節檔逆襲,前者砍下11.7億票房,後者在春節檔後程發力,以36.2億的成績問鼎2018年票冠。
但讓人們真正見證瞭主鏇律電影強大號召力的,還是吳京導演的《戰狼2》,影片不僅突破瞭市場對於主鏇律作品票房上限的認知,還將中國影史單片票房推高至56.9億。
2019年,在建國70周年的氛圍下,觀眾對於主鏇律影片的需求再度提升,這一年湧現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等新時代主鏇律影片,《我和我的祖國》更是通過性格鮮明的小人物視角敘事和拼盤模式,創造瞭新的主鏇律爆款類型。
2020年,即使麵臨疫情黑天鵝,《八佰》《金剛川》組成的主鏇律陣容依然取得不俗票房,《我和我的傢鄉》則以喜劇方式呈現,強化瞭商業性和娛樂性,繼續為主鏇律拓展瞭類型邊界。
時代在發展、市場在變化,但愛國的熱情讓主鏇律永遠不缺少觀眾。但事實上自“主鏇律”電影齣現開始,它就一直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
2009年的《建國大業》讓我們看到瞭群星模式和編年體的震撼,2014年的《智取威虎山》讓我們感受到瞭類型片的爽感,《戰狼2》融入瞭好萊塢類型片和動作片元素,而到瞭2021年的《1921》,我們則看到瞭一群有誌青年的青春。
接下來張藝謀導演的《狙擊手》,陳凱歌徐剋林超賢聯手創作的《長津湖》會有更新的探索嗎?
可以肯定的是,這場主鏇律電影創作不懈探索的底氣,是很多90後、00後日益錶現齣瞭很高的愛國熱情。影片背後用戶畫像的變化,很好地證明瞭這一點。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當年《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上映時,19歲以下用戶占比不到4%,20-24歲觀眾占比也都在30%以下;而到瞭《戰狼2》時,19歲以下用戶已經突破瞭4.1%,20-24歲觀眾占比也到瞭30.4%; 當下熱映的《1921》,有超過15%和34%的觀眾是19歲與20-24歲觀眾,在眾多主鏇律電影裏是占比最高的。
當觀影現場的95後、00後們也加入到高歌《國際歌》的隊伍中時,《1921》的故事就有瞭當下的意義:它不僅是一個曆史故事,更是一場精神層麵的敘事。這種精神是超越時代的。
當電影裏李達站在屋頂張開雙臂擁抱朝陽,觀眾得以穿越曆史的煙塵,觸摸這些先輩年輕的靈魂,理想主義永遠讓年輕人感同身受。
最後就以在片中飾演年紀最大的“一大”代錶何叔衡的張頌文對影片的一句話總結,為全文作結:
“有同樣追求的人,他們終究會穿越萬水韆山,走到一起”。
而無數這一代的年輕人,在7月1日這天,在五湖四海的電影院裏,一同觀看瞭一個一群年輕人為這個國傢“開天闢地”的故事,這部電影,就叫《1921》。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