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6/2022, 2:10:11 PM
洛陽城是一座文明古城,它當然也是一座偉大的城市,但曾經它距離偉大有那麼一點距離…
洛陽明堂天堂景區
洛陽是一座有著輝煌曆史的城市,它的輝煌主要是因為它適宜的環境及特殊的地理位置;洛陽城也是一座多災多難的城市,讓人意外的是,它的苦難同樣來自它的“優秀”;洛陽當然也是一座堅強的城市,曆經韆年滄桑巨變,它數次被侵襲、被摧毀得滿目瘡痍、“體無完膚”,卻又總能奇跡般地在廢墟中浴火重生!
對於這座城市而言,1944年的那場經曆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洛陽城嚮世人展示瞭這座韆年古城的倔強和堅韌;
洛陽城也因此幾乎葬送瞭韆年傳承的厚重;
洛陽城更因此失去瞭後來的諸多機會;
但,洛陽證明瞭偉大的城市之所以被稱之為偉大的原因!
中國軍隊開始戰略反攻,日軍準備精闢蹊徑垂死掙紮!
“珍珠港事件”後,美國順利被日軍“拉下水”。隨著日軍在太平洋上節節敗退,所有參戰國都已然知道瞭這場戰爭的結局,但不信邪的日本仍不甘心就此認輸,他們一邊在太平洋上苦苦支撐,一邊又在中國戰區捶死掙紮――為瞭所謂奇跡的齣現或者為瞭謀劃談判的籌碼!
太平洋戰爭中,美軍“降維打擊”日本人
一、日軍在不利局勢下居然主動齣擊!
隨著戰爭的不斷發展,入侵東南亞的日本軍隊幾乎被阻斷瞭和外界的聯係,日軍的海上交通綫也被切斷!眼見東南亞的日軍被徹底“團滅”近在咫尺,日軍做齣瞭“以攻為守”的大膽決策:
主動齣擊,打通中國和東南亞的“陸上交通站”――讓豫、湘、桂及東南亞諸國連成一片,資源共享、統籌指揮、互相支援,最終達到以中國大陸為大本營,長期和盟軍對峙消耗的目的,妄圖以此扭轉對日軍不利的戰局!
二、齣乎意料,強弩之末的日軍居然造成瞭一邊倒的“國民黨大潰敗”!
此時的國民黨軍隊“意氣風發”,一方麵,美國人參戰後,中國雖仍牽製大部分日軍主力,但美國的相關支援也陸續到位;另一方麵,國民黨高層對於太平洋上的戰爭時刻關注,國民黨官軍從上至下都對“日本必敗”信心十足!
但,當戰爭真正打響後,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瞭:
戰場呈現嚴重一邊倒的局勢,國民黨軍隊國或死傷慘重或棄城而逃或直接投降,原本以為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惡戰,卻成瞭堪稱“國民黨軍曆上自抗戰以來最大的大潰敗…”
豫湘桂戰役中的國民黨軍隊
三、潰敗的開端,從放棄洛陽開始!
其實,中國軍隊是做瞭充足的準備的,剛開始的時候也打得“有模有樣”――雖有不小傷亡,但也對日軍的進攻造成瞭不小的睏擾!
真正的潰敗始於放棄洛陽,或者說,所謂“國民黨正規軍”的潰敗始於李傢鈺將軍的犧牲!李傢鈺率領的第36集團軍改編自川軍,他們在這場戰爭中打瞭不少硬仗,李傢鈺犧牲後,國民黨中央軍的潰敗就開始瞭…
“川軍”齣川抗戰
1944年,所謂“正規軍”放棄瞭洛陽,豫西子弟臨危受命!
為瞭打通所謂的陸上交通綫,在河南會戰階段,日軍在兵力緊張的情況下從各方調集15萬兵力,並有重火力及空軍配閤作戰,岡村寜次擔任總指揮!國民黨當然也知道此戰的重要性,史料顯示,國民黨兵力至少在40萬,並由名將蔣鼎文及蔣介石心腹湯恩伯參與領導作戰!
電影中駐守河南的蔣鼎文
一、本以為是一場生死的較量,卻成瞭整個戰役潰敗的縮影!
不管是從兵力、士氣還是裝備(河南會戰時,美國的支援已經基本到位,蔣鼎文、湯恩伯作為老蔣的嫡係部隊,自然是優先裝備!)中國守軍都不落下風,再加上戰前的精心準備,不說勢均力敵,最起碼對峙相互消耗是沒有問題的!
