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5:04:54 AM
雲南一直是我國的邊防重地,因此在1955年,中央軍委在雲南軍區的基礎上著手於組建昆明軍區。
軍區在成立之後,一直都駐守在
雲貴高原
上,他們的主要任務是保護祖國南疆安全。
後來在
對越自衛反擊戰
中,昆明軍區同樣立下瞭赫赫戰功,1979年的戰爭並沒有那麼快結束,後來昆明軍區的14軍40師又再度發動瞭
“老山戰鬥”
,殲滅瞭大量前來挑釁的敵人。
後來,在“百萬大裁軍”中,昆明軍區被撤銷。
前前後後算下來,昆明軍區存在30年,但司令員換瞭五位,他們分彆是什麼軍銜?
首任司令員:謝富治
這位
謝富治
也是老革命乾部瞭。
早在
北伐戰爭
時期,革命的烈火便燃到瞭武昌,這也引得湖北各地的農民運動蓬勃發展,受到這樣的思想影響,謝富治本人也參與進來。
謝富治
結果,由於國民黨當局叛變革命,很多農民領袖骨乾慘遭砍頭,這也給謝富治留下瞭極大的驚嚇,最終選擇迴到瞭老傢。
後來,轟轟烈烈的
黃麻起義
再一次撼動瞭謝富治的心靈,紅軍在鄂豫邊境上的武裝力量也越來越強大,1930年,謝富治再次投身到農民運動當中,並且最終被編入紅軍。
從基層乾起,隨著年齡的增大,謝富治的作戰也變得越來越勇敢,所以他的晉升之路也走得十分穩妥,從團政治處主任一職到軍政處主任。
後來的革命史上,謝富治和
陳賡
大將一起行動,為瞭發動群眾和組織群眾,二人也想到瞭很多好辦法,總結瞭不少鬥爭經驗,在廣大華北地區開闢瞭大量革命根據地,這些根據地也為抗擊敵寇發揮齣瞭重要的作用。
陳賡
在
重慶談判
後,共産黨意識到國民黨隨時有可能發動猛攻,謝富治也在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的基礎上著手於組建兵團,這正是紅極一時的“陳謝軍團”。
淮海戰役
勝利結束,二野整編,謝富治也調任到二野三兵團擔任政委,那會的司令員正是
陳锡聯
,兩人的閤作也非常默契,共同率部參加瞭渡江戰役。
隨後,他又和陳锡聯一同進軍西南地區,由於邊境的問題還是非常多,再加上國民黨有不少殘部躲到瞭邊境綫一帶,雲南麵臨著重大挑戰。
因此,謝富治的第三兵團就駐紮在雲南隨時等待待命,他也被任命為雲南省委第一書記兼任昆明軍區司令員,成為瞭雲南省的“一把手”。
陳锡聯
他擔任瞭第一任司令員,在雲南問題上還是下瞭不少功夫的。
經過長久的努力,摸清瞭當地的風土人情,隨後又開始瞭雲南起義部隊的整編工作,率部殲滅瞭寄生在當地的多個土匪武裝,這也讓雲南省的社會秩序漸漸穩定下來。
最值得一提的是,謝富治還主抓瞭禁毒工作。
為此,他調動起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宣傳有關於毒品危害的知識,讓大傢積極提供綫索,對毒販明察暗訪。
待到時機成熟,他果斷齣兵鎮壓瞭當地的黑惡勢力,讓長期存在於雲南的販毒團夥基本麵臨崩潰,極大促進瞭社會穩定。
由於在戰爭時代齣生入死,再加上治理雲南有功,中央十分重視這位司令員。
因此,1955年,謝富治被授予上將軍銜。
第二任司令員:秦基偉
跟上一任昆明軍區司令員類似,
秦基偉
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猛將。
他在13歲的時候便手持紅纓槍參加瞭黃麻起義,又帶著幾個本村的小夥伴一路跑到大彆山去,找到瞭紅軍31師,也由此正式開啓瞭有組織的革命生涯。
在攻打麻城縣的戰鬥中,他卻不幸負傷,被一顆子彈擊中瞭右臂,由於缺少醫療條件,他身上的傷也在不斷被感染,部隊還有其他作戰任務,很多傷兵也隻能暫時安置在百姓傢中。
秦基偉
有一天,有兩位戰友來老鄉傢中探望他,還留下瞭兩枚銀元寶,秦基偉知道,這是部隊在和自己告彆。
紅軍西徵時,他就緊緊跟在部隊後麵,一直到達瞭鄂陝邊界地帶。
接下來,部隊的處境越來越危險,疏散瞭很多重傷員,首長也決定讓秦基偉去寺廟中暫時躲避,可他堅決不從,還說:
“我參加紅軍就是為瞭革命到底,就是死瞭纔算完!”
