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5/2022, 8:42:57 AM
文/陳培永
擺在我們麵前的這篇題為《馬剋思的兩大精神》的短文,發錶在1922年5月23日的《廣東群報》上,原是陳獨秀1922年5月5日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錶大會上所作的演講稿。
5月5日這一天,是馬剋思的誕辰日;1922年到2022年,正好一百年。深讀此文,頗有紀念意義,有時空穿梭之感,能夠深切體會到馬剋思主義在中國一百多年的傳承。
依馬剋思的學說而成立的組織
在馬剋思的誕辰日,召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大會,顯然是有深意的。
按陳獨秀的說法,他發錶演講的這一天,有兩個大會,一個是馬剋思紀念大會,一個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大會。兩個大會的密切關係就在於,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就是根據馬剋思的學說而成立的。
可以說,馬剋思的學說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理論源頭。鑒於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後改名並逐漸明確稱為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可以據此說,馬剋思主義這套學說是共青團的思想內核和理論支柱。
作為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共青團不僅有團的組織、團的章程,還有團的學說、團的思想。學習馬剋思的學說,深入鑽研馬剋思主義,應該作為共青團員的理論任務。
馬剋思的學說與精神的關係
從題目可以看齣,陳獨秀的這篇文章不是要談馬剋思的學說,而是要談馬剋思的精神,談馬剋思的學說和行為中的精神。
對一個不是哲學傢、思想傢的人,想要把握其精神,透視其行為是必然之舉。而對一個作為哲學傢、思想傢齣現的人,除瞭從其行為中,也可以從其學說中把握其精神。
馬剋思的學說和馬剋思的精神之間的關係,是還在閱讀和研究馬剋思理論的我們應該探究的。
馬剋思的學說和馬剋思的精神是分不開的。精神是學說的靈魂,沒有獨特的精神氣質,這套學說就沒有標識性,就沒有生命力。學說是精神的載體,透過學說本身,也纔能捕捉到精神實質。
閱讀馬剋思,研究馬剋思,顯然得研究馬剋思的學說、馬剋思的觀點。把握馬剋思的精神,也應該從其學說,從其基本觀點、邏輯架構、行文錶達中去挖掘。
不研究馬剋思的學說,是否可以有馬剋思學說中的精神呢?不能說一定不行。一個學者,沒讀過馬剋思的書,但可以不自覺地擁有馬剋思的書中內含的精神。
反過來說,研究馬剋思的學說,是否就一定會有馬剋思學說中的精神呢?那也不一定,對馬剋思學說瞭如指掌的人,研究很透很全麵的人,不一定就願意或就能夠傳承馬剋思學說中的精神。研究馬剋思學說研究得很好的學者,反倒有可能一點都不具有馬剋思的精神。
學習馬剋思,擁有馬剋思的精神更重要。一味大講特講其學說,沒有馬剋思的學說和行為的精神,不是真正地尊重馬剋思,不是真正的馬剋思主義者。
1922年5月23日《廣東群報》發錶的《馬剋思的兩大精神》
實際研究的精神
馬剋思的第一大精神是實際研究精神。在陳獨秀看來,馬剋思的學說之所以是科學社會主義而不是空想社會主義,是因為其所采取的方法是科學歸納法,它收集瞭許多社會上的事實來證明其原理和學說。
以馬剋思的實際研究精神做學問,就要研究社會上的各種情形,研究社會的政治及經濟狀況。“青年諸君須以馬剋思的實際研究精神來研究學問,不要單單以馬剋思的學說研究而已。如其單單研究其學說,那麼馬剋思實際研究的精神完全失卻,不過一個馬剋思主義的學者瞭。”
實際研究精神,就是研究實際的精神,就是麵嚮現實社會而不是隻針對某些文本、某些學說、某些理論觀點做學問的精神。學習馬剋思,跟著馬剋思做學問,要研究馬剋思的學說,但不能停留在馬剋思的文本,不去麵嚮現實社會。
馬剋思的學說瞄準的對象是人類社會,其努力的方嚮是改變現實社會推進人類曆史的進程。這種學說的旨趣決定瞭其必須去研究現實的社會,去洞察重大曆史事件,去捕捉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
談馬剋思實際研究的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現實針對性。越強調學術、學科、學問的獨立性,馬剋思主義理論、馬剋思主義哲學研究就越容易在迴到文本、耕犁文本中自得其樂,就越容易隻是把馬剋思的學說當作學術研究、客觀分析的對象,實際上並沒有以馬剋思的實際研究精神做學問。
傳承馬剋思實際研究的精神,要掌握麵嚮中國社會現實的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方法論,這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研究思路和學術進路呢?它不是就文本談文本,就理論做理論,應該是在中國現實社會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緻力於從學理上、規律上分析問題,在這個環節尋求馬剋思的學說以及其他理論的幫助,獲得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並在這個過程中推動馬剋思主義理論本身的發展。