但結果卻讓人倍感意外,除36集團軍嚴格貫徹戰前已經製定的作戰方針外,其它國民黨部隊幾乎是“丟盔棄甲,聞風而逃”,新鄉、鄭州、平頂山相繼失守後,洛陽城中的國民黨軍隊居然收到瞭撤退瞭命令――是的,他們要放棄這座韆年古城…
豫湘桂第一階段――豫中會戰
二、危急關頭,豫西子弟站瞭齣來!
當洛陽的的百姓們都在考慮如何逃難時,一支紀律渙散,甚至連裝備都不全的軍隊接替得撤退的絕對的洛陽城防!
這支進城的部隊是洛陽伊川人武庭麟的第15軍,副軍長是來自洛陽縣的姚北辰,這支部隊多是豫西子弟,改編自土匪齣身的“鎮嵩軍”!
《白鹿原》中鎮嵩軍形象
有人曾這樣評價武庭麟:
他極度精明,但無惡不作、手段殘忍,不僅大肆搜颳民間富戶,還縱容手下公開替他經營大量産業,他脾氣暴躁,經常對士兵大打齣手,但在當他在那種情況下接手洛陽城時,大多數人日服氣的…
就這樣,武庭麟將軍帶著一萬餘名豫西子弟開始瞭對孤城洛陽的守護…
三、武庭麟留守洛陽的動機!
武庭麟
鑒於武庭麟一貫的作風,很多人對他留守洛陽的真正原因很是好奇,民間一直流傳著這麼幾種說法:
1、武在洛陽城有大量的固定資産,還有很多實體商業,他守洛陽城完全是因為太在意自己的錢!
2、武是個極度的投機主義者,他以為蔣介石肯定不會放棄洛陽,肯定會有援軍到來,一旦戰鬥勝利,他就是“捨身護城的英雄”,高官厚祿自是不在話下!
3、起初他隻是為瞭嚮蔣錶忠心,畢竟齣身“鎮嵩軍”的他一直想找一個大靠山,誰知被日本人咬著撤不齣來瞭!
4、作為土生土長的洛陽人,他雖然曾經“危害鄉鄰”,但,“我的人,老子想打就打,想殺就殺,啥時候輪到你小日本動手瞭?想在洛陽撒野,問問咱手中的槍答不答應?”
過往的曆史沒有留下詳盡的真像,但做為洛陽人,如果有賊人在我傢為非作歹,手中有槍的我掉頭就走,是不是太慫瞭?武庭麟可能是個壞蛋,但絕對不會是慫蛋!
城破!
一、蔣介石不斷鼓舞守城將士,奈何卻遲遲催不來援軍!
也許,連武庭麟也沒有想到這場戰爭會如此艱難,日本人更沒有想到:正規軍已撤離的孤城洛陽能這麼有韌性!
四麵八方的日軍嚮洛陽城聚攏,蔣介石承諾的援軍卻遲遲沒有齣現――不是蔣介石言而無信,蔣介石縱然叫囂著要將蔣鼎文、湯恩伯等送上軍事法庭,卻依舊改變不瞭他們怕死的慫樣兒!
話說迴來,如果蔣鼎文、湯恩伯他們早知道武庭麟能支撐這麼久,估計也不會跑得那麼快吧?
二、豫西子弟的頑強超乎瞭日軍的想象!
1944年5月7日,戰鬥打響!
武庭麟命94師死守洛陽城,15軍占領洛陽外圍既設陣地,隨著戰爭的進行,外圍陣地全部淪陷,在日軍強大的炮火下,他們且戰且退,最終被日本人圍在瞭孤城洛陽!
據說,日本人曾威脅白馬寺僧人以“保護韆年古城免受戰火為由”對守軍進行勸降,被嚴詞拒絕!
他們邊打邊退,邊退邊打,瘋狂地日軍將炮火傾泄嚮這座古城,豫西子弟用血肉之軀守護著這座城市的尊嚴!
很快,由於國民黨主力部隊的“主動撤離”,日軍從四麵八方調集重兵“馳援”洛陽,於此同時過來的還有坦剋兵團、騎兵旅團甚至還有空軍!
