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7/2022, 9:33:57 AM
前段時間,新中式茶館、茶飲新零售,都融資不斷、遍地開花。
最近,我在長沙發現一傢店,300 多平,既有新中式茶館的空間,又有新式茶飲的豐富品類,還有茶飲零售業務。
這是一種怎樣的模式?有沒有可藉鑒之處?
長沙又有新發現:
茶飲+零售+新中式茶館
長沙,這個網紅飲品迭齣的城市,我又發現瞭一個全方位滿足“年輕人喝茶需求”的玩法。
這個品牌叫茶守藝,有的小紅書博主說它是 “長沙環境最好的茶飲店” 、 “本地人的寶藏店” 。
它的模式,像是新茶飲+茶品牌+新中式茶館的結閤體――
先看門店。比如解放西店,300多平,裝修簡約清新,有藝術感,製茶區,各式茶工具琳琅滿目;展示區,各類包裝精美的零售茶産品、茶具,應有盡有。
適閤下午茶小聚,也能開個氣氛輕鬆的工作會。
再看産品,最大特色是黑茶茶底,有奶茶、鮮果茶、功夫泡、零售茶四大類,水果茶在15~28元,多在22元左右,還有38~78 元的功夫泡。
店內,還能看到各種零售産品。袋泡茶在21.9~59元/盒,精品零售茶一盒在350~700元之間不等。
――有現製茶飲,能買到同款袋泡茶,還有茶館式的體驗空間。
迴顧2021年,多個以“茶飲+零售”新模式的品牌,受到瞭資本的關注,比如T9、膠囊茶語、未來茶浪等都獲得數韆萬元的融資,新零售已然成為茶飲第三條增長路徑。
新中式茶館、茶空間,也在受到關注,比如tea’stone去年年初獲得數韆萬元融資,主打原創純茶空間品牌的“一茶一捨”也獲得資本支持。
還有南寜的黑潮茶人,重慶的“坐茶”,瀋陽的“悟我找茶”……
類似茶守藝這樣,新茶飲+茶零售+新中式茶館的模式,是否可行?能盈利嗎?我采訪瞭茶守藝的運營總監鄧磊。
會員復購71%
這種茶飲模式,能賺錢嗎?
鄧磊告訴我,茶守藝10傢店會員數達7萬+,會員復購率達到71%。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1、全品類、全場景覆蓋,滿足各類喝茶人群
鄧磊告訴我,茶守藝目前在長沙有10傢店,100~300平的大店3傢,50-70平的商圈街邊店4傢,校園店3傢。
打卡、休閑、會議的全場景覆蓋,可以滿足各類的喝茶人群的需求。
“ 我們具有傳統茶館的社交、商務空間,但是價格卻低於傳統茶館; 除瞭年輕人愛喝的新式茶飲,也有養生需求的現煮茶、冷萃茶,喝過茶之後還可以買幾盒帶迴傢喝,我們要做的就是從品類到場景的覆蓋,讓‘喝茶’這件事真正成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2、選用有辨識度、有差異化的黑茶茶底
在茶守藝,70%以上的産品都是黑茶茶底,20%是水果茶,10%是紅茶茶底。
“以黑茶為主打的品牌不多,成本較高,對於煮茶的時間把控要求也比較嚴格。”
古早紅糖黑金栗子
去年鞦鼕,他們推齣古早紅糖黑金栗子、黑金鹹奶、傲椒黑金牛乳等産品,都是采用黑茶茶底。
3、會員超7萬,做好細節服務
提升復購,茶守藝的一個做法是,持續在會員體係上做投入。
他們現在有7萬+會員,針對會員,除瞭較常規的充值福利、上新福利、反饋聽取之外,茶守藝還會根據會員消費喜好,為會員提供定製禮品,比如 根據會員的消費偏好,贈送茶守藝特製茶葉。
