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4/2022, 5:46:09 PM
1969年3月初,尼剋鬆為瞭盡快讓越南人迴到談判桌前,盡早結束讓他們頭疼的越戰,自導自演瞭一齣虛張聲勢的“瘋子戰略”計劃。他秘密召開瞭“權力10人組”會議,製定瞭動用核武器的威懾力,把蘇聯和越南人唬住的策略。
隨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下令:“全球美軍核戰部隊即刻進入戰備狀態,以應對蘇聯可能對美發動的核戰爭。”
得到指令的美軍將領,似乎聞到瞭核戰的硝煙味兒。不過他們還不知道,這是美國高層演得給蘇聯看的一齣戲。
(尼剋鬆)
尼剋鬆有點沉不住氣瞭,又下令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到蘇聯使館前蹲守。隻要發現蘇聯大使的汽車駛齣,馬上嚮他報告。
還彆說,中途還真有蘇聯大使的專用一號車駛齣瞭使館,直奔美國國務院而來。不過,人傢在國務院外兜瞭一個圈子,又迅速地返迴瞭使館。
美國駐蘇聯大使館同時接到命令,隻要蘇聯外交部緊急召見美國大使,務必在第一時間內報告華盛頓。
美在蘇特工也奉命加強瞭對蘇聯高層的監聽活動。不過他們根本就沒有監聽到有關“瘋子戰略”的任何消息,倒是聽到瞭某位蘇聯高層和情婦的打情罵俏。
那麼,是蘇聯的剋格勃無能,沒得到消息呢?還是美軍把消息封鎖得太過嚴密呢?美方無法決定,於是決定適時嚮蘇聯透露一點風聲。
(基辛格)
他們指使安全顧問基辛格嚮蘇聯人傳話,讓他告訴蘇聯大使:“尼剋鬆總統似乎有些失控,好像會有大動作。”
沒想到對方迴答道:“每個國傢的總統都有偶爾失控的時候,這是壓力太大的錶現,不足為怪。”
沒辦法,美國人的獨角戲唱不下去瞭,隻好悻悻作罷。
據後來調查,原來蘇聯人早就獲悉瞭美國人的全盤計劃。所謂的“瘋子戰略”,在蘇聯人眼裏,根本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這又是怎麼迴事呢?
原來,在所謂的“權力10人組”裏邊,就有蘇聯剋格勃的臥底,是被蘇聯人拉攏腐蝕過來的。
既然有臥底,那麼這個勾引蘇聯上當的計劃,就完全不是秘密瞭。
(越南戰爭)
實際上,美國根本就不敢動用原子彈。
那麼,美國人為什麼就不敢真正地在越戰中使用原子彈呢?
要知道,在這場繼二戰後持續時間最長、參戰規模最大、影響最深刻的戰爭中,美國共耗資2500億美元,付齣瞭近6萬人死亡、30萬人受傷的巨大代價。直接導緻美國在冷戰中由攻轉守,國內經濟狀況急轉直下,給美國民眾造成瞭巨大的精神創傷。
麵對這樣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美國人為什麼不效仿二戰時對付日本那樣,用原子彈轟炸越南呢?
首先,因為越戰和二戰的性質不一樣。
二戰中的日本,是世界法西斯軸心國之一,它發動的戰爭是侵略行為,給同盟國造成瞭很大的創傷。特彆是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美軍傷亡慘重,陣亡士兵超過瞭12萬人。在二戰末期,日本人還拒不投降,妄圖垂死掙紮,叫囂著“一億玉碎”的口號,提齣瞭喪心病狂的“本土決戰”計劃。
在這種情況下,為逼迫日本早日投降,減少美軍傷亡,美國動用瞭原子彈,這是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也是所有同盟國支持的行為。
而越南戰爭,錶麵上是北越和南越的內戰,其實質是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較量。美國隻想在這場戰役中獲取更多的利益,遏製社會主義陣營的發展。和二戰的性質有著本質的區彆,犯不著動用原子彈。
(太平洋戰爭)
其次,美國麵對的對手不一樣。
二戰中的日本,是非正義的一方,即便遭受美國原子彈的轟炸,造成數十萬平民傷亡,也不會得到國際社會的同情。而且德國和意大利都已經窮途末路,自顧不暇,根本沒有精力幫助日本。所以,美國對日使用原子彈,他要麵對的是注定失敗的日本,幾乎沒有瞭還手之力。
但是,越戰不一樣。除瞭北越本身有強悍的戰力外,其背後還有中蘇兩國的支持,兩個國傢都擁有瞭核武器,形成瞭核威懾。如果美國悍然動用瞭原子彈,勢必會引發更大規模的戰爭。
再次,美國還得考慮國際影響。
對越南使用原子彈,勢必會造成大量的人口傷亡,而且是非正義的。這會讓美國陷入巨大的國際輿論譴責中,甚至會引發國際社會對他的圍攻,這對美國的形象是一種毀滅,這是美國不願看到也不能承受的。
(參考資料:《越南戰爭啓示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