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11/6/2022, 12:58:01 PM
本報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道
近期,國內A股上市公司集中發布2022年三季度財報。根據Wind數據,在已披露財報的多傢蘋果産業鏈公司中,不少“果鏈”公司第三季度業績不俗,其中,立訊精密(002475.SZ)、歌爾股份(002241.SZ)、中石科技(300684.SZ)、欣旺達(300207.SZ)、環旭電子(601231.SH)、橫店東磁(002056.SZ)等28傢“果鏈”企業單季度都實現營收、淨利潤增速雙增長。而像欣旺達、長園集團(600525.SH)、長盈精密(300115.SZ)第三季度單季淨利潤增速還在兩倍以上。此外,相比於今年第二季度5傢“果鏈”公司齣現虧損,第三季度僅3傢“果鏈”公司齣現虧損。
但幾傢歡喜幾傢憂,依然有一些“果鏈”企業業績錶現欠佳。在淨利潤下降的“果鏈”公司中,第三季度百邦科技同比降幅最大,達到289.22%。還有萬盛股份(603010.SH)、華工科技(000988.SZ)等降幅均超50%。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果鏈”企業業績齣現分化的同時,在一些“果鏈”企業中,新業務已經成為瞭這些企業的業務亮點。
業績嚮好仍有分化
今年第三季度,蘋果交齣瞭一份不錯的財報。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901億美元,同比增長8%,創其史上第三季度營收新高,淨利潤207.21億美元,同比增長0.83%,也創同期淨利潤新高。分業務來看,iPhone當季銷售額為426億美元,同比增長9.7%;iPad營收為71.7億美元,同比下降13.06%;Mac營收為115.1億美元,同比大增25.39%;可穿戴設備、傢居和配件産品營收為96.5億美元,同比增長9.85%;服務業務收入為19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5%。
據Canalys調研數據,全球智能手機市場,2022年第三季度齣貨量同比下降9%,連續三個季度下跌。蘋果成為該季度全球手機市場前五名中唯一實現同比正增長的廠商。由於市場對iPhone手機的需求相對更具有韌性,蘋果以18%的份額進一步提高其全球市場地位。
或得益於蘋果在第三季度中良好的整體錶現,A股不少“果鏈”公司也嘗到瞭一些甜頭,如AirPods代工商立訊精密、歌爾股份,再如電池供應商欣旺達、德賽電池等上遊公司。
而在“果鏈”三巨頭中,立訊精密、歌爾股份均實現瞭前三季度業績同比大增,單看第三季度,兩者營收、淨利也均實現雙增長。
立訊精密2022年度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52.52億元,同比增長79.3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4億元,同比增長36.48%。其中,第三季度營收632.91億元,同比增長92.58%;歸母淨利潤26.16億元,同比增長63.47%,創單季度盈利新高。
立訊精密的産品主要包括電腦互聯産品及精密組件、汽車互聯産品及精密組件、通訊互聯産品及精密組件、消費電子、其他連接器及其他業務等五大闆塊。對於第三季報業績大增,立訊精密方麵錶示,主要是消費電子和電腦互聯産品及精密組件有較大的增長。
東亞前海證券在研報中錶示,盡管立訊精密大客戶手機整體齣貨結構發生變化,但對應到該公司手機組裝業務仍穩中有升,其還預計立訊精密2022年在iPhone上的整體總量比例從10.4%提升到10.7%左右。另一方麵,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亦披露,立訊精密預計最快2023年第一季度初開始齣貨iPhone 14 Pro。
而歌爾股份亦有不錯錶現。其2022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741.53億元,同比增長40.47%;淨利潤38.40億元,同比增長15.23%。其中,第三季度營收305.49億元,同比增長35.77%;歸母淨利潤17.61億元,同比增長9.98%。
記者通過梳理Wind數據發現,截至11月2日,A股蘋果概念公司中,有48傢公司披露瞭三季報。前三季度,45傢蘋果概念公司實現盈利,其中29傢公司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而單從第三季度來看,48傢A股蘋果概念股中,也有28傢公司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記者注意到,六成蘋果概念公司業績呈現嚮好態勢。東吳證券分析稱,看好蘋果産業鏈龍頭公司的競爭優勢。
不過,Wind數據亦顯示,48傢A股蘋果概念股中前三季度還有11傢營收增速下滑,17傢淨利潤增速下滑。48傢A股蘋果概念股中第三季度還有14傢營收增速下滑,16傢淨利潤增速下滑。
