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6:55:58 PM
範��在霸上設鴻門宴決意要除掉劉邦。可惜貴族齣生的項羽,從內心非常鄙視範增的這種做法。最終,項羽在鴻門宴放瞭劉邦一馬。後世很多人認為,這是導緻項羽後來烏江自刎的源頭。
想當年,項羽在巨鹿之戰破釜沉舟,一戰成名。項羽率領僅幾萬人正麵死戰章邯率領的秦朝四十萬精銳,以雷霆萬鈞之勢,打得章邯潰不成軍,場麵是何等的壯觀!如今他哪裏把劉邦放在眼裏?
項羽放走劉邦後,多次打得劉邦瘋狂逃竄。曾經有一次因為項羽追趕得急,劉邦好幾次把自己的一雙兒女踹下瞭馬車。論打仗,劉邦無論如何是打不過項羽的!
其實,真正讓項羽走上敗亡的是兵仙韓信,韓信纔是項羽真正可怕的對手。
因此,項羽在鴻門宴放走劉邦,加上屢不采納韓信之計,把韓信拱手相讓給敵手劉邦,這兩樣共同促成瞭項羽最終在烏江自刎!
這就引齣瞭楚漢戰爭的關鍵人物--兵仙韓信。
在楚漢戰爭初期,韓信先在項羽帳下,項羽卻看不上這位胯下小兒。後來跑到劉邦帳下,同樣不被重用。
若非蕭何慧眼識人,就不會有後來的兵仙韓信瞭!那麼蕭何怎麼就斷定韓信能當大將軍呢?
筆者認為,這就是得從項羽、劉邦和韓信三個人的不同視角著手分析瞭。
一、項羽瞧不起韓信的身份 卻看重韓信的能力
韓信忍受“胯下之辱”後不久,投身於項羽軍中。貴族齣身的項羽,按理說根本瞧不起韓信這樣的胯下小兒,可項羽竟讓韓信做瞭自己身邊的“執戟郎中”,而且一點兒也不覺得丟麵子。從項羽這個安排能判斷齣來:韓信絕對纔華齣眾!
而韓信也敏銳地覺察到這一切,並開始不失時機在項羽麵前錶現自己,在軍事上嚮項羽建言獻策,結果卻是“數以策乾項羽,羽不用”。
其實,項羽對韓信的這種態度,用韓信對項羽的評價最為恰當:“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這就是為啥韓信最終離開項羽,並且給瞭項羽一個“婦人之仁”評價的原因。
二、夏侯嬰和蕭何逐漸覺查到韓信是個軍事天纔
韓信轉投劉邦後,同樣沒能引起劉邦的注意,讓韓信很是鬱悶。倒黴的是:過沒多久,因為同事犯事,韓信受連坐要被砍頭!臨刑時,韓信很不甘心居然就這樣瞭卻一生,於是便大聲喊齣瞭自己的心聲:“漢王不想得天下瞭嗎?為什麼要斬壯士?”這句話恰巧被夏侯嬰聽到,夏侯嬰見韓信相貌不凡,就放瞭他,與其交談,很欣賞他,便將韓信推薦給瞭蕭何。
由於先有夏侯嬰的欣賞,蕭何把韓信由庫管升為治栗都尉,後來經過跟韓信的交流和接觸後,蕭何確信韓信是一個難得的軍事天纔。接下來不但唱瞭齣“蕭何月下追韓信”,還說服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
劉邦為何答應?一是有蕭何擔保;二是劉邦的起傢班底――豐沛集團還沒有一個人能勝任大將軍這一職務;三是自己手下還沒有人能與項羽抗衡,如果想齣關與項羽一爭雌雄,隻能啓用新人。這些都是擺在劉邦麵前的現實。
三、韓信最瞭解項羽
最後的疑點,就是蕭何憑啥一眼斷定韓信有真本事?除瞭曾被項羽視、夏侯嬰的賞識、自己多年的觀察外,最關鍵的一條是:韓信對項羽和項羽集團將領在軍事上的優缺點,比劉邦集團任何人都更瞭解!
劉邦隻是瞭解項羽的人品和性格,對項羽及手下將領的用兵特點並不熟悉。這即不是劉邦的專長,也不是蕭何和張良的專長。
韓信在項羽身邊當過多年的執戟郎中,項羽和其將領談論軍事部署時,韓信都在旁聽,所以對他們的排兵布陣瞭如指掌。
韓信的齣現一下子彌補瞭劉邦集團最短的那塊短闆。故而蕭何不惜月下追韓信!嚮劉邦強力推薦拜韓信為大將軍,也就不足為奇瞭。
韓信在軍事上最瞭解項羽集團,在後來的楚漢戰爭中也得到瞭很好的印證。最直接的一個就是韓信和龍且的濰水之戰。當時龍且曾說:“吾平生知韓信為人…….”
要知道龍且是項羽手下的高級將領,而那時的韓信僅僅是個執戟郎中。結果龍且竟深知韓信,可見韓信在項羽身邊時還是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的。
龍且說他知韓信,卻沒能知全麵,韓信卻瞭解龍且的一切,故龍且敗給韓信並不恥辱。
所以,韓信之所以很厲害,一方麵因為他從項羽、龍且等人身上學到瞭很多用兵謀略,另一方麵能知己知彼。故而看韓信打仗,顯然是不拘一格,他總能針對不同的對手,閤理排兵布陣,齣奇製勝!
最終項羽敗給瞭韓信,主要是因為韓信對項羽排兵布陣瞭如指掌,而項羽卻從未見過韓信如何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