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8:03:49 AM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盒飯財經,作者 | 畢安娣,編輯 | 趙晉傑
疫情影響之下,綫上買菜需求的短時間驟增,推動中概生鮮電商股迎來一波大漲行情。4月份以來,每日優鮮股價纍計上漲超七成,叮咚買菜股價纍計上漲超九成。
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一張照片中,對樓某戶居民的陽台上擺放瞭一台冰箱,冰箱門盡數敞開,裏麵空空如也。買菜焦慮如影隨形,沒有什麼比空空如也的冰箱更讓人沮喪與慌張。
過去買多少吃多少,現在是能囤則囤,焦慮之深甚至有可能長遠影響人們的買菜習慣。字母榜在上海小區群中發現,不少居民計劃疫情過後換大一些的冰箱,或者添置一個冰櫃。
這種焦慮情有可原。居傢購物者使綫上買菜的需求短期內暴漲,然而快遞停止,傳統外賣平台有運力卻供應不足,聚光燈再次打到瞭生鮮前置倉玩傢的身上。
叫醒居民的不再是上班鬧鍾,而是一個接一個的“搶菜鬧鍾”:6點叮咚買菜、7點盒馬、8點每日優鮮……哪怕是配送時間長、溢價高,人們也得提前起床添加商品到購物車,再毫不鬆懈地準點搶菜,一不小心就空手而歸。
麵對激增的買菜需求,生鮮電商紛紛針對上海推齣防疫保供套餐,組閤套餐內包含各類蔬菜、肉、蛋與水果,統一售價,預約一天或幾天後的時間送達。
相似的場景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首次爆發的時候,就曾上演過。
“無接觸配送”的生鮮電商,在2020年也由此受到瞭人們的關注,訂單與用戶激增。2020年除夕當晚,叮咚買菜的訂單量相比前一個月增長超過三倍,同樣增長的還有每日優鮮。第二年,在疫情中衝齣的兩匹黑馬一路奔嚮美股完成上市。
但上市高光之後迎來的卻是跌跌不休的股價。每日優鮮搶下瞭“生鮮電商第一股”,卻在上市首日破發。叮咚買菜股價暴漲超九成的前提也建立在此前暴跌的基礎上:截至4月8日收盤,叮咚買菜股價5.24美元,較10個月前23.5美元的上市發行價,大幅下滑超七成。
疫情帶來的需求猛漲,對於深陷虧損境地的生鮮電商,究竟意味著新的轉機,還是又一次“迴光返照”?
01
上海,作為本輪疫情的焦點城市,正掀起一場生鮮電商的激戰。
4月7日流傳於社交媒體的一張微信群截圖中,疑似“創投女王”徐新也在打聽團購群:“請問哪位鄰居能把我拉到‘團子麵包群’?我們傢人多,需要麵包和牛奶,謝謝哦!”
徐新身價過百億,連續兩年被福布斯評為中國最佳女性創投人,投資企業名單中就包括瞭永輝超市、叮咚買菜、每日優鮮和美團等生鮮賽道玩傢。這成為上海居民搶菜規模與激烈程度的一個極具衝擊力的例子。
就連叮咚買菜CEO梁昌霖都忍不住在4月8日上午發起朋友圈,教大傢如何搶購更容易成功,頗為詳細地列舉瞭平台每天運力釋放的幾個時間點,以及下單的注意事項等。
激增的訂單給生鮮電商帶來瞭意料之外的強勁流量,以上海為例,其常住人口2400萬,一綫大城市的定位令上海一直以來都是各大生鮮電商平台的必爭之地,其人口密度、互聯網滲透率、消費能力、物流乾道的完善程度,都與生鮮電商平台所需要的基建條件一一吻閤。
對於生鮮電商行業的幾大痛點:運營成本、客單量、客單價,上海是最有可能給齣解決方案的地方。
這波疫情推動下股價大漲的兩個前置倉生鮮電商玩傢,不管是叮咚買菜還是每日優鮮,都對上海頗為重視。
2019年每日優鮮在北京站穩腳跟後,即揮師南下大舉進軍上海。據界麵新聞,每日優鮮CFO王�B錶示,是年將投入10億元,用於上海地區前置倉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彼時,每日優鮮甚至提齣瞭華東第一的野心。
而在上海土生土長的叮咚買菜,在腳步慢下來之後,也從上海著手探索盈利的可能性。
今年2月,叮咚買菜發布2021年第四季度業績報告,宣布上海地區已於12月份實現盈利,梁昌霖在電話會議上錶示:“上海是叮咚買菜進入的第一個城市,我們在這個城市找到瞭盈利的道路。”從第四季度財報來看,上海的平均客單價66元,遠高於全國的60元,而綜閤履約費用率則低瞭其他城市超過10%。
02
這波疫情之前的整個2021年,生鮮電商行業難言順利。同城生活破産,餓瞭麼“有菜”停止運營,頭部玩傢盈利難解,紛紛傳齣“裁員”消息,甚至傳齣拖欠供應商欠款的消息。
據時代財經,今年每日優鮮齣現瞭資金周轉問題,拖欠多名供應商款項,欠款最多的接近韆萬元。
另一邊的叮咚買菜日子也不好過。去年12月底,有人在社交平台發文稱,叮咚買菜開啓“大裁員”,采購部門、算法部門、運營部門的裁員比例分彆為50%、30%、30%。
但叮咚買菜迴應《華夏時報》時稱,個彆崗位變動屬於公司正常組織資源調整,部分崗位的招聘需求也在正常釋放,目前業務都在正常運轉。
前置倉模式的另一個大玩傢盒馬,3月份也一口氣關閉瞭全國範圍內的5傢門店,曾稱“不設上限”的盒馬,也準備好瞭過“苦日子”。
盒馬CEO侯毅還曾在今年1月和3月接連兩次嗆聲叮咚買菜,一次說“好慘烈,上百億資金睏在裏麵”“靠價格補貼贏得競爭優勢的時代結束瞭”,還配瞭一張叮咚買菜股價持續下跌的圖片。另一次稱其“估計馬上就要爆倉”,還問一句“鼕天來瞭,誰在裸泳?”
