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7日消息(記者 楊柳青) 國內生産總值增長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製在5.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齣的主要預期目標,引發廣泛關注。
“我們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日前,國傢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上如是說。2021年,中國創下經濟總量一年淨增13萬億元的新紀錄。這背後所展現的中國經濟的強健後勁與韌性,奠定瞭實現2022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的信心和基礎。
麵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反復不定的新冠肺炎疫情,2022年,中國經濟如何實現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近期,國傢發改委密集發聲,呈上一份切實助力經濟發展的“任務清單”。
(圖源自CFP)
穩主體:紓睏減負讓企業活下來 並且越活越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齣,2022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經濟首先要穩的就是工業,必須保持一定水平的工業增長速度。”3月7日,國傢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錶示,要持續振作工業經濟,促進實體經濟量的增長。
一方麵,紓睏減負,讓企業活下來,並且能夠越活越好。“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企業穩的住,市場就有信心,經濟就有前景。”林念修錶示,國傢發改委將切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加大金融信貸支持力度,全力做好重要原材料和初級産品保供穩價,穩定大企業生産經營、減輕中小企業負擔、提升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活力,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性,增強市場信心、提振發展預期。
另一方麵,抓實投資,讓企業振作起來,並且能夠持續增強發展後勁。製造業投資既對當前穩增長有重要作用,又影響著未來的産業結構和發展後勁。要緊緊抓住製造業投資這一個“牛鼻子”,一手抓傳統産業賦能改造,一手抓新動能培育發展。堅持做到“項目跟著規劃走,要素跟著項目走”,加快做好“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其他重大戰略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的前期工作,爭取盡快開工建設。同時,要結閤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要求,做好各領域重大項目謀劃、儲備和建設,切實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
穩消費:培育消費新增長點 大力發展冰雪 消費、綠色消費
2021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2.5%,最終消費支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4%,拉動國內生産總值增長5.3個百分點,消費重新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2022年,中國還將采取哪些政策來促進消費?
國傢發改委副主任鬍祖纔介紹,中國有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中等收入群體。去年,中國人均GDP已達到12500多美元,已經接近世界銀行高收入國傢標準的門檻。隨著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孕育著大量消費升級需求,消費持續增長的勢頭沒有改變。當前,消費更趨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智能、綠色、健康成為居民消費新潮流。強大國內市場為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瞭堅實支撐。
《政府工作報告》對做好2022年消費促進工作作齣瞭全麵部署,國傢發改委將堅定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在精準有效防控疫情的基礎上,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多措並舉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全麵強化就業優先政策,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支持創新創業帶動就業,針對重點群體強化精準就業幫扶措施,以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帶動勞動者增加收入。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優化收入分配結構,著力增加中低收入群體收入,持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夯實擴大消費的根基。
培育消費新增長點。更好順應常態化疫情防控需要,積極發展綫上消費,推動綫上綫下消費深度融閤,培育壯大智慧零售、智慧旅遊、數字文化、智能體育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大力發展冰雪旅遊、冰雪消費,推動實施冰雪旅遊發展行動計劃。加力促進養老托育等服務消費,開發適老化技術、産品和安全健康的嬰幼兒産品。促進傢政服務提質擴容。進一步拓展縣鄉消費,加快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體係和快遞物流配送體係。同時,要落實好支持餐飲、零售、旅遊、交通運輸等睏難行業紓睏幫扶措施,促進生活服務消費恢復,穩定增加大宗消費。
同時,大力發展綠色消費。落實好國傢發改委最近齣台的《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一方麵,要推動擴大綠色低碳産品供給和消費。全麵推廣綠色低碳建材,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鼓勵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傢電下鄉和以舊換新。另一方麵,要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讓綠色消費成為新的時尚,要增強全民的資源節約意識,深入開展“光盤”等糧食節約行動,推進商品包裝和流通環節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循環化,強化廢舊物資循環利用。
穩糧價:保持糧食量足價穩 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1年,受全球新冠疫情、流動性泛濫、供給瓶頸等因素影響,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推高瞭全球通脹水平,不少國傢物價創多年新高,如美國去年12月份CPI漲幅達到7%,創近40年新高。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多措並舉,采取供需調節、市場監管、預期引導等一係列保供穩價措施,取得積極成效,國內物價總水平保持在閤理區間運行,去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平均上漲0.9%,與國際主要經濟體高通脹形成鮮明對比,對全球物價發揮瞭重要的“穩定器”作用。
國傢發改委副主任鬍祖纔錶示,總的來看,中國經濟韌性強、市場空間大,政策工具箱豐富,特彆是糧食生産連年豐收,生豬産能充足,工農業産品和服務供給充裕,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繼續保持物價平穩運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3%左右的CPI年度預期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做好糧食保供穩價工作,保障糧食安全。糧價是百價之基,糧價穩,穩物價就有瞭堅實的“壓艙石”。我國稻榖、小麥等口糧庫存充裕、供應充足,完全自主自足,今年將穩定播種麵積和産量,做好化肥保供穩價工作,保持糧食量足價穩,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時,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穩價工作力度,挖掘國內潛力,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産能提升工程,閤理利用國際資源,加強儲備調節,保持供需平衡。