這番話把首長深深打動瞭,並且派齣瞭一位小通訊員跟隨他,他就這樣忍受著傷痛跟隨部隊轉戰瞭一韆五百多公裏的路。
從1937年開始,秦基偉受命前往陝西太榖縣組建人民武裝,長期連年徵戰已經讓他頗具經驗,因此,他以
“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
教官的身份開起瞭“遊擊戰”培訓課。
他的領導能力也在這一刻被展現得淋灕盡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訓練班便已經發展到瞭300人。
在抗日戰爭期間,特彆是1942年,秦基偉參與的大小戰鬥加起來已經超過瞭我一韆次,盡管敵人不斷在“掃蕩”,可太行山的抗日根據地也在不斷的發展壯大當中。
兩年後,秦基偉將敵人苦心經營的“鋼鐵封鎖綫”幾乎全部摧毀,繼續擴大瞭遊擊區,一直到日本帝國主義投降。
這位“戰神”是真正在戰爭中磨礪齣來的,因此,中央軍委最終決定成立晉冀魯豫軍區,並且下轄瞭四個軍區,秦基偉任太行軍區第一分區的司令員。
後來的解放戰爭當中,秦基偉同樣立下瞭赫赫戰功,特彆是他在淮海戰役中率領9縱直搗雙堆集,迅速攻擊敵人的兵團部所在地,
黃維兵團也在這種作用下加速瞭全軍覆沒的步伐,這一仗,光是9縱就殲滅瞭8500人。
黃維
1949年,9縱改稱二野第4兵團第15軍,秦基偉齣任軍長。
後來,
抗美援朝
爆發,1951年2月17日,第15軍編入誌願軍第三兵團入朝作戰。
從4月開始,15軍連續在前綫奮戰瞭三十多個晝夜,緻使九韆多名美軍全部被殲,使得敵人的行動一再被推遲。
敵人希望依托於高科技裝備再度發動反撲,秦基偉坐鎮指揮,部隊再次在前綫堅持瞭十天,使得敵人沒有辦法再次發動推進。
彭德懷還專門給秦基偉發去一封電報,上麵寫道:秦基偉,我十分感謝你們。
下半年,
王近山
給秦基偉打瞭一個電話,雙方溝通瞭“上甘嶺”的有關內容,秦基偉當即指齣,要想把美軍的囂張氣焰給打下去,“上甘嶺”是必然結果。
最終,這場戰役不僅讓秦基偉聲名遠揚,也讓王近山有瞭更高的威望。
在1955年,秦基偉被授予瞭中將軍銜,後來謝富治被調任到北京,由他齣任昆明軍區司令員的職務,1988年,又被授予上將軍銜。
第三任司令員:王必成
王必成
又被稱為“王老虎”。
電影
《紅日》
中,大戰整編第74師的瀋振新,原型人物正是王必成。
從1929年加入紅軍後,他便開始瞭自己的革命生涯。
真正能讓他能大展拳腳的,還是
粟裕
。
1947年,陳粟緊急聯係王必成,讓他火速北上切斷敵人的退路,對手整編74師我是蔣介石的“五大主力”部隊之一,王必成接受瞭任務以後,帶著部隊齣發,兩天便急行瞭100公裏路。
5月15日,在1縱的協同下,僅僅半個小時時間,部隊便攻占瞭垛莊。
蔣介石也慌得不行,一邊命令
張靈甫
固守陣地,另一方麵親自飛往徐州督戰,希望能藉此機會將華野一網打盡。
眼看著時間越來越緊急,粟裕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抓緊時間猛攻,在敵人的援軍來之前殲滅74師,王必成想都沒多想,也不管敵人是什麼來頭,直接命令部隊挺瞭上去。
張靈甫
這場戰爭打得格外激烈,在雙方都非常疲倦的時候,王必成走到戰士們麵前,對大傢說:
“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衝上孟良崮,活捉張靈甫,為漣水保衛戰中犧牲的戰友們報仇!”
