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1/2022, 9:34:03 AM
1904年,大清垮台之前,為瞭重振朝綱曾下令科舉考試。
於是在全國上下幾十個省份裏,一場轟轟烈烈的全民選拔賽拉開瞭帷幕。
當時的滿清早已經權力盡失,就算慈禧老太後發號施令,也往往是上行而下不效,權力到瞭中下層便失去瞭號召力。
可她老人傢怎麼也沒想到,一場科舉考試竟然讓全國空前地團結起來,各級官員一起為這場人纔選拔賽而做著充足的準備。
隻因中國人喜歡非常喜歡當官,一聽到中舉以後就有官當,幾乎每個讀書郎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在經過層層選拔後,最後狀元郎的預選名單遞交到瞭慈禧的手中。而這份名單上,一個名叫硃汝珍的讀書人被暫定為第一,而另一個名叫劉春霖的讀書人則成為預備選項。
慈禧太後在看到“硃汝珍”這幾個字後,瞬間血壓飆升,因為此人名字中有個“珍”字,這讓她不禁想起瞭當年投井的珍妃來。
就在她血壓狂升時,在看到硃汝珍的籍貫為廣東時,慈禧太後就差沒自掐人中瞭。
因為那些慫恿光緒維新變法的康有為和梁啓超等人,正好來自於廣東。
就是這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廣東人,竟然擾亂朝綱,害得慈禧太後與光緒鬧不和。
所以,在看到硃汝珍的名字時,慈禧太後當時內心一百個不痛快,她連硃汝珍的試捲都沒仔細看,就將其擱置在一旁。
而就在看到“劉春霖”的名字時,慈禧老太後原本陰雲密布的臉上突然陽光燦爛起來。
慈禧是一個極端的傳統文化愛好者,一直喜歡趨吉避凶,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慈禧也總想著能有一個大吉兆降臨在自己身邊,而劉春霖的齣現更好符閤她的這個心願。
試想一下,在乾涸已久,亟待雨水拯救的中華大地上,一場久彆的春霖從天而降,緩解瞭天地災情,這該是多美好的一件事。慈禧太後越看,越覺得這個名字十分順眼,她當場決定將這個人提為狀元。
於是乎,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狀元郎就這樣在機緣巧閤中誕生。
可就在狀元郎誕生的第二年,新學製的開啓,讓我國結束瞭幾韆年的科舉製度,於是自劉春霖之後,再也沒有一個狀元齣現。
而劉春霖的仕途之路並不順利,他雖然托瞭自己名字的福,當上瞭狀元,可沒過幾年大清滅亡,江山易主,劉春霖的狀元郎也名存實亡。
袁世凱鬱鬱而終後,劉春霖便辭官隱居,迴傢專心研究起瞭學問,再也不問世事,從這一點來看,他確實也算一個清高的文人。
僞滿洲國成立後,日本人讓鄭孝胥前來邀請他齣山,然然劉春霖正義凜然,他斷然拒絕瞭這個要求,並坦然: “誓死不做亡國奴!”
當時有個同窗,在僞滿洲國成立後投靠瞭日本人,此人還兩次三番前來拉劉春霖一起下水,但鐵骨錚錚的劉春霖全然不顧危險,當著日本人的麵將此人大罵瞭一頓。
而此人竟然記瞭仇,還派日本人將劉春霖的傢裏從裏到外抄瞭個遍,那些被珍藏的書籍全部被日本人搶燒一空。最後,這位愛國的狀元郎由於傢産被沒收,導緻心髒病發作,最後含恨離開瞭人世。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劉春霖在與朋友一起看病之後,因心髒病發作離開瞭人世。他死後,世人為他的氣節所打動,紛紛稱贊他為 “義士狀元”。
作為大清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的仕途生涯注定不順利,但他卻因為名字而受到瞭慈禧的提拔,看來起名也是一門學問。
從隋唐到明清,曆史上的狀元郎少說也有600個,這些狀元郎如過江之鯽,早就被人們遺忘在瞭曆史塵埃中。
可劉春霖卻彆具一格,不僅讓世人記住瞭名字,還被世人奉為“義士”,這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他當選狀元的傳奇事跡,以及人生最後愛國的義舉。
看來名字選得好,也會從一定意義上轉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