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1/2022, 5:29:08 PM
後涼和南涼為氐人呂光和鮮卑人禿發烏孤先後建立。
呂光是略陽(郡治在今甘肅天水東北)人。前秦統一中原後,苻堅命呂光率兵七萬、騎五韆徵西域。呂光到達龜茲(今新疆庫車),西域三十餘國陸續歸附。
苻堅任命呂光為使持節、都督玉門以西諸軍事、安西將軍、西域校尉。
淝水戰後,呂光以長安危急,全師東歸。前秦涼州刺史梁熙發兵五萬拒光於酒泉,為光所敗。
呂光進駐姑臧城。苻堅死,呂光自稱使持節、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隴右河西諸軍事、大將軍、領護匈奴中郎將、涼州牧、酒泉公,建元大安。
389年,改稱三河王。
396年,稱大涼天王。
公元399年,呂光死,子紹立。光庶長子呂纂殺紹自立,呂光弟子呂隆又殺纂自立。呂纂“遊田無度,荒耽酒色”(《晉書 呂纂載記》)。
呂隆“多殺豪望,以立威名,內外囂然,人不自固”。南涼禿發�仗春捅綳咕誶�濛遜屢來侵伐,“姑臧榖價踴貴,鬥直錢五韆文,人相食,餓死者十餘萬口”(《晉書 呂隆載記》)。
403年,呂隆嚮後秦姚興投降,後涼亡。
南涼禿發烏孤部,是拓跋鮮卑的一支,其“禿發”兩字,是“拓跋”的異譯。
據傳,他們與北魏拓跋氏同源。八世祖禿發匹孤率領這支鮮卑拓跋從塞北遷到河西,被稱為河西鮮卑。
他們活動的地區,“東至麥田、牽屯,西至濕羅,南至澆河,北接大漠”,其中心地區是今甘肅武威東、蘭州西,青海西寜市及樂都地區(《晉書 禿發烏孤載記》)。
禿發烏孤時期,部眾稍盛,“務農桑,��鄰好”。築廉川堡(今青海樂都東)以都之。
公元397年,禿發烏孤稱西平王,後又改稱武威王,徙於樂都。烏孤時,廣收各方人纔。史稱“四夷之豪雋”,“西州之德望”,“文武之秀傑”,“中州之纔令”,“秦雍之世門”,“皆內居顯位,外宰郡縣,官方授纔,鹹德其所”。(同上)
烏孤死,弟利鹿孤繼位,徙居西平(今青海西寜),改稱河西王。
禿發利鹿孤有意采用兵農分離製,以漢人為農,鮮卑為兵。
《晉書 禿發利鹿孤載記》記載,其將�B勿��對利鹿孤說:“宜置晉人於諸城,勸課農桑,以供軍國之用;我則習戰法,以誅未賓。”但這種製度似未能實行,或行而未能貫徹。�仗匆淮握鞣ゾ誶�濛遜,曾“徵集戎夏之兵五萬餘人,大閱於方亭”(《晉書 禿發�仗叢丶恰罰�。
這戎夏之兵中的夏,當然是晉人。乞伏熾磐襲樂都時,樂都守軍曾擬“聚國人(鮮卑)於內城”,使“晉人距戰於外”。
可證晉人也是當兵打仗的。
利鹿孤在部族中提倡儒學。
建立學校,開庠序,選耆德碩儒,以訓胄子,以趙誕等為博士祭酒。
利鹿孤死,弟�仗醇濤唬�改稱涼王,又遷迴樂都。
這時,後秦姚興強大,�仗聰蛞π順瞥跡�姚興以�仗次�使持節、都督河右諸軍事、車騎大將軍、領護匈奴中郎將、涼州刺史,鎮姑臧。據有涼州姑臧,是�仗吹乃拊福�達到瞭目的,�仗此婕春鴕π朔至眩�自稱涼王。
這時北涼沮渠濛遜和夏主赫連勃勃強大,常齣兵侵犯南涼北境,南涼曾先後為沮渠濛遜和赫連勃勃所敗。
�仗春笥忠暈逋蚱鋟ッ裳罰�又大敗於窮泉,�仗粗簧硤踴亍�
�仗幢黃確牌�姑臧又遷迴樂都,在樂都又三次受到沮渠濛遜的包圍。
南涼連年對外戰爭,農業失耕,使得“連年不收,上下飢弊”
�仗創�兵去掠奪青海乙弗部。戰爭是勝利瞭,掠獲牛馬羊四十餘萬頭。但都城樂都卻為乞伏熾磐乘虛襲破。�仗春笸宋蘼罰�部眾離散,遂奔降西秦。
時為414年,南涼亡。南涼建國凡十九年。北涼和西涼是臨鬆(今甘肅張掖南)盧水鬍沮渠濛遜和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漢族世傢李�彼�分彆建立。《宋書》捲九八《大且渠濛遜傳》載“匈奴有左且渠右且渠之官。濛遜之先為此職。羌之酋豪曰大。故且渠以位為氏,而以大冠之。世居盧水為酋豪。”
