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8:43:38 AM
伍子胥復仇不過開棺鞭屍,王頒復仇卻吃光對方骨灰!
開皇九年,隋軍攻破建康,俘虜瞭陳後主,南陳滅亡,天下再次一統。就在舉國歡慶之際,有個叫王頒的將軍,卻率領一韆多個老頭,趁著夜色悄悄地潛入陳朝開國之君陳霸先的萬安陵。
這群人有備而來,他們迅速掘開陵墓,挖齣陳霸先的遺體,一把火將它燒成瞭灰。接著這群人又做齣一個駭人聽聞的舉動,他們將骨灰撒進水中,全都喝進肚裏。
文學作品中,經常看到“吾恨不能生死汝肉”這樣的毒誓,可現實中真正這麼做的卻寥寥無幾。那麼王頒和這一韆多個老頭是什麼人?他們跟陳霸先究竟有什麼深仇大恨呢?
原來,34年前陳霸先殺瞭一個叫王僧辯的人,王頒就是王僧辯的兒子,這一韆多個老頭就是王僧辯的部下。陳霸先為何要殺王僧辯?事情要從梁武帝太清二年的侯景之亂說起。
為瞭方便閱讀,先交代一下曆史背景。此時正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的北魏已經分裂成東魏和西魏;南朝東晉滅亡後,宋、齊、梁、陳輪番登場,此時正處於南梁時期,梁武帝蕭衍即南梁開國之君。
侯景原本是東魏將領,叛逃到南梁,被梁武帝接納。一年後反骨仔侯景發動叛亂,將梁武帝囚禁於建康台城。不久梁武帝被活活餓死,其子蕭綱作為傀儡被侯景推上龍椅。
皇帝濛難,蕭氏皇族子弟在救援問題上卻各打各的算盤。有的畏懼觀望,有的喉嚨大雨點小,有的乾脆自立山頭。
梁武帝的第七子湘東王蕭繹,相對來說算是皇室子弟中最積極的一位,屯駐江陵的他,派齣幾路大軍,沿長江東進,與侯景展開激戰,王僧辯就是蕭繹的領軍將軍。
與此同時,另一路大軍從廣州北上,在南康一帶與侯景的大軍拼死搏殺。這支部隊的將領就是梁武帝欽命的振遠將軍、督七郡諸軍事陳霸先。
侯景之亂爆發後,陳霸先比蕭傢子弟都積極,他率先北上勤王,但可笑的是卻遭到瞭蕭傢子弟的阻攔。很明顯這些蕭氏諸王,巴不得侯景殺光建康的蕭傢人,他們好藉機割據坐大。
陳霸先孤立無援,聽說蕭繹要東進打侯景,於是他主動派使者聯絡蕭繹,接受蕭繹的統一節製。
有南梁第一戰將陳霸先的支持,蕭繹如虎添翼,兩路大軍從南路和西路夾擊,直逼建康。公元552年,陳霸先與王僧辯通力閤作攻破建康。侯景兵敗被殺,並且被老婆溧陽公主(梁武帝之女)吃瞭肉,為時四年的侯景之亂終於結束瞭。
戰亂結束,蕭繹順理成章地在江陵稱帝,史稱梁元帝,兩位主要功臣陳霸先和王僧辯,成瞭他的左膀右臂。
戰後,陳霸先屯駐揚州,王僧辯屯駐建康,二人各自掌握一支南梁最精銳的部隊。曾經精誠閤作的二人,卻因為一件意外事鬧翻瞭。這件事的起因純屬蕭繹無事生非,他不光搞丟瞭自己的命,還直接把南梁帝國推嚮萬劫不復。
當初蕭繹正在與侯景角逐的時候,他的弟弟武陵王蕭紀在背後捅瞭他一刀,這傢夥在益州稱帝,並打著平定侯景的名義,率大軍順江而下。
蕭繹嚇得一身冷汗!蕭紀在蕭繹的上遊,要想打侯景勢必要經過蕭繹的防區,這豈不是“假道伐虢”的翻版嗎?而此時蕭繹還沒有稱帝,蕭紀已經黃袍加身,蕭繹隻有兩個選擇,要麼承認弟弟的帝位,接受他的領導,要麼兄弟鬩牆。
關鍵是蕭紀做事不地道,你就算有野心,程序上至少要先拉攏一下哥哥,而不是直接發兵威脅。蕭繹怒瞭,但兵力不夠怎麼辦?於是他生齣一計――嚮西魏求救。
西魏接到蕭繹的求援開心死瞭,他們正愁沒藉口南下呢,於是宇文泰一揮馬鞭,大軍從漢中南下,乾掉瞭誌大纔疏的蕭紀。
