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4/2022, 9:30:25 AM
序言
陳勝吳廣兩個農民造反,雖然快速崛起又快速湮滅,但誰也不能否認他們是推翻秦王朝的引子;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在薩拉熱窩槍殺奧地利斐迪南大公夫婦,導緻第一次世界大戰,數百萬人因此失去生命。
縱觀中外曆史,小人物改變曆史,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瞭。今天,就跟大傢講一個安康的小人物,他的的確確也改變瞭曆史進程。
公元215年
對於安康來說
是重要的一年
因為,這一年
安康正式成為一個市級行政區
有瞭自己下屬的縣
還有瞭首任行政長官――市長
在此之前,以及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行政區劃都是州、郡、縣、亭四級,大約相當於現代的省、市、縣、鎮四級。
秦朝初期,在全國設置瞭三十六郡,漢中郡就是其中之一。漢中郡治,也就是市政府,一直在安康,直到東漢初年纔遷到南鄭,當時的安康叫西城,隻是漢中郡東部的一個縣而已。
安康正式成為市級行政區的這一年,按曆史書的說法是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也是我們熟悉的三國初期。
這一年,這個時代最有權力最有名氣的三個人――曹操、劉備、孫權,正在拼命滴搶地盤,他們壓根兒沒有想到,一個小人物的齣現,竟然改變瞭當時的勢力格局,也不知不覺地改變瞭曆史進程。
其實,對於安康人來說
他卻絕對是個大人物
因為他就是安康的首任市長
現在想見市長一麵有多難
更何況 在那個等級森嚴的時代
但在曆史中 他絕對是個小人物
更何況是英雄輩齣的三國時代
他的名字叫
申 儀
申儀,在曆史上實在沒什麼名氣,在群雄爭鋒的三國時期,更是不起眼。
曆史記載中,申儀連“字”都沒有留下來。這在當時實在是件不可思議的事。當時稍有身份的人取名,都是姓+名+字的組閤,比如曹操字孟德、劉備字玄德,販棗的關羽字雲長,賣肉的張飛字翼德。比如他的哥哥申耽字義舉。
但你可知道,關羽張飛還在販棗賣肉的時候,申儀已經是妥妥的富二代,後來又成長為申氏傢族中僅次於哥哥的佼佼者。在凡事都講究齣身的漢末三國,他絕對是個有身份的人,肯定有“字”,隻是,可能被寫曆史的人忽視瞭,或者,隻是沒有記錄下來。
無論是《三國演義》
還是《三國誌》
關於申儀的文字都不多
但是
默默無聞不代錶他毫無建樹
低調無名不代錶他無所作為
1
公元215年11月,曹操打敗割據漢中的張魯,遠在安康的申儀與哥哥申耽,經過審時度勢也歸順瞭曹操。雖說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他也代錶著朝廷正統。
接受申氏兄弟歸順後,曹操代錶朝廷將漢中東部的西城、上庸二縣升格為郡。其中西城郡,轄西城、安陽兩縣(基本相當於現代除白河外的安康全境),郡治就設在西城(今安康市西北四裏漢水北岸),任命申儀擔任西城郡太守,太守就相當於現代的市長。不過,那個時候不講政治,太守是妥妥的軍政一把手。
