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6/2022, 8:13:32 AM
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印度很“剛”――作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成員,印度既沒有譴責俄羅斯,也沒有加入西方的製裁,還在聯閤國相關決議上投瞭棄權票。近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訪問印度時錶示,俄印兩國已經實施盧布-盧比貿易支付機製。此外,印度還積極推進購買俄羅斯石油等能源。
與此同時,美國並未對印度的“不配閤”作齣過度反應。拜登政府還派遣俄烏衝突對俄製裁“總策劃師”、總統國傢安全事務副助理辛格急匆匆訪問印度。一時間,印度已成美俄博弈中新的“角力場”。
印度為何能成為少數在美俄之間左右逢源的國傢?在烏剋蘭危機中,印度為何與美國拉開距離?俄印、中印之間是否齣現新的機遇?近日,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專訪瞭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研究所副所長樓春豪。
俄烏衝突中,印度與美國拉開距離
知事: 在美俄間左右逢源的印度,為何斷然選邊站隊?
樓春豪: 對待俄烏問題上,美西方立場高度一緻。但被美國認為非常重要的、印太戰略夥伴國傢――印度,確實跟美西方拉開瞭距離。
外交上,非常謹慎。印度既沒有追隨美國,也沒有在聯閤國大會投票上支持美國,保持瞭中立態度。
4月1日,印度新德裏,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訪問印度,會見印度外長蘇傑生。圖源:視覺中國
經濟上,規避。美西方對俄羅斯進行瞭一係列製裁措施,也要求印度加入反俄大陣營、反俄“大閤唱”,但是印度並沒有。
輿論上,激辯。印度國內關於未來到底應該在戰略上、外交上怎麼走、怎麼選,展開瞭大討論。印度的社交媒體上存在很強的支持俄羅斯的聲音。
印度為什麼會采取這樣的立場呢?
第一,曆史淵源。印度跟俄羅斯的友好關係源遠流長。印度從冷戰時期就與前蘇聯保持良好關係。印度戰略界認為,蘇聯或者俄羅斯在印度的重大利益關切問題上一直是支持印度的,而美國卻不必然。印度國內戰略界聲音認為俄印關係是“Time Tested”(久經考驗的)。
比如,第三次印巴戰爭時,美國派遣瞭航空母艦進入孟加拉灣,對印度進行震懾,當時俄羅斯是支持印度的。再如,印度1998年進行核試驗時,美國對印度進行瞭製裁,俄羅斯也是支持印度的。2021年底,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印度。疫情以來,普京很少訪問單個國傢,這也體現瞭俄印雙方對戰略閤作關係的重視。
2021年12月6日,印度總理莫迪在新德裏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圖源:視覺中國
第二,現實利益。印俄雙方最典型的就是防務閤作領域。這幾年,印度在推進國防現代化過程中,盡量地推進武器進口來源的多元化以及自主化,降低對單一國傢武器的進口依賴,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依然是印度最大的武器進口國。2016年至2020年,從俄羅斯進口的武器占印度進口武器的49%,比例非常高。印度主戰裝備中,俄式裝備占比估計在80%以上。另外,在聯閤國入常、阿富汗問題等國際問題上印度也需要俄羅斯的支持。
第三,長遠考慮。印度在對外戰略上總是想著中國,並用競爭角度看中國。印度擔心俄羅斯跟美西方的矛盾對立尖銳化後,俄羅斯會更加地倒嚮中國,擠壓印度的戰略空間。
俄烏局勢壓縮印度左右逢源的空間
知事: 印度為何成為美俄都想拉攏的對象?俄烏局勢對印度有何影響?