穩能源: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應 堅決守好民生用能底綫
全球能源供需持續緊張;我國經濟快速恢復,齣口快速增長,帶動能源需求快速增加;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必然要求加快能源清潔低碳轉型,這給能源保供提齣瞭新的更高要求;我國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動瞭對高耗能産品的需求,地緣政治衝突、全球能源供需變化都將影響到我國能源安全可靠供應。
國傢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錶示,盡管麵臨的挑戰日趨嚴峻,但我國有條件、有能力、也有信心、有辦法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應。煤電油氣運協調機製將充分發揮作用,重點從四個方麵做到能源安全保供。具體說就是三個著力一個守好:著力增加産能,著力加強儲備,著力保供穩價;堅決守好民生用能底綫。
大力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大幅增加抽水蓄能等調峰電源,統籌增加各類發電有效齣力;大幅增加油氣勘探開發投入,推動油氣增儲上産;有序釋放煤炭先進産能,保持煤炭産量在閤理水平。加快推進2億噸以上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建設,新增50億立方米以上儲氣設施,推動全國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達到3億韆瓦以上,引導重點能源生産企業和能源大用戶加強社會責任儲備。並充分發揮能源中長期閤同的作用,對涉及民生和經濟發展重點領域的用煤用電用氣,實現中長期閤同全覆蓋。引導煤炭價格保持在閤理區間,完善煤、電價格傳導機製。
保鏈穩鏈:持續補齊短闆弱項 著力解決汽車等製造業領域芯片短缺問題
國傢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錶示,保持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要求,事關國傢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下一步,國傢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紮實推進保鏈穩鏈工作,持續補齊短闆弱項。聚焦國計民生、戰略安全等關鍵領域,緊盯“卡脖子”薄弱環節,一體推進短闆攻關、迭代應用和生態培育,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啓動一批産業基礎再造項目,突破基礎領域短闆弱項,夯實産業鏈供應鏈基礎。
當前,要著力解決汽車等製造業領域芯片短缺問題。去年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芯片在全球一度齣現瞭供應短缺,這個問題2022年將重點加以解決。持續抓好大宗商品、原材料保供穩價,加強“産供儲銷”體係建設,加強對期貨和現貨市場有效監管。實施重點領域産業鏈供應鏈貫通工程,建立協同研發、産品研製、試驗驗證等生態聯閤體,依托龍頭企業保鏈穩鏈。
此外,發改委還要支持跨境電商和海外倉發展,促進外貿産業鏈供應鏈高效運轉。提高利用外資質量,鼓勵外資企業加大高端製造和高技術領域投資,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創新發展。高質量實施RCEP等區域貿易協定,用好各類多邊機製,構建互利共贏的産業鏈供應鏈閤作體係。
優化營商環境:堅持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 推動外資外貿穩定發展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土質優劣直接關係市場主體活力和經濟發展動力。國傢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錶示,國傢發改委將聚焦重點、持續發力,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更好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將重點推行清單管理,全麵實施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行政許可清單等管理製度。當務之急是加快破除市場隱性壁壘,打破“玻璃門”,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使用各類生産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
堅持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推動外資外貿穩定發展。一方麵,突齣抓好外商投資法及配套法規的執行,實施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推動重大外資項目落地實施。另一方麵,加大服務保障外資企業力度,全力協調解決外資企業閤理訴求,讓中國長期成為具有強大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打造10個國傢數據中心集群
國傢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錶示,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的一項重要任務,對推進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非常重要意義。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齣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按照有關部署要求,下一步,國傢發改委將加快重點領域項目建設。完善網絡型設施,著力實施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礎網絡完善工程和5G融閤應用示範工程,彌閤數字鴻溝、補齊應用短闆。打造10個國傢數據中心集群,穩妥有序推進國傢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國傢互聯網骨乾直連點建設。
同時,服務“雙碳”戰略,推動綠色發展。“十四五”是我國“雙碳”目標提齣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期。去年底,國傢發改委印發瞭推動數據中心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對提高算力能效、優化節能模式、創新節能技術、促進轉型升級等作齣全麵部署。下一步,將圍繞這個方案,堅持節能和減排兩手抓。一方麵,強化節能。支持高效節能技術攻關,提高超大型數據中心能效指標,深入開展5G網絡節能示範;另一方麵,著力減排。推動5G設施、算力資源與可再生能源的統籌布局,支持更多數據中心嚮可再生能源富裕的西部地區轉移,在加大算力供給的同時,逐步減少碳排放。
推進新型城鎮化:拓寬在城市穩定就業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傢落戶渠道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國最大的需求潛力所在,對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共同富裕都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我國城鎮化已經處於快速發展的中後期,正在轉嚮全麵提升質量的新階段,城鎮化動力仍然強勁,蘊含著巨大內需潛力和強大發展動能。
國傢發改委副主任鬍祖纔錶示,2022年要穩步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充分發揮新型城鎮化對促進居民消費、拉動有效投資的積極作用。“著力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這是城鎮化的首要任務。”鬍祖纔錶示,要繼續深化戶籍製度改革,拓寬在城市穩定就業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傢落戶渠道,不斷提高落戶便利度,切實維護好進城落戶農民的農村權益;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加快覆蓋常住人口,以新生代農民工為重點推動參保擴麵,保障隨遷子女在常住地接受義務教育,加強農民工就業服務和技能培訓,今年開展農民工補貼性培訓600萬人次以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