蕭紀死瞭,蕭繹也笑不齣來,因為他發現求救西魏於就是引狼入室,宇文泰占著益州不走瞭。蕭繹的無知暴露齣來,天下分裂群雄逐鹿,吃到嘴的肉再吐齣來,豈不是太玷汙軍閥的“金字招牌”?可蕭繹不乾,他要派人跟宇文泰講理,講理就講理吧,態度還很傲慢。
宇文泰憋不住直樂:瞧這哥們真是貼心呐,先給我一個吞並益州的藉口,這會兒又給我一個進攻江陵的理由!他一抹臉,擺齣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順長江揮師東進。
陳霸先和王僧辯都來不及增援,江陵就被攻破,蕭繹遇害身亡。
國不可一日無君,陳霸先與王僧辯緊急磋商,並達成一緻,擁立蕭繹的兒子蕭方智為帝。江陵已經在西魏手上,所以南梁的都城又迴到瞭建康。
請注意這個微妙的變化,陳霸先的勢力在揚州,王僧辯的勢力就在建康,從這時候起,王僧辯的影響力蓋過瞭陳霸先。
又一方勢力的插手,讓陳霸先與王僧辯走嚮瞭對立麵,這個勢力就是東魏。
東魏和西魏兩邊互掐,又不斷在南方比著擴充地盤,眼看西魏從南梁割走瞭益州,饞得東魏口水直流。於是東魏權臣高歡派人找到王僧辯:蕭方智娃娃一個,不足為君,我給你送個人來,蕭淵明如何?
蕭淵明是誰呢?梁武帝的侄子,當年他奉命與東魏作戰,結果兵敗被俘,一直留在東魏。這會兒高歡打瞭個如意算盤:把蕭淵明送迴南梁當傀儡,俺就是太上皇,這便宜可就賺大發啦!
王僧辯不傻,一口迴絕。不料東魏早有準備,王僧辯話音剛落東魏的大軍就到瞭江邊上。王僧辯軟瞭,隻好屈服應允東魏。陳霸先苦苦相勸,怎奈建康是人傢王僧辯的勢力範圍,他無力迴天。
就這樣,王僧辯的膝蓋發軟,導緻南梁再次帝位更迭,並成瞭東魏的傀儡政權。
幾個月後,陳霸先經過一番密謀,對王僧辯發動突然襲擊,並且逮捕瞭王僧辯,再度復立蕭方智。
兩位曾經精誠閤作的戰友,終於到瞭攤牌的時刻,陳霸先竭力主張處死王僧辯。其實此時蕭方智也做不瞭主,陳霸先說啥是啥,於是王僧辯被以謀逆罪處死。
王僧辯死後,他的部下們多次發動叛亂,企圖替他報仇,但都以失敗告終,這些人也逐漸流亡民間,大多不知所終。
王僧辯的死,讓南梁的軍政大權全都落入陳霸先之手。於是老套的劇本重復上演,陳霸先剿滅各路割據勢力後,在群臣的擁戴下,接受瞭蕭方智的禪位,建立瞭南朝最後一個政權陳朝。
迴到本文的開頭,王僧辯被殺的時候,王頒當時在荊州,所以幸免於難。得到父親遇難的消息後,他哭得昏厥瞭過去:“號慟而絕,食頃乃蘇,哭泣不絕聲,毀瘠骨立。”
不久,荊州被西魏吞並,王頒搖身一變成瞭西魏的臣民。再後來西魏變成北周,北周又變成隋,皇帝輪流做,王頒作為士族子弟官位一路上揚。
無論怎麼變,王頒始終堅持一個習慣,吃素,下班穿素服,晚上睡稻草,跟勾踐比就差吃苦膽,復仇的烈焰在王頒的心裏燃燒瞭整整34年。
隋滅陳的戰爭,王頒自願從軍,建康城一破,他立刻四處尋訪,找到瞭一韆多個當年曾經為父親復仇的老部下。
王頒一見到他們啼哭不止,老頭們不解:陳朝已滅,你的仇也算報瞭,且你從軍有功,一舉兩得,為何還這麼傷心呢?難不成為不能親手殺瞭仇人而含恨?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跟你一起,掘瞭陳霸先的陵,將他挫骨揚灰,為老主人復仇,如何?
王頒抹淚笑瞭。
這就是陳霸先被掘陵焚屍的經過,可惜一代帝王,因為王頒狹隘的復仇觀慘遭羞辱。事後,王頒嚮隋文帝自首請罪,隋文帝竟然赦免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