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4/2022, 8:35:22 AM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 : 明朝那些事兒 裏麵的曆史都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遊牧民族史|古人木有套套,怎麼避孕|國外曆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 關注立刻馬上看>>
周勃
01
曆史上的人物,成功成仁,多數源於其性格和境遇,所謂性格決定命運,不是虛無縹緲之事。
比如漢初齣將入相的周勃。
劉邦對他的評價是:厚重少文――能辦實事,但說不瞭漂亮話。
老周的厚重少文,和他早年的經曆有很大關係。
周勃和劉邦同是沛縣人,但相比老劉大秦公務員(亭長)的身份,周勃的工作就很不入流。
他是彆人辦喪事時的吹鼓手,這種職業,要求當然不要話多。
喪傢付錢,樂隊就按時到達,沒事站一邊候著,有需要,就吹吹打打。
這時候你如果巧舌如簧,像郭德綱一樣,弄不好會挨打。
就這樣,周勃同學養成瞭沉默寡言的特性。
劉邦
02
後來,劉邦鬧革命,周勃是第一批追隨者。
雖然資曆老,但周勃的能力比不上韓信彭越這些牛人,所以前期的周勃一直不齣彩。
劉邦得到天下後,清除異己,把韓信彭越都殺瞭,於此同時周勃也在不斷加強自身能力,漸漸地劉邦越來越離不開他。
後來,臧荼、韓王信、盧綰等造反,把他們一一滅掉的,就是周勃。
看著周勃逐漸成長為大漢棟梁,劉邦臨死前預言:將來穩定劉傢天下的,一定是周勃。
有瞭劉邦給他背書,周勃的地位一日韆裏。
漢惠帝時,老周被提拔為太尉,成為瞭軍隊一把手。
可還沒等老周風光多久,惠帝就死瞭,大權旁落到瞭呂後手中。
呂後
不久,呂後想給自己娘傢人封王,於是問大臣們的想法。
右宰相王陵是個直腸子,說:“高皇帝(劉邦)早就有約,非劉姓不能封王!”
左宰相陳平是個圓滑的傢夥,他早就和周勃結成瞭同盟軍,迴答:“高皇帝時封劉姓為王,太後您當權封呂氏為王,是一個道理嘛!”
王陵聽瞭這話一肚子火,下朝後,他直接攔住瞭陳平和周勃,問他們:“你們倆安什麼心?當年和高皇帝一起宣誓時,你們是怎麼說的?”
陳平笑嘻嘻地:“當麵頂撞太後,咱們不如你,可將來替劉傢討迴局麵,你可就不如我們��!”
陳平巧舌如簧,王陵說不過他,他隻能看嚮周勃,希望他能幫著講幾句。
可沒想到周勃就是不說話,隻看著王陵點頭。
氣得王陵直接打瞭退休報告,迴傢養老去瞭。
眼看陳平和周勃都對呂後馬首是瞻,其他人也就不敢再說什麼瞭。
就這樣,呂後臨朝稱製瞭十六年。
到瞭這裏,你也許會認為劉邦對周勃看走眼瞭,如果這樣想,那你就太小看劉邦,也太小看周勃瞭。
周勃一直記著劉邦的話,他隻是在等一個機會。
03
公前180年,呂後去世,周勃的機會來瞭,他聯手陳平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勢誅滅瞭呂氏全族,隨後迎立代王劉恒上位,是為漢文帝。
漢文帝畫像
這功勞不可謂不大,不久,周勃被任命為右宰相,陳平為左宰相。
然而,還沒等周勃�N瑟幾天,陳平這個昔日的搭檔就開始給他使絆子瞭。
一天,文帝發問:“周宰相啊,每年國傢審理多少案件啊?”
周勃一聽,呆瞭。
文帝又問:“每年國傢收支多少?”
周勃頭又呆瞭。
文帝嘆瞭口氣,轉而問陳平。
陳平說:“案件數,問廷尉;收支錢,問內史。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職責嘛!”
文帝又問:“那宰相乾什麼?”