最終,
在王必成等領導的指揮下,孟良崮一戰殲滅瞭國民黨3.2萬人,其中6縱殲滅瞭5700人。
陳毅也在戰後錶示:“殲滅74師,6縱立下瞭大功。”
在渡江戰役後,王必成率領24軍進駐南京擔任警戒任務。
朝鮮戰爭爆發後,王必成奉命入朝鮮,擔任第九兵團的副司令員,迴國後,他開始擔任上海警備區司令員,兼任南京軍區副司令。
1955年,王必成被授予中將軍銜。
王必成
他在上海工作瞭五年光陰,非常注重軍民之間的關係,其中“8連”就作為典型代錶,在全軍發揚開來。
1969年夏天,王必成被調任到昆明軍區擔任副司令員的職務,1971年6月成為昆明軍區司令。
作為軍隊的高級乾部,他從不亂花軍隊一分錢,還定下瞭“五不許”的傢規,他非常反對社會上齣現的一些不良風氣,對“送禮”、“請客”等行為深惡痛絕,這也在昆明軍區內部傳開瞭。
後來王必成被調任武漢的時候,機關派人到王必成住過的樓房清點,發現公傢配發的各類傢具一樣都沒有少,大傢都感慨他是一位兩袖清風的好乾部。
第四任司令員:楊得誌
楊得誌
的大名,就不用過多描述瞭。
此人從
湘南起義
開始便嶄露頭角,並跟隨部隊來到瞭井岡山,從警衛排長做起,當紅軍長徵到達陝北的時候,他已經是副師長瞭。
抗日戰爭期間,他創建瞭冀魯豫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期間,他更是圍睏瞭新保安,全殲瞭傅作義的王牌部隊。
楊得誌
1951年2月,他以19兵團司令員的身份參加瞭第五次戰役和鞦季防禦作戰,而且在第二年,他還擔任過一段時期的誌願軍司令員,指揮
上甘嶺戰役
。
1955年,他被任命為濟南軍區司令員,並且被授予上將軍銜。
楊得誌最終被調任至昆明軍區當司令員的原因比較特殊,因為當時國傢決定打一場“對越自衛反擊戰”。
這位久經考驗的革命老將親自坐鎮,也錶明瞭中央“速戰速決”的決心,他負責指揮雲南方嚮的各大戰役。
對越自衛反擊戰很快便結束瞭,第二年,楊得誌便被調任為國防部副部長以及解放軍總參謀長,參與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革命化、現代化建設。
最後一任司令員:張��秀
楊得誌離任後,
張��秀
便頂替瞭前者的位置。
幾位在昆明軍區擔任過司令員職務的將軍,個個都是身手不凡,張��秀也是一位老將,從土地革命時期就開始參加革命,參加瞭
兩萬五韆裏長徵
。
抗日戰爭時期,他參加瞭
蘇南、衛崗等多處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他也參加瞭
漣水、萊蕪、孟良崮等多地的戰役
,並且多次立功。
而且,他同樣也是一位從朝鮮戰場上歸來的戰士,1955年,被授予瞭少將軍銜。
張��秀
楊得誌在昆明軍區擔任司令員職位的時候,張��秀就是副司令,他對於中越邊境戰爭同樣非常瞭解,在楊得誌因病離開總指揮的崗位後,他實際上指揮瞭西綫作戰。
而且,在職期間,他還製定瞭作戰方案和指導原則,這對戰爭最後獲得勝利也起瞭巨大作用。
後來的“兩山輪戰”也是他親自指揮的,可以說,他是解放軍從事作戰指揮年限最長的一位將領。
張��秀將軍也是一位長壽老人,在2009年的時候因病逝世,享年9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