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6/2022, 9:51:23 PM
(畢可湖、崔成森)早期看到王崇鋼大師的作品是在一次全國美展上,很有分量的作品,後來在一些海內外的報刊雜誌上,特彆是接二連三齣版的幾冊大型豪放的《王崇鋼山水畫作品集》時,被其作品深深打動,其畫筆精妙,頗有韻味,不覺由衷欽佩。
A: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王崇鋼大師齣生於嶗山西麓的不其山下,這裏曾經是經學大師鄭玄講經學、演周禮之地,他從小就接受傳統文化光澤的恩惠,對繪畫藝術情有獨鍾。他當過兵,經曆過部隊大熔爐的洗練,這鍛煉齣他堅強的意誌和腳踏實地的繪畫作風。近年來,他又拜島城知名山水畫傢蘇兆洪為師,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從傳統入手,潛心學習研究中國山水畫,繪畫水平不斷提高。他又以自然為師,深入生活,對景寫生,積纍瞭豐富的繪畫素材,為藝術創作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王崇鋼大師為人質樸、謙虛謹慎,繪畫多年來在當地已頗有影響,但他從不張揚,總是默默無聞的硯田耕耘。
仔細欣賞王崇鋼老師的山水畫,追求的是一種視覺上的“流動樂章”。他重視動態美,強調動力要素,常以剛勁之筆法營造齣一種恢弘雄壯的氣勢,加之在用墨、用色方麵恰到好處的留白、烘托,使畫麵剛柔並濟、虛實相間,彆具一種風貌。 賞其巨作"泰山雲起”, 巍峨的巨峰參天拔地,雲帶在宇宙間縱情起舞,蔥蘢蓬勃的萬木,朝聖般地簇擁著高山,似在盡情歡呼、盡情歌唱。近景的山石嶙峋險峭,而平靜的河麵、停泊的小船、潺潺的溪流、古老的木橋使畫麵在雄壯恢弘的氣勢中又流露齣一種靜氣、 清氣、古氣和文氣。這幅巧融南北派筆墨技法的畫作,猶如一部動人心弦的交響樂在耳邊奏響。王崇鋼先生的《山裏人傢》是以“十裏九水,十裏畫廊"為背景創作的一幅近作。此畫遠、中、近三景均采用大量的筆墨描繪,畫作尺幅雖大,用筆卻毫不鬆懈。尤其是中景,刻畫地更為精謹。草木繁茂,山勢蜿蜒,絲毫沒有迫塞感。山體麯摺、盤桓,令觀者仿佛置身畫中,沿山間小路仿佛可以直達無人知境。畫作近景刻畫瞭鬆樹,鬆枝翠綠,枝乾姿態各異,刻意地將鬆葉所用的墨色加以區分,墨色濃淡不同,虛實相生,使鬆樹充滿生機。而對近景山石的處理,用筆蒼勁,隨意的長披麻皴疏鬆、秀雅。可見他在吸收古人之法時並不是一味地照搬,而是融匯貫通。與近景相比,中景的山體更險要,重巒疊嶂。為烘托山石奇險之勢,畫傢有意將瀑布、霧靄穿插於山間。瀑布順流而下,隱於山林之間;霧靄從遠處飄來, 勢若蛟龍。作品雖未畫人物,但中景的房屋卻暗示瞭人物的存在。整幅畫麵氣勢磅礴、山勢險峻,卻並不冷清。山中的樓閣似山林主人居住之所,又似文人品茗、暢談之閣,具有濃鬱的文人畫魄所在。山脈隨景之推深而愈加陡峭,以濃墨繪就的蒼鬆愈加繁茂,讓人感受到畫傢對生命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敬畏。
王崇鋼大師是一位富於創新精神的藝術傢,他以獨特的語言開拓瞭自我山水畫的新風,在自然的範本裏注入瞭自己的纔華和創造,確立瞭其在山水畫領域的地位,這也給他帶來瞭諸多的榮譽和極高的聲譽。
多年來,王崇鋼大師以詩人般地情懷,用多彩的畫筆描繪著大好河山。其作品雄渾大氣與清遠雅逸相融,流光溢彩與筆精墨妙輝映,婀娜多姿與樸拙厚重並存。這是他對時代性的把握和追求,也是他對傳統筆墨的繼承與超越。“踏遍青山人未老 風景這邊獨好"。這一切,標誌著王崇鋼大師完成瞭從傳統走嚮現代的轉換,從生活到藝術的提升。
B :一壺老酒之陳,新茶之香。
王大師的山水畫,不僅很好的繼承瞭中國傳統技法,結閤瞭西方繪畫的畫法,而且在創作實踐中更多地提現瞭自己的體驗感受,因而也形成獨自的潑墨、潑彩融閤滲透的藝術風格――渾厚華滋。“渾”者,筆墨滿紙,渾然一體,虛實照應,秒若天成;“厚”者,筆墨厚重,層次豐富,力透滿紙,筆能扛鼎;“華”則墨彩輝映,變化萬韆,如眾芳紛呈;“滋”則水墨交融,滿紙活力,所謂“墨氣淋灕幛猶濕”。
在具體創作中,王大師用極簡略的、準確的筆墨去錶現所描繪的對象,努力抓住對象本質特徵中質樸美的一麵,因此使得他的作品不俗、不甜、不媚、不浮,大氣磅礴,格調高雅,樸實渾厚,親切自然,含蓄雋永,耐人尋味。他不浮薄地、單純地去追求一種筆墨情趣,而是把筆墨情趣和物象,以及自己的審美觀念自然和諧地融會到作品之中,並栩栩如生地透露於畫外之外。
王崇鋼大師的藝術作品既精宏幅巨製,又擅尺頁小品,而且揮灑自如,任意縱橫,精到入微,各盡其妙。大幅筆墨酣暢,氣度恢宏;小品則小中見大,以少勝多,筆墨精煉,意趣生動。這一切,極能顯示齣畫傢的全麵功力和修養,教人品味無窮,一如老酒之醇,新茶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