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8/2022, 9:58:22 AM
Meta Verse,這一在希臘語中意為“超越宇宙”的詞,業已成為眼下推動時裝、運動等各領域前進的重要力量。
它的誕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說《雪崩》。書中大膽描繪瞭一種由計算機模擬,與真實3D世界平行的人造虛擬空間,在那裏,人類隻需要藉助耳機和目鏡等設備,就能以“avatar”(數字替身)的方式破天荒地進入一個不可思議、充滿顛覆與冒險的全新世界裏,就像《頭號玩傢》中的“綠洲“那樣。
然而在科技和人類星際探索遠不如今日的年代,它帶來的似乎不過是區區一場遙遠的幻夢、一種初級的震顫,可結局又如何呢?二十年後,這些原本在小說電影裏呼風喚雨的“神力”正慢慢進化為可期許的現實。
元宇宙作為人類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一個高度體現,讓人聯想起瞭時尚行業,同樣以永恒的創意動能維持運轉,以不停地産生和滿足人們欲望為己任。元宇宙本質上也不過是如此,它提供瞭一個未來可能的模樣,又為滿足人類對此欲望而進行一係列科技創新實踐,超越現有所想、所感知的一切,以此抵達更高的生存境界。
● 各大品牌進軍元宇宙●
上下滑動查看
在勢不可擋的元宇宙洪流中,各大時尚和運動品牌紛紛開始著手虛擬領域的版圖布局,嘗試推齣各種NFT藏品、虛擬品牌空間亦或是數字産品係列。這波開拓虛擬世界的浪潮也體現齣以網絡原住民和Z世代為主體的消費群體,對於創造性和互動性的未來渴望。
數字時裝前景越來越被看好,皇傢藝術學院MA Fashion開設瞭Digital Fashion課程,學生可以選擇Digital platform課程,把虛擬現實(VR、AR)和3D等技術去和服裝,或可穿戴的裝置藝術進行結閤,這無不體現瞭時尚行業順應科技發展潮流的趨勢。
無疑,Nike作為運動品牌的先驅者無論在戰略層麵亦或是設計理念上都走在這個時代的前沿。這是一支把“Just do it”信念刻在基因裏的戰隊,他們對於創新的執著從未停止腳步。現實生態的劇變催生瞭元宇宙概念的引爆,然而人類依然將麵臨未來環境的嚴峻考驗。對於運動的未來,場景和形態都會是未知的挑戰。
試想,更遠一些的將來,例如2050,屆時的運動理念會是什麼樣的呢?
不久之前Nike與來自各個領域的傑齣設計師和藝術傢共同打造瞭Future Sport Lab,而GYMWEAR IN 2050創意工作坊也在這樣的運動創想空間裏應運而生,14位來自中國各大設計院校的 年學生設計師以暢想未來的運動形式和裝備為主題,協同閤作,帶來5組大開腦洞的先鋒設計作品。
Nike也邀請瞭先鋒時裝設計師王逢陳、Labelhood聯閤創始人Tasha Liu,以及Nike全球服裝産品設計副總裁Jarrett Reynolds 作為項目導師與學生們分享經驗,指導作品。本次,有機會與設計團隊進行訪談,讓我們來聽一聽他們的聲音。
#TEAM 1
● 運動愛好者 小倫
這組設計更像是在一個非傳統運動場景裏,我們可以想象到在馬斯剋的火星移民計劃到來之際,在火星、在月球、在外太空都是我們可以觸碰到的所有運動場景。又或許在元宇宙的世界裏,我們可以選擇一切皆有可能的場景裏大汗淋灕一場。
CG建造瞭一個蓄能裝置,流動的藍色光條是我們身體在不同環境下迸發齣能量值的變化。蓄能裝置還具備測試重力的功能,通過其來模擬宇宙環境下的漂浮失重。
我們看到設計團隊對2050年世界的暢想,可否展開說說靈感的由來和設計理念?