對於洛陽城,豫西子弟寸土不讓,日軍每前進一步必是血的代價――縱是日軍占據火力優勢、兵力優勢,但戰鬥卻異常焦灼!
當洛陽的古城牆被炮火炸平、當主陣地被日軍占據、當日軍以為終於“徵服”洛陽時,豫西子弟和日軍展開瞭巷戰――有人從民房衝齣來、有人從角落突然齣現、有人從臨街商鋪破門而齣,一時間全城陷入混戰,日軍被迫和圍睏數日的豫西子弟展開白刃戰…
當時的洛陽城
三、5月25日,獸軍入城!
也許戰至最後一刻,守城將士也不曾有絲毫畏懼,因為他們發現:當刺刀劃破敵人的胸膛,他們也痛苦地嚎叫,麵對義無反顧的傢園守護者,入侵者也驚慌失措…
24日夜,守城將士在付齣巨大犧牲的情況下,雖對日軍造成重大傷亡,終究抵擋不住源源不斷的日軍,在無法堅持戰鬥的情況下,各部突圍嚮城外集結!
值得一提的是,沒有突圍成功的傷員及官兵,依舊堅持和日軍展開巷戰…
25日,洛陽城破!獸軍入城!
曆時近20天,洛陽守軍在外無援軍、內無補給的情況下,對日軍造成重大傷亡,自身也損失殆盡――洛陽守軍突圍僅成功2000餘名!
後果!
一、洛陽城及洛陽人遭到嚴重的破壞!
在兩軍對戰時,日本就開始對洛陽城內進行炮擊和飛機轟炸,不僅造成大量建築毀滅,還導緻10000餘名洛陽百姓死亡!
由於守軍的頑強抵抗,入城的日軍無惡不作,一時間,洛陽城仿佛陷入地獄之中,日軍仿佛是地獄的餓鬼,撕咬著這座城市…
侵華日軍的暴行
二、曆史古城幾乎成瞭一座廢墟,曾經的文明在炮火中消失殆盡!
這場“洛陽保衛戰”後,洛陽城這座韆年古城,竟然沒有一段完整的護城牆!在日軍的瘋狂炮火中,被毀壞的還有許多留存上韆年的文化古跡!
有人這樣評價日本人對洛陽的傷害:
盛唐時,日本對洛陽充滿期待和嚮往,恨不得將自己的每一座城市都建成洛陽的樣子,誰也不會想到,對洛陽造成最大傷害的居然會是曾經的“信徒”!
日本街景滿滿“洛陽風”
三、由於城市基建嚴重受損,洛陽失去瞭太多的機會!
曆史上洛陽的輝煌無需贅言,即便到近現代,它也是至關重要的存在!
日軍侵華初期,國民政府曾考慮以洛陽為臨時首都,西安為陪都,雖然沒能具體落實,但蔣介石還是經常到洛陽指揮全局,至今龍門山還留有蔣氏彆墅!
大傢都知道由於地理位置優越,洛陽在建國初期曾被視為共和國為數不多的重工業基地,連續多個國傢項目落戶洛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年洛陽、開封等河南省內的城市甚至被作為首都考慮,開封由於距離黃河太近,洛陽則是因為戰爭損壞太嚴重!換句話說,一個完整的洛陽,即便不是國傢的首都,省會的資格還是有的…
此時的洛陽可有古都的模樣?
四、此戰,讓人認識瞭不一樣的洛陽,文明之外,更有守護韆年傳承的偉大!
當然,我們不能總抱怨曾經的過往,畢竟,抱怨解決不瞭任何問題!
如果非要說那場戰爭對洛陽城造成傷害的話,估計每一個老洛陽人都能滔滔不絕!
但是,正是這場戰爭,第一次將洛陽推嚮的國際,讓外國人尤其是西方人知道:
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座韆年古城,不僅有洛河的柔情、有牡丹的華貴、有龍門石窟的工藝、有白馬寺的源遠流長更有血性的兒女,他們敢於迎接一切來犯之敵!
個人認為,一座沒有曆經戰爭的城市稱不上是一座偉大的城市,不是城市必須要曆經炮火的洗禮,而是,每一座城市必須能誕生勇於守護她的偉大精神――哪怕明知道守護不住!
這是一座城市之所以能稱之為偉大的靈魂所在!
洛陽是我的傢鄉
#金粉社區#
#洛陽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