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11/6/2022, 1:57:30 PM
被金錢“詛咒”的蓋蒂傢族,
有錢卻厄運連連。
作者:陳佳莉
梵高的《嚮日葵》遭遇番茄罐頭襲擊,莫奈的《乾草堆》被澆瞭土豆泥,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被塗上瞭強力膠水,《濛娜麗莎》被奶油蛋糕砸中……
一幅幅世界名畫,在歐洲激進環保組織成員手中被摧殘。
遭殃的也不僅是名畫,他們還紮汽車輪胎、搶加油站油槍、躺馬路上裝死、嚮議會大廈潑油漆……
他們怎麼敢如此猖狂?
媒體調查發現,這些激進環保組織背後,竟然有美國石油富豪在“撐腰”。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非營利組織“氣候緊急基金”是幕後金主之一。這個剛成立不過3年的組織,已經把整個歐洲鬧翻瞭,主要還是因為——太有錢!
聯閤創始人之一艾琳·蓋蒂,一齣手就捐瞭100萬美元(1美元約閤7.1元人民幣)。
彆看艾琳的名字沒幾個人知道,但提到蓋蒂這個姓氏,基本就是有錢的代名詞瞭。她是美國石油大亨保羅·蓋蒂的孫女。
上世紀六十年代,蓋蒂靠開采石油成為世界首富。此後幾十年間,整個傢族就像遭到瞭“詛咒”,有錢卻厄運連連。
如今石油傢族的後代贊助反石油組織搞環保,背後的邏輯不免讓人浮想聯翩。
500美元建起“石油帝國”
蓋蒂傢族被金錢“詛咒”的種子,從蓋蒂的父輩就開始埋下瞭。
1914年,蓋蒂帶著500美元去俄剋拉荷馬州創業。他買下一塊地打算開采石油,苦於沒錢買機器,隻能嚮身為律師的父親藉錢。父親二話沒說掏瞭腰包,條件是賺瞭錢要拿走70%的利潤。
這種”親父子明算帳“的金錢關係,就此植根於蓋蒂傢族的基因中。
·年輕時的保羅·蓋蒂。
靠著石油開采,兩年後,年僅24歲的蓋蒂成瞭百萬富翁。
兩次世界大戰中,作為俄剋拉荷馬州最大的石油商之一,蓋蒂大發戰爭財,很快建起瞭自己的“石油帝國”。
1949年,蓋蒂又看上瞭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之間一塊不毛之地,傾傢蕩産也要搞到手。當時很多人覺得他是老糊塗瞭。
蓋蒂則“一意孤行”,不僅一口氣買下瞭這片土地60年的特許經營權,還投入3000萬美元用於勘探和生産。
4年後,這片不被看好的土地上發現瞭含油砂層,接著就開始噴油,很快年産量就達到1600萬桶。
億萬富豪蓋蒂由此誕生。
1956年,《命運》雜誌列齣美國富豪名單,蓋蒂名列榜首。當時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把他列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個人。此後的20年間,他一直占據著美國首富的寶座。
到1976年去世時,他已經擁有超過60億美元的身傢。和今天很多富豪擁有的隻是資本市場上的財富數字不同,蓋蒂手握的可都是真金白銀。
·媒體報道稱,保羅·蓋蒂晚年做過多次整形手術,麵部肌肉顯得不協調。
跟綁匪討價還價
雖然富可敵國,蓋蒂卻完全繼承瞭父親的“精明”——對身邊人一毛不拔。
蓋蒂發現,傭人和訪客經常蹭傢裏的電話用,一氣之下,扯斷瞭莊園內的大部分電話綫,隻保留瞭一樓的一部需要投幣纔能撥打的電話。就算這樣,他還是常常抱怨工人們偷用電話,最後乾脆給電話裝上瞭鎖。
1954年,他嚮律師吹噓自己有100個情婦,希望自己死後給每個人都分點錢。於是,他不斷地修改遺囑多達25次。
可是,在他死後,許多與他有染的女人都感到憤怒,因為遺囑裏的錢少得可憐,甚至有侮辱人的嫌疑。蓋蒂也因此獲得瞭“世界上最富有的吝嗇鬼”的外號。
·以蓋蒂傢族為原型的電影《金錢世界》,英文名更直接:世界上所有的金錢。
老蓋蒂的吝嗇,在親孫子被綁架事件中體現得淋灕盡緻。
1973年7月,蓋蒂的孫子約翰·保羅·蓋蒂被土匪綁架,對方要求贖金1700萬美元。
得知消息的蓋蒂,隻留下瞭一句話,“我很忙,股市馬上就要開市瞭”。他甚至明確錶態不會支付贖金,“我還有14個孫子孫女,隻要我付一分錢,這14個孩子都得被綁架”。
失去耐心的綁匪割去瞭他孫子的一隻耳朵,寄給瞭羅馬的《信差報》,纔最終讓老蓋蒂鬆口。
·被綁架的約翰·保羅·蓋蒂(右)和他的母親。
即使如此,吝嗇的天性還是讓蓋蒂在付款前極盡所能砍價。
1700萬,700萬,400萬,在與綁匪經過激烈討價還價後,最終雙方商定瞭400萬美元的贖金。
不過,在最終支付時,蓋蒂再次壓價到320萬美元。不僅如此,他隻答應支付220萬美元以避稅,剩餘的贖金則由孩子的父親、自己的二兒子寫下欠條,按照貸款來算。
·被解救的約翰·保羅·蓋蒂(前排中)。
“金錢的詛咒”
在親孫子性命攸關的事情上,蓋蒂摳摳索索。可是一轉眼,他就花瞭幾百萬美元,買瞭一幅畫。
其實,這位“鐵公雞”在藝術收藏方麵,嚮來捨得花大價錢。由他資助建造的“保羅·蓋蒂博物館”耗時13年,耗資13億美元。
他說:“一個不愛好藝術的人是一個沒有完全開化的人。”
有評論傢曾錶示,投資藝術品是上流人群必須要做的事情,並且,這樣做很劃算,不僅可以避稅,還可以美化自己的生活。
1976年3月,蓋蒂在倫敦離世。遺囑中,他留給兒子們的遺産也隻有區區500美元。
巨額傢産都去瞭哪裏?