陳平說:“宰相是輔佐皇帝治理天下,選拔閤格的官員到適當的位子上。”
這樣的迴答,讓文帝很滿意,隻剩下周勃在風中淩亂。
下班路上,周勃怪陳平:“老弟,你事先怎麼不教教我?”
陳平笑瞭:“老哥,如果皇帝問長安有多少盜賊,你也要迴答嗎?”
周勃這纔明白,官場套路太深,自己實在玩不來,還是退休吧!
就這樣,周勃從朝廷退瞭下來,迴到自己的封地絳縣,對實誠人周勃,是個不壞的結果。
隻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該來的,一定會來。
05
周勃迴到絳縣後,郡守很關心這位老革命,經常去看望他。
也許是在軍隊呆久瞭,每次郡守到來,周勃都當成是軍事檢閱。
他總是披上鎧甲,讓傢丁帶上兵器,纔和郡守見麵。
周勃這麼一搞,很多人都知道瞭他傢藏瞭大量兵器。
果然就有人告發周勃,傢裏藏著這麼多兵器鎧甲,是要造反。
一來二去,周勃進瞭監獄。
老周本來不善於言談,被逼急瞭,更是講不齣一個所以然來。
幸好老周還明白錢是萬能的,於是給瞭文帝的舅舅薄昭一筆巨款讓他想辦法。
收人錢財,與人消災,薄昭知道漢文帝一嚮孝順,於是找到瞭文帝的老母親薄太後,兄妹倆一聊,一緻認為周勃不可能造反。
達成統一戰綫後就好辦瞭,薄太後把文帝叫來,說:“當年周勃掌握著軍隊時,不肯造反。現在退休到小縣城養老,倒要造反?”
文帝趕緊給母親道歉說:“有關部門已經調查清楚瞭,立即就會放瞭他。”
周勃雖然被放瞭,但經過牢獄之災後身心俱疲,磨磨蹭蹭過瞭七八年,終於無聲無息地掛掉瞭。
周勃的曆史評價很高,班固甚至將他和伊尹、周公相比較:
“周勃為布衣時,鄙樸庸人,至登輔佐,匡國傢難,誅諸呂,立孝文,為漢伊、周,何其盛也!”
周勃雖然鬱鬱而終,但能有此評價應該也能瞑目瞭。
PS
《史記》當中,有這麼一段記載:
“而代王王後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後卒。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後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
從這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知道,漢文帝劉恒在還是代王時有過一個王後,還給他生瞭四個兒子。
可這位王後在《史記》中的記載隻有這一句,連名字都沒留下。
這顯然很不正常。
更詭異的她生的四個兒子在劉恒繼位幾個月後全部病死瞭。
什麼病能讓四個兒子在短短幾個月之內全部病死?
恐怕隻有謀殺。
但誰又敢殺皇帝的兒子呢?
想想漢文帝是誰立的?
周勃,同時他還掌握著軍隊。
但顯然,周勃很忌憚這四個孩子。
為什麼會忌憚呢?再想想周勃之前乾瞭什麼。
他誅滅瞭呂氏一族,他的手上沾滿瞭呂傢的血。
而呂後在世時,曾大力支持劉呂聯姻,幾乎所有劉姓王都被安排瞭一個呂傢媳婦。
代王劉恒又怎麼會例外?
現在答案呼之欲齣瞭。
那位代王後很可能就是呂傢人,她生的四個兒子都有著呂氏血脈,萬一這四個兒子中的一個有朝一日登上瞭皇位周勃還有好日子過嗎?
可他不能親手殺瞭未來皇帝的兒子,於是他想瞭個辦法:讓劉恒在皇位和親情之間做選擇。
劉恒來到長安時,周勃在宮門口安排十個壯士攔住宮門口不讓劉恒進入,直到周勃趕來,讓他們退下,劉恒纔進入未央宮!
劉恒也明白,沒有周勃他當不瞭皇帝,於是一個月後,這四個兒子全部“病死”瞭。
誰又能想到能和周公伊尹相比的周勃,手上會沾滿無辜人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