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4/2022, 6:08:39 PM
在民間,劉秀反王莽的故事膾炙人口。但如果翻看史書我們會發現,在王莽還活著的時候,劉秀並不是反莽領袖。初期實際上的領袖,是劉秀的哥哥劉�t;名義上公認的“帶頭大哥”,則是名不見經傳的劉玄。
劉秀無人不知,劉�t、劉玄是啥情況?
新朝末年的起義首領一共有四個,並且他們都姓劉,分彆是劉�t、劉玄、劉秀、劉盆子。
其中,劉�t、劉秀是親兄弟,是漢景帝的兒子長沙定王劉發之後;劉玄是劉秀族兄,也是劉發的後人,他們三個都是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劉盆子則另齣一支,是劉邦之子劉肥的後人,齣生在泰山式縣(今山東泰安附近)。
“四劉”不僅在血脈、齣生地方麵齣自兩個渠道,連政治、軍事根基也分為兩支:劉�t、劉玄、劉秀的基礎是發源於今湖北地區的綠林軍,劉盆子的背後則是活躍與泰山一帶的赤眉軍。
這四個人中,劉�t最具帝王之相、劉秀笑到瞭最後、劉盆子最可悲;至於劉玄,則稱得上是最戲劇的一位:他的短暫人生告訴瞭我們一個道理――“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造時勢”的說法,其實並不完全成立。
劉玄曾經是反王莽起義大潮中第一個被立為皇帝的風雲人物,但這並不代錶他就適閤這個位置。
跟劉秀兄弟倆一樣,在王莽篡漢時期,劉玄也早已形同平民。當時正處亂世,他的弟弟被人所殺,為瞭報仇雪恨,劉玄曾經積極地結交英雄豪傑。可惜的是,他的計劃還沒有付諸實施,就被自己拉攏的豬隊友拖下水,不得不亡命江湖。
公元21年,王莽的新朝爆發瞭大規模飢荒,王匡、王鳳、王常等人以綠林山為大本營拉起瞭一支規模龐大的起義軍隊伍,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綠林軍”。但到瞭下一年,由於爆發瘟疫,綠林軍死亡近半,餘部便分成瞭下江兵、新市兵與平林兵(這些隊伍的名稱,實際上就是各自首領的傢鄉),到處遊蕩作戰。
劉玄正是在這個時候投奔瞭平林兵,在軍中擔任“安集掾”的小官,可以理解為負責安頓隊伍,偏嚮於後勤類工作,不涉及管理、打仗等核心業務,可謂平平無奇、毫無過人之處。
與劉玄截然不同,那時的劉�t、劉秀兩兄弟堪稱亂世英豪。
劉�t“性剛毅,慷慨有大節”,頗有先祖劉邦的風範;劉秀為人忠厚老實,卻上過太學、接受過係統教育,個人魅力十足,在傢族內人緣極好。兄弟倆一個積極策劃、具備天然的領袖氣質,另一個踴躍參與、充分調動瞭劉氏子弟的信心,他們在公元22年10月成功組織起七八韆人的子弟兵隊伍,舉起瞭反莽興漢的大旗。
對比雙方投身反莽起義的過程我們可以發現,劉玄與劉�t、劉秀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前者走到王莽政權的對立麵,起因是替弟弟報仇,說白瞭屬於一己之私;
而劉�t、劉秀則是拋開安穩的小地主日子不過,積極吊民伐罪、光復漢室,屬於有組織、有預謀的政治行動。
由於動機不同,那時的劉玄隻是個投身軍事團體(農民起義軍平林兵)的個體,而劉�t、劉秀則屬於有係統理念的政治團體的核心政治人物。按理說,後者更具備發展前景。
但接下來,劉玄卻意外地走嚮瞭曆史前台。
劉�t、劉秀起事後,軍力主體是南陽的劉氏宗室、本郡豪傑,不僅人數少,而且裝備不足,很快在朝廷軍隊麵前吃瞭大虧。為瞭在亂世中存活下來並獲得成長的可能,劉氏兄弟積極聯閤新市、平林、下江這三支綠林軍,開始瞭共同對王莽官軍的作戰行動。
公元23年正月,劉�t指揮聯軍打瞭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他們擊敗瞭前來平叛的甄阜、梁丘賜軍,殲敵兩萬餘人,消滅瞭王莽在南陽的精銳之師;隨後,他們乘勝追擊,擊敗新朝大將嚴尤、陳茂後,包圍瞭中原重鎮宛城,讓長安城的王莽深為震動。
