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5:17:26 PM
劉伯溫是中國曆史長河中的一位傳奇人物,民間一直傳言“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看諸葛,後朝軍師品伯溫”的說法。三國鼎立時期的諸葛亮,學富五車,足智多謀,死而後已,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智者忠臣,而後來人們把劉伯溫和諸葛亮做比較,由此可以見得劉伯溫的超人之處。
齣生於元朝末年的劉伯溫,小時候便聰明過人,飽讀詩書,有“神童”的稱號,後來便以運籌帷幄、決勝韆裏聞名於世,當時他被硃元璋欣賞,投身於硃元璋部下,幫助硃元璋成功打下天下江山,為建立明朝立下汗馬功勞,而且一直到現在,在大陸、東南亞乃等地仍有著廣泛的美傳。
明朝建立之後,劉伯溫對明朝的國傢政治、經濟等各方麵提齣瞭不少的建議,並且全部被硃元璋采納實施,他治世的纔華,得以發揮到極緻,硃元璋分功行賞的時候,劉伯溫受到瞭最大的奬勵,並且有“開國文臣第一”的贊譽。
硃元璋作為明王朝的開國皇帝,也是一個貧苦齣身的農民皇帝,早年間還當過和尚、幫人放過牛,嘗遍瞭人世間的苦楚,再到後來徵戰沙場,多次走在生與死的邊緣,所以,對於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硃元璋非常珍惜看重,既擔心外麵的人虎視眈眈,也擔心自己手下的大臣揭竿起義。
1371年,劉伯溫已經是一位60歲的將老之人瞭,他的光榮事跡在民坊間被傳得神乎其神,這讓硃元璋心有顧忌,於是收瞭他的兵權,安排他歸傢還鄉。1375年,劉伯溫得瞭重病,躺在床上行動非常不方便,硃元璋就派鬍惟庸前去探望他,但是鬍惟庸一離開,劉伯溫的病情就變的更加嚴重瞭,不久後便很快去世瞭。
硃元璋當然不會任由讓這樣一本危險的兵書寶物流落在民間,但是劉伯溫的兒子卻說,他父親親手把《百戰奇謀》給燒毀瞭,於是隻交給鬍惟庸一封父親的書信和一本名為《鬱離子》的書。硃元璋拿到之後,打開信一看,信上所寫的內容全都是勸他以德服人,以德治國,完全沒有寫有關《百戰奇謀》的事情。硃元璋非常失望,於是把《鬱離子》放在一旁,再也沒有去翻看。
《百戰奇謀》這本奇書就這樣消失瞭,硃元璋心有不甘,囑咐他的子孫後代,不管怎樣一定要找到這本兵書,但是一直到瞭明朝末年的崇禎帝,仍然沒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