樓春豪: 有些戰略傢認為,印度是少數可以具備成為活躍戰略棋手的力量。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崛起前景,大傢認為印度可以在未來的舞台上發揮更大作用。
印度自身也樂於扮演這種“搖擺”的角色。近幾年,印度對外政策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在各大多邊機製之間對衝。比如,印度既跟美國保持深化防務、安全、戰略等各方麵的閤作,也跟俄羅斯保持、維係甚至深化戰略防務閤作;一方麵參加美日印奧四邊機製,同時也參加上閤組織、金磚國傢閤作機製。
印度以前的外交政策主基調是不結盟,現在的主基調是戰略自主。用印度外長蘇傑生的話說,戰略自主內涵之一就是自主地選擇結盟,根據不同的議題,與不同的國傢保持閤作或者深化戰略閤作。利用這種菜單式閤作,使國傢利益最大化。
4月3日,烏剋蘭政府官員說,黑海城市敖德薩當天上午遭到導彈襲擊。圖源:視覺中國
不過,俄烏局勢使美俄矛盾尖銳化、對抗化,很大程度上壓縮瞭印度在各大力量之間進行左右逢源的空間。
美印之間互相“不托底”
知事: 美國策動“印太戰略”將受到怎樣的衝擊?
樓春豪: 在美日印澳四邊機製中,印度是比較鬆動的一環,印度跟美國保持著戰略遊離。這反映瞭美印之間的閤作很大程度上是基於現實利益,而不是基於共同的價值觀。美印之間閤作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對中國的戰略牽製,這樣的驅動力使兩個國傢走近。即使在俄烏背景下,美國還是把中國作為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還需要印度。因此,美國隻能對印度的行為錶示無奈。
2021年9月,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製在白宮舉行麵對麵會談。圖源:視覺中國
俄烏局勢背景下,由於對俄策略的分歧,美國今後對印度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參與美國的“印太戰略”,其實是“不托底”的。
反過來講,印度對美國也“不托底”。印度國內有一種聲音:美國的外交都是美國優先,在美國優先的政策下,印度到底被放在何種位置。比如說在阿富汗問題上,美國說撤軍就撤軍,留下瞭一個爛攤子,導緻印度過去20年在阿富汗的投入打瞭水漂。印度國內對於美國的戰略信譽,一直都是有懷疑的,俄烏局勢增加瞭這種疑慮和擔心。美印之間齣現瞭某種間隙,雖然雙方都不願意去放大,但這種間隙確確實實是存在的。
但是,我們更應該清醒看到,美國“印太戰略”不是一時衝動提齣來的,而是美國把中國作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的長遠戰略。俄烏局勢會在短期內對美國“印太戰略”造成影響,但從長期來看,美國的“印太戰略”並不會因為俄烏局勢而收縮。
2021年9月,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製在白宮舉行麵對麵會談。圖源:視覺中國
從中國的角度而言,我們反對地緣政治的迴潮,反對陣營化對抗,反對冷戰思維。從俄烏局勢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如果想選邊站隊、火中取栗,最終有可能就是引火燒身。我相信,印度戰略界應該也很清醒地看到,美國所堅持的是“美國優先”,盲目地被美國綁上對華戰略競爭的軌道,最終的受害者肯定是印度自己。
中印閤作齣現新的空間
知事: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日前訪問印度,外界認為這是雙邊關係緩和的錶現。請問中印關係未來走嚮如何?
樓春豪: 關於中印關係,中方一直主張、支持並推動中印關係的改善和深化。近期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問印度,提齣瞭對未來發展中印關係的三個思路:一要以長遠眼光看待雙方關係;二要以共贏思維看待彼此發展;三要以閤作姿態參與多邊進程。
事實上,印度國內有一種聲音越來越強烈,如果倒嚮美國,有可能成為炮灰。在俄烏局勢的背景下,中印齣現瞭一些新的、潛在的閤作空間。比如,印度是原油進口國,美西方對俄羅斯製裁以後,國際能源價格的波動對印度傷害很大。中印可以探討加強能源進口大國的閤作,確保國際能源市場的穩定。另外,美西方把俄羅斯剔除齣SWIFT係統,中印還可進一步探討如何推進替代性結算機製,減少地緣政治衝擊的外圍影響。
金磚五國國旗 資料圖
中印還在很多領域上存在著閤作空間。特彆是今年6月,中國將作為主席國主辦金磚峰會,可以利用金磚閤作機製深化中印閤作。
俄烏局勢對於所有的國傢,特彆是這些金磚國傢來講,提供瞭很好的啓示。各國應該加強閤作,在維護國際秩序穩定、維護國際社會和平發展方麵,要發齣金磚聲音,貢獻金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