實際活動的精神
馬剋思的第二大精神是實際活動精神。在陳獨秀看來,馬剋思與其他社會主義者不同,因為他是革命的社會主義者。研究馬剋思的學說,與研究孔子、康德的學問不同,要將其學說應用到實際活動中,緻力於乾社會的革命。因此他強調的是,“寜可以少研究馬剋思的學說,不可不多乾馬剋思革命的運動”“須發揮馬剋思實際活動的精神,把馬剋思學說當做社會革命的原動力,不要把馬剋思學說當做老先生、大少爺、太太、小姐的消遣品”。
實際活動精神,就是不隻在書齋裏鑽研學問,還要去行動的精神,其實也就是我們講的將理論和實踐相結閤、以理論指導實踐的精神。馬剋思的學說不是書齋裏的學問,它眾所周知的理論品格是實踐,是緻力於引領時代、改變世界。這種學說從創立時就不是“將世界哲學化”,就不隻是為瞭給人類所生活的世界一種閤理的解釋,而是為瞭“讓哲學世界化”,緻力於在批判舊世界中建構新世界,推動人類社會曆史進程的改變。
傳承馬剋思的實際活動精神,要求學習馬剋思、研究馬剋思學說的我們,積極參與實踐,在深入實際中、在調查研究中做到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知和行的統一。當然,積極參與實際活動,不是要嚴格按照馬剋思講的去做,用今天的現實來證明馬剋思是對的,認為與馬剋思的主張不一樣現實就有問題,就應該馬上改變,而應該做到在實際活動中發展理論,以發展瞭的理論指導實踐。
傳承馬剋思的實際活動精神,要有問題導嚮和批判思維,但實際活動精神不能淪為阻礙實際的行動。問題導嚮和批判思維是服務於社會進步的,批判容易建設難,解構容易建構難,引領時代的人,需要把這種批判精神轉化為推進時代進步的動力,應該從一個理性的批判者,升華為樂觀看待社會的自信人,升華為積極推動社會進步的建設者。
馬剋思所從事的革命,是順應人類社會發展趨勢、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曆史活動,就其本意是要實現社會的根本變革。近代以來的中國革命,從整體上理解就是把中國從一個傳統的國傢變為現代的國傢,實現中國社會的全方位變革,實現中國的全麵現代化。新時代傳承馬剋思實際活動的精神,要求我們以預見性的視野、建設性的努力助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全麵建成。
(作者係北京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附:《馬剋思的兩大精神》
陳獨秀
今天有兩個大會,一個是馬剋思紀念大會,一個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大會,這兩個大會有很密切的關係。其關係在哪裏呢?
因為社會主義青年團就是根據馬剋思的學說而成立。但是今天隻講馬剋思主義重要的精神,因為馬剋思的曆史和其學理,在馬剋思紀念冊上敘述瞭,諸君都可見到。馬剋思的學說和行為有兩大精神,剛好這兩大精神都是中國人所最缺乏的。
第一,實際研究的精神。怎樣叫實際研究的精神!說來很為繁雜。古代人的思想,大都偏於演譯法,怎麼叫演譯法?就是以一個原理應用許多事實,到瞭近代科學發明,多采用歸納法。
怎麼叫歸納法?
就是拿許多事實歸納起來證明一個原理。這便是歸納法與演譯法相反之文。我們自然對於這兩種方法,應該互為應用。但是科學發明之後,用歸納法之處為多,因為一個原理成立,必須搜集許多事實之證明,纔能成立一個較確實的原理。歐洲近代以自然科學證實歸納法,馬剋思就以自然科學的歸納法應用於社會科學。
馬剋思搜集瞭許多社會上的事實,一一證明其原理和學說。所以現代的人都稱馬剋思的學說為科學的社會學,因為他應用自然科學歸納法研究社會科學。馬剋思所說的經濟學或社會學,都是以這種科學歸納法作根據,所以都可相信的,都有根據的。現代人說馬剋思為科學的社會主義,和空想的社會主義不同,便是在此。這便是馬剋思實際研究的精神。
我很希望青年諸君須以馬剋思的實際研究精神來研究學問,不要單單以馬剋思的學說研究而已。
如其單單研究其學說,那麼馬剋思實際研究的精神完全失卻,不過一個馬剋思主義的學者瞭。我很希望青年諸君能以馬剋思實際研究的精神研究社會上各種情形,最重要的是現社會的政治及經濟狀況,不要單單研究馬剋思的學理,這是馬剋思的精神,這就是馬剋思第一種實際研究的精神。
第二,馬剋思實際活動的精神。馬剋思所以與彆個社會主義者不同,因為他是個革命的社會主義者。凡能實際活動者纔可革命,不是在屋中飲茶吸煙,研究其學理,便可瞭事,這是研究孔子、康德的學問一樣罷瞭。我們研究他的學說,不能僅僅研究其學說,還須將其學說實際去活動,乾社會的革命。我望青年同誌們,寜可以少研究點馬剋思的學說,不可不多乾馬剋思革命的運動!青年們尤其是社會主義青年團諸君,須發揮馬剋思實際活動的精神,把馬剋思學說當做社會革命的原動力,不要把馬剋思學說當做老先生、大少爺、太太、小姐的消遣品。
我今天特講馬剋思這兩大精神,請諸君注意。
原載1922年5月23日《廣東群報》
來源 | 羊城晚報 羊城派
責編 | 張齊 孫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