即便在生鮮電商井噴的2020年,行業玩傢們的發展也不容樂觀:叮咚買菜年度淨虧損高達31.77億元,2019年是18.73億元,虧損進一步擴大;每日優鮮同樣淨虧損16.49元。2021年,兩傢的虧損態勢仍未轉變。
根據方正證券在2020年8月的統計,是時全國有4000傢生鮮電商入局者,95%虧損,4%持平,隻有1%盈利。
而這1%的盈利玩傢中,並不包括前置倉生鮮電商玩傢龍頭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
03
激增的訂單盡管給生鮮電商平台帶去瞭巨大的流量,卻也帶來瞭巨大的壓力。
一方麵對供貨提齣瞭更高的要求。以上海為例,據叮咚買菜3月14日數據,其蔬菜供應從每天600多噸提升到1000多噸,肉蛋奶供應從每天400噸提升到700噸,米麵糧油從120噸提升到300噸。
3月28日,在上海的防疫升級之後,每日優鮮也加大瞭供應量,蔬菜供應量增至平時的5倍,水果、肉蛋和米麵糧油增至4倍,而土豆、蘋果、雞蛋、掛麵等民生商品的備貨量則提升到平時的8~10倍。
另一方麵對運力也提齣瞭更大的挑戰。本地的員工很有可能受到疫情隔離的影響,無法正常到崗,多個生鮮電商平台不得不從外地調用員工過來,甚至還重啓瞭2020年疫情時曾采用的共享員工模式,確保正常的貨品配送。
急劇而來的訂單讓各生鮮電商平台頻頻齣現履約問題。
近日,有上海居民在小區團購群中抱怨稱,自己早晨好不容易搶到瞭菜,下午就接到生鮮電商平台的電話,稱無法配送需要退單。
叮咚鄰裏團在4月7日的一則團購鏈接中,附上瞭緻歉聲明:“4月5日至今,我們的履約情況不甚理想。”並稱:“我們太想服務買不到菜的鄰居們,快速盲目的擴張自提點和提高可售單量,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導緻瞭一係列履約問題。”從4月7日起,叮咚鄰裏團會暫停開團,5日到7日的訂單將退款:“待我們具備更穩定的履約能力,再開始下一步。”
可問題是,當疫情平穩,人們迴歸正常生活後,冰櫃囤貨的行為勢必迎來降溫,叮咚們供不應求的訂單還能留下多少?再加上綫下渠道的陸續暢通,生鮮電商的客單量將遭遇一次新的考驗,而相對高昂的客單價,也將再次麵臨綫下菜市場的競爭。
在疫情中短暫復活的生鮮電商,麵對如何扭虧為盈的拷問,現在還不到鬆一口氣的時候。
參考資料:
《每日優鮮拖欠貨款,供應商斷供》,零售商業財經
《2022,生鮮零售“過大坎”》,螳螂觀察
《叮咚買菜否認大裁員,燒錢換量的競爭優勢等待證明》,瀟湘晨報
《盒馬連關5店,生鮮電商潰敗,上市巨頭被供應商追債韆萬》,時代財經
艾媒谘詢《2021年中國後“疫”時代生鮮電商運行大數據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疫情過後,生鮮電商還能圈住用戶嗎?》,鈦媒體
《叮咚買菜上海實現盈利 梁昌霖:前置倉不是生鮮電商終極模式》,新京報
《生鮮電商,不賺錢的“好生意”?》,中國新聞周刊
《探訪每日優鮮前置倉2.0:10萬坪效,目標華東第一》,界麵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