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已播齣一半,口碑好壞參半,對八先生來說,堅持看瞭那麼多集下來,還是挺失望的。開播前,《心居》還是挺令人期待的,現實題材,還請來瞭海清、張頌文這樣的演技派,童瑤和馮紹峰的口碑也不差,但追到現在,纔發現它隻是部僞現實題材劇,一部懸浮又狗血的中年偶像劇。
錶麵上,《心居》還是很現實瞭,呈現瞭外來媳婦受排擠在傢當牛做馬、全職傢庭主婦的犧牲、為買房到處求人、為買房假結婚、找不到工作、為生活送外賣、獨居老人得不到關愛、職場性騷擾等內容。
但這隻是錶麵,本質上,《心居》不僅懸浮,而且狗血。
童瑤飾演中年女性顧清俞,一來就是魔都的頂級精英,外企投行高管,做一單就能賺六七百萬,準備買市價兩三韆萬的二套房,全身行頭十幾二十萬,有時一天換幾套高奢服裝,至今還沒見過有重樣的,有錢又有閑。
海清的角色跟童瑤是兩個極端,叫馮曉琴,外來媳婦,沒錢沒文化,保姆式全職主婦,老公是顧清俞的孿生弟弟,是個巨嬰,後來老公意外死亡,馮曉琴當瞭外賣騎手。
馮紹峰演落魄的中年人施源,顧清俞的初戀和閃婚對象,高考失利讀中專,當國際導遊。
現實中,外賣騎手、導遊、投行高管都是非常忙、壓力很大的職業,但在戲裏,他們一個比一個閑:馮曉琴沒事就去關懷獨居老人,幫足浴店老闆搞民意調查,到足浴店泡腳,跟暴發戶展翔(張頌文飾)喝酒談心,彆人有需要她隨叫隨到,傢庭聚會從不缺席。
施源一副隨時有空的樣子;至於顧清俞,目前為止就沒加過班,工作輕輕鬆鬆。
馮曉琴和妹妹,錶麵上窮睏潦倒,其實依然是國産劇裏那種除瞭錢什麼都不缺的“僞窮人”,展翔就是馮曉琴最大的金手指:幫她妹妹找到瞭銀行的工作,答應藉錢給她買房;跟啥錢都沒有的她閤夥開養老院……
為瞭製造話題和看點,《心居》還拼瞭命地灑狗血:顧清俞和馮曉琴一來就各種針鋒相對;馮曉琴有私生子還隻有顧清俞一人查得到;馮曉琴妹妹當小三,介入顧清俞堂弟的婚姻,堂弟又是跟前任糾纏又是齣軌;婆婆一個比一個討人厭,婆媳矛盾永不停歇……
為瞭極大限度地挑逗觀眾的情緒,《心居》真可謂“用心良苦”。
感情綫上,《心居》更是跟現實題材沒半毛綫關係,純粹就是一部套路滿滿的中年偶像劇。
全劇最假的就是張頌文演的展翔,是顧清俞的完美備胎和馮曉琴的完美二婚對象,他是個極其富有的暴發戶,整天無所事事,有錢又有閑,還十分地純情、癡情。
展翔一直單身,是個戀愛腦,對顧清俞一見鍾情,追瞭她整整八年,一直像閨蜜一樣陪伴左右,為瞭追她,學鋼琴,學英文,想見隨叫隨到,不想見就識趣地離開,幽默風趣,善解人意,甚至還幫顧清俞追“情敵”施源。
這麼完美的備胎,請問哪裏有呢?請給我來10打。
這個暴發戶還人美心善,允許租客欠上一整年的房租;他還神通廣大,輕輕鬆鬆就幫馮曉琴的妹妹找到瞭銀行的工作。
前麵的劇情,展翔已經給馮曉琴很多幫助瞭,接下來他還會跟馮曉琴這個有私生子和一個兒子且喪偶的中年婦女在一起,事業上還給她開金手指,是不是很浪漫美好呢?
顧清俞和施源的感情綫就更是標準偶像劇瞭:兩人青梅竹馬,分開十多年後,顧清俞一直對施源念念不忘,後來想假結婚買房,對象正是施源,對方已是個欠債一百多萬的落魄中年,顧清俞一下成瞭戀愛腦,沒幾天就主動上門求婚,還被拒絕瞭,過幾天就輪到施源反過來求婚瞭,兩人成功閃婚。
《心居》讓八先生失望,還因為有不少邏輯硬傷,很多人物的行為是完全沒邏輯的。
戲裏顧清俞36歲,當時是2017年,那她和施源高考應該在2000年左右,但戲裏施源高考時,父母仍在鄉下插隊,但插隊這種事,我國80年後就沒有瞭。這麼大的時間綫漏洞,劇組都能忽略?
馮曉琴和老公在上海打拼瞭那麼多年,積蓄竟然隻有買房交押金的3萬塊?兩人存款3萬就能買250萬的房?2018年上海市中心,又哪來60平米隻賣250萬的房?
馮曉琴妹妹,一個中專畢業,什麼資源都沒有的人,竟然能夠進上海的銀行工作?暴發戶關係再硬也做不到吧?
馮曉琴所在的大傢庭更奇怪,完全不懂得避嫌,動不動就明目張膽開小會議,說另一方壞話,一方肆無忌憚在房裏說,總有另一方在門外偷聽,聽完就可以開始罵戰瞭。
顧清俞那麼愛弟弟,整天防著馮曉琴,知道馮曉琴有私生子,竟然不告訴弟弟,還隱瞞那麼多年?
顧清俞警惕性那麼強的一個高知女性,重遇落魄初戀怎麼就成瞭戀愛腦?還玩閃婚?多相處一下,多享受一下戀愛過程纔符閤她高知、理性、戒心重的人設吧?
顧清俞這麼一個混跡職場多年的投行高管,情商竟然低到離譜:總能抓住機會說些能讓親戚跟自己吵架的話,親戚不藉錢給彆人都被她嘲諷;招呼都不打,一下子就帶父母都沒見過的施源去參加傢族大型聚餐。
施源的媽媽,對顧清俞這樣一個傻子都知道是好媳婦的媳婦各種不滿,非要處處為難她,理由竟是兒媳婦傢過去齣身沒有自己傢高貴!戲裏還說她對兒子心懷愧疚,但她的種種行為,都在為難兒子。戲裏說是因為她有躁鬱癥,但躁鬱癥就可以這麼不顧邏輯鬍來嗎?
那個患瞭老年癡呆的老婆婆,麵對馮曉琴一點都不癡呆,整天拉著她跳舞聊天。
一群不喜歡吃外賣的老頭,就喜歡吃馮曉琴為他們找小餐館定製的外賣……
綜上所述,《心居》的心思,更多是用在怎麼編排熱搜話題,怎麼挑逗觀眾情緒和迎閤觀眾上,對現實問題並沒有什麼深入的觀察、反思和解讀,這樣的齣發點,能拍齣什麼好劇呢?請來那麼好的陣容又怎樣,隻是充門麵罷瞭。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