西城郡的東邊是上庸郡(現代白河縣以及湖北十堰市大部),曹操任命申儀的哥哥申耽為上庸太守。可能因為申耽是申氏傢主的原因,還封申耽為漢員鄉侯。這個爵位可不低,當時大名鼎鼎的關羽為曹操斬瞭華雄,也不過是個漢壽亭侯,張飛更是連爵位都沒有。
上庸再往東就是房陵郡,房陵郡本來是荊州劉錶的地盤,劉錶的小兒子投降曹操後,自然而然也成瞭曹操的地盤。
西城、上庸、房陵三郡,位於曹、劉、孫三方勢力交界處,軍事價值不用多說,地圖一擺就明白,戰略意義不是一般滴重要。
尤其是對於滿嘴仁義的劉備,更為重要。在娶瞭孫權妹妹藉瞭東吳荊州四郡後,在奪取瞭族兄劉璋的益州並娶瞭族兄的遺孀後,劉備便野心勃勃地計劃謀奪漢中和東三郡。
因為,按照諸葛亮著名的《隆中對》中“跨有荊益”的戰略,漢中以及西城、上庸、房陵三郡是隔絕荊益二州的坎,也是劉備集團爭雄天下的一個坎,必欲“跨”之而後快。
於是
劉備一邊在成都厲兵秣馬
一邊心念念滴想著 漢中和東三郡
2
公元219年,是劉備一生中的高光時刻,由他發起的漢中大戰,曆時兩年後終於取得勝利。不僅斬殺曹操的西部戰區總司令夏侯淵,還成功把前來救援的曹操趕齣漢中,總在念叨“光復漢室”的劉備,幾番辭讓後在一片稱頌中自立為王。
得到漢中,謀取“東三郡”的行動,迅速被劉備提上瞭日程。
這一年七月,也是申儀擔任安康市長的第五個年頭。在這幾年,申儀政績斐然,他重點乾瞭一項工作――易地搬遷,就是將躲避戰亂隱藏在兩山中的百姓遷入比較好管理的川道。
扶貧肯定彆指望,郡縣賦稅卻有瞭大幅提高,當時安康在冊人口隻有一萬三韆戶,通過五年易地搬遷增加瞭四韆餘戶,編戶齊民一下子多瞭三成。
可惜,好景不長,安康人口突破兩萬戶的目標還未實現,劉備就來瞭!準確地說,是劉備的義子劉封來瞭!還有那個帥得一塌糊塗的孟達來瞭!
兩人不但來瞭,還是提著刀來的,二話不說就砍瞭房陵市長蒯祺的腦袋,盡管蒯祺還是諸葛亮的姐夫。
打不過還沒援兵,申氏兄弟一商量,乾脆投降吧!
投降從來都是屈辱的,劉備不僅將申氏傢族兩百多人帶到成都作人質,還把劉封留下做東三郡軍區司令,孟達擔任副司令兼房陵市長,申耽申儀兄弟雖然職務不變,哥哥申耽不但保留員鄉侯爵位,還封瞭個徵北將軍。這個將軍號聽起來很牛逼,因為當時趙雲也不過是個雜號將軍。
不過,他的這個將軍隻限於好聽。因為,兄弟倆多瞭兩個頂頭上司。而且,兄弟倆的作用,似乎也就是給劉備收稅徵兵。
人狂沒好事,狗狂沒屎吃
一連串的捷報
一係列莫名的順利後
劉備開始發狂瞭
占據東三郡不到一月
劉備就讓鎮守荊州的關二爺
發動瞭襄樊大戰
3
二爺很二!
戰爭進行的很順利
圍睏曹仁,水淹七軍
擒於禁斬龐德
打得曹軍滿地找牙
曹操甚至準備遷都以避鋒芒
《三國誌》記載
當時的二爺,威震華夏
但是,隨著東吳的介入,形勢急轉直下。東吳名將呂濛白衣渡江奇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求援劉封孟達又被拒絕,最終被孫權擒殺。很多人將此歸咎於東吳背叛盟約,但老劉覺得關羽敗亡純粹是咎由自取,二爺太二瞭!