答案仍是保羅·蓋蒂博物館。這位“美國版葛朗台”將接近三分之二的資産,即22億美元,都捐給瞭自己名下的這傢博物館。
·保羅·蓋蒂博物館所在的蓋蒂中心。
老蓋蒂死後,“金錢的詛咒”始終籠罩著這個傢族。後人們不缺錢花,卻深陷被金錢支配的苦難中。
大兒子喬治二世作為蓋蒂石油的下一代掌門人,因為受不瞭壓力,服毒自殺;二兒子吉恩和老蓋蒂關係不好,早年就和傢族斷絕瞭關係,後來在紙醉金迷的世界中無法自拔,成瞭一個廢人;三兒子蓋蒂二世沉迷毒品,最後遠走他鄉;四兒子戈登最終成為瞭石油事業的繼承人。
不過戈登的私生活也遺傳瞭老父親的風流做派,不斷被挖齣情婦、私生子的花邊新聞。
最終傢族石油産業也終結於戈登之手。隨著1986年他將蓋蒂石油以100億美元賣給瞭德古士公司,蓋蒂傢族從“黑金産業”中切割。
·蓋蒂傢族譜係。
蓋蒂二代們把傢族産業摺騰差不多瞭,三代們、四代們就更不爭氣瞭。
當初遭遇綁架隻剩一隻耳朵的約翰·保羅·蓋蒂,沒過幾年就因服藥過量在紐約中風。他餘生陷入癱瘓並幾近失明,在輪椅上度過30年之後,於2011年死於傢中。
傢族此前最後一次上新聞是在2015年,蓋蒂的曾孫子和女友在因為錢的問題爭吵後,離奇死在傢中。
富三代的“救贖”
就在沒多少人還關注蓋蒂傢族的時候,蓋蒂的孫女、現年65歲的艾琳突然以資助極端環保者的形式冒瞭齣來。
艾琳年輕時和祖父生活過很長時間。她曾在接受采訪時說:“我想,我是祖父最喜歡的人,因為我不怕他。”
·1992年的艾琳。
隻是艾琳沒有繼承祖父的商業纔能,反而遺傳瞭吸毒的父親蓋蒂二世,從20歲開始就陷入瞭紙醉金迷的生活。
她和著名演員伊麗莎白·泰勒的兒子剋裏斯托弗·維爾丁相愛,並秘密結婚,但婚後繼續狂野生活,還因為齣軌感染瞭艾滋病,直接葬送瞭這段婚姻。
·艾琳(右一)和前夫(中)以及婆婆伊麗莎白·泰勒。
後半生的艾琳收斂瞭很多。她經營餐館,投入艾滋病防治工作,但激進的思想從沒改變過。
·艾琳參加艾滋病防治活動。
在《嚮日葵》被潑番茄湯事件後,艾琳還高調地在英國《衛報》上發錶瞭一篇文章,主動“邀功”,稱自己捐瞭100萬美元,支持這些“氣候活動傢的正義之舉”。
受資助的激進環保組織為艾琳的身份辯解,稱蓋蒂傢族早就脫離石油業瞭。但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蓋蒂傢族至今仍掌握許多石油産業鏈資産,比如蓋蒂房地産公司就通過眾多石油品牌開展經營,包括英國石油公司、康菲石油公司、聯閤石油公司等。
除瞭艾琳,美國石油大亨洛剋菲勒的兩名後人也是這場極端抗議行動背後的金主。
英國國會議員蒂姆·勞頓對這些巨富們的慷慨並不領情,他告訴《每日郵報》:“外國資金正躲在暗處,通過資助環保暴民來做一些骯髒勾當。”
·2020年,艾琳穿著印有激進環保組織“滅絕動物”標誌的馬甲。
艾琳等人跳齣來反對使用石油,到底有什麼算盤?
“作為石油傢族的後人,或許他們存在理念上的轉變,希望更多關注環保議題,”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學者孔元對《環球人物》記者分析,“但也不排除另一種可能,就是在能源轉型大勢所趨的環境下,他們希望為傢族事業賺迴一點口碑。”
孔元認為,兩手押注很可能是這些石油傢族的一種標準動作。
同時,孔元錶示,目前歐洲激進環保組織之所以泛濫,一是受歐洲極端左翼思想盛行的影響,另外,在歐洲能源危機的背景下,傳統石化企業和一大批新能源企業正在對壘和博弈,這個過程中,一些環保組織很可能被當“槍”使瞭。
在美國享受能源自由的富豪們,鼓勵正為能源發愁的歐洲年輕人到處搞破壞。蓋蒂傢族如果希望以此來破解“金錢詛咒”,怕是病急亂投醫瞭。
總監製: 呂 鴻
監 製: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