T1: 我們暢想未來的健身環境可能更具科技感,也許足不齣戶就能體驗在不同條件下的戶外運動,例如在健身房四周都是科技感的屏幕,在這個屏幕上可以呈現齣各種自然的狀態,能切身的讓人深處自然,例如大雪紛飛在雪地裏攀岩,例如在沙漠中徒步行走等等。
我們想象,在未來元宇宙的世界,可以實現很多關於虛擬健身的活動。例如通過連接進入一個共同的運動空間,可以選擇一人或幾人同行亦或是無數人進行同一維度的健身運動。我們從想象中的運動場景中選擇瞭太空的無氧空間。以太空場景為背景做服裝呈現,在無氧環境下穿運動服裝體驗太空漫步。我們的服裝相應地就具有一些功能,比如可以提高人們的心肺功能、全身供氧,提供一些充氣功能幫助運動等。
在本次設計上品牌文化給到瞭什麼樣的啓示?
T1: 在整體世界觀上,我們也是對未來暢所欲言,在太空或者無氧環境中運動,很符閤Nike的“Just do it”的slogan。具體的元素大緻可以是不同材質的一個組閤和充氣概念的建立,包括在我們鞋的選擇上,采用的是全黑色的Nike Air Max Alpha Savage 2 ,它是未來主義的運動剪影,符閤我們服裝的美學。為瞭增強鞋子和主題的呼應性,我們在鞋跟和鞋麵上也添加瞭和衣身相同的反光麵料。
#TEAM 2
● Nike高校精英運動員 劉玉瑩
這是一套根據不同運動場景可自由組閤的設計。希望呈現齣“融閤瞭科技元素對未來運動更多可能性”的視覺效果,通過全身包裹的體感設備獲取身體多維度的運動感受。藍色信息直觀地顯示齣四肢穿戴不同模具時的身體數據,實時監控運動下自身不同的狀態。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模塊選擇刺激不同的肌肉群,從而達到更好的運動效果。
設計結閤瞭傳統工藝和前沿的科技技術,以一種探究和包容性的方式使其散發齣未來活力。在設計上更像是一個附著在身上的盔甲,穿戴上的我們更像是一個戰士,感受運動帶來的極限挑戰……
看到這套根據不同的運動場景來設計的運動配件,覺得非常有意思。是否可以展開說說整套服裝是由幾個部分組成的?在不同場景下的設想?
T2: 我們的這套設計分為兩個部分,分彆為貼身基底衣(Base Suit)和不同運動模塊配件(Modular Layer)。設想中,貼身基底衣(Base Suit)為室內瑜伽等非對抗運動時使用,內置檢測身體健康的傳感器,實時分析使用者心肺功能、身體姿態等,並給齣更適閤使用者的運動建議。第二部分為運動模塊配件(Modular Layer),如果說後續配套app和設施發展更完善,我們理想的狀態是,不管什麼場景,你隻需1套Base Suit,然後選擇登山配件包、滑雪配件包、越野配件包……每個運動的配件就是一個小收納包,方便快捷。
在我們的設計中,大概嘗試瞭兩種運動。一個設想的場閤為近年逐漸流行的戶外徒步,增加的可拆卸護膝、護肘、手套、護腰,旨在分散部分作用在關節上的力量,達到降低受傷與關節磨損的目的。
另一個是例如越野這種偏極限的運動,設想的外骨骼係統可以顯著增強使用者的運動錶現,新增瞭更完善的運動數據與健康體徵監測功能,裸露在外的軟管既傳輸瞭外骨骼需要的電能,也保護瞭數據的正常傳輸。
有注意到鞋款的設計非常特彆,可否聊聊背後的設計靈感?
T2: 我們將Nike在潮流文化最具代錶性的産品Air Force 1進行拆解重構,一方麵是在設計中展現我們對待潮流的態度,另一方麵是對一雙有這40年曆史卻依舊經久不息的優秀産品的緻敬。雖說在如今鋪天蓋地的聯名款、設計師款的籠罩下,很多背後承載諸多文化的産品被搶去瞭風頭,但是我相信當浮華褪去,真正優秀的設計、潮流文化的代錶永遠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TEAM 3
● 時尚博主 Blackbab
我們可預見的2050是否會更好?也許不見得,但我們不能停止的是不管在有利或是不利的條件下,科技進步的力量。這組CG中,我們能感受到環境的悲觀,在冷科技的背景下依然追求熱血肉身。
女孩身上接入瞭數根冰冷的管道,管道中輸送瞭未來科技能源到體內,從而喚醒瞭女孩原始意識中陰陽兩極的平衡。外部保護氣囊完美詮釋瞭在科技力量下人類原始意識的覺醒和共存。
設計以中國陰陽兩極文化作為基調,最初是如何碰撞齣這樣的概念的?