東吳老大孫權曾為兒子嚮關羽之女求親,按理說若不願意婉言謝絕便是,但驕傲的二爺不但拒絕還當麵羞辱人傢,竟然對求親使者說“虎女豈能嫁犬子”。打人不打臉,這麼打臉孫權如果能忍,還能是一方諸侯嗎?更何況,這是曹操慨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
公元219年臘月,二爺壯烈犧牲。得到消息後,劉封孟達很是忐忑,因為大傢都知道劉備和關羽是啥交情,他們十分擔心劉備追究他們不救關羽的責任。
當初不救關羽,主要是孟達勸劉封不救,那料想關羽那麼快就戰敗瞭,還被東吳取瞭人頭。劉封知道鑄下大錯很後悔,經常抱怨孟達。有一次喝醉酒,一言不閤就把孟達的儀仗隊給奪瞭。
孟達心想,自己沒後台,這麼下去遲早要死在劉封的手裏,就算不死在劉封手上,劉備沒準也會讓他來背鍋,立馬暗地聯係申氏兄弟準備降曹。
申耽作為申氏傢族扛把子,想到還有兩百多親人在劉備那兒做人質,心裏很是矛盾,申儀則認為,劉備已失荊州,僅憑益州一州之地很難再有作為,劉備又早早稱王,野心天下皆知,忠於漢室的人都會拋棄他,再加上人質都是婦孺,劉備一直自詡仁義,未必會把人質怎麼樣。
商量來商量去,不知不覺已是第二年的春天,曹操忍受不瞭頭風病的摺磨終於死去,大兒子曹丕開始掌權。
在一個草長鶯飛的日子,曹丕妹夫夏侯尚和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帶著接應部隊來到瞭漢江邊。
公元220年春,在接應部隊的幫助下,申儀帶兵擊敗瞭劉封,東三郡重新迴到曹魏的懷抱。申耽因為起初歸降之心不堅決,被孟達打瞭小報告,調至南陽封瞭個懷集將軍,閑置養老。申儀則仍繼續擔任西城太守。
劉封一路小跑逃迴成都,不救關羽還丟瞭東三郡,沒幾天就被劉備拿瞭人頭。
這一年十月,經過一番你推我讓的騷操作後,曹丕接受瞭漢獻帝禪讓的帝位,史稱魏文帝。
曹丕將東三郡劃歸荊州管轄,任命妹夫夏侯尚擔任荊州刺史(相當於現代的省級一把手),曹丕還將安康改名為魏興郡,寓意“大魏興盛”,把郡治遷至洵口(今旬陽縣城處),申儀繼續當市長繼續搞易地搬遷,孟達則為東三郡軍區總司令,依然是申儀的頂頭上司。
4
孟達這個人,長得帥還有文化,沒事喜歡�毆�文。占領三郡後下鄉搞調研,當著申儀麵就說“據金城韆裏而不能守,豈丈夫乎?”,言下之意,申氏兄弟占據固若金湯的地方卻守不住,算什麼男人?!
這絕對是赤裸裸的挑釁和鄙視!可申儀壓根兒就不能迴嘴,因為人傢有靠山呀!
孟達不但是申儀的頂頭上司,還深受同樣喜歡�盼牡牟茇С璋�,曹丕曾拉著孟達一塊兒坐車,還跟他開玩笑說:“你該不是劉備的刺客吧?”孟達迴道:“你說是就是吧!”關係有多好可見一斑。至於荊州刺史夏侯尚,更是孟達的好哥們兒,交情不是一般地好。所以,申儀隻能忍!
但忍歸忍,仇恨的種子已在心中發瞭芽,申儀收起鋒芒默默滴等待時機。
時光荏苒
七年後,申儀等待的時機終於來瞭!
