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7/2022, 2:38:36 PM
導語:自古帝王之心難揣測,如果不能正確解讀帝王的心思,那真的是伴君如伴虎,隨時都有可能葬送性命。
漢朝漢武帝時期,發生瞭一起至今都無法破解迷案。此案便是竇嬰僞造先帝遺照案。這裏的先帝指的是漢景帝。
漢景帝叫劉啓,漢武帝叫劉徹,漢景帝是漢武帝的父親。漢景帝的母親是竇皇後,漢武帝的母親是王皇後。
【一】魏其侯竇嬰的背景
從顧命大臣到門可羅雀。
竇嬰是竇皇後堂兄的兒子,竇皇後叫竇嬰侄子,漢景帝與竇嬰是平輩兄弟關係。當時漢景帝酒後戲言說百年之後要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梁孝王劉武。
本來一句戲言,竇皇後當真瞭。和許多父母一樣偏愛小兒子,竇皇後很偏愛自己的小兒子梁孝王劉武。
漢景帝也很後悔自己許下這個諾言,從親疏上來說,親弟弟顯然沒有親生兒子親,漢景帝很後悔,竇嬰以祖上規矩勸漢景帝把皇位傳給自己兒子。
於是竇嬰的諫言就得罪瞭竇皇後,雖然竇皇後是竇嬰的姑姑,但竇皇後開除瞭竇嬰進齣皇宮宮門的名籍。
後來漢景帝三年爆發七國之亂,漢景帝沒有閤適的將領帶兵平叛。隻有竇嬰能堪此任,竇嬰在漢景帝再三要求下,答應幫助漢景帝平叛。
竇嬰最終沒有辜負漢景帝的期望,平定瞭七國之亂。因為漢景帝封竇嬰為魏其侯。此時的竇嬰成為漢景帝麵前的紅人。
漢景帝駕崩之後,沒過多久竇太後也駕崩瞭。竇嬰的兩大靠山沒瞭,漢武帝繼位做瞭皇帝,漢武帝的母親是王皇後。
王皇後的弟弟叫田�`,田�`一開始是竇嬰的賓客,在竇嬰輝煌的時候,田�`對竇嬰畢恭畢敬的,等漢武帝繼位之後。
這一形勢發生瞭變化,田�`憑藉與王皇後的特殊關係,地位逐漸提升。
而竇嬰的地位一點點下降,最終田�`與竇嬰變成瞭敵對關係。
【二】現實落差讓竇嬰難以接受
從高處落下的感覺很難受。
田�`因為是漢武帝的舅舅,再加上此人也有能力。田�`得到瞭漢武帝的信任,成為瞭漢朝的丞相。
竇嬰因為自己的靠山漢景帝和竇太後都駕崩瞭,再加上此人不善於權術,所以勢力逐漸消失,之前歸附竇嬰的人都轉嚮去歸附田�`。
這種落差讓竇嬰內心很不爽,俗話說患難見真情,竇嬰在失勢之後,有一個人並沒有因為竇嬰失勢就勢利眼離開他。
這個人叫灌夫,灌夫還是一如既往地跟著竇嬰。竇嬰內心很感動,也拿他當知心朋友看待,這其實是人之常情。
但灌夫此人和竇嬰一樣,都是一個喜怒形於色的人,內心不開心就會錶現在臉上,嘴上也會說齣來,這種人說好聽叫直爽,說不好聽就是沒城府。
灌夫為瞭替竇嬰打抱不平,在田�`的婚宴上頂撞田�`,田�`因此把灌夫抓住,要判田�`死刑,竇嬰見自己好友遇難,自然奮力營救。
然而竇嬰使齣各種招數都沒辦法救齣灌夫,
最後他想到瞭漢景帝曾經留給自己的一道遺詔,危機之下可以拿齣來保命。
【三】遺詔烏龍成迷案
帝王之心難揣測。
竇嬰情急之下拿齣先帝遺詔本來是當做免死金牌,但田�`讓人查檔案,這份先帝遺詔並沒有備份。沒有備份的遺詔自然沒有作用。
不僅如此,田�`還反咬一口,說竇嬰的遺詔是僞造的,這下竇嬰的罪過可大瞭。竇嬰手中的遺詔瞬間變成瞭催命牌。
最後的結果竇嬰被處死,有人認為竇嬰死的太冤瞭,因為竇嬰並沒有僞造遺詔,這一點基本是實情。
以竇嬰的膽子和人品,他確實不大可能僞造漢景帝的遺詔,也有人認為是王皇後為瞭幫助弟弟田�`除掉政敵竇嬰,偷偷燒毀瞭備份遺詔。
其實從當時漢朝遺詔管理程序來看,這種可能也不大,王皇後身處後宮,想操作皇傢遺詔檔案是不現實的。
那麼最後一種情況就是,漢景帝再給竇嬰這份遺詔的時候,壓根就沒留備份,說白瞭就是漢景帝給瞭竇嬰一個空頭支票。
這一種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為漢景帝留給竇嬰的遺詔,內容寫得是非常模棱兩可,原話是:“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
這樣簡單的一句話,背後意思卻非常復雜,竇嬰可以用他推翻皇帝,
其實漢景帝真實的意圖,隻不過是讓竇嬰能夠感念自己的信任,好盡心輔佐漢武帝罷瞭。
結語:
總之,漢朝著名遺詔烏龍事件,使得竇嬰手中的遺詔由,免死金牌秒變催命牌,大將軍竇嬰也成為漢景帝帝王術的犧牲品。
參考文獻:
《史記》
--END
【曆史像一壺陳年老酒,需要細細的品,在這裏,靜下心,我帶你穿越那韆年往事,迴來,你會更加粉嫩。關注你的老朋友:閱史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