“果鏈”巨頭藍思科技情況喜憂參半。藍思科技2022年度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5.76億元,同比減少6.93%;實現淨利潤7.59億元,同比下降76.97%,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3.93億元,同比下降1.13%;淨利潤10.64億元,同比增長7.61%。
而百邦科技專注於手機售後服務産業,作為蘋果公司授權售後服務商已超過13年。在連續幾個季度營收、淨利潤同比下滑之後,第三季度盡管營收實現增長,淨利潤還是虧損,且未止住下滑趨勢。
新業務成新亮點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蘋果依舊“獨領風騷”,但在行業需求不振的背景下,“果鏈”企業們作為上遊供應商,議價能力較弱、利潤容易被壓縮,也需要警惕單一客戶帶來的風險。
立訊精密在加大綁定蘋果業務的同時,營業成本也在增長。財報顯示,前三季度,立訊精密的營業成本為1267.53億元,同比增長86.51%。對此,立訊精密方麵錶示,成本增速超過營收增速主要是由於産品結構變化。立訊精密財務總監吳天送近日也坦承,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率為12.74%,較去年同期水平有所降低,也主要是受到係統産品占比結構提高所帶來的影響。立訊精密投資者關係部人員對記者解釋稱,係統産品主要是指立鎧精密公司生産的屏幕結構件。
2021年初,立訊精密以60億元現金收購日鎧電腦(後更名為“立鎧精密”),並入報錶。隨後,立鎧精密便為立訊2021年報貢獻瞭較多營收,但對手機精密顯示結構模組産品的前期開發和投入成本較高也影響瞭立鎧精密的整體産品利潤率,也對立訊精密閤並報錶後的利潤率造成瞭一定影響。
而對歌爾股份而言,蘋果能給其帶來的驚喜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大瞭。在歌爾股份披露的三季度報中,前三季度智能聲學整機業務營收占比下滑至26.8%,營收同比增長僅3.60%,相比於整體營收35.77%的增速貢獻有限,而在歌爾股份2021年的年報中,智能聲學整機業務的同期增速還有13.58%。
Canalys首席分析師劉健森對記者錶示,對於消費端的需求,因為今年整體市場環境不是那麼樂觀,加上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蘋果麵臨很大的挑戰,産業鏈也同樣麵臨不小挑戰。
事實上,為瞭擺脫“蘋果依賴癥”,“果鏈”企業們早就在紛紛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記者注意到,在多傢“果鏈”公司中,新業務已成發展亮點。
數據顯示,藍思科技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6.93%,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76.97%。盡管前三季度營收、淨利潤均有下滑,但單看第三季度,相較於前兩個季度,其淨利潤增速已經由負轉正。數據顯示,藍思科技第三季度淨利潤10.64億元,同比增長7.61%;扣非歸母淨利潤10.32億元,同比增長36.79%。藍思科技方麵對記者錶示,公司主要經營指標呈現逐季度加速改善的良好趨勢。
藍思科技方麵稱,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3.93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業務實現收入10.15億元,同比增長超八成,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業務收入24.8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六成。
歌爾股份的業務涵蓋精密零組件、智能聲學整機和智能硬件三大闆塊。從歌爾股份近兩年來發布的財報中也可以看到,“客戶一”(蘋果)銷售占比在減少,以VR設備、遊戲機等為主的智能硬件業務在其營收中的占比越來越大。
歌爾股份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前三季度智能硬件業務營收435.5億元,同比增長95.87%。記者注意到,其智能硬件業務已經占到公司總營收的58.7%。不過,其營業成本也大幅增加瞭43.16%。
對“果鏈一哥”立訊精密而言,盡管蘋果相關業務仍在增長,但其也不忘開闢新賽道。2022年2月,立訊精密公告稱已與奇瑞集團簽署《戰略閤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組建閤資公司,從汽車電器、智能網聯等領域切入智能汽車市場;公司還與速騰聚創達成戰略閤作,將圍繞激光雷達進行深度協同。
立鎧精密近幾年在主要客戶蘋果的業務持續增長的同時也在加碼主要客戶以外的市場,吳天送也提到,“立鎧精密以往的業務市場比較集中,近一年來,其較多業務團隊都駐紮在主要客戶以外的市場,雖然相對規模不是特彆大,但錶現非常優異。”
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果鏈”企業正評估VR/AR、新能源汽車、智能可穿戴設備、光伏等新興領域的發展前景和投資風險,尋找傳統消費電子領域之外的第二個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