T3: 因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我們試圖從東方哲學入手獲取靈感,“平衡”的觀點、“中醫的神奇”和“順應自然規律的生活和運動”讓我們想到陰陽這個點。一陰一陽就達到瞭平衡,“淤為陰氣為陽,正為陰背為陽”是中醫裏的說法,太陽的升起和落下造就瞭白天和黑夜,這是大自然的陰陽法則。
在設計中,如何做到傳統和創新、美學和科學、東西方理念和文化的融會貫通?
T3: 運用傳統東方哲學與思考方式,去“解救”我們猜想中的未來人類。保留東方審美的前提下,在實現手法上加入瞭一些西方的現代語言從而做到傳統和創新、東方與西方的有機組閤。
在美學方麵我們探討瞭人體與空間的關係(可拆卸環保運動氣囊),灰調搭配陰陽抽象圖案實現一種神秘的東方感。
在科技方麵(環保)運動氣囊具有極小空間的迅速收納以及彈齣的功能、如摔倒以及運動損傷時,氣囊會迅速彈齣保護人體安全。可拆卸功能達到人與服裝的交互,以及減少非必要的購買。
除此之外我們加入熱感監測的功能,以熱感圖的形式讓人們直觀地看到熱量監測結果。
#TEAM 4
● 模特/運動博主 邱明
這是一套可視化的“健身房“,一個人撐起整個未來運動空間。而健身服是服務於人的多元化服務器,CG把身上的運動器械“未來化”,隻要登入“健身服”我們便可以直接感受到軟性材質的麵料與便攜式器械的結閤,矽膠係的仿生觸感瑜伽墊、充滿運動光感的拉繩,都富有器械未來化的元素。
設計團隊運用Nike Sportswear Therma-FIT ADV的女子長褲進行改造,而其麵料的錶裏之間有很有趣的絲狀夾層結構,這種結構使得麵料在發揮機能性的同時有一種特殊的質感。
有沒有想過或許有一天,是真的可以實現隨時隨地運動自由呢?
本次作品的設計理念是什麼?
T4: “GYMWEAR-WHEREGYM”是一個基於後人類身體和未來訓練的可穿戴時尚設計。我們構想:在2050年,意識數據傳輸技術成熟,我們的意識可以登錄任何一種物質形態。運動,也從強健體魄的剛需,變成瞭拓展身心感知的一種娛樂和體驗。
在2050年,人們不需要去尋求專門的物理場地,通過意識傳輸登錄“健身服”,便可以通過意識操控完成體育活動。健身“服”的“服”有多重含義,它是一個軀體、一件衣服、一個穿在身上的健身房,更是一個能夠滿足訓練娛樂的服務器。
登錄它,你可以預設與自身不同的身體參數,感受不同等級的力量和協調性訓練。我們相信未來,人們活躍的意識將探索“健身服”更多富有趣味性、挑戰性的玩法,如互換軀體、協作運動、同“服”競技……
於是我們用便攜式健身器材和柔性材料,在2022年的今天描繪齣這樣一個穿在身上的趣味健身房。
在一般的理解裏,運動穿戴往往以“輕”為主,本次非常有前瞻性的作品是如何考量的?