在服務方麵,則注重細節和耐心,對於每一款産品怎麼飲用,精細到溫度提示,都會對顧客詳細耐心講到。
4、現煮現熬,傳達手作、新鮮概念
在茶守藝有一個隱藏菜單,就是紫蘇係列,不少顧客都是奔著紫蘇係列而來,所用紫蘇汁都每天現熬,珍珠、芋泥等都是當天現煮。
紫蘇橙子
而且, 在茶守藝還有一個“4小時定律”: 紫蘇汁、紅糖珍珠、所有現剝鮮切水果等,時效都是4小時,4小時沒用完的全部丟掉,以保證新鮮和最佳口感。
茶守藝店麵的操作台是全開放式的吧台設計,可以看到整個茶飲的製作流程,水果透明玻璃櫥櫃展示,這些操作無形之中增加瞭與顧客之間的信任感。
5、傳統茶葉+現代做法,讓年輕人愛上中國茶
在茶守藝的製茶區和展示區,能看到各式各樣的器皿。茶守藝的功夫泡分為時尚功夫泡和手藝功夫泡兩大類:
手藝功夫泡 ,采用咖啡工藝的虹吸、冰滴、手衝等更精細化的操作流程來製作茶,比如冰滴天子山湖紅茶、手衝野放滇紅茶、虹吸壺天尖茶,被網友稱為“儀式感滿滿”、“中西閤璧”。
時尚功夫泡 ,包含紅茶、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等在內的六大茶類,針對不同的茶種,分彆采用不同的器皿工藝和流程操作,嚴格到溫度、具體到每一步的標準。
“傳統的茶葉+現代的工藝”的結閤,讓喝茶方式更時尚,也讓年輕人更容易接受。
6、背靠茶企,供應鏈端有支撐
茶守藝隸屬於湖南省茶葉集團(簡稱湘茶集團),據瞭解,湘茶集團的年經營茶葉總量達4萬噸,約占湖南全省茶葉商品總量的70%,居全國第一,齣口歐盟市場茶葉量居全國第一。
此外,湘茶有97個茶園基地,麵積達60萬畝,茶類豐富,其中湘茶最具代錶性的,也是黑茶和茯磚茶。
7、和年輕人互動,承 接idol應援 會
茶守藝的客群,偏嚮於年輕化人,因此,他們的新品更新至少一個月1~2款,會推齣符閤年輕人喜好的手打檸檬茶、氣泡茶等産品。
此外,推齣套餐、提供場地,承接比如年輕人的idol應援會,並為他們提供POP、杯貼等方麵的資源服務。
茶飲店要嚮“全品類”發展嗎?
除瞭“新茶飲+零售+新中式茶館”,茶守藝在京東、天貓、微信等均開有商城,其中京東“茶守藝旗艦店”粉絲數達35萬+。
我們發現其囊括瞭現製茶飲、第三空間、綫下零售、綫上商城等多種形態。仔細分析,“茶守藝模式”給我3個啓發:
第一,增加零售業態,讓經營更具有靈活性。
疫情說來就來,店麵堂食說關就關,不少小品牌隻能“等死”。在疫情還在反復的當前,增加零售業態、綫上業務,能給門店創造新的機會。
第二,定位獨特茶底,做齣差異化,更能成就品牌。
如今新茶飲的消費者,已經很“懂茶”瞭。在茶底上做差異,找到自己獨特的茶底,纔能幫助品牌建立認知。
第三,一批新茶飲消費者,正在迴歸茶本身。
人們對奶茶的訴求,正在從“好喝、好看”轉嚮“健康、迴歸”,通過新中式茶館這種承載形式,利用傳統+現代的組閤模式,“新式喝茶”概念的營造,也將更受歡迎。
“茶飲+零售+茶館”這種模式,有人認為“大而全,無所不包”,很難做到“樣樣都精”。
也有人認為,這種模式可以更大程度上挖掘潛在“茶群體”,是未來新茶飲的主流模式。
你的看法呢?歡迎來留言。
統籌|笑凡 編輯|曉夕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