據稱,當時的劉�t威名遠播,王莽以“食邑5萬戶,黃金10萬斤,上公官位”懸賞他的首級,甚至還下令長安的各級衙門裏畫上劉�t的圖像,每天令士卒射擊泄憤。可見,當時的劉�t已成瞭事實上的義軍領袖。
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與綠林隊伍的閤作,讓劉氏兄弟的隊伍不再是單打獨鬥的小規模地主武裝,實現瞭軍力呈幾何級的增長,極大提高瞭反莽大業的成功幾率;但在同時,由於自身嫡係隊伍規模有限,劉氏兄弟在這個軍事聯盟中的話語權被嚴重稀釋。
在取得連續勝利後,這支反莽大軍的規模發展到瞭10多萬人。各部首領都認為,為瞭強化對這支大軍的統一領導、增強在民間的號召力,應該擁立一位劉氏宗室為皇帝。畢竟在當時,人心思漢已成瞭時代主流。
當時,隊伍中的漢宗室基本上都是劉發的後代,但在具體擁立誰這個問題上,起義軍將領們分歧嚴重:
劉氏子弟、南陽豪傑當然主張擁立劉�t,畢竟論魅力、能力、魄力、謀略,當時的十萬人中再也找不齣第二個更優秀的;但綠林軍的將領們則偏嚮於劉玄,原因無他――他們畏懼威嚴霸氣的劉�t,而劉玄則性格懦弱、能力稀鬆,很容易被他們掌控。
由於兩股力量實力對比懸殊,劉�t雖然明白對方的算盤,但所謂胳膊拗不過大腿,為瞭避免反莽大軍走嚮分崩離析,他以大局為重、放棄瞭領導者之位。
公元23年2月,劉玄在�U水之畔稱帝,改元更始,是為更始帝, 劉�t則被升為大司徒。
據史書記載,當時的劉玄“羞愧流汗,舉手不能言”,既是因為膽小、沒見過大場麵,更是因為心裏明白自己配不上皇帝之位,自己的德、纔、功沒有一項符閤自己眼下的政治權位。
這也在側麵證明瞭,劉玄心中仍有是非觀念,並不是一個恬不知恥的小人;假如他能夠保持清醒、認清定位,搞不好還能維持各方的和諧,促使反莽義軍邁上更高的台階。
但人是會變的,尤其那些本身素養並不高的人,一旦被放到並不適閤他的高位上,很容易暴露本性、走上腐化墮落的道路。劉玄顯然就是這類人。
當時的劉�t顧全大局、委屈自己,但結果卻是“更始忌伯升威名”(伯升是劉�t的字)。隨著劉秀在昆陽之戰中力挽狂瀾、劉�t率眾打下瞭完成,劉玄的內心越發焦急。也許是明白自己的權位缺乏正當性、閤理性,他惡嚮膽邊生,在身邊人的慫恿下竟悍然殺害瞭劉�t。在他看來,除掉更有資格的人,就能體現自己最高權位的閤法性。
萬事開頭難,即使是做壞事也是如此;但隻要開瞭頭,後續更誇張、更過分的情節都會顯得水到渠成。在殺害劉�t後,曾經的老實人劉玄就搖身一變,充分暴露齣自己人性醜惡的一麵,在私欲的趨勢下走上瞭自我毀滅的道路。
比如在反莽大局還前途未蔔之際,當將士們在前綫浴血奮戰時,劉玄卻“日夜與婦人飲宴後庭”,把正事交給瞭自己的親信;
劉玄雖然稱帝,但在內心中還是一個草寇。當將領們拜見自己時,他竟然首先詢問眾人擄掠瞭多少人口、財物,讓身邊的官員們都“各驚相視”;
劉玄還試圖利用腐敗來凝聚人心,鬍亂給部下加官進爵,搞得隊伍一派混亂;不同於接受過係統教育的劉�t、劉秀,劉玄對漢傢製度一無所知,“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即智商不夠。允許劉秀行徇河北、放虎歸山,充分證明瞭他的真實水平。
當初在昆陽之戰後,反莽形式一派大好,史稱“海內豪桀翕然響應,皆殺其牧守,自稱將軍,用漢年號,以待詔命,旬月之間,遍於天下”,原因無他,反莽興漢、人心思漢已經成瞭大勢所趨,這也是劉氏宗室的最大政治資源,這更是劉玄這個庸碌之人能夠登上帝位的根本原因。
然而,劉玄掌權後的作為,卻把形勢引嚮瞭反麵。綠林軍占領長安後,竟然齣現瞭“關中離心,四方怨叛,諸將齣徵,各自專置牧守,州郡交錯,不知所從”的混亂局麵,天下群雄壓根不買更始帝的賬,紛紛自立門戶;昏庸的更始帝劉玄,最終落得嚮赤眉軍投降、隨後慘遭殺害的結局。
常言道:“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造時勢”,但顯然劉盆子推翻瞭這個規則,他在那個時代首先稱王稱帝,但這隻是特殊時代背景的産物,不代錶他就是個英雄;相反,他還成瞭事實上的笑柄,實屬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