T4: 設計靈感來源於在Nike Future Sport Lab健身房裏的體驗。我們觀察到,人在進行室內健身訓練時,身體會和極具框架感的器材之間産生巧妙的、充滿瞭點綫麵幾何構成的聯係,這也啓發我們把這樣的設計美學搬到以服裝為介質的造型上。
但是健身房的器材是沉重,甚至有點沉悶的。所在在設計材料選擇上,我們解構和重組瞭許多便攜式的輕量健身器材,並與服裝結閤。當穿著這套服裝時,體驗者可以與周身的小器材産生各種互動,通過各種牽拉的受力,體驗我們所構想的未來運動方式。
“輕”還有第二層含義,即我們希望通過健身“服”來使人們放鬆壓力,以一種更“輕”的心態,富有趣味地進行鍛煉,拓展身心。我們認為未來的圖景不僅僅是有關沉重質感的賽博朋剋式幻想,更是充滿瞭歡愉、輕鬆和人性光輝的。
#TEAM 5
● 中國最具潛力新晉街舞舞者 周鈺翔
你看精靈來瞭,未來一定是重金屬科技元素嗎?人類更進一步的進化難道不能得以實現嗎?“自然與未來”是這一組設計的重要理念,以仿生為核心,將生物特有的一些功能加以改造和運用,並結閤運動展開一係列的探索。
在內搭上,設計齣可穿戴植物香片,植物的色彩更為運動帶來瞭趣味性;翼裝飛行是一項鮮少有人挑戰的極限運動,未來類似這樣的運動可能更常見、更安全、人類能夠通過極限運動拓寬認知和能力邊界;在羽翼設計上,對於蟬翼和人類虹膜進行仿生,通過若隱若現的刺綉工藝闡釋自然之美。最終做到在滿足特定運動的功能性需求的同時,進一步加強運動參與者的浸入式體驗,在天人閤一的境界中來完成運動。
CG效果呈現瞭在穿上帶有翼裝飛行的羽翼和帶有仿生材質創造齣的“精靈使者” 騰空躍起,在通過運動與大自然對話改善自身能量場得以實現進化。腳下的綠洲世界或許纔是更具有挑戰意義的未來。
“迴歸綠洲,迴歸自然“是本次設計理念的基調,其設計靈感來自於哪裏?在設計過程中是如何體現瞭“綠洲”元素的?
T5: 自疫情席捲全球後,人類從未如此深刻地體會到生命與自由的可貴,同時也懷念著與自然相處的時光。於是我們決定將城市與自然深度融閤,建造一座屬於人類、自然交互共融的“綠洲城市”。世界觀的靈感場景來自於新加坡樟宜機場、城市綠洲、馬岩鬆的山水城市以及田島健夫的天空之森酒店。
為瞭更加和諧地融入綠洲城市的氛圍,在其中更好地體會到個人對自然的歸屬感,我們將“綠洲城市”的概念融入到未來運動服飾當中,將生物特有的一些功能加以改造和運用,並通過時尚元素的加入讓人們愛上運動,從運動中感受生命的律動,珍惜自然帶給人們的生機和喜悅,讓生命之息在鶯飛草長的世界裏磅礴奔騰。
本次與Nike的閤作有什麼樣的體會感悟?
T5: Nike對於本次活動組織籌辦的重視讓我們感受到Nike運動時尚領域的追求與責任擔當,引導和支持我們對未來運動進行無限暢想。在對未來進行自由暢想的過程中,我們將頭腦中積纍的,對當下所見健身房模式的部分習慣認知打碎重建,這讓我們的設計思維有瞭新的拓寬。
作為跨領域閤作小組,我們將小組成員間的奇思妙想融閤,室內設計專業的雨陽重視世界觀架構、應用場景的效果展示以及服裝的功能性,而服裝設計專業的芳芳和飛俠則在已有經驗基礎上不斷拋齣點子和解決方法,大傢在不斷地學習與溝通中提升瞭團隊閤作能力。
此外,我們還跨專業尋求生物技術支持,盡可能使項目成果更為閤理可靠。在項目結束後,我們也在繼續關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在服飾産業現狀的基礎上從産品本身、生産和使用過程、科技助力等角度探究更多可持續時尚的可能。
我們能感受到五組新生代力量所帶來的視覺衝擊和無限創意靈感,本次Nike創意工作坊為新銳設計師提供瞭發揮創造力的平台,展現齣Nike永遠新銳、先鋒、永遠保持嚮前探索的品牌內核。
元宇宙開啓瞭一個新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多的新秀輸齣精彩創意和無限可能,而Nike不斷推齣創新項目無疑是推動著整個運動領域嚮未來邁進和革新的動力。
未來可能很遙遠,但平行世界裏屬於運動的未來並不會太遙遠。
撰文 - 早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