這七年發生瞭很多大事,比如劉關張的桃花劫,關二爺死瞭張三爺很傷心,拿部下發泄,結果被部下割瞭人頭並獻給東吳。失荊州再失東三郡,二爺死三爺又死,地盤被搶兄弟被害,劉老大的憤怒爆棚,帶瞭幾十萬大軍找東吳約架,結果慘敗於夷陵,蜀國實力自此衰落直至滅亡,一直是三國中的最弱國。
公元223年三月,劉備傷心加悔恨,一口氣沒接上病死在白帝城。三兄弟結義於桃花盛開的季節,又終結於桃花盛開的季節,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再比如,申儀堅持搞的易地搬遷卓有成效,魏興郡編戶齊民已達兩萬多戶,與人口被大量遷走的漢中相比,已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然,對於孟達來說,這都不是事!一直到公元226年夏侯尚病逝,公元227年魏文帝曹丕駕崩,大小靠山先後死去,他纔感到危機重重。
上麵沒人瞭!現任的荊州刺史司馬懿又看他不順眼,孟達心裏能不發慌。他開始尋求後路,暗地裏與蜀漢丞相諸葛亮勾勾搭搭,又是寫信又是刷禮物。
5
然而,這一切,都被暗中關注的申儀看在眼裏。申儀跟現任皇帝(曹丕長子曹�奔濤晃�魏明帝)反映多次,結果皇帝不信。直到快過年的時候,抓住一個叫郭模的奸細,纔終於坐實瞭孟達叛魏投蜀的圖謀。
郭模是諸葛亮的人,專門負責對接孟達。在一次準備與駐紮在上庸的孟達見麵時,路過安康時被申儀抓到。
確定孟達要叛逃,申儀趕緊嚮上級司馬懿匯報。此時諸葛亮也獲知瞭使者被俘的消息,趕緊安排人給孟達送信,讓他早做防備。結果,孟達卻自己作死,跟諸葛亮顯擺起瞭自己的數學。
孟達給諸葛亮寫信說:“司馬懿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距都城1200裏往返要20天,距上庸800裏行軍至少15天,要殺我這個級彆的官員,他必須獲得皇帝批準,等他匯報得到批準再派兵來至少一個多月,我有足夠的時間準備,我先過個好年。”
結果,司馬懿沒有匯報,先寫瞭一封信穩住孟達,便直接帶兵急行軍,隻用瞭八天就兵臨城下,而申儀也早早帶領部隊集結於木蘭塞(今旬陽縣東漢水北岸),阻擊從漢中順流而下趕來救援孟達的蜀軍。
想法很美好
現實真滴很殘酷!
司馬懿兵臨城下之際,孟達在無盡滴悔恨中給諸葛亮寫信說:“萬萬沒想到”,隻可惜,一切都晚瞭!孟達隻能在殘酷的戰場廝殺中,度過瞭他人生的最後一個年。
十六天後上庸城破,孟達帶著幾十殘兵一路嚮西奔逃,想和來援的蜀軍會閤,申儀則帶兵在旬陽堵截。沒有懸念!申儀直接取瞭孟達的人頭。
孟達的人頭被送到曹魏首都洛陽作為反麵教材巡迴展覽,身體其餘的部分一整理就地埋在旬陽(今旬陽縣城以東王傢山)。申儀被封為真鄉侯、樓船將軍,調往首都洛陽工作,雖無實權卻也一生平安。至於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申氏兄弟被司馬懿斬殺的情節,純屬虛構。
自此,東三郡便牢牢掌握在曹魏手中,此後近百年,安康和平安寜再無大戰事,老百姓也基本上能安居樂業,哪怕是百年後五鬍亂華的初期,安康也是各族人民躲避戰亂的聖地!
申儀成功阻止孟達叛魏,直接影響到瞭三國勢力格局。蜀魏力量此消彼長,原本弱小的蜀漢從此再無爭雄天下的基礎,盡管諸葛亮智謀無雙,卻也隻是聊以自保而已,三十六年後(公元263年),三個月就被曹魏滅國。
天下分久必閤
公元280年, 也就是53年後
三國最後一個割據政權東吳滅亡
分裂百年的華夏大地
終於天下一統
也就是這一年
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
也就統一三國的晉武帝
躊躇滿誌的在地圖上劃瞭個圈
(今石泉、漢陰一帶)
這兒可以設個縣,就叫安康吧!
願天下安寜康泰!
於是
安康這個名字終於齣現瞭!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三國誌》、《魏書》,《後漢書》、《太平禦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