依此,“盧水鬍”,意謂盧水(今黑河)地區的鬍人,沒有錶明這種鬍人的族屬。
而沮渠既以匈奴的官職為氏,又取羌人酋豪之稱,似可信其為匈奴人,而所部群眾則有相當數量的羌人。
濛遜的父親,為前秦中田護軍。濛遜代父領部麯,以有勇略,多計數,為諸鬍所推服。呂光建後涼政權後,濛遜仍統率舊部,而叔父羅仇任西平太寜。
399年春,呂光遣子鎮東將軍呂纂率羅仇伐西秦乞伏乾歸,前軍大敗。呂光委罪羅仇,殺羅仇。是年四月,濛遜求歸葬羅仇於臨鬆,宗姻諸部麯會葬者萬餘人。因殺呂光在臨鬆所置官吏,與從兄沮渠男成推建康太守段業為使持節、大都督、龍驤大將軍、涼州牧、建康公。段業以濛遜為鎮西將軍,臨池太守,又領張掖太守。濛遜多次受命徵討,均為段業立瞭戰功。
濛遜恐以雄武為段業所憚,內不自安,請為西安太守。
段業怕他在肘腋之下,會發生重大的變故,也就答應瞭他。
這時,段業以謀叛嫌疑殺瞭男成。濛遜就藉口為兄報仇,攻下張掖,殺瞭段業,自稱車騎大將軍,建號永安。
這時是400年五月。敦煌太守李�幣蒼謖庖輝縷鴇�,自稱冠軍大將軍、西鬍校尉、沙州刺史,稱庚子元年,與濛遜相抗。至是,北涼和西涼都先後由後涼分裂齣來瞭。
這裏所說濛遜建號永安和李�背聘�子元年,都在公元400年,即晉隆安四年,係據《宋書》捲98,《大且濛遜傳》。近人著書,多以永安元年為公元401年,當是依據《資治通鑒》捲112和《晉書沮渠 濛遜載記》。
西涼初建都張掖,後遷都酒泉。西涼的疆域,隻有今甘肅的酒泉、玉門、安西、敦煌等縣,是十六國中“地狹民稀”的一個國。
西涼建國後的第十七年,即417年,李�輩∷潰�子李歆繼位。
420年,西涼為北涼所滅,首尾二十一年。
北涼一直是西涼的一個勁敵,但戰爭中也互有勝負。
420年,沮渠濛遜聲稱東伐西秦乞伏熾磐,李歆想乘機偷襲北涼的張掖。實際上,他是上瞭濛遜的圈套,在進軍途中,西諒軍遭到北涼軍隊的伏擊,大敗。李歆不肯撤兵,結果是所率步騎三萬,全軍覆沒,李歆戰死。跟著就是酒泉失守,西涼亡。北涼初在張掖建都。經過同南涼多次的戰爭,奪取瞭姑臧。
412年,北涼遷都姑臧。沮渠濛遜滅西涼後,取得酒泉、敦煌,河西走廊完全為其所占領,北涼全盛時,擁有武威、張掖、敦煌、酒泉、西海(郡治居延,今內濛古額濟納旗東南)、金城、西平、樂都等郡地,並且交通西域諸國。
433年,濛遜病死,子牧犍繼位。
四三九年,北魏主拓跋燾親率大軍伐北涼,包圍姑臧。牧犍齣降。
北涼亡。北涼立國凡四十年。
北涼、西涼所在河西地區,也像淝水戰前的前涼一樣,是中原人戶逃避戰亂的一個地區,也是保持中原文化傳統的一個地區。
苻堅時,曾徙江漢之人萬餘戶於敦煌,“中州之人有田疇不闢者亦徒七韆餘人”。
後來武威,張掖以東人西奔敦煌、晉昌者,也有數韆戶。
李�倍哉廡┤俗髁稅倉茫�“分南人五韆戶,置會稽郡;中州人五韆戶,置廣夏郡;餘萬三韆戶,分置武威、武興、張掖三郡”。李�薄吧俁�好學,通涉經史,尤善文義。及長,頗習武藝,誦孫吳兵法”。沮渠濛遜也是漢化相當深的。他們與東晉和後來的劉宋,都有信使往來,並以藩臣自居,在文化上也有相當密切的聯係。
437年,北涼主沮渠牧鍵曾遣使至宋,獻書一百五十四捲,其中包含《敦煌實錄》十捲,《涼書》等地方性曆史地理書和《周髀》、《甲寅元曆》等算學、曆法等方麵著作。
牧犍又嚮宋求晉趙起居注等書。
北涼是十六國中最後滅亡的一個。
此後,北魏統一瞭中國的北方,結束